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2篇
  免费   1074篇
  国内免费   1713篇
林业   1112篇
农学   886篇
基础科学   699篇
  1684篇
综合类   7805篇
农作物   1162篇
水产渔业   701篇
畜牧兽医   2924篇
园艺   1168篇
植物保护   718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794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479篇
  2017年   785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803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1028篇
  2012年   1397篇
  2011年   1399篇
  2010年   1438篇
  2009年   1214篇
  2008年   1264篇
  2007年   1100篇
  2006年   848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991.
水稻剑叶叶源量及其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个水稻品种剑叶叶源量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剑叶叶源量与单株产量,单穗重及每穗实粒数均呈极显正相关,通径分析进一步说明,光合功能期对叶源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瞬时光合速率,叶面积的效 最小,结果还表明,剑叶叶源量在水稻品种间存在极显差异,说明利用这种遗传差异通过育种手段选育源量大的品种是可行的,品种内叶源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6.19-17.34%,表明可以通过栽培措施调节叶源量。  相似文献   
992.
以矮生一品红的幼叶、幼茎、茎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丛芽诱导、增殖、生根壮苗的组培快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茎段、茎芽是诱导丛芽的较好试材.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和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适合丛芽增殖成苗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IAA0.1mg/L,继代增殖培养40d的平均增殖倍数为11;适合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1/2MS+IBA0.9mg/L,开始生根天数为8d。生根率可达85%.采用河砂和营养土两步炼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93.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麦类作物育种课题开展研究40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端正育种方向,经常调整育种策略与技术路线,使麦类育种取得显著成绩,自1997年以来先后自育成功或引种成功春小麦、啤酒大麦及小黑麦新品种16个,均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登记。  相似文献   
994.
在0.1、0.3和0.5 kV·cm-1不同场强的静电场长期作用下,大豆、黄瓜和油青菜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SⅡ的潜在活性和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叶绿体Mg2 -ATP酶和Ca2 -ATP酶活性以及光合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用静电场长期处理作物能够有效地改善作物的光合性能,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的积累.不同作物对不同场强静电场的响应有所差异,本试验条件下,对大豆、黄瓜和油青菜心处理效果最好的静电场强度分别为0.1、0.3 和0.5 kV·cm-1.  相似文献   
995.
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以生物功能群为单元,不同功能群为结构层,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及各功能群的数量为网络输入的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以方便、快捷、准确地评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6.

 简单介绍了标识创新医学主题词的意义,阐述了实施创新医学

主题词的原则,详细介绍了创新医学主题词的初步模型。

  相似文献   
997.
甜瓜不同品种叶表皮特性与光合速率的观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4个甜瓜品种进行叶表皮显微观察、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测定,结果显示,甜瓜不同品种间叶表皮气孔、表皮毛数量、叶绿素含量有很大差别。其中气孔平均数量变化范围在519~805个/mm2、表皮毛数量在28.2~62.1个/mm2、统计分析达到极显著差异;叶绿素含量在22.0~39.8 靏/cm2之间;光补偿点品种间变化差异不显著,自然光照条件下3个品种的光合速率变化不明显,但“皇后”的光合速率显著的低于其它3个品种。进一步对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测定结果分析认为皇后光合速率低是由于低的气孔导度引起;比较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正常绿叶品种中二者变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采用CRS-RFLP技术研究了rs14076349、rs16681032、rs14934924和rs16681031共4个SNPs位点在蛋肉兼用型、蛋用型和药用观赏型3种经济类型的6个鸡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rs16681032在所有鸡群中未检测到变异,rs16681031、rs14934924和rs14076349位点具有较高的次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553、0.1173和0.3296。兼用型鸡与药用观赏型鸡在rs16681031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兼用型鸡与蛋用型鸡在rs14934924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rs14076349位点在所有经济类群间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根据基因频率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大致可将6个鸡群分为3类,聚类结果反映出不同鸡种microRNAs调控通路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鸡种系特异性microRNA基因可能受到正选择的影响而存在加速进化现象,其"seed"区SNPs位点在不同鸡种的经济表型的形成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柔鱼是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对北太平洋柔鱼的种群结构、洄游、年龄与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了初步总结和归纳,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供今后研究参考。柔鱼可分为4个季节性地理种群,即秋生东部群体、秋生中部群体、冬春生西部群体和冬春生中东部群体,但还需要在分子生物学角度得到进一步的确认;柔鱼随季节做南北洄游,其中向北索饵洄游模式研究较为深入,而向南产卵洄游模式尚不清楚,其产卵场空间分布及产卵期需要进一步调查;对柔鱼繁殖习性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产卵至孵化以及孵化后至仔鱼的生活史过程;柔鱼分布的东西海洋环境差异很大,不同海域柔鱼的昼夜垂直移动规律还需要深入;柔鱼年龄约为1年,为短生命周期种类,其年间资源补充量变化的机理及其与环境关系初步得到掌握。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资源,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系统地开展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调查和渔业生物学研究,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柔鱼资源监测网络,建立符合柔鱼生活史特征的资源量评估模型及其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黄鳝基因组DNA一直采用抽血或剪取肌肉来提取,但是采血或剪取肌肉后黄鳝成活率很低。为了保留亲本,尝试从黄鳝体表粘液中提取DN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提取到的DNA的纯度和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用蛋白酶K消化,酚仿抽提后从粘液中得到的DNA的纯度与从肌肉中提取到的相差不大,但是提取到的量较少。为了验证提取的DNA是不是黄鳝基因组DNA,用黄鳝actin引物和18S r RNA基因引物扩增之后检测到了粘液中的较亮的DNA片段。为了进一步确认检测到的是黄鳝的DNA,我们又对得到的DNA进行了扩增,并得到的产物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粘液中提取到的DNA是黄鳝的基因组DNA。随后又选择了60尾黄鳝,提取其粘液之后对其成活率进行统计,养殖1个月后黄鳝的成活率都在95%以上。此黄鳝体表粘液提取DNA方法能提取高质量的DNA,可用于用于PCR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