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获得锁阳转录组信息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通过Illumina HiSeqTM 2000技术对未成花和成花锁阳的茎和花序进行转录组测序,并测定了锁阳不同部位中儿茶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共获得锁阳106 626个Unigenes,测序质量和组装效果较好;共筛选出318 90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注释结果表明,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中注释到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在锁阳的不同发育阶段,茎中的基因表达量始终较高,成花锁阳的整体基因表达量比未成花锁阳高,这与锁阳出土后进入快速生长期有关。有11个酶参与了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筛选得到20个相关基因,其中DFR和LAR对锁阳儿茶素的合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未成花锁阳茎中的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本,与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DFR和LAR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32.
利用磁珠富集法分离微卫星序列,以开发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微卫星分子标记。将三角鲂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RsaⅠ酶切、回收后构建三角鲂基因组PCR文库。用生物素标记的微卫星探针(CA)10与PCR文库杂交,通过磁珠富集含有微卫星序列的DNA片段,将洗脱所得片段进行PCR扩增、克隆及筛选后,共获得15对有效引物。利用获得的15对引物对36尾三角鲂进行多态性分析,15个微卫星标记的观测杂合度范围为0.000 0~0.818 2,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081 8~0.922 6,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078 9~0.899 9。其中,6个微卫星标记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本研究制备的15对微卫星标记可用于评估三角鲂种群的遗传参数,为三角鲂种质资源的开发、保护提供有用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3.
池塘养殖杂交鳢高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鳢(图见彩中插2),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与其父、母本相比,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养殖势头发展迅猛,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养品种。本文主要是针对杭州目前乌鳢养殖存在的投喂冰鲜鱼饲料、面源污染严重、病害频发等的现状,改革乌鳢的养殖模式,2007年进行了杂交鳢池塘养殖试验,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白鲢仔稚鱼食性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池塘培育的鲢仔稚鱼食性可分为浮游动物的浮游植物为主的二个阶段。食性的转化取决于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发育分化。全长15mm左右为食性转化阶段。全长27.9 ̄32.2mm,食性接近成鱼。口宽、口高与全长的关系分别为:MW=-401.99+92.62L、MH=-221.62+49.66L;肠长/全长与全长的关系为:K=-0.1248+0.0713L;第1例外侧锶耙数与全长的关系为:GN=-67.44+8.。  相似文献   
35.
利用南方年平均温度高、生长期长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池塘中主养淡水鲳,一年养成二季商品鱼。第一季淡水鲳鱼种4月初放养,每公顷放养7500尾,平均规格12.17g;第二季鱼种在7月底前放养,每公顷放养4185尾,平均规格16.67g。每季淡水鲳上市规格均达500g以上,每公顷净产9511.8Kg。  相似文献   
36.
三角鲂(图见彩中插2)是钱塘江流域较名贵的土著经济鱼类之一,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等特点,该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三角鲂的养殖正在杭州地区逐步兴起,养殖方式有网箱与池塘专养、套养等。本试验对池塘专养三角鲂的健康高效养殖模式进行探讨。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正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作为滋补佳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近些年来,国际国内的泥鳅消费市场需求日益增大、销售价格连续走高,泥鳅的人工养殖也迅速升温。近几年引入杭州试养殖的台湾泥鳅,具有生长快、规格大、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驯养等生产上的优势,在杭州地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鉴于此,2014—2015年,笔者在杭州地区进行了池塘高效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8.
以初体质量为(90.5±4.86)g的杂交鳢为研究对象,在黑鱼膨化料的基础上,设4种不同添加剂组,分别喷涂添加0.5%的甜菜碱(1组)、0.12%的免疫多糖(2组)、0.12%的益生菌(3组)和0.5%氨基酸复合物(甘氨酸与丙氨酸的比例为1:1)(4组);以膨化料对照组(5组),探讨不同类型饲料添加剂对杂交鳢生长、肌肉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免疫多糖及益生菌对提高杂交鳢增重率、肌肉蛋白含量、肥满度、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非特异性血清免疫酶活力和降低饲料系数都有一定的作用,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添加氨基酸复合物仅对杂交鳢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39.
以加杨(Populus canadensis)、旱柳(Salix matsudana)、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和家榆(Ulmus pumi-酶活性及寄主的蛋白质量分数无相关性,取食加杨的舞毒蛾幼虫发育最快,虫体最重,旱柳次之;取食兴安落叶松和家榆的幼虫在3龄以后发育历期延长,虫体质量较轻。幼虫中肠总蛋白酶活性在3龄期因取食不同寄主存在明显差异,4龄后酶活性显著降低,不同寄主间的差异减少。la)饲养舞毒蛾幼虫,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的蛋白营养差异性对幼虫生长发育和中肠总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寄主植物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为旱柳、兴安落叶松、加杨和家榆。幼虫生长发育与中肠总蛋白  相似文献   
40.
丁鱥与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和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鱥(Tinca tinca L.)原产于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我国只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流域。具有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对疾病抵抗力强、生长较快、集中抢食、养殖技术简单等特点,生存温度0~37℃。该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蛋白质丰富,尤其是脑黄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其他淡水鱼高出3—4倍,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该鱼有绿黄蓝白等多种表现色,形态优美,既是鱼中的食用佳肴,又是观赏和垂钓的佳品。该鱼属中型鱼类,其上市规格平均达250g即可上市。为调整杭州地区养殖品种结构,我们于2001年从新疆产地引入该鱼,对该鱼开展系统研究。试验对丁鱥与江浙一带较受欢迎的常见食用鲤科鱼类——鲫鱼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为研究推广该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