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31.
机械设计是机械生产的必要前提条件,不仅关系到机械生产的过程,也影响着生产的成本消耗与结果质量。国内学术界对于机械设计领域的研究较为广泛。而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已经被应用的新型技术模式,具备提升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控制人力成本的优势。文章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对机械设计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机械设计理论研究领域提供些许助力。  相似文献   
32.
33.
试验对豇豆(Vigna unguiculata)叶片进行了叶绿素荧光仪和光谱仪参数的测定,以及用传统方法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含量,筛选了17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AR与NPQ、Y(NPQ)、Fm差异极显著,Y(Ⅱ)与Y(NO)差异极显著,q L与PRI差异显著,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指标间差异都不显著。CRI1与CNDVI差异显著,CNDVI与CRI1、PRI差异显著,呈显著负相关,与ARI1差异极显著,呈显著正相关,NDVI与PSRI差异极显著,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得到的6个显著指标对叶绿素的直接作用为:Y(NPQ)(X6)ARI1(X15)Fm(X8)PRI(X14)q L(X3)NPQ(X4)。Y(NPQ)和ARI1两个自变量对目标性状具有较大的直接通径系数,q L和NPQ对叶绿素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较小。NPQ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Y(NPQ)、Fm、PRI、ARI1发生的,PRI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ARI1发生的。可以采用回归方程快速拟合豇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值。  相似文献   
34.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黄曲霉侵染前后两种花生籽仁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接种8h后两花生品种POD活性明显提高,并表现出明显的活性高峰,之后POD活性逐渐下降,24h后POD活性变化幅度较小,两花生品种间的POD活性相差较大;接种后随时间的延长CAT活性降低,24h后趋于稳定,两花生品种CAT活性相差较大。两种酶之间的变化无明显的同步性,两花生品种中两种酶的活性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5.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及其内涵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高  王庆礼等 《林业研究》2002,13(2):147-150
本文粗略地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历史,并主要从管理目标途径、生态系统途径和综合途径三种思路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概念理解及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理解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推动我国目前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研究,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生态系统的特性。参16。  相似文献   
36.
为筛选南方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栽培时接种后的菌袋在遮阳棚内的最佳摆放模式,在初始摆放模式为“一”字型条件下,测量“一”字型不翻堆(Ⅰ)、“一”字型翻堆(Ⅱ)、“#”字型不翻堆(Ⅲ)不同部位(顶层、中层和底层)菌袋内的温度和产量;测定20、25、30、35、40℃黑木耳菌丝在培养皿内的生长速度和与菌丝活力相关的代谢酶(漆酶和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在实验范围内,Ⅰ、Ⅱ、Ⅲ的中层和底层菌袋日低温平均为30、28~31、24℃,菌袋间温度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平均单袋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在30、35℃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酶活性较高;“一”字型不翻堆模式有助于维持发菌期间菌袋的温度稳定性,其菌丝活力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7.
采用改良的CTAB和SDS方法对金花1012和J11两个花生品种种子的种皮及籽仁的DNA进行了提取研究。发现CTAB法无法提取J11种皮的DNA,而改良的SDS方法能将两种花生的种皮及籽仁的DNA提取出来。另发现用苯酚对提取的DNA进行纯化效果更显著。因此,配合使用苯酚去除蛋白质的SDS方法更适宜于花生种皮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38.
为进一步完善香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香菇"申香1513"为试验对象,探索香菇工厂化栽培养菌过程菌丝后熟阶段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与出菇的关系。结果以菌丝后熟阶段以培养温度20~22℃、时间60~70天表现产量较高,子实体朵形圆整、大小适中,商品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39.
40.
在2001年森林生长季(6-9月),通过测量降雨各分量,分析了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北坡红松阔叶林冠层对降水分配各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流量(37.39 mm),透流量(326.02 mm)和截留量(105.67 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469.08 mm) 的7.97%、69.50%和22.53%。林冠对降雨的月份分配规律是:树干茎流率的月变化为七、八月份大于其它月份,穿透率从6-9月份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截留率的变化正好与穿透率相反,从19.43%增加到31.02%。林内降雨中的养分元素浓度发生显著变化,除Ca、Mg外,其它元素的浓度都有所增加。经分析得出,大气降雨中养分元素的浓度序列为:Ca> Mg> N> K> Fe > P> Cu > Mn;而穿透雨中养分元素的浓度序列为:K>N>Mg>Ca>P>Fe>Mn>Cu;在林冠淋溶中各养分元素的浓度序列为:Mn> P>K>Cu>Fe>N>Mg>Ca。图1表5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