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3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对巴西盾柱木(Peltophorum dubium)种子进行了4种处理的吸胀实验,即将种子分别置于10℃和27℃下0.2% Captan溶液中和-1.0MPa的PEG6000溶液中,每个处理有四个重复,40粒种子,置于培养皿中浸满实验溶液的双层过滤纸上,覆以透气良好的薄膜.种子在实验前均用98%的浓硫酸处理15分钟以打破机械休眠.吸胀曲线显示,种子在吸胀过程中最终重量的增加值为70%-150%,以后进入一个停滞期.在5种处理下(对照组,PEG6000溶液中10℃和27℃下预处理,Captan溶液中10℃和27℃下预处理),对种子萌发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每一个处理分别进行3个次级处理,即在实验前,将种子用蒸馏水分别浸泡12、24和36小时.萌发率最高的是经过蒸馏水浸泡12小时对照组种子和PEG 27℃组的种子,萌发率达到100%;萌发率最低的是蒸馏水中浸泡36小时的PEG 27℃组的种子,萌发率为52%;经过蒸馏水浸泡24小时的PEG 10℃组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为1.08天.蒸馏水中浸泡12小时的PEG 27℃组种子平均萌发时间为2.42天,其它处理的萌发时间值介于两者之间.对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种子通过加速老化实验,对其活力和生存力进行了测试.经72小时加速老化,种子萌发率低或没有萌发力.对照组种子在培养皿(27℃)和室温条件下蛭石中的萌发率都比处理组高,表现了对老化更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42.
兴安落叶松不同器官中的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酮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但目前对兴安落叶松黄酮的研究很少.本论文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兴安落叶松黄酮动态变化的特征,并对黄酮与温度和光照的相关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对兴安落叶松不同器官黄酮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树皮,茎木质部,针叶和枝中黄酮含量的高低顺序为:树皮(7.78%) >针叶(2.79%)>枝条(1.72%)>茎木质部 (1.19%).(2)树皮,茎木质部,针叶和枝中黄酮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各器官(树皮,树叶,树枝,茎木质部)黄酮含量对温度的依赖性并不相同.就树皮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黄酮的含量与温度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2=0.75).但其它器官黄酮含量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强;(3).随着季节的变化,黄酮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夏秋季节,含量是冬春季节的3-4倍.这种现象可能归因于夏季落叶松遭受的多种环境胁迫,例如紫外辐射,高温等可能促进了黄酮的积累.(4)不同高度和方向的针叶中,黄酮含量阳生叶比阴生叶多,上部叶比下部叶多,说明阳光辐射促进了黄酮的积累(R2=0.76).总而言之黄酮在落叶松抵御自然环境的胁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护落叶松免受高温和强光的伤害,但是不同器官的黄酮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分析总结了当今国内、外对木质纤维素类原料进行糖化液生产研究中的预处理技术、水解技术及糖液的脱毒技术,指出了此类关键技术在糖化液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木质纤维素原料的产业化应用及其水解糖化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4.
掌裂草葡萄是观赏价值很高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寒地园林垂直绿化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目前对其抗盐性研究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对掌裂草葡萄一年生播种苗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研究其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保护酶活性(SOD、POD)在盐胁迫下的变化规律,揭示掌裂草葡萄的耐盐性。结果表明:掌裂草葡萄对NaCl胁迫有一定的应激性,胁迫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迅速增大;各处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膜透性逐渐增大,胁迫浓度越大,电解质外渗越多。400mmol/L胁迫处理第18d,电解质外渗达50%以上,处理第30d植株死亡;浓度300mmol/L及以上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SOD活性在处理第18d开始迅速下降,POD活性在处理第30d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分别在第24d和第30d低于对照。由此推断,300mmol/L及以上的NaCI胁迫不利于掌裂草葡萄的生长。  相似文献   
45.
优化喜树果中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的匀浆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匀浆提取的方法从喜树果中提取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匀浆时间和液料比等因素对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分别得到以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的提取率和纯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进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2.41%;匀浆时间2.93min;液料比11.11(mL:g)。最佳条件下的验证实验表明:喜树碱提取率为0.0923%,浸膏中喜树碱的纯度为1.0633%,与模型值相对偏差分别为0.75%和0.88%;10-羟基喜树碱提取率为0.0094%,浸膏中10-羟基喜树碱的纯度为0.1078%,与模型值相对偏差分别为0.53%和0.78%,说明回归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6.
制备青蒿素超微粉及其冻干粉以改善青蒿素的水溶性。利用超临界快速膨胀(RESS)法,溶解压力为20MPa,温度为60℃,喷嘴孔径为200um;以HP-β-CD和甘露醇配伍作为填充剂制备青蒿素冻干粉;采用AFM、DSE和XRD对青蒿素超微粉及其冻干粉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以确定其物理化学结构的变化。制备出平均粒径为550nm的青蒿超微粉,改善了青蒿素的水溶性;冻干粉复溶性好,溶解性好,具有发展成为青蒿素新剂型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7.
基于GIS的优势树种与地形空间关系格局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大兴安岭林区塔源林场优势树种与海拔、坡度和坡向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绘制了该林场优势树种按海拔、坡度和坡向的空间分布图。并对林分潜在生境和现实分布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优化树种结构、培育优质森林资源提供可视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白桦种群光合生理生态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白桦光合生理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最大净光合速率,还是表观最大量子效率,非演替顶极群落中的白桦[(7 79μmol/(m2·s)、0 0698mol/mol)]都大于演替顶极群落中的白桦[(7 59μmol/(m2·s)、0 0457mol/mol)],这表明非演替顶极群落中白桦的实际光合能力和潜在光合能力都大于演替顶极群落中的白桦。2个不同演替阶段中白桦的光饱和点相差不大,但是演替顶极群落中白桦的光补偿点却低于非演替顶极群落,这表明演替顶极群落中白桦的呼吸作用有所下降。此研究结果揭示了大兴安岭顶极群落中白桦退出主林层的生理生态学机制。  相似文献   
49.
老山生态实验站森林资源的消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技术对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老山生态实验站1983年和1999年的森林资源消长状况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老山生态实验站16年间森林覆盖率降低;天然次生林分布范围缩小,人工林栽培面积增加;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所占比例加大,幼龄林比例减少;主要优势树种樟子松、落叶松、红松、柞树的分布差异显著,落叶松分布面积缩小而红松分布范围扩大;胸径大于10cm的优势树种,1999年的分布范围比1983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0.
2009—2010年黑龙江省主要瓜类作物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类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主要病原为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和二孢白粉菌Golorinomyces cichoracearum [1].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众多、演替分化快,其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我国曾对杭州[2]、北京[3]、三亚[4]、甘肃[5]、陕西关中地区[6]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演替、分化进行研究,而黑龙江省尚无相关报道.为此,作者于2009-2010年对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以期为该省瓜类白粉病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