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建立日照麻鸡自别雌雄配套系,依据鸡的快慢羽显隐性关系以及伴性遗传的原理,通过个体选择、测交和纯繁扩群等方法建立了日照麻鸡快、慢羽纯系,将建立起来的日照麻鸡快、慢羽纯系进行纯繁,其后代快羽及慢羽比例分别达到了99.5%和99.7%以上。经两系配套,其后代雏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从而节约了人工翻肛鉴别雌雄的费用,并减少了该方法引起的损伤及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寿光鸡和快羽系琅琊鸡进行测交,观察后代中羽速和羽色的表型和分离比例。选择具有纯合基因的快、慢羽兼具黑色素扩散基因的寿光鸡作为亲本,建立快慢羽纯系系谱F1代。选留F1代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建立自别雌雄配套系。结果表明,黑羽对麻羽的遗传方式是完全显性遗传;快慢羽纯系后代快、慢羽比例分别达到99.72%和99.76%以上;羽速自别雌雄准确率公雏99.85%以上,母雏99.77%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万载康乐黄鸡为研究对象,经3年选育,建立了万载康乐黄鸡快羽品系和慢羽品系。通过调查发现,万载康乐黄鸡群体中以快羽鸡为主,占89.4%,慢羽中倒长型(称为S1型)占84.6%,然后为等长型或微长型(统称为S2型)。以快羽公鸡和慢羽母鸡进行交配,对自别雌雄准确度进行测定,后代平均自别雌雄鉴别率达97%以上。快羽群中鉴别率偏低,为95.79%,慢羽中鉴别率为100%。以S1型为母本与快羽公鸡交配,其后代中会出现少量的S2型,这说明S2型的后代中也会出现少量的S1型。结果表明:羽速基因具有剂量效应或存在修饰基因或受环境影响,其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相对长度为连续分布,易导致表现型与基因型不符,再加上可能的性别转化及大群检测误差等均是导致其鉴别率达不到100%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肉鸡羽速自别雌雄鉴别方法具有鉴别速度快,鉴别率高,雏鸡交叉感染率低,人工成本较低等优点。为研究快羽鸡更替血缘至纯系慢羽需要多少时间才可以投入商用,我们选用大恒肉鸡快慢羽纯系中的纯慢羽公鸡做了此次血缘更替试验。采取慢羽纯系公鸡与快羽母鸡杂交,收取杂交后第3 d、第5 d、第7 d和第9 d的种蛋上孵,测定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慢羽鉴别率,并于试验结束后对经济效益做初步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授精第7 d后(第4轮起),慢羽比例达到了80%以上,效益转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1971年起就快慢羽的遗传方式,品系选育,自别雌雄杂种鸡的羽型,生产性能和配合力等进行了研究。(1)研究确认,初生雏主翼羽生长快慢主要受性染色体K位点上的基因所控制,故利用伴性遗传原理生产自别雌雄杂种鸡准确性很高。(2)经表型分群,基因型测交和快慢羽系各自纯繁,已选育出纯合的慢羽品系R—1系和快羽品系R—2系。两系羽型截然不同,并可稳定地遗传给后代。(3)用洛岛红慢羽R—1系作母本,分别与白来航快羽D、E、S和N作父本,杂交后子一代慢羽者100%为公雏,快羽者98%以上为母雏,准确率极高。(4)根据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相对长度区分快羽和慢羽,杂种雏鸡共分5个类型,实际鉴别时可归纳为3个类型。(5)杂种鸡的生长发育均较快,各组育成期和产蛋期成活率相仿。(6)杂种鸡的产蛋量,蛋壳质量和蛋料比表现出高度显著的杂种优势。(7)综合各项生产性能以NR、DR为更好,根据2年的重复测定,选择DR以“自别1号”向外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羽肉鸡慢羽羽型遗传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82”黄羽肉鸡慢羽系后代以及利用留种的四类羽型进行两两交驻 种后代的羽型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发现:慢羽系的一代四类羽型鸡的分布以倒长型为主体羽型(65.94%),然后是未出型(26.38%)而等长型(5.95%)和微长型(1.73%)在四类羽型鸡所占的比例很小。不同性别之间四种羽型的分布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但分布比例存在较大差异,羽毛生长较差的未出型在公鸡中所占的比例比在母鸡中所占的比例大,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慢羽性状在不同鸡品种间是否有差异,选择出壳雏鸡200只,采用羽速鉴定的方法将其分为快羽型组、等长型慢羽组、倒长型慢羽组和微长型慢羽组4个组,每周测量主翼羽、覆主翼羽、尾羽、体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1~28日龄,等长型慢羽鸡的主翼羽长度显著长于微长型(P0.05);14日龄等长型慢羽鸡在覆主翼羽长度上显著长于快羽型、倒长型、微长型(P0.05),49日龄微长型慢羽鸡覆主翼羽长度显著长于倒长型(P0.05);28~42日龄,快羽型、倒长型慢羽鸡的尾羽长度显著长于微长型(P0.05)。结果表明:贵州黄鸡不同慢羽型的主翼羽生长速度比覆主翼羽和尾羽快,鸡翼和体重在开始生长发育后都呈直线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 石岐黄肉鸡自别雌雄配套系在1984年选育成功以后,便着手于纯系选育提高。作为肉用鸡种,自别后代在生长速度方面的优势以及父母两系杂交配套能否产生相应的配合力,尤其重要。两年多来,我们在选择毛色和体型的同时,选择早期生长较快的个体,建立快羽和慢羽核心群,并开展家系繁殖。为此,每年要通过做各个品系的肉鸡生长对比试验,来检验选育的进展效果。1986年度的肉鸡生长对比试验是在海淀区马连洼种鸡场于7月23日开始,至10月2日结束,计90日龄。其中改良系在70日龄结束。试验鸡分快羽纯系,慢羽纯系,快慢羽杂交系(文中称其为自别代)和改良系4组.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取清远麻鸡快慢羽群体共200只,通过对初生羽毛长度、体重、鸡冠高度和羽毛成熟性等指标的测定,并对初生羽毛长度和羽毛成熟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清远麻鸡快慢羽系各阶段生产性能的差异,解析初生羽毛长度与早熟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日龄快羽R2型的主翼羽长度和平均羽毛长度均极显著长于慢羽倒长型(L2)(P<0.01),但其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度差值极显著短于慢羽倒长型(L2)(P<0.01);(2)42日龄时,慢羽倒长型(L2)公鸡体重极显著大于快羽R2型(P<0.01);110日龄时,快羽R2型母鸡的冠高显著高于慢羽母鸡(P<0.05),同时,快羽R2型母鸡羽毛成熟性也极显著优于慢羽倒长型(L2)母鸡(P<0.01);(3)快羽R2型鸡羽毛成熟性与初生翼羽长度呈中度正相关(r=0.264~0.322),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清远麻鸡快慢羽系中最常见的快羽R2型和慢羽倒长型(L2)的各阶段的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差异,快羽R2型的初生羽毛长度可对羽毛成熟性实施间接选育。  相似文献   

10.
鸡快慢羽分子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找到的鸡快羽和慢羽基因,采用双重PCR方法建立了一种高效的鸡快、慢羽分子鉴定方法,在快慢羽自别雌雄鸡群体当中验证表明准确率达100%。采用该方法和经典表型鉴定方法对同一群鸡进行快慢羽判定,结果发现,除表型鉴定为微长型的个体与分子鉴定结果符合率为94.1%外,其它羽型符合率均达100%。对该鸡群快、慢羽个体早期生长速度比较研究发现,除出壳重差异不显著、第1周差异显著(P0.05),在其后各周,快、慢羽个体间体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据伴性遗传基因的遗传原理和羽速基因的遗传特点,选择8只珍禽贵妃鸡快羽公鸡与32只慢羽母鸡按1:4的公母比例组成8个组合进行配套杂交。其杂交种蛋经孵化出雏,观察每只公鸡的后代中快慢羽雏鸡的数量,再通过翻肛鉴别和解剖验证。结果表明贵妃鸡快慢羽杂交后代雏鸡自别雌雄的总体准确率的96.77%,其中7个组合后代雏鸡的雌雄自别准确率达到100%。因此珍禽贵妃鸡商用配套系的杂交后代完全可以实现商品雏鸡自别雌雄。  相似文献   

12.
对“882”黄羽肉鸡慢羽系后代以及利用留种的四类羽型进行两两交叉配种后代的羽型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发现:慢羽系的一代四类羽型鸡的分布以倒长型为主体羽型(65.94%),然后是未出型(26.38%),而等长型(5.95%)和微长型(1.73%)在四类羽型鸡所占的比例很小。不同性别之间四种羽型的分布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但分布比例存在较大差异。羽毛生长较差的未出型在公鸡中所占的比例比在母鸡中所占的比例大,而其余三种羽型的分布比例却低于在母鸡中所占的比例。留神的四类鸡两两交配的各个组合后代中四种羽型的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其父母代的羽型有极强的依赖关系,表现出强烈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3.
白羽鸡快,慢羽纯系及其杂交后代早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3个快羽纯系和3个慢羽纯系以及9个自别雌雄商品杂交组合,测定快、慢羽伴性等位基因(k~ 和K)对白羽蛋鸡早期体重的影响。结果,在兼用型鸡中,由同一来源分离出的快羽C系1~10周龄体重明显高于慢羽D系(P<0.05),表现出明显羽速效应;而在蛋用型鸡中,由同一来源分离出的快羽B系早期体重则低于慢羽G系(1~5周龄P<0.05,6~10周龄P<0.10)。表明快慢羽基因的羽速效应因品种(或品系)的不同而异。9个配套组的杂交鸡早期体重均低于双亲均值,明显表现出负的杂交优势,有利于蛋鸡最适体型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岭南黄鸡快,慢羽品系的生产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岭南黄鸡快、慢羽新品系雏鸡在出壳后24小时内利用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94.1%,快羽C系和慢羽D系0,4,8,12周龄的平均体重及12周龄的料肉比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12周龄存活率快羽C系为95.03%,明显高于慢羽D系的88.76%。  相似文献   

15.
对2634只RF系白番鸭的羽型分布进行了测定,并对羽型划分标准及番鸭快慢羽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34只雏番鸭中,快羽型个体(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mm以上)占90.47%;慢羽型个体(主翼羽长于及主翼羽2mm和2mm以内)占9.53%;慢羽基因和快羽基因的频率为分别0.0649和0.9351。通过3种组配观测羽型的遗传方式。快羽♂×快羽♀后代雏鸭105只均为快羽型;慢羽♂×慢羽♀后代119只雏鸭快慢羽分别为32只和87只,慢羽对快羽呈显性。快羽♂×慢羽♀后代181只雏鸭中,快羽公母鸭分别为11只和78只,慢羽公母鸭分别为78只和14只。可见番鸭的快慢羽是受性杂色体基因控制的伴性性状。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伴性遗传原理,我们进行了广源鸡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品系的初步研究。快慢羽是根据雏鸡主翼羽和主盖羽的相对长度来区别的,主翼羽比主盖羽长为快羽,主翼羽比主盖羽短或等长为慢羽。随着日龄的增加,快慢羽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越来越低,所以在雏鸡出雏后24小时内观察主翼羽与主盖羽的相对长度其准确率最高,在10天内可以参考尾羽的长度来鉴别。快羽鸡与慢羽鸡在生长速度上差别不显著,故建立广源鸡快慢羽品系不会影响广源鸡的生长速度。广源鸡配套品系中海红黄鸡快羽基因频率为100%;江—13隐性白羽系慢羽基因频率为 14.53%;杏花鸡快羽基因频率为63.49%,故海红黄鸡为快羽品系,目前已根据表型选出江—13慢习习公鸡58只,慢羽母鸡50只,杏花鸡快羽公鸡31只。快羽母鸡43只,可望在2—3年时间内建立有一定数量的广源一号与广源二号快慢羽自别雌雄配套品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RF系白番鸭羽型和基因频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番鸭羽型以快羽Ⅱ型(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5mm以上)比率较高,占群体76.06%,快羽Ⅰ型(主翼羽比覆主翼羽长2~5mm之间)次之,占15.29%,而慢羽型仅占8.65%;快慢羽基因(k、K)频率分别为0.9254和0.0746,可见慢羽基因频率较低.同时对番鸭快慢羽速性状的遗传进行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慢羽公鸭经与快羽母鸭测交,其公鸭均为杂合慢羽型;快羽Ⅰ型公鸭与慢羽母鸭交配,其后代根据羽速进行雌雄鉴别准确率达98.21%,显著高于快羽Ⅱ型公鸭与慢羽母鸭组配的雌雄鉴别率(85.43%)(P<0.05);为提高羽速伴性遗传的准确率,对快慢羽不典型或疑似羽型的雏番鸭应严格淘汰,可望加速快、慢羽纯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通过开展快慢羽群体的鉴定,并对比其在羽毛发育、生长和繁殖性能方面的差异,旨在为北京油鸡种鸡选育和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持。选用北京油鸡纯系公鸡,出雏时,按照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的羽长差值将其分为快慢羽亚群,其中快羽包括K1(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5 mm)和K2(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5 mm),慢羽包括M1(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等长或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2 mm)和M2(主翼羽短于覆主翼羽)和M3(主翼羽未长出)。1~7日龄每隔1 d测量1次主翼羽与覆主翼羽羽长,7~42日龄每隔1周测量1次;1~8周龄每周测量体重,9~18周龄每隔1周测定体重;10周龄时,观测公鸡全身羽毛发育情况;47周龄时,测定公鸡常规精液品质性状、精子动力学参数、受精率及孵化率。结果显示,快羽公鸡占北京油鸡公鸡总数的11.60%,慢羽占88.40%,慢羽又以M2型为主,有少量M1型和M3型。育雏育成期(1~18周)北京油鸡快慢羽公鸡各周龄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育雏育成期,慢羽公鸡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生长均慢于快羽公鸡。其10周龄时,背部和腿部羽毛生长完全的鸡的比例仅为44%,且不同类型的慢羽公鸡的比例也不一,其中等长型或微长型慢羽最高,超过90%,未长出型慢羽最低,仅为17%左右。47周龄时快羽鸡和慢羽鸡的常规精液品质无差异,但是快羽公鸡精子直线性显著高于慢羽鸡(P<0.05),直线速率高于慢羽公鸡(P=0.06),快羽北京油鸡公鸡受精率显著高于慢羽公鸡(P<0.05),且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有高于慢羽公鸡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快慢羽北京油鸡公鸡的羽毛生长和繁殖性能有一定差异,需要加强慢羽公鸡羽毛发育缓慢原因和鉴定方法的研究,也需加强慢羽公鸡精液品质选育。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是在第一报的基础上,通过对扩繁的隐性白表型慢羽公鸡79只与快羽母鸡560只进行基因测交试验,结果从中发现并选出24只基因型为纯合慢羽的公鸡.从而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以24只公鸡与1196只母鸡组成的隐性白一世代纯合慢羽系,并形成了拥有1600只核心群和6000只育种群的隐性白二世代纯合慢羽系,为育成隐性白慢羽系和羽速自别雌雄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用3年时间,通过纯繁选育和杂交测定,研究了常羽(黑羽)乌骨鸡羽色,羽型和朊色性状结果表明:黑色羽能稳定真实遗传,并为显性,羽型分布慢羽占87.3%,快羽占1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