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0篇
  6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食用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迟眼蕈蚊是云南省食用菌主要栽培区双翅目害虫的优势种之一,为国内新记录种。记述了异迟眼蕈蚊的外部形态鉴别特征,并简要描述了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异迟眼蕈蚊成虫的发生有3个明显的高峰期,分别在2007年9月下旬、11月上旬和12月中旬,从2007年12月中旬至2008年2月下旬,成虫发生数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2.
农业生产中,肥料和抑菌性农药施用是两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施肥过程中,点状和条状施肥是主要的施肥方式,易导致作物生长期内土壤养分以斑块状分布,因此根系趋肥性对农田中作物获取养分具有重要性。而在施用抑菌性农药时,药剂能够通过淋溶等过程进入土体中,对土壤生态环境和根-土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农药施用是否影响作物根系趋肥性,进而改变产量表现还不清楚。本研究选用旱地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通过等量肥料下隔行施用的方式构建土壤养分斑块,在此基础上进行广谱性杀菌剂浇施土壤,研究抑菌性农药对作物利用异质性养分的影响。两年的大田试验数据表明,一定程度上,抑菌剂浇施和隔行施肥能够显著地影响作物的植株生物量、产量,根系生物量及分布,且对玉米生物量影响具显著交互效应,表现为隔行施肥对生物量的显著提高发生在抑菌剂浇施条件下,而抑菌剂对玉米生物量的提高则主要表现在隔行施肥条件下。同时,抑菌剂浇施能够提高作物的根系觅养精确度,其中在马铃薯上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抑菌剂浇施对作物适应土壤养分斑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抑菌农药和养分斑块在影响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显著性受作物类型和种植年份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因此,进一步针对不同作物、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探讨抑菌剂农药在作物适应养分斑块中的作用以及对作物根系趋肥的影响机制,对于了解农药施用对化肥利用的影响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3.
 2013-2016年,对我国内蒙古、河北、甘肃、黑龙江、山西、宁夏和云南7省(自治区)53县市245块马铃薯种植田黄萎病的发生、病样采集和病原分离开展了研究工作,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病原菌分类地位,并通过温室试验研究了主要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致病力分化情况。结果表明:(1)我国北方6省(自治区)内蒙古、河北、甘肃、黑龙江、山西和宁夏属于马铃薯黄萎病病区,云南省属于无病区;(2)引起我国马铃薯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两种,占比分别为75.5%和24.5%,大丽轮枝菌为相对优势病原菌种类;(3)根据病原菌种类可将我国北方6省(自治区)病田划分为大丽轮枝菌病田、黑白轮枝菌病田及两菌混生病田。其中甘肃为大丽轮枝菌病田,宁夏为混生病田,山西为大丽轮枝菌病田和混生病田,内蒙古、河北和黑龙江3种病田均存在。两菌混生病田中各类病原菌属于单独侵染致病。(4)聚类分析表明来自甘肃、河北和内蒙古3省(自治区)马铃薯的82个大丽轮枝菌菌株在马铃薯上的致病力至少可以分为3个聚类组,相应菌株的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均值聚类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相应可分为强、中、弱3个致病力类型,并确定了相应95%置信区间,其中强致病力菌株在3省(自治区)供试病原菌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33%、21.74%和10.34%。  相似文献   
24.
关于霉菌和霉菌毒素的危害在养猪业中的研究较深入.祛霉脱霉技术的应用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霉菌毒素对猪造成了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以及更直观的经济损失,如母猪不发情、假发情、不孕、流产、死胎等。霉菌及霉菌毒素给养禽业也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但人们往往会忽视其对家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法学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为法律的应用和实践服务,因此必须树立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的目标。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发挥法学实践教学的作用。改变教学方法,形成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教学法。科学设置法学实践教学课程,逐步形成适应法学专业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6.
[目的]筛选对草莓西花蓟马集诱效果最佳的粘虫板。[方法]研究比较6种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西昌市草莓西花蓟马的集诱效果。[结果]对西昌市草莓西花蓟马的集诱效果最好的是黄色粘虫板,然后依次是蓝色粘虫板、白色粘虫板、绿色粘虫板、红色粘虫板,黑色粘虫板的集诱效果不明显。[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西昌市粘虫板防治草莓地西花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1961~2000年青海省同德县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省三江源区同德县气象站1961~200年逐月日照时数、总云量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等方法,对近40年同德日照时数的年、季和月变化特征及其与云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气候突变理论对日照时数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同德近40年来年来年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春、夏、秋、冬各季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年日照时数变化相同,呈增加趋势,但各季变化情况不尽相同,春季日照时数的增加趋势不显著,冬季日照时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以极显著的趋势增加,Mann-Kendall检验趋势与线性倾向趋势基本一致。夏、秋、冬和年日照时数与同期平均总云量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说明总云量是决定日照时数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年日照时数在1989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夏季在1984年、秋季在1976年、冬季在1995年也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群体感应系统在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抑菌活性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对群体感应系统中的comA基因进行定位缺失突变,分别比较了NCD-2菌株和comA基因突变子在胞外酶合成、抑菌活性、脂肽抗生素(丰产素)产生以及生物膜形成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比较了二者生物膜基质编码基因epsA和tas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同源重组技术获得了comA基因突变子MA-4,同菌株NCD-2相比,其在胞外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合成能力、对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丰产素的合成量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上均明显下降;生物膜基质编码基因tasA的表达量下降了70%,而epsA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表明ComA是NCD-2菌株脂肽抗生素和生物膜形成中的重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29.
选取225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研究中草药方剂对肉仔鸡脂类代谢的影响。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2.0%的中草药复方添加剂,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该方剂显著影响了肉仔鸡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且随着中草药添加水平的升高,TC、TG3、LDL-C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而HDL-C则显著升高,并且能显著降低腹脂率、肝脂含量和肌肉中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30.
奶浆菜别名轮叶沙参、沙参、北沙参、银条参、四叶沙参、铃儿草、南沙参、海沙参、野香菜根等,为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食用嫩茎叶和肉质根.干制后的肉质根是常用药材,也是外贸出口大宗品种,市场前景较好.我国沙参主产于山东.此外,在辽宁、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等地也有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