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毛竹笋壳替代部分其他原材料,工厂化栽培刺芹侧耳。结果表明,配方3与配方4(毛竹笋壳添加量15%、20%)的现原基时间、子实体发生时间、生长周期等表现均一致,单产与CK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这两个配方投产比最高,达到了1.07,栽培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2.
该文介绍了香菇工厂化生产流程及菌种生产模式,以期为香菇工厂化栽培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优化了采用反硝化细菌法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方法。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5000~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高纯氮气吹扫1 h、减少加样量及改造仪器自动进样器等措施对已发表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国际标准样品USGS34的分析表明,0.1~0.8μg NO-3-N样品量即可以得到较稳定、准确的测定值和校正值;同一时间内制备的硝酸盐δ15N的SD介于0.05‰~0.09‰之间,δ18O的SD介于0.28‰~0.48‰之间;在三个月之内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通过研究浸提剂、保存条件以及加热对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用的去离子水、KCl、Ca Cl2可能都含有微量的硝酸盐,随着加样量增大,浸提剂中含有的硝酸盐可能就会影响δ15N和δ18O的测定;对于土壤硝酸盐的浸提液,冷冻保存效果较好,保证了土壤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尽管加热对硝酸盐标准样品USGS34和IAEA-NO3的δ15N没有显著影响,但δ18O显著升高,说明加热易引起氧同位素分馏;而土壤硝酸盐浸提液样品加热前后的δ15N和δ18O的测定值没有显著变化,因此为避免产生氧同位素分馏和节省测试时间,建议同时测定土壤浸提液硝酸盐δ15N和δ18O时直接和反硝化细菌反应。应用本方法对不同肥料处理田间土壤浸提液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4.
1993年,榆林沟流域被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列为第四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点流域,截至目前已建成淤地坝15座,坝控面积41.81 km2,总库容488.12万m3,拦泥库容194.22万m3。榆林沟流域坝系在拦泥淤地、增产增收、改善人畜饮水和交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财务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建立科学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25.
氮、氧同位素与地下水中硝酸盐溯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水的硝酸盐氮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硝酸盐的来源,切断污染源。不同N来源的硝酸盐具有不同的N、O同位素组成,利用NO3-中δ15N和δ18O对硝酸盐污染进行示踪研究是当前地下水污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水样NO3-氮、氧同位素分析的多种预处理方法、N、O同位素的测定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6.
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猴头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适合工厂化周年生产要求的猴头菇菌株,为工厂化生产提供生产用种,以11株不同来源的猴头菌株为试验材料,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拮抗情况、工厂化生长条件下栽培周期、子实体形态、菌刺形状以及产量等为筛选指标,观察各菌株的菌丝生长特性以及工厂化生产条件下栽培出菇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发现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拮抗情况、工厂化生长条件下的栽培周期、子实体形态、菌刺形状以及产量等指标有较大差别;其中0608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605菌株的产量最高并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最适用于工厂化条件下;刺长猴头的畸形率最低、子实体颜色和菇型最好但其生长周期最长。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与传统大棚式栽培对生产菌株的要求有很大差异,通过本试验的筛选0605菌株最适宜于工厂化生产;刺长猴头菌株可以作为工厂化猴头菇菌株育种的优良母本。其中0605菌株菌丝在PDA平板上的生长速度达到了0.2865 cm/天,生产周期可以控制在60天以内(采收两批子实体),产量达到了217.52 g/袋。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相关指标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有效指导杏鲍菇液体生产。[方法]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培养过程中菌丝量、CO2浓度及pH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菌丝量与CO2浓度变化基本符合微生物增长的"S"型曲线。培养初期菌丝量增长缓慢,第4~8天快速增长,增长量维持在0.5 g/L以上;第9天后菌丝量增长速度趋于缓慢,菌丝量也逐渐趋于平稳,培养后期菌丝量略有下降。培养过程中pH变化较小,从培养初期到对数生长期,pH下降幅度不超过0.50。[结论]液体菌种发酵时间以8~9 d为宜。  相似文献   
28.
草菇工厂化栽培原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研究综述了适宜草菇工厂化栽培的原材料,包括稻草、废棉、玉米芯、杏鲍菇菌渣、金针菇菌渣、蟹味菇菌渣、双孢蘑菇菌渣和甘蔗渣等。给出了一些栽培过程需注意的关键点,以期为草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该文从品种与配方、拌料工序、装袋工序、灭菌工序、冷却与接种工序、培养管理以及出菇管理的催蕾阶段、抑制阶段、发育阶段等方面,详细介绍一种袋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期为袋栽金针菇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该研究以工厂化生产的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菌渣(SH)替代部分稻草(RS)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9715菌株,结果与对照培养料相比,满菌时间与原基形成时间无显著性差异。配方20%SH+77%RS与配方40%SH+57%RS比对照配方CK1产量分别提高14%和19%,比对照配方CK2产量分别提高68%和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