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1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生理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耐热性差异显著的萝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高温(38℃)胁迫下萝卜幼苗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前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不耐热材料;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24、48、72h,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热材料,MDA含量显著低于不耐热材料。处理24h,4个指标的含量都比处理前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8、72h时逐渐降低,但耐热材料下降得较慢。与处理24h相比,处理48、72h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在耐热材料中没有显著变化,而在不耐热材料中处理48h显著高于处理24h时的含量。表明这4个指标的含量变化能准确反映萝卜幼苗耐热性差异,可考虑用于萝卜幼苗的耐热性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根尖压片法,对3种不同肉质根皮色的萝卜种质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细胞遗传学信息。研究结果表明,Nau-dqp08,Nau-txbyw07和Nau-chhong108这3种不同皮色萝卜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8,核型公式分别为2n=2×=18=14m+4sm,2n=2×=18=18m和2n=2×=18=16m+2sm,且核型都属于1A型;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9.48%、55.39%与58.08%;核型不对称性大小为Nau-dqp08>Nau-chhong108>Nau-txbyw07,其中Nau-txbyw07核型较为原始。本研究结果可为萝卜种质鉴定、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园艺通论》课程教学法研究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艺通论》是高等院校非园艺类专业的选修课程,选修的学生基础不同,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原来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改革需要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教学、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学习与报告教学法相结合,充分利用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同时兼及课程的教材建设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闸红萝卜是江苏常州市西北郊新闸地区的一个地方特色品种,皮色鲜红光滑,肉质清脆,甘甜爽口,个头匀称,大小适中,素有"小雪萝卜赛雅梨"之称;是著名地方特产常州萝卜干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15.
新闸红萝卜是江苏常州市西北郊新闸地区的一个地方特色品种,皮色鲜红光滑,肉质清脆,甘甜爽口,个头匀称,大小适中,素有“小雪萝卜赛雅梨”之称;是著名地方特产常州萝卜干的主要原料。近年来,从生产田间观察统计来看,该品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主要表现在肉质根形状不再为卵圆形,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有性杂交方法 ,以野生种红茄与栽培种七叶茄、徐紫茄、安长茄为亲本进行种间杂交 ,结果仅获得红茄×七叶茄种间杂种。对F1 杂种若干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种间F1 多数形态性状居中 ,在生长势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F1 叶片中POD同工酶表现为双亲“完全互补型” ,COD、EST同工酶兼含双亲的部分谱带 ,多偏向母本野生红茄 ,有时还出现杂种酶带 ;RAPD标记表现为“偏母的互补型” ;花粉育性极低。另外还对F1 回交中柱头与花粉内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发现红茄、七叶茄、安长茄花粉与花粉管可在F1 柱头与花柱中正常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7.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棉花Rf1育性恢复基因和抗虫Bt基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0-613-2R与转Bt基因抗虫棉R019(轮回亲本)杂交、回交产生BC2群体。利用CMS恢复基因Rfl紧密连锁的3个SSR标记和Bt基因的PCR标记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聚合有Rfl和Bt的转基因抗虫棉恢复系。在分析的59个BC2单株中55株存在恢复基因标记,54株存在Bt基因;综合标记分析结果,共获得54个同时具Rfl与Bt基因的聚合单株;这些聚合单株自交后,通过标记辅助选择,获得10株含Bt基因且Rfl纯合的单株。为棉花优良恢复系的快速培育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揭示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硝酸还原酶基因(RsNR)的分子特征,降低硝酸盐含量,对萝卜RsNR基因进行分离与表达特性研究。[方法]基于本实验室转录组测序所得unigene序列分离RsNR基因cDNA,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采用RT-qPCR方法对不同浓度KNO3(0、5、20、30和50mmol·L-1)和不同时间(0、4、8、12和24h)处理的萝卜中RsNR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并测定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结果]获得萝卜RsNR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M272859),开放阅读框为2742bp,编码913个氨基酸,RsNR与油菜NR基因(D3821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5%。在30mmol·L-1NO-3-N诱导下,萝卜叶片和根中RsNR基因表达量最高。在30mmol·L-1NO-3-N诱导初期,叶片和根中RsNR表达量4h达到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随着硝酸盐处理浓度升高,NRA、硝酸盐含量和RsNR基因表达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0~4h内叶片和根中三者均上升,4~24h内NRA和RsNR基因表达下降,而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NO-3-N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萝卜RsNR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其硝酸盐含量和NRA。  相似文献   
19.
萝卜雄性不育系内源激素及游离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多代纯合的不育性稳定的萝卜雄性不育系A1、A5为材料,以其相应的保持系B1、B5为对照,在开花期间对内源激素含量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中IAA含量在花蕾中明显低于保持系;IAA在不育系的叶片高于花蕾中,而在保持系的叶片中则比花蕾中低;不育系中脯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比其相应的保持系含量低,而丙氨酸、谷氨酸则比其相应的保持系含量高。  相似文献   
20.
以青花菜Ogura胞质不育系XY及其保持系XYF基因组DNA为材料进行SRAP分析,共筛选了146对SRAP引物,其中8对引物在两系之间表现差异,经单株验证只有引物对Me6+Em7没有交换单株,找到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特异扩增片段M6E7-700,该片段仅在不育系中稳定扩增。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为689bp,经Blast分析比对,该片段与已报道的所有育性相关基因序列均不同源,而其部分序列与大白菜BAC克隆KBrB042N05和KBrB041L12的部分序列高度同源,表明该片段是一段新发现的与胞质不育育性相关片段,且该片段可能来自核DNA。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1对特异引物,将M6E7-700标记转化为更稳定的SCAR标记。本研究首次发现芸薹属作物Ogura-CMS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核DNA也存在差异,该结果为从质核互作角度解释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