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离驴源具有抑菌活性的优良芽孢杆菌,本试验通过分离培养和形态观察,从健康驴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芽孢杆菌,采用牛津杯法初步筛选具抑菌活性目标菌株,并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研究其产酶活性、抑菌活性、耐酸性和耐胆盐性能、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筛选到两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编号分别为LV1和LV2。两菌株具有很强的耐酸、耐胆盐特性,能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并对检测用9种抗生素都敏感。结果表明,两株驴源枯草芽孢杆菌LV1和LV2具备良好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和耐酸、耐胆盐等益生活性,可作为研发驴用微生态制剂的潜在益生菌菌株。 [关键词] 驴|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2.
3.
为了分离SPF鸡嗉囊和盲肠中的乳酸菌。用BL和乳酸杆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种分离,通过生化试验、乳酸纸层析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自SPF鸡嗉囊和盲肠中分离到产酸能力强的菌株7株,经鉴定为唾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其中嗉囊中以唾液乳杆菌为主,盲肠中以发酵乳杆菌和肠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5.
发酵玉米秸秆粉饲喂繁殖母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繁殖母猪尤其是孕期母猪,具有食欲旺盛、采食量大、合成代谢增强的特点.日粮中适当加大粗饲料比例,一方面可以满足母猪营养需要,避免因采食量大造成膘大过肥;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饲养成本.为此,我们利用发酵后的玉米秸秆粉,以占母猪日粮5%~13%的比例进行饲喂试验.  相似文献   
6.
磷对冬小麦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土壤速效磷含量为4.95ppm条件下,磷素能提高小麦各生育时期(特别是苗期)的根系活力,并通过提高开花和灌浆期的群体光合作用,降低群体暗呼吸作用和促进早期及中期的籽粒灌浆速率,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防制奶牛夏季产奶量下降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由于受热应激的影响,奶牛采食量下降,生理代谢发生变化,当气温升到30℃时,产奶量大幅度下降,超过35℃时产奶量急剧下降。防止奶牛夏季产奶量的下降,提高抗热应激能力,是当前奶牛业中一大难题,为此,在2001年夏季,我们在济南佳宝公司奶牛场用微生物制剂对奶牛进行了试验,以探讨微生物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微生物制剂由复合乳酸菌、芽孢菌和酵母菌制成的粉剂,活菌数每g不少于1010CFU。1.2试验动物与分组由济南佳宝乳业公司奶牛场选经产、胎次、产奶量基本相似的黑白…  相似文献   
8.
对从黄海深海海底泥样中分离到的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丝状真菌Penicilliumsp FS010441及其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5℃,最高生长温度为37℃,在4℃下可以生长,属于适冷菌。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4 2,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40~55℃之间有很强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9.
对从黄海深海海底泥样中分离到的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丝状真菌Penicillium sp.FS010441及其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5℃,最高生长温度为37℃,在4℃下可以生长,属于适冷菌。该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4.2,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40~55℃之间有很强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10.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淮麦区的生态特点,研究了冬小麦超高产(产籽粒9 000kg/hm2)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结果指出,于土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麦田,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上,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与植株生育后期早衰的矛盾,是高产(产籽粒6 000~7 500kg/hm2)向超高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揭示了高产条件下小麦的衰老规律,划分衰老阶段,探索出延长缓衰期、缩短速衰期、保持较长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同步提高的小麦由高产达到超高产的途径.研究出包括建立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两种类型品种的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氮肥后移,根据超高产麦田需肥特点施用氮、磷、钾、硫元素,培育超高产麦田土壤肥力等措施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