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63篇
  免费   3432篇
  国内免费   6576篇
林业   7701篇
农学   9009篇
基础科学   4962篇
  10610篇
综合类   20945篇
农作物   4113篇
水产渔业   2657篇
畜牧兽医   9004篇
园艺   2536篇
植物保护   4234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793篇
  2022年   1904篇
  2021年   2694篇
  2020年   2458篇
  2019年   2547篇
  2018年   1691篇
  2017年   2416篇
  2016年   2138篇
  2015年   2794篇
  2014年   2797篇
  2013年   3563篇
  2012年   4114篇
  2011年   4350篇
  2010年   4113篇
  2009年   4001篇
  2008年   3634篇
  2007年   3712篇
  2006年   3268篇
  2005年   3096篇
  2004年   1520篇
  2003年   1395篇
  2002年   1422篇
  2001年   1441篇
  2000年   1459篇
  1999年   1753篇
  1998年   1417篇
  1997年   1239篇
  1996年   1158篇
  1995年   1037篇
  1994年   994篇
  1993年   884篇
  1992年   770篇
  1991年   691篇
  1990年   548篇
  1989年   473篇
  1988年   363篇
  1987年   219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15篇
  1965年   14篇
  1964年   16篇
  196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材,采用水培法,设置不同光质(红蓝光比例为4∶1、1∶2和全红光、全蓝光)和外源锌浓度(0、0.5、1.0 mg·L-1 ZnSO4·7H2O),研究不同光质下外源锌对水培生菜生长和品质特性的调控效应,以期为植物工厂在不同光质下施加外源锌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高比例红光会促进生菜生物量、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积累,并降低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以红蓝光比例为4∶1的光质处理效果最好;高比例蓝光会促进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其中以全蓝光处理效果最好,但全蓝光处理会对植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从光质与Zn的互作效果看,光质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外源Zn起调节作用.综合考虑,红蓝光比例为4∶1光质下根施0.5 mg·L-1 ZnSO4·7H2O处理对生菜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以及品质改善的促进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22.
文中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我国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及林业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期通过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促进林业企业转型。应用知识转移基本理论构建东北国有林区多层次知识转移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林区职工、家庭和林业企业3个层面的知识转移机理。研究表明:增强林区知识转移个体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程度、占据更多的结构洞位置以及提高个体网络中心度和凝聚程度有利于知识获取和内化;林区待岗职工与利益相关者的弱联系有利于其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国有森工企业由于过度嵌入社会网络,知识内化和创新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23.
草莓在贮藏和运输期间会产生褪色现象,花青素含量逐渐减少。为研究光照时间、温度、pH、金属离子对草莓花青素的影响,探索合适的加工与贮运条件,在花青素含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设置4种反应条件,探讨光照时间、温度、pH、金属离子对草莓花青素的影响。草莓花青素在自然光下照射8 h,吸光度值下降25%,温度高于60℃后,吸光度值下降67%。当pH>7时,吸光度值下降85%,添加Na+、Mg2+后的色素提取液反应2 h后所测吸光度值分别保持在0.070和0.050左右,而添加Fe3+后测得的吸光度值下降87%。实验结果表明,草莓在贮运过程中应避光、低温、保持酸性条件,且避免与铁制品接触。  相似文献   
24.
本文采用酶法预处理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并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纯度。花生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花生壳粉与水混合,半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按1:1(m/m)复配,用量0.25‰,50℃酶解30 min后,按料液比1:20(m/V)加入乙醇至终浓度60%,于功率1000 W,55℃超声波辅助提取60 min,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约为2.5%。选用D101型大孔树脂,上样缓冲液为pH 5.0的60%乙醇溶液,洗脱液为pH 10.0的70% 乙醇溶液,上样与洗脱流速为0.75 BV/h和1.5 BV/h。纯化后的花生壳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纯度分别为10.54%和5.85%,提高了90%和120%。  相似文献   
25.
乙酰羟酸合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植物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羟酸合酶(AHAS)抑制剂类除草剂已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然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部分敏感农作物产生药害,因此创制对不同类别除草剂具有抗性的一系列作物新品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AHA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类别与特点、AHAS靶酶的特性及其在支链氨基酸合成中的作用、除草剂的靶标抗性与非靶标抗性机制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动态,以期为农作物除草剂抗性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刘猛  刘斐  赵宇  夏雪岩  李顺国 《农学学报》2021,11(3):93-100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且种类繁多。为稳定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进一步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总结了河北省杂粮的历史生产现状,包括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河北省各地市杂粮的分布,试图探索杂粮的生产布局与趋势,同时针对河北省杂粮历史单产水平变化趋势,分析了造成单产变化的成因,并简单提出建议。最后提出河北省杂粮生产布局的展望,将河北省杂粮生产区域布局划分为优势主产区、战略提升区、稳步发展区三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27.
The species Pseudogymnoascus is known as a psychrophilic pathogenic fungus with a ubiquitous distribution in Antarctica. Meanwhile, the study of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s is infrequent. Systematic research of the metabolites of the fungus Pseudogymnoascus sp. HSX2#-11, guided by the method of molecular networking,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one novel polyketide, pseudophenone A (1), along with six known analogs (2–7).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by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Pseudophenone A (1) is a dimer of diphenyl ketone and diphenyl ether, and there is only one analog of 1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Compounds 1 and 2 exhibit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a panel of strain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use molecular networking to study the metabolic profiles of Antarctica fungi.  相似文献   
28.
以铁观音茶树叶片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及RACE法,克隆了茶树几丁质酶基因CsChi(GenBank登录号为KR078345).CsChi基因的cDNA全长为1 192 bp,包含97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sChi蛋白的分子量为34.33 ku;理论等电点pI为8.44;原子组成为C1519H2285N413O464S18,总原子数为4 699;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有6个蛋白的跨膜区域,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于细胞外;没有卷曲螺旋结构存在;CsChi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糖苷水解酶19家族,含有保守的ChtBD1结构域,与溶菌酶的保守结构域类似,可能兼具几丁质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q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茶树的CsChi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推测CsChi基因在茶树干旱等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Improper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N) has led to high N losses and low N use efficienc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China.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such problems is the deep fertilized N in root zone (RZF).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effect of RZF on the uptake of macronutrients (N, P and K) and rice yield. Field experiments, conducted from 2014 to 2015, compared the farmer fertilizer practice (FFP, with 225 kg ha?1 of N, split into three doses) and RZF using the same rate but placing N 5 cm away from rice roots in holes 10 cm deep (RZF10) or 5 cm deep (RZF5) as a single application. The highest mean yield (10.0 t ha?1) was obtained in RZF10, which was 19.5% more than that in FFP. Root zone fertilization of urea (whether 10 cm deep or 5 cm deep) resulted in greater accumulation of N, P and K in stem, leaf sheaths, leaf blades and grains compared to that in FFP in sandy and in loam soils. The uptake of N, P and K was the highest in RZF10 (average at 176.7, 66.2 and 179.1 kg ha?1,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at in FFP by 45.0, 17.0 and 22.6%, respectively. N apparent recovery efficiency was markedly higher in RZF10 (53.1%) than in FFP (27.5%). RZF10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 P, K uptake compared with FFP under different N rates in both sandy and loam soi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 P and K input amount should be re-determined under RZF.  相似文献   
30.
化学打顶剂在甘肃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5年在甘肃敦煌植棉区,应用2种化学打顶剂进行不同施用时间和剂量的田间试验表明,土优塔化学打顶剂在6月28日前后、以900 mL·hm-2的剂量使用,对棉花有较好的封顶效果,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纤维长度影响不大。2016年示范结果与2015年试验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