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农业生产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贵州普定典型喀斯特山区3个不同开垦时间(1959、1968、1980年)的0~10、1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普定县喀斯特山区随着农业用地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养分变化总体表现为有机质、全氮、CEC下降;土壤pH值下降;全磷、全钾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等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普定县喀斯特山区土壤养分随开垦时间的变化主要是受到施肥和微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老山生态实验站森林资源的消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IS技术对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老山生态实验站1983年和1999年的森林资源消长状况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老山生态实验站16年间森林覆盖率降低;天然次生林分布范围缩小,人工林栽培面积增加;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所占比例加大,幼龄林比例减少;主要优势树种樟子松、落叶松、红松、柞树的分布差异显著,落叶松分布面积缩小而红松分布范围扩大;胸径大于10cm的优势树种,1999年的分布范围比1983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外向辐射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各外向辐射通量:上行短波辐射(RSu)、上行长波辐射(RLu)和上行总辐射(RTu)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小时间尺度(≤1月)上,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均为:RLu<RTu<<RSu;RSu在雨季和旱季的日均变化均呈规则的正态单峰曲线,而RLu呈波浪形,RTu则呈不规则的单峰曲线;RTu占全年进入生态系统总辐射能量的82.93%,而RLu占RTu的97.36%,分别说明了外向辐射在系统辐射平衡中,以及RLu在系统外向辐射中的重要影响;全年日均反射率η为8.30%,月均反射率(y)与降雨量(x)的回归方程为:y=-0.3851nx+9.3376,R2=0.6762,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在日尺度,影响η的主要因素可能是下垫面湿润程度的不同;对RLu与各层次温度进行的多种函数拟合表明,第2层(9 m)气温最能代表该系统的"真实表面温度",而在应用Stefan-Boltzmann方程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校正,否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在较大时间尺度(1月)上,净辐射(Rn)与RTu和RLu相关性较好,Rn与RSu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而在较小时间尺度(≤1 d)上,Rn与RSu相关性较好,且时闻尺度越小,Rn与RSu的相关性越好,这充分说明了以往辐射平衡研究中往往忽略的尺度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森林植被恢复下的碳储量动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该研究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及广东省1994—2003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量化10年间森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碳储量动态变化.其中OBPA是指疏林、竹林、经济林和四旁林.研究结果如下: 1994—2003年广东省森林植被共固定碳41.67 Tg,碳密度增加了1.58 Mg/hm2;林下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占总碳库的38%~44%,凋落物层碳储量略大于林下层;不同类型森林的碳储量排列如下:针叶林阔叶林OBPA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碳储量在11种林型中最大,南洋楹林最小;10年中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碳储量皆有增长,幼龄林碳储量大幅度减少,中龄林碳储量小幅度波动,其碳储量始终高于其他4个龄级;阔叶林固碳率大于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10年间的波动范围是0.19~1.36 Mg/(hm2·a).   相似文献   
5.
将10种木生伞菌的纯菌种接种于PDA培养基上,在25℃恒温下培养6周,观察其培养特性,通过对菌落细胞外氧化酶的检测反应,菌丝类型及其分化,锁状联合的分布,菌丝和菌落颜色、产孢情况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孔菌培养特性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适用于木生伞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两种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表昨:15-2品系比NC52品系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在等同的温度下,NC52品系和15-2品系的侵染力差异并不明显;而土壤温度对它们的侵染力有明显的影响,在17%和21%的两个处理中,NC52品纱的侵染期较长,到第10天侵染力达到最高,而15-2品系在第7天就达最高;在砂壤土中NC52存活时间较长;NC52品系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最远可扩散到25cm处,而15-2品系只能扩散到20cm处。  相似文献   
7.
刺革菌科10种主要木材腐朽菌的培养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种,并将其接种子PDA平板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根据菌落细胞外氧化酶检测反应、菌丝类型及分化、产孢情况、菌丝及菌落颜色、刚毛及表皮细胞的有无等培养特性,对刺革菌科10种主要木材腐配菌培养特性及鉴定分类系统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贵州月亮山5个优势树种叶片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中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对于揭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和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贵州省月亮山优势树种麻栎、枫香、木荷、马尾松、杉木为研究对象,对上层、中层及下层叶片以及群落土壤进行取样,测定C,N,P含量并分析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月亮山优势树种叶片C,N,P平均含量分别为(530.06±34.12)mg/g,(14.80±2.35)mg/g,(0.98±0.14)mg/g,叶片C∶N,C∶P,N∶P平均含量分别为(37.95±2.74),(572.9±34.5),(15.93±2.11)。0—30cm土壤C,N,P平均含量分别为(33.53±3.22)mg/g,(10.92±1.52)mg/g,(0.44±0.08)mg/g。(2)贵州月亮山5个优势树种上层、中层及下层叶片的碳、氮、磷及化学计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叶位对叶片C,N,P含量未产生影响。(3)贵州月亮山落叶树种C,C∶N,C∶P显著小于常绿树种,N,P含量则显著大于常绿树种。(4)贵州月亮山非喀斯特森林群落0—20cm土层C含量远低于同一纬度带的喀斯特森林,N含量远高于同一纬度带的喀斯特森林,而叶片C,N含量则相反。(5)本研究土壤C,N,P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片C与土壤P表现出显著负相关(p0.05),其余均无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同纬度带喀斯特森林与非喀斯特森林对比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方法]从贵州普定县典型喀斯特山区耕地、林地和荒地采集96份土壤样品,并对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pH值依次为:荒地>林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林地>荒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均较丰富,碱解氮含量偏低,尤其是耕地;全磷含量水平很低,全磷含量低于1.0 g/kg的土壤分别占耕地、林地和荒地的95.23%、95.83%和100%;耕地有效磷含量较高,而林地和荒地有效磷含量较低;荒地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高,林地和耕地均存在不同程度地缺钾。[结论]该研究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