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8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686篇
林业   880篇
农学   1081篇
基础科学   498篇
  1296篇
综合类   1658篇
农作物   413篇
水产渔业   338篇
畜牧兽医   1144篇
园艺   272篇
植物保护   5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5篇
  1970年   8篇
  1967年   4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The use of chlorine dioxide (ClO(2)) as a potential substitute for aqueous chlorin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afood products has not been approved by regulatory agencies due to health concerns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chlorite (ClO(2)(-)) and chlorate (ClO(3)(-)) as well as possible mutagenic/carcinogenic reaction products. Cubes of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and red grouper (Epinephelus morio) were treated with 20 or 200 ppm aqueous chlorine or ClO(2) solutions for 5 min, and extracts of the treated fish cubes and test solutions were checked for mutagenicity using the Ames Salmonella/microsome assay. No mutagenic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the treated fish samples or test solutions with ClO(2). Only the sample treated with 200 ppm chlorine showed weak mutagenic activity toward S. typhimurium TA 100. No chlorite residue was detected in sea scallops, mahi-mahi, or shrimp treated with ClO(2) at 3.9-34.9 ppm. However, low levels of chlorate residues were detected in some of the treated samples. In most cases, the increase in chlorate in treated seafood was time- and dose-related.  相似文献   
942.
回-直肠吻合猪术后不同时间对氨基酸消化率测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直肠吻合术是收集回肠末端食糜的一种简捷、实用的方法,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1〕。回-直肠吻合手术以后,荷术猪(hostswine)的手术应激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荷术猪的日龄和体重都在增加。这些变化对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结果有无影响、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回-直肠吻合猪用于氨基酸消化率评定时的使用寿命。为此,本试验研究了回-直肠吻合猪术后不同时间对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值,探讨其变化规律,为其在评定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时更客观、合理地使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  相似文献   
943.
一种适宜苹果组培苗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传统的CTAB法及SDS法,寻找到了适于苹果组培苗DAN的抽提方法,为开展苹查组培苗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44.
对从云南省盘溪和剑川地区发霉稻草中分离出的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Saito),从盘溪发霉稻草和剑川马匹粪便中分离出的顶青霉(Penicillium corylophilum Dierckx)分别进行了荧光检测、脂肪分解2 项理化学特性鉴定。将2 株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物,置室温产毒再经杀菌等方法处理后,进行了家兔皮肤涂抹试验,雏鸭和家兔的菌粮饲喂试验,小鼠皮下、腹腔注射试验,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试验。日本曲霉能产生荧光,分解脂肪,使家兔皮肤增厚和引起红肿、结痂,能引起部分试验雏鸭、全部试验小鼠、部分试验家兔死亡;顶青霉能产生荧光,使家兔皮肤增厚和出现轻微红肿反应,能引起全部试验小鼠死亡。剖检试验动物均见程度不同的病理学改变。以上结果表明,日本曲霉和顶青霉对小动物均具有一定的毒力。  相似文献   
945.
对应用当地分离病毒株研制的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系列油乳剂灭活苗进行了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鸡产蛋下降综合症(EDS76)油乳剂灭活苗、鸡新城疫(ND)-产蛋下降综合症二联油乳剂灭活苗及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产蛋下降综合症三联油乳剂灭活苗免疫组的血清EDS76HI抗体迅速上升,维持4个月后仍在6.8-8(log2)以上,并且能够抵抗强毒的攻击。证明所研制的EDS76油苗、ND-EDS76二联油苗、ND-IB-EDS76三联油苗对EDS76具有良好的免疫作用,能够抵抗EDS76强毒的攻击并产生高而持久的血清HI抗体。此外,对ND-EDS76二联苗、ND-IB-EDS76三联苗免疫组的血清NDHI抗体测定结果表明,上述二联苗、三联苗能产生与接种ND油苗一样良好的ND免疫效果,在免疫后130天时,其血清HI抗体仍高达9-11(log2)以上,与对照组有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46.
玉米花粉破壁的利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阐述了玉米花粉壁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玉米花粉壁自身的营养价值,它对其内溶物的保护作用及玉米花粉壁是否影响人体对花粉内溶物的吸收;二是玉米花粉什么情况下需要破壁,其破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47.
晋南牛经过长期的系统选育,已由役用型逐渐向肉用型转变。经测定,在一般育肥条件下,16—24月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0%—58%和40—50%;育肥期日增重631—782g;强度育肥的上述指标分别可达59%—63%,49%—53%和851-961g。在保种方法上,采取区域保种,基因库保种和胚胎保种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保种效果。  相似文献   
948.
用黑羽黑皮的江汉鸡对白羽丝毛乌骨鸡先导入杂交后闭锁群继代选育,培育出金水乌鸡黑羽丝毛系.黑羽丝毛系90日龄体重1kg以上,料肉比3.36:1.  相似文献   
949.
宁南山区旱地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及产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杜世平  龙明秀 《草业科学》1999,16(1):12-15,17
对宁南山区旱地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及产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苜蓿草龄的延长,土壤深层水分亏缺严重草地底层与中层对表层水分具有明显的补偿作用;伏秋降对水冬前土壤蓄水亦有重要作用;产量随草延长呈中间高两头低的态热,6-8年以后草地须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950.
春小麦子粒蛋白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及施氮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春小麦不同品质类型为材料,研究子粒蛋白质和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春小麦灌浆期子粒蛋白质百分含量总的趋势均呈“V”型变化。但不同品质类型存在差异。高蛋白类型灌浆前期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曲线波动小,高产类型则相反,高产高蛋白类型虽前期下降快,但后期回升速度也快,最终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粒重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并在接近成熟时趋于稳定。等量氮肥分期施用,生育前期施氮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开花期叶面喷氮,在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具有增加粒重的双重作用。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光合产物的生产和分配方向不同,高产高蛋白品种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多,能够兼顾产量和蛋白质的同时增加。后期保持高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持续过程是高产、高蛋白类型的重要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