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维持农田野花带稳定性和持久性,以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对8个不同建植年限(2、4和6年)的农田野花带混播群落的建立过程,包括群落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以及不同寿命的初始植物和侵入植物重要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播种建立的农田野花带群落,存在2次植物消亡,分别是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的死亡,导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密度下降,并为侵入植物的进入和扩张提供机会;2)群落中一二年生植物、短命宿根植物设计比例低且长寿宿根植物设计比例高时,植物群落消亡程度小,抑制侵入植物能力强;3)侵入植物能减缓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农田野花带混播群落在植物选择方面,应将一二年生植物比例控制在25%以内,并使用长寿宿根植物代替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可增加群落的稳定性;在群落设计方面,将自生植物保留或纳入设计过程,可减缓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在群落管理方面,一二年生植物和短命宿根植物消亡时补播,可提高群落抑制侵入杂草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究无髯鸢尾种间杂交障碍原因及子房败育时间,以西伯利亚鸢尾5个品种为亲本,与黄菖蒲、喜盐鸢尾分别进行常规杂交。方法授粉后观测种间杂交后子房发育动态,并绘制发育动态折线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不同授粉时间后的花粉管原位萌发动态,并统计每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率。结果无髯鸢尾种间杂交子房在授粉后9~16 d发生败育;授粉后杂交障碍原因主要是花粉附着困难、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伸长障碍和胚囊败育的受精后障碍;黄菖蒲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后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并存,喜盐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杂交主要存在受精后障碍;喜盐鸢尾与西伯利亚鸢尾的亲和性高于其与黄菖蒲杂交的亲和性。结论花粉原位萌发可作为远缘杂交前障碍检测指标,观测花粉原位萌发可及时采用相应措施,增大杂种获得率;不同品种种间亲和性不同,二倍体和四倍体在染色体条数不同的种间远缘杂交中亲和性无显著区别;不同种间杂交,正反交杂交障碍类型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种系品种间正反交,增加无髯鸢尾种间杂交亲和性,获得变异丰富的种间杂交类型。   相似文献   
3.
野鸢尾和射干种间杂交F_2代主要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观测野鸢尾(Iris dichotoma)×射干(I.domestica)杂交F2代群体(n=61)中每一个体的株高、花径、花数、花色和彩斑等14个表型性状,对F2代与双亲性状差异、群体性状变异、主要性状间遗传相关性及花色遗传变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明确F2群体性状变异特点,指导夏季开花鸢尾育种实践。结果表明:F2代12个性状中,8个性状的观测值居于双亲之间;除花朵直径和花朵数量外,花葶长等10个性状基本均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外花被长与内花被长和外花被宽与内花被宽的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21和0.734,趋于连锁遗传;对颜色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花色和花瓣彩斑的遗传由不同基因调控,但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野鸢尾×射干F2代群体的花朵直径、花朵数量、花葶长及花色变异丰富,利于大花、多花、花葶矮生和奇异花色的优良单株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杆菌介导的地被菊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地被菊‘北林黄’无菌苗叶片外植体为受体材料,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基因,对农杆菌介导的地被菊‘北林黄’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选取植株中部叶片为转化受体,外植体在经过1d的预培养,用活化的OD600为0.6的农杆菌侵染10min,共培养2d,再经过3d延迟培养后转移到筛选培养基上培养,有利于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获得数和抗性芽数均最高。在筛选后期,不定芽生根阶段使用的Kanamycin(Kan)选择压力为25mg/L。获得的部分Kan抗性植株经PCR检测,扩增出特异条带,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北林黄’基因组DNA中。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利用分子手段对地被菊进行遗传改良,并获得综合抗逆性提高的优异种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萱草属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14种萱草属植物有11种原产于中国,自然分布范围集中于东亚。萱草属资源分类学及群体分析,在形态学、细胞学、分子学、同工酶、孢粉学等方面体现了萱草属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萱草属的遗传变异与地理位置、环境及居群间的遗传变化相关,萱草属可能起源于不同的家系,并且夜间开花的黄花菜被认为是进化类群。目前萱草属存在命名和分类混乱,种与变种区别不清,同一种在不同地域群体存在变异,存在天然杂交群体等分类和居群演化关系的问题,因此应在起源地中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种群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耧斗菜属的物种进化与遗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耧斗菜因其表型的多样性、生境分布的广泛性、材料遗传操作性强被广泛应用于进化、分子遗传育种学研究。本文对耧斗菜属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本属植物和相关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物种进化和生殖生态:耧斗菜属的花距的变长是由于一系列可以预测的、针对不相关的授粉者的适应性变化,传粉者的转变可能是导致耧斗菜属距长进化的诱因。(2)杂交育种:耧斗菜属中最有价值的杂交种产生于A.coerulea和A.chrysantha之间,区分种类的性状有些由主基因控制,而有些由微基因控制。(3)花色的分子遗传学:耧斗菜属内存在丰富的花色变异,对耧斗菜属中开展的关于花青素苷合成的生化途径的分析、杂交实验和基因表达分析等为研究耧斗菜花色的遗传基础提供了宝贵信息。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资料查阅和野外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北京地区的野生铁线莲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野生铁线莲属植物共计11种,主要分布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其中槭叶铁线莲为北京市特有种,黄花铁线莲、棉团铁线莲、半钟铁线莲及长瓣铰线莲等有较高的园林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从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中克隆得到的热激转录因子A2基因导入地被菊‘北林黄’中,经抗生素筛选和分子检测,获得了8株阳性转化株系。利用RT-PCR方法对阳性转化株检测表明,其中7个株系中外源基因得到表达;高温胁迫处理结果也显示,转基因植株耐热胁迫能力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植株。本文通过将外源AtHsfA2基因导...  相似文献   
9.
玉蝉花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玉蝉花的种子生物学、生活史生物学和开花生物学的相关内容,研究了玉蝉花种子休眠的原因,并提出了打破休眠的有效措施,揭示了玉蝉花的地上、地下部分发育节律及花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月季抗黑斑病的基因工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月季黑斑病是困扰月季生产者和研究者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育种索们不仅致力于挖掘不染病和高抗性的月季亲本。而且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它的一些抗病机制,主要从基因工程方面对月季的抗黑斑病育种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