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56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45篇
  41篇
综合类   396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旨在研究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s9,AQP9)及核糖体蛋白10(ribosomal protein S10,RPS10)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北京黑猪背膘厚的相关性,以期能够获得北京黑猪背膘厚的有效标记。本研究以413头北京黑猪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部位(肩部、6-7肋间、胸腰结合、腰荐结合)的背膘厚度。PCR扩增AQP9和RPS10基因的启动子区和外显子区序列筛选SNP位点,并将SNPs与各部位背膘厚进行关联分析。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发现,AQP9基因启动子区有4个突变位点,其中1个SNP:rs332699245 A>C与胸腰结合处背膘厚关联显著(P<0.05),且该位点突变预测到了结合转录因子的改变;RPS10基因在3′UTR、CDS区共有8个突变位点,其中5个与背膘厚显著关联:rs80795904 C>G、rs80932213 T>C与6~7肋间背膘厚关联显著(P<0.05),rs3469834461 C>T与肩部背膘厚、四点平均背膘厚关联显著(P<0.05),rs80862457 C>T与胸腰结合处背膘厚、...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酶活力测定法分析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保护酶和解毒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苘麻、番茄、茄子和黄瓜4种寄主植物中,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是取食番茄的2.64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SOD活力的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取食茄子的B型烟粉虱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是取食苘麻的3.13倍,且差异显著,取食苘麻与番茄的B型烟粉虱种群之间的POD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4种寄主上的B型烟粉虱种群的羧酸酯酶(CarE)活力以取食茄子的最高,其次为苘麻、番茄,最低为黄瓜;取食黄瓜的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B型烟粉虱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之间差异极显著,取食苘麻与茄子的B型烟粉虱种群GSTs活力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花生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机制。[方法]以包含有21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9)及其亲本郑8903、豫花4号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花生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结果]脂肪的遗传受2对连锁互补的主基因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22.88%。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遗传受两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5.11%,75.00%和60.95%。硬脂肪、花生酸的遗传受两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6.43%和33.17%。油亚比、山嵛酸的遗传受三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0.65%和30.70%。[结论]在花生育种中,提高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油酸、亚油酸等脂肪酸品质可着重于主基因的利用。  相似文献   
994.
种子沙引发对转基因抗虫棉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浙905为材料,以其遗传背景品种中棉所23为对照,研究了种子沙引发处理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在0%、1.0%和1.5% NaCl浓度下的萌发率、出土率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在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效果,但对于非转基因棉品种的效果不明显。幼苗子叶、茎秆和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使棉花幼苗的子叶和根部维持了较高的SOD与POD活性,但显著减少幼苗体内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有助于促进棉花在逆境下幼苗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5.
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总蛋白酶活力测定表明,PuGV-Ps在pH 7.38~10.38范围内均具有蛋白酶活性,且酶活力随pH的升高而显著提高.4种蛋白酶抑制剂均能抑制PuGV-Ps的蛋白酶活力,以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最强,表明PuGV-Ps的蛋白酶活性是以胰蛋白酶为主要活力的多种蛋白酶的活性特征.PuGV-P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中肠酶液离体蛋白酶活力及取食PuGV-Ps后总蛋白酶活力的影响测定表明,在中肠液酶适宜pH(9.38~10.38)范围内,PuGV-Ps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肠酶液的总蛋白酶活力.SDS-PAGE试验表明,PuGV-Ps影响甜菜夜蛾中肠酶液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δ-内毒素的降解活化作用,表现在对130 ku的δ-内毒素酶解活化成60~87 ku的活性多肽影响不大,但对其进一步降解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缓冲液同样影响甜菜夜蛾中肠酶液对δ-内毒素的降解,Na2CO3是影响降解程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96.
二化螟越冬幼虫三种寄生蜂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浙江部分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越冬幼虫寄生蜂的主要种类、寄生率以及它们在冬前与冬后的羽化动态。在兰溪,寄生蜂对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寄生率较低,常见种类仅有二化螟绒茧蜂。在安吉与嘉兴两地,除二化螟绒茧蜂为主外,稻螟小腹茧蜂和中华钝唇姬蜂也较为常见,三者对双季晚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寄生率为18~19%。明显高于单季晚稻田的寄生率(8~15%)。3种寄生蜂的羽化动态有较大差异,二化螟绒茧蜂和稻螟小腹茧蜂在进入11月后即不再羽化,而中华钝唇姬蜂的羽化则持续到11月中旬之后;越冬后,后者的羽化时间明显早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获得玉山县早稻最佳施肥配方、施肥量、施肥方法,摸清玉山县土壤供肥能力、养分校正系数、化肥利用率,为玉山县早稻配方施肥提供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998.
    为阐明水稻β-石竹烯在调节水稻、害虫及其天敌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克隆鉴定了一个水稻β-石竹烯合成酶基因OsCAS,并对其原核表达与遗传转化进行研究.该基因的cDNA全长1731 bp,包含一个172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57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预测分子量66.5 kDa.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水稻OsCAS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同为单子叶植物玉米的β-石竹烯合成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而与其他植物(拟南芥、青篙、黄瓜)的同源性仅51%.褐飞虱为害和茉莉酸处理能明显上调OsCAS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原核表达了OsCAS基因,并利用农杆菌转化系统获得OsCAS基因过量表达和RNAi的水稻品系,为分析OsCAS基因的生化与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对浅层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在生姜脱毒苗继代、生根及移栽过程中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浅层液体培养继代增殖系数、生根长度及株高均优于固体培养;根数、生根率在两种培养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来源于浅层液体培养生根的生姜脱毒苗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来源于固体培养基的脱毒苗;使用浅层液体培养节约化学药品成本66.7%以上,同时减少大量用工;据此认为,浅层液体培养更适合于脱毒生姜种苗的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000.
石榴皮提取物对离体培养兔球虫卵囊的杀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石榴皮提取物对离体培养兔球虫卵囊的杀灭作用。采集已感染球虫的18只家兔(体重2.0~2.5 kg)的新鲜粪便(24 h内,35 g/只),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分离、提取球虫卵囊。球虫卵囊分别在蒸馏水、石榴皮水提物、石榴皮黄酮、石榴皮多酚、盐酸氯苯胍中培养24、48、72 h,光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各种药物对兔球虫卵囊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蒸馏水组比较,5、10 mg/mL剂量组培养72 h,4种药物均使兔球虫卵囊数量明显减少。球虫卵囊的减少率石榴皮水提物组大于石榴皮黄酮组,石榴皮黄酮组大于石榴皮多酚组和盐酸氯苯胍组;起效时间约为48~72 h。1 mg/mL剂量组4种药物虽可使兔球虫卵囊数量减少,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石榴皮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兔球虫卵囊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中石榴皮水提物对兔球虫卵囊杀灭作用最强,石榴皮黄酮和石榴皮多酚次之,其杀灭作用呈一定的正相关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