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麦黄花叶病是欧亚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国内外对大麦黄花叶病抗病品种培育的重视,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麦黄花叶病病毒株系的分类、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定位以及抗黄花叶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大麦黄花叶病遗传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麦黄花叶病是依靠土壤中禾谷多黏菌传播的病毒病,严重影响冬大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以抗病品种扬饲麦1号与感病品种Gairdner为亲本,以杂交F1代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构建的DH群体为材料,对其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进行两年鉴定与分析,并利用91对在亲本间多态性好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构建了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Windows QTL IciMapping 4.0软件中的完备区间-加性模型(ICIM-ADD)对大麦黄花叶病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9个与大麦黄花叶病病情指数相关的QTLs, 其中,qRYM-1HaqRYM-1HcqRYM-2HaqRYM-2Hb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且 qRYM-2Ha在两年6个时期均被检测到,位于EBmag0793至GBM1047标记区间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61%~38.04%; qRYM-2Hb在 2015年第二、三期和2016年第一期被检测到,位于GBM1047至Bmag0749标记区间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40%~18.80%。qRYM-1Ha qRYM-4Ha可能是两个新的大麦黄花叶病抗性QTLs,黄花叶病抗性基因均来源于黄花叶病抗性品种扬饲麦1号。本研究为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发掘、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3.
大麦黄花叶病已成为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利用引进的一批国外大麦材料 ,在我国大麦黄花叶病发病面积较大的 8个地区进行鉴定 ,通过田间致病性的鉴定 ,用免疫及附电镜技术与国内的同源抗血清或国外的异源抗血清的捕获和修饰观察 ,结果发现 :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株与日本的最为相似 ,但不一致 ,经比较分析初步得出两大类 ,6种株系、类型 ,并且发现AkashinrikiAsamaMugiMihoriHadaka 3SehbonHadakaShinano 1Suifi等一批对我国BaYMV均具有抗性的育种材料。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 ,结合开展生物技术是选育抗病品种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位置和效应,以高抗大麦品种扬农啤5号和感病大麦品种日引3号构建的253个RIL群体及亲本为材料,利用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108对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群体连锁图谱,结合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表型数据,采用QTL IciMapping 4.0软件进行大麦黄花叶病抗性QTL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麦染色体1H、2H、5H和7H共检测到6个与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相关的QTL,这6个QTL对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贡献率为4.39%~14.92%。其中,位于2H染色体的QTL qRYM-2Hb在3年9个时期均能检测到,介于标记区间GBM1309~EBmac0415,可解释5.70%~14.92%的表型变异,与已定位的 Rym16~(Hb)的位置相近,可能是 Rym16~(Hb)的等位基因;位于2H染色体的QTL qRYM-2Ha在2年3个时期均能检测到,介于标记区间EBmac0640~Bmag0744,可解释5.00%~10.88%的表型变异,可能是1个新的抗性位点;其他4个抗性QTL均仅在1年1个时期检测到,是否真实存在尚需进一步验证。同时,所有QTL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表明定位的6个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均来自母本扬农啤5号。  相似文献   

5.
大麦黄花叶病已成为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利用引进的一批国外大麦材料,在我国大麦黄花叶病发病面积较大的8个地区进行鉴定,通过田间致病性的鉴定,用免疫及附电镜技术与国内的同源抗血清或国外的异源抗血清的捕获和修饰观察,结果发现: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株与日本的最为相似,但不一致,经比较分析初步得出两大类,6种株系、类型,并且发现Akashinriki Asama Mugi Mihori Hadaks 3 Sehbon Hadaka Shinano 1 Suifi等一批对我国BaYMV均具有抗性的育种材料。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结合开展生物技术是选育抗病品种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麦黄花叶病是大麦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除选育抗病品种外,尚无防治良策。(木厉)木县农试场以抗黄花叶病为大麦育种主要目标,早在1955年即筛选、确认从中国引入的六棱皮大麦木石港3号对黄花叶病有高度抗性。进而在1965年将木石港3号和当地的大麦品种(系)关东二条2号、3号、药系51杂交,并用木石港3号回交,在其后代中选育了若干二棱大麦抗病品系。并从酿造用品质考虑,继续反复进行杂交选育,终于育成“美里黄金”。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7.
前言大麦黄花叶病、小麦黄花叶病及土传小麦花叶病都是土传病毒病,广泛分布在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各地,发生在秋播麦上、且为害严重。大麦黄花叶病毒(BYMV)只感染大麦、不感染其它麦类作物。受该病毒感染了的啤酒大麦呈现枯斑、黄化、萎缩症状,严重者全株枯  相似文献   

8.
大麦黄花叶病自七十年代中期发生以来,蔓延很快,为害不断加重,是目前大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由大麦黄花叶病病毒和和性花叶病毒共同引起。大麦和性花叶病毒曾是大麦黄花叶病病毒的一个株系,但其与大麦黄花叶病病毒的血清完全不相同,从而被认定为一种新的病毒。此病最先在中西欧各国发生,近年来在日本也得到了鉴定。我们在本所的如东病目中也发现了这种病毒。由于这两种病毒是由土壤中禾谷多粘菌传播。病毒在禾谷多粘菌体内不仅能存活十年以上,而且还可增殖。因而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但是,由于我国的大麦免疫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国外大麦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大麦种质资源在大麦生产及品种改良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农业部"948"项目组提供的900份国外引进大麦品种(系)生育期、黄花叶病抗性、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进行了考察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主要表现晚熟、半矮秆、中抗大麦黄花叶病、籽粒外观品质较好。从中初步筛选出一批矮秆、高抗或抗大麦黄花叶病、熟期适宜、籽粒外观品质好的品种(系)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丰富国内大麦育种的种质资源,从黎巴嫩引进了365份大麦种质资源并对其黄花叶病抗性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种质中二棱品种(系)占46.03%、六棱品种(系)占53.97%,大部分品种生育期适宜,表现为弱春性。株高为矮秆和中秆类型,平均穗长较当地推广品种长,且穗粒数多。引进品种(系)对大麦黄花叶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7份高抗大麦黄花叶病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分别为INBON-HI-33、GSBSN-9、GSBSN-13、GSBSN-19、IBON-HI-28、IBON-HI-33、IBON-HI-74。  相似文献   

11.
大麦新品种“云大麦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畜牧业及啤酒工业的带动下,云南省大麦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8年全省大麦用作啤酒原料,其余均作为饲料大麦利用.  相似文献   

12.
大麦新品种“荆黑大麦1号”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大麦新品种"荆黑大麦1号"经过2002至2003年对比试验,2003至2005年参加湖北省大麦区试,2005、2006年在荆州、襄樊进行小面积示范,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综合抗性较好.2008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2008003.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大麦条纹病菌毒素对大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用大麦条纹病菌毒素处理20个大麦品种的种子,测定120 h后毒素对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和胚根、胚芽生长抑制率,并测定了强抗病性种子萌发48 h、72 h、120 h和168 h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发现,按照萌发抑制率进行聚类分析,将20个大麦品种分为3类,即高抗型(占5%)、中抗型(占60%)和高感型(占35%),3个类型间的被测萌发指标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随时间推移,经毒素液处理的强抗性品种甘啤2号幼苗中的SOD、CAT活性总体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以胁迫72 h时的SOD、CAT活性最低;POD活性及Pro含量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72 h时最大;经毒素液处理的甘啤2号中SOD、POD、CAT活性、Pro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综上所述,大麦条纹病菌毒素对大麦种子胚根、胚芽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麦植株通过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增强提高抗逆性;利用大麦条纹病菌毒素处理种子可以初步快速筛选出对其具有抗性的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大麦条纹病菌抗性机制的研究和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啤酒大麦是盐城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抗倒、抗病新品种苏啤3号,振兴和提升了一度萎缩的啤麦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验结果表明大麦花药培养辅助啤酒大麦育种工作是可行的 ,筛选出了比较理想的诱导愈伤组织和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 ,对F1和F3~ 4 代杂种材料的花培效果做了比较研究。共接种花药数为 2 4 85 6枚 ,得到绿苗 2 0 5 0株 ,从 (NasuNijo/Kinuyutaka)F1材料的 2 5 4株绿苗中 ,鉴定出一个啤酒大麦新品种 ,1997年在江苏被命名为单二大麦 ,是我国第一个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出的大麦品种 ,在 1995~ 2 0 0 0年已推广种植 4 70 0 0 0hm2 。同时还选育出一批啤酒大麦新品系 ,单 95 168将作为单二大麦的接班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麦绿素专用大麦品种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麦绿素是一种富含矿物质、酶、维生素、叶绿素等的天然营养保健品。根据麦绿素专用大麦的品质要求 ,对国内外引入品种进行了大田种植筛选试验 ,根据叶绿素计读数 (SPAD值 )和生长速度 ,从 5 8个材料中初选得到 2 0个品种 (品系 ) ,进一步分析这些材料的嫩叶产量、SOD酶活性、蛋白质及钾含量等性状 ,及刈青后再生能力 ,最终发现莆大麦苗期耐高温、分蘖力强、长势旺 ,嫩叶中富含叶绿素、蛋白质、SOD酶、有益矿物质 (如钾 )等营养物质 ,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麦绿素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任何农作物的丰产,除了要选择优良品种外,还必须为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采取良好的栽培技术,为其生长发育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才能实现,否则就不能达到丰产的目的。过去大麦产量低,不仅是因为缺少优良品种,同时也由于对大麦这一作物普遍重视不够,只把它作为饲料的补充来源,采取粗放式栽培,因而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的结果。根据国际统计资料,大麦的单产水平居麦类作物之首。大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特别是抗旱性和抗盐、碱能力比其它禾谷类作物更为突出。随着我国啤酒工业的发展,对原料大麦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同时要求作为工业原料用的大麦必…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addition of whole barley and barley components (starch, β-glucans and arabinoxylans) o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dough prepared from wheat flours with variable gluten quality (cv. Glenlea, extra-strong; cv. Katepwa, very strong; cv. AC Karma, strong; and cv. AC Reed, weak)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se studies using Mixograph and dynamic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Whole barley meal, starch and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from hulless barley with variable starch characteristics (normal, high amylose, waxy, and zero amylose waxy) were tested. Upon addition of either β-glucans or arabinoxylans,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peak dough resistance, mixing stability, and work input were recorded in all flours. The addition of starch to various wheat flours reduced the strength of the respective flour-water doughs. The improvement of dough strength upon addition of waxy or zero amylose waxy barley meal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 content of total and soluble β-glucans present in barley samples. The addition of arabinoxylans or β-glucans increased the G′ of wheat doughs; arabinoxylans had a greater effect than β-glucans. Starch substantially decreased the elastic modulus of dough prepared from cv. Glenlea but waxy and high amylose starches increased the G′ of dough prepared from cv. AC Karma. A combination of the high amounts of 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and unusual starch characteristics in barley seems to balance the negativ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gluten dilution brought about by addition of barley into wheat flour.  相似文献   

19.
全球大麦发展现状及中国大麦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麦是全球第四大禾谷类作物,适应性强、用途广.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大麦生产和需求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大麦贸易日趋活跃;在简述全球及中国的大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大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山农四号"的农艺、制麦、酿造性能进行了研究,说明了国产大麦可以制成优质麦芽,酿造出高质量的啤酒,对加入WTO以后,啤酒原料如何立足国内,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提出了其发展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