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饲料中恩拉霉素的微生物学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并建立了微生物学法测定饲料中恩拉霉素含量的方法.饲料样品经酸性甲醇溶液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吸附洗脱后,饲料中的恩拉霉素得到很好的分离纯化.本方法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为检验菌,饲料中恩拉霉素的最低定量限为0.5 mg/k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4~12.8 u/mL,相关系数R为0.999 1,回收率大于85%,RSD小于15%.该方法适用于饲料中恩拉霉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选择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肉鸡20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00只.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苜草素、恩拉霉素、畜达肥(化学成分为林可霉素),Ⅳ为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比较苜草素、恩拉霉素、林可霉素对肉用仔鸡的免疫器官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成活率分别为96.2%、92.6%、93.4%、92.0%,Ⅰ组与其它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2)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增重分别为2343.39、2283.21、2217.74、2210.83 g,Ⅰ组和Ⅲ、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Ⅰ组肉用仔鸡全期肉料比最低,饲料转化率分别比Ⅱ、Ⅲ、对照组高3.8%、6.9%、7.6%.(4)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胸腺重指数分别为2.86、2.63、2.73、2.64,Ⅰ与Ⅱ、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法氏囊重指数分别为0.63、0.52、0.47、0.53,Ⅰ与其它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苜草素对肉用仔鸡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粮中添加恩拉霉素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恩拉霉素及停用后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20头仔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20 mg/kg和80 mg/kg恩拉霉素。试验分为3个阶段,加药期28 d,饲喂试验日粮;停药期7 d和LPS诱导应激期3 d,均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加药期与对照组相比,5、20mg/kg添加组平均日增重增加(P>0.05),80mg/kg添加组却显著降低(P<0.05),3个添加组直肠总菌数显著下降(P<0.05)。停药期,5、20 mg/kg添加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P>0.05),20、80mg/kg添加组直肠总菌数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显著下降(P<0.05)。应激后,盲肠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4.
恩拉霉素微生物检定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检定菌,检定培养基Ⅰ号为试验用培养基,采用双碟法进行恩拉霉素样品测定。通过浸提溶液组成、浸提时间、检定菌浓度考察,优化了检定条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恩拉霉素浓度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的线性范围,并对所建立的微生物检定法进行准确度、最小检出限等考察。结果表明,采用丙酮浸提液B、浸提恩拉霉素样品80 min,恩拉霉素浸提较完全。在检定菌浓度106 个/mL的条件下,恩拉霉素浓度在0.56~35.79 U/mL之间,其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应的抑菌圈直径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60。将建立的恩拉霉素微生物检定法用于恩拉霉素样品测定,回收率为95.9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5%。本方法可用于含恩拉霉素的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5.
恩拉霉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恩拉霉素的理化特性、药效学、毒理学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恩拉霉素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7.
恩拉霉素预混剂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进口兽药质量标准》中收载的恩拉霉素预混剂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将pH4.0的醋酸盐缓冲液改为pH7.8的磷酸盐缓冲液,将贮备液浓度由1000单位/mL降低为200单位/mL,提取时间延长至2—3h,优化了检测条件,能充分提取样品中的恩拉霉素,使检测数据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建立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预混剂中恩拉霉素的方法。使用硅胶GF254薄层板为固定相,正丁醇∶冰醋酸∶水(2∶1∶1)为展开剂,在紫外光灯(254 nm)下定位,样品中的恩拉霉素得到较好分离。在271 nm波长处对不同含量的恩拉霉素标品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恩拉霉素点样量在20~166 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值为3.1%(n=9)。此法所测定的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所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分析量大,适用于预混剂中恩拉霉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加维吉尼亚霉素、恩拉霉素或黄霉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216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公、母各半)。基础饲粮为无抗生素对照组,其余处理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维吉尼亚霉素(5、10、20mg/kg)、恩拉霉素(1~21日龄5mg/kg,22~42日龄3mg/kg)或黄霉素(5mg/kg)。与无抗生素对照组相比,添加维吉尼亚霉素和恩拉霉素显著提高1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及22~42日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ADG(P0.10)。添加黄霉素可显著提高22~42日龄ADG(P0.10)。黄霉素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于维吉尼亚霉素组(P0.10)。维吉尼亚霉素、恩拉霉素对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10)。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维吉尼亚霉素、黄霉素和恩拉霉素均可改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对其屠宰性能均无影响;维吉尼亚霉素和恩拉霉素对肉鸡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而黄霉素可降低鸡胸肌滴水损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