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35篇
  140篇
综合类   755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55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向公众征集,筛选出珠海市51处观景点作为研究对象,以专家学派景观评价为基础,结合公众的主观评价因素,建立珠海市观景点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景观性、开发价值及影响力3个准则层因子和10个指标层因子。采用客观评价与公众主观打分相结合的方式对观景点进行评分,并根据评价结果将观景点分为3个等级,10个Ⅰ级观景点被评选为珠海市最佳观景点。对最佳观景点的各指标得分进行分析,提出整合现状资源、完善配套设施的观景点建设策略;针对最佳观景点分布集中的情况,提出以策划游线、完善慢行系统等规划措施串联最佳观景点,充分发挥其集群优势,提升珠海市最佳观景点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百里香酚对鱼源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机制,从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维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耐药。通过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生长曲线来评价百里香酚对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通过测定百里香酚对其细胞膜通透性、可溶性蛋白、乳酸脱氢酶活性和DNA的影响,结合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百里香酚对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明显,MIC为256 μg·mL-1,MBC为512 μg·mL-1。经512 μg·mL-1的百里香酚作用1 h后,维氏气单胞菌液电导率极显著(P<0.01)上升,DNA外渗量迅速上升至(115.6±0.5)mg·L-1。经512 μg·mL-1的百里香酚作用后,维氏气单胞菌的可溶性蛋白明显变少,细菌乳酸脱氢酶活性在2、4、6、8 h分别极显著(P<0.01)降低了(32.8±0.7)%、(46.2±0.3)%、(46.1±1.6)%、(60.0±1.0)%,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的荧光强度和密度降低,电镜下可见菌体表面溶解塌陷,皱缩变形,细胞壁和细胞膜分离,细胞质丢失,内部空化。上述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主要通过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流失造成细菌死亡。百里香酚可以作为治疗耐药性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备选药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3.
以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变化间的关系为研究基础,通过MaxEnt模型,应用贡献率、置换重要值以及Jackknife检验、主成分分析,模拟研究影响楠木Phoebe zhennan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分析楠木在当前的地理分布格局,并预测未来楠木在中国的潜在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其潜在适宜分布区准确度极高,楠木在ROC曲线下的AUC值达0.995;当前(2019)适生区预测表明,四川东南部、重庆和贵州是其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其次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也有零散分布;随着未来(2050年)气温与降雨量的变化,江苏将有较大范围适合楠木分布,但是总的适生区面积比当前减少,例如贵州西南部的适生区面积将变小,福建、江西中度适生分布面积将变大,其余地区的适生区和当前持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楠木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降雨量,可为楠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低磷胁迫对赤皮青冈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赤皮青冈幼苗对低磷环境的耐受性。【方法】选取1年生和2年生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实生幼苗,进行室内控制条件下的低磷胁迫试验,分析赤皮青冈幼苗叶片在低磷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情况。【结果】低磷胁迫下1年生、2年生赤皮青冈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磷元素浓度降低而下降,膜脂过氧化最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上升、体现植株面对胁迫时自我调节的主动响应物质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赤皮青冈内部相应的增加吸收磷能力的酸性磷酸酶(APA)活性升高。特别是POD、SOD和APA含量的变化情况可以间接说明赤皮青冈能通过自身生理调节来适应一定程度的缺磷环境。2年生赤皮青冈幼苗较1年生赤皮青冈幼苗具备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耐低磷能力,磷利用效率更高。正常情况下,赤皮青冈幼苗低磷耐受浓度为0.01 mmol·L-1,外界环境的有效磷低于该含量就可能会造成幼苗发育不正常或者死亡。【结论】低磷胁迫一方面刺激赤皮青冈叶片产生更多的MDA,进而引起赤皮青冈叶片细胞活性氧自由基代谢失衡;另一方面由于低磷胁迫后赤皮青冈活性氧自由基积聚刺激了保护酶系统的提升,能清除自由基,削弱了膜脂过氧化,进而降低赤皮青冈体内MDA的含量。这两方面形成一种动态平衡是赤皮青冈耐低磷胁迫的主要抗性机制。缺磷的林地进行造林作业时要尽量选取苗龄较大的赤皮青冈幼苗。  相似文献   
55.
大苗插秧机对杂交晚稻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索大苗插秧机提升杂交晚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效果,确定不同插秧机对大苗机插的适应性.[方法]以杂交晚稻天优华9为供试品种,开展不同大苗插秧机机插田间试验,并以普通插秧机机插常规秧苗为对照,分析不同大苗插秧机对杂交晚稻秧苗栽插的机插质量、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普通插秧机机插常规秧苗相比,大苗插秧机有利于增强杂交稻的秧苗分蘖能力和根系生长能力,提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杂交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并提高产量.手扶式大苗插秧机机插大苗平均增产514.17 kg/hm2,平均增产率为6.63%,高速式大苗插秧机机插大苗处理平均增产381.74 kg/hm2,平均增产率为4.92%,二者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手扶式对群体构建的影响效果显著优于高速式.[结论]在适宜的大苗机插条件下,大苗机插对杂交晚稻群体质量构建及产量形成具有显著影响,有利于构建良好的高产群体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6.
采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克隆牦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基因CDS区,检测0.5岁、1.5岁和2.5岁牦牛臀大肌和心脏组织中表达水平,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①牦牛MMP-2和MMP-9基因CDS区长度分别为1983 bp和2137 bp,二者编码的蛋白质均为酸性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糖基化位点;MMP-2与MMP-9主要分布区域不同;MMP-2为非典型分泌蛋白;MMP-2和MMP-9蛋白二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为主;②牦牛MMP-2和MMP-9蛋白中甘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此为牦牛肉质鲜美原因之一;③牦牛MMP-2和MMP-9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比对后,发现牦牛与黄牛亲缘关系最近,显示这两个基因可用于动物系统进化研究;④牦牛MMP-2和MMP-9基因在牦牛臀大肌和心脏组织中表达水平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臀大肌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P-2和MMP-9蛋白表达趋势与基因表达趋势相似,表明明胶类酶MMPs可能是肉质随年龄增大而改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7.
为进一步了解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L-FABP基因)在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营养调控、脂肪酸代谢和免疫应答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以棘头梅童鱼全基因组组装数据为基础,获得L-FABP基因的含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及进化关系,采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研究了不同组织中L-FABP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FABP基因cDNA序列为475 bp,其中5’非翻译区为51 bp,3’非翻译区为40 bp,开放阅读框为384 bp,编码127个氨基酸。其结构由10个β-折叠链和2个α-螺旋链组成,在氨基酸3~126位点间具有保守的脂质/胞质性脂肪酸结合结构域。棘头梅童鱼L-FABP基因与大黄鱼、条纹狼鲈同源性较近,与绿河鲀、尼罗罗非鱼和斑马鱼同源性较远。L-FABP基因在棘头梅童鱼肝脏、肠道、眼、大脑、心脏、肌肉、胃、鳃、脾脏、头肾和中肾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脏中的L-FABP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  相似文献   
58.
扇贝多肽对氧化所致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erreri)(PCF)对实验性氧化所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台盼蓝(Trypan Blue)活细胞拒染法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存活率;以四甲基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以生化检测(DNA ladder)法观察PCF对细胞DNA片断化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形态结构变化。台盼蓝染色法证实PCF能增强细胞的活性并与PCF浓度成正比;MTT法表明PCF不仅能保护细胞免受损伤,而且还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并有PCF依赖性;生化检测显示PCF能减少细胞凋亡的DNA片断化数目;细胞的超微结构还表明PCF能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PCF可明显抑制实验性氧化损伤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并有药物依赖性,而且明显优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59.
杜亚军  欧阳红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96-11900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5~7日岳阳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卫星雷达资料、物理量场等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及地面冷空气是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移过程中,低涡与低槽、中低层切变结合,是此次暴雨过程的有利条件之一;K指数和位势涡度的演变与暴雨的发生发展一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暴雨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鸡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方法】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天露黄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CCK-8检测细胞生长活力,RT-PCR鉴定其特异性标记物,化学法对其进行成脂和成骨分化诱导.【结果和结论】原代及传代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并能传代至10代,其活力无明显变化;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RT-PCR检测显示AMSCs的特异性标志物CD71、CD44和CD29表达呈阳性,而属于造血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34和CD45呈阴性;AMSCs通过不同诱导液被成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在成脂分化过程中有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γ(PPARγ)和脂肪酸基因(FAS)的mRNA表达量升高;在成骨分化过程中有钙结节形成,茜素红染色呈阳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对照组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LP基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BMP2)的mRNA表达量升高.研究表明,鸡AMSCs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