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8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571篇
林业   648篇
农学   469篇
基础科学   628篇
  2078篇
综合类   3572篇
农作物   318篇
水产渔业   151篇
畜牧兽医   863篇
园艺   363篇
植物保护   23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65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99篇
  2012年   598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563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滴灌下生物质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改良材料对滴灌盐渍土水、盐、肥运移过程的调控效应,采用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生物炭和腐殖酸两种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和再分布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盐渍土壤水盐的时空动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水分入渗驱动的盐分运移过程和蒸发扩散驱动的水盐再分布过程;铵态氮含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的运移再分布特征较弱;硝态氮含量初始时空分布表现出与水盐相似的运移特征,受铵态氮硝化作用的多重影响,后期空间分布与铵态氮空间分布相似;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了入渗阶段土壤水、盐、氮的运移速率和分布范围;腐殖酸通过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增大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盐、氮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同时其对尿素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应用生物质改良材料在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调控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同时,还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运移过程及其分布,这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盐渍农田的节水、控盐、减肥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3.
谷氨酰胺合成酶在植物氮同化及再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氮、磷、钾用量对小麦冠层不同层次光截获和干物质分配的影响,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设置F0(不施肥)、F1(N 180 kg·hm-2,P2O5 75 kg·hm-2,K2O 60 kg·hm-2)、F2(N 225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05 kg·hm-2)和F3(N 270 kg·hm-2,P2O5 165 kg·hm-2,K2O 105 kg·hm-2)4个施肥量处理,比较分析开花后不同氮、磷、钾用量对小麦叶面积指数、冠层不同层次光截获特性和成熟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F1处理下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F0处理,而与F2和F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开花后15 d,F1处理下小麦冠层不同层次及总PAR截获率和截获量均显著高于F0处理,而与F2和F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F1处理下成熟期干物质在小麦冠层不同层次营养器官中的分配量、籽粒中的分配量及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F0处理,而与F2和F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成熟期干物质在小麦冠层不同层次营养器官和籽粒中的分配量以及总干物质积累量与冠层上层(顶部至株高2/3)、中层(株高2/3至株高1/3)和总PAR截获率均呈显著正相关。F1处理(N 180 kg·hm-2,P2O5 75 kg·hm-2,K2O 60 kg·h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5.
6.
7.
为研究施肥对青稞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调节作用,以‘藏青27’、‘QTB13’和‘QTB25’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促进青稞分蘖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及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向营养器官和籽粒的分配,提高了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转运量及对籽粒贡献率,降低了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对籽粒贡献率。‘QTB13’和‘QTB25’在F2条件下,更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向营养器官和穗部的分配,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最大,产量也最大。‘藏青27’在F3条件下,更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向营养器官和穗部的分配,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和对籽粒贡献率最大,产量也最大。说明合理施肥有利于青稞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9.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传统,这种饮茶风气在唐朝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喝茶的人变多,仅仅在家中喝茶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饮茶需求,因此各式各样的茶馆在唐朝逐渐开始兴起,而这种风潮到了宋代愈演愈烈,小小的茶馆也逐渐演变成了高大的茶楼,这些茶楼虽然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茶楼的装饰文化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西方文化不断的涌入我国,虽然有着十分好的一面,例如让我们能够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但是也有坏的一面,那就是西方文化的入侵让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点点被侵蚀,如今我国许多的茶楼装饰设计都开始采用西方现代化风格,这样有悖于源远流长的茶楼装饰设计文化,也有悖于茶文化元素的传播。本文通过探究在茶楼装饰中探寻茶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再开发,以期为我国传统茶楼与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为材料,使幼苗分别在地上竞争(有地上竞争和无地上竞争)和光照条件(强光照和弱光照)下生长,监测地上茎长、平均茎节长度随植株生长的变化,并在收获时测量各部分生物量以及产生分枝数目。结果表明,有地上竞争相比无地上竞争,地上茎相对生长速率更快,且茎叶生物量分配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下降。弱光照处理相比强光照处理,地上茎相对生长速率更快,分枝数目更少,且茎叶生物量分配提高、根系生物量分配下降。以地上茎长为参考指标计算竞争强度,弱光下地上竞争的竞争强度是强光下的2倍;从生物量分配上看,ANOVA分析显示光照条件和竞争效应并无显著交互作用。此外,地上茎长度随时间而增加的同时,平均茎节长度却随时间轻微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