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6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乔海龙  陈健  沈会权  陶红  臧慧  陈和 《核农学报》2012,26(1):107-112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大麦籽粒产量及β-葡聚糖含量的环境效应,选取了11个不同的大麦品种,在全国6个生态条件有差异的试点种植。结果表明,各试点间大麦籽粒产量差异显著,襄樊试点平均产量最高;苏啤3号大麦在6个试点的平均产量最高,达5391.7kg/hm2,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各试点及各品种间,大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G231M004M大麦在6个试点β-葡聚糖含量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个大麦品种在保山试点的籽粒β-葡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试点。因此,选取特定品种种植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对调节大麦籽粒产量和β-葡聚糖含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12个秋播大麦品种春季麦苗刈割产量的比较、抽穗后剑叶及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测定、单株籽粒产量及有关性状的考种,初步确定适宜本地区叶用、籽粒用价值的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23.
大麦黄花叶病是严重威胁冬大麦生产的重大病害之一.为促进抗黄花叶病基因在大麦育种中的应用,利用插入或缺失(inserticon-deletion,InDel)标记JSB056和JSB060对180份啤酒大麦资源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病圃黄花叶病表型鉴定,并评价标记在育种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聚合2个InDel标记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检测准确率高达91.9%,是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中鉴定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较理想标记.  相似文献   
24.
大麦黄花叶病已成为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利用引进的一批国外大麦材料 ,在我国大麦黄花叶病发病面积较大的 8个地区进行鉴定 ,通过田间致病性的鉴定 ,用免疫及附电镜技术与国内的同源抗血清或国外的异源抗血清的捕获和修饰观察 ,结果发现 :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株与日本的最为相似 ,但不一致 ,经比较分析初步得出两大类 ,6种株系、类型 ,并且发现AkashinrikiAsamaMugiMihoriHadaka 3SehbonHadakaShinano 1Suifi等一批对我国BaYMV均具有抗性的育种材料。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 ,结合开展生物技术是选育抗病品种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
中澳大麦抗渍性资源的鉴定与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引进的大量大麦品种资源灌水处理的方法,对其抗渍性进行鉴定,选出一些抗渍性好的品种资源。通过对它们的评价和筛选,为中澳大麦育种家提供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渍品种,并用于基因图谱构建和基因克隆。  相似文献   
26.
盐分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八个大麦品种种子萌发期间进行NaCl 胁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 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增加,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80 mmol/L 的NaCl 浓度是大麦种子萌发的阀值.不同大麦品种对NaCl 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供试品种中以盐90260和C2118为萌发期较为耐盐的大麦品种.其它品种对盐分胁迫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27.
着重介绍了青饲大麦的特点、大麦籽粒和麦苗的营养价值 ,阐明了在苏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发展一些青饲大麦的依据 ,发展青饲大麦可解决苏南地区畜牧业生产中的饲料问题 ,特别是可解决苏南地区冬季缺乏青饲料的矛盾 ,并介绍了青饲大麦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大麦重要功能基因并给大麦遗传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通过甲基磺酰乙酯(EMS)诱变处理优质、高抗黄花叶病大麦品种苏啤6号,从2400个M_2代株系中筛选出152个突变株系,突变频率为6.33%。其中,幼苗习性突变株系36个,突变率为1.50%;叶部突变株系34个,突变率为1.42%;茎部突变株系33个,突变体率为1.38%;穗部突变株系22个,突变率为0.92%;成熟期和育性突变株系27个,突变率为1.13%。经过M_3代验证,获得可稳定遗传的各类突变株系43个。  相似文献   
29.
针对目前麦芽酿制对啤酒大麦品质要求的逐步提高,根据江苏啤酒大麦生产现状和品种特点,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中间材料盐95139为母本,单二大麦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了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7号。该品种产量可达420 kg/667 m~2以上,经对所制麦芽进行测定,其蛋白质含量为11.3%,(细粉)浸出物79.3%,库尔巴哈值42.8%,α-氨基氮196 mg/100 g,糖化力369 WK,麦芽品质达到优级麦芽的标准。  相似文献   
30.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大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大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工作已有50年的历史,选育了一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大麦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我所九五以来育成的通过江苏省审(认)定的三个啤酒大麦品种和几个后续啤酒大麦新品系,并对九五以来大麦新品种的性状改良及选育技术作了分析,阐述了我所大麦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