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在同一鸭体的免疫反应张大丙,郭玉璞,高福,苏敬良(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tis-DHV) ̄[1、2]属小RNA病毒科,主要引起5周龄以下的雏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DuckVi...  相似文献   

2.
我国鸭病毒性肝炎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我国鸭病毒性肝炎研究概况郭玉璞(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北京100094)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ushepatitis简称DVH)是引起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小鸭,以2同龄内鸡鸭最易感,潜伏期24~48h,常在...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孙泉云(上海市畜牧兽医站201103)李劲松(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hepatitis,DVH)是6周龄以下雏鸭的一急性、高度致死和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主要以肝炎为特征。本病最早发生...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45年,Levine和Hofstod首先在美国发现并报道了鸭病毒性肝炎(DVH),我国黄均建等(1963年)报道该病在上海地区的发生与流行情况,王平等(1980年)在北京某鸭场分离到该病毒。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养鸭业尤其是肉鸭饲养业的兴起,许多鸭场...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一种主要危害6周龄以下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和接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具有发病急,发病日龄小,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 本病最早发生于美国,Levine和Fabrican(1950)在纽约长岛首先在鸡胚中分离到病毒,并命名为鸭肝炎病毒(Due hepstitis virus, DVH)。随后,该病逐渐蔓延至英国、加拿大、德国、埃及、前苏联、日本、巴西等许多国家,目前世界上所有主要养鸭地区均有本病存在。 在我国…  相似文献   

6.
1991年从云南某地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病雏鸭肝脏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鸡胚染试验,电镜形态观察,中和试验鉴定,证明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1型(DHV-I)毒株。该病毒对鸡胚高度适应,传递至80代对雏鸭无致病力,经易感雏鸭连传代毒力无反强现象,故命名为DHV-KM60株。鸡胚测试其滴度为LD50106-7.32/0.2ml。采用DHV-KM60制备疫苗,经口服免疫,对1日龄雏鸭的安全性高,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雏鸭肝炎病毒(DHV)鸡胚化弱毒株(QL79)和鸭病毒性肝炎油剂苗免疫鸡制备了高免卵黄抗体。考察了使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疗效。结果表明,用卵黄抗体治疗DVH的疗效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应达28.5以上,治疗最佳时间应在DHV强毒进入鸭体后28小时内,抗体效价在28.5以下或错过最佳时间或超过36小时,则治疗效果极差。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ushepatitis简称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2周龄内的雏鸭最为易感,传播迅速,常在出现角弓反张症状后迅速死亡。由于濒死时病雏鸭发生痉挛、头向背部后仰,...  相似文献   

9.
应用高免卵黄抗体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雏鸭肝炎病毒(DHV)鸡胚化弱毒株(QL79)和鸭病毒性肝炎油剂苗免疫鸡制备了高免卵黄抗体,考察了使用高兔卵黄抗体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疗效。结果表明,用卵黄抗体治疗DVH的疗交取决于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及治疗的时间,卵黄抗体的中和效应应达2^8.5以上,治疗最佳时间应在DHV强毒进入鸭体后28小时内,抗体效价在2^8.5以上或过最佳时间或超过36小时,则治疗效果极差。  相似文献   

10.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鸭病毒性肝炎抗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鸭病毒性肝炎抗原孙泉云刘红(上海市畜牧兽医站,闵行201103)李劲松(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210095)鸭病毒性肝炎(DVH)已成为蔓延地区广、流行趋势快、危害严重的鸭传染病之一,因此,正确的诊断有助于本病的有效防治。对...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养鸭生产实际,采用抗鸭病毒性肝炎(DVH)血清给发病鸭及时注射;雏鸭接种弱毒活疫苗并隔离饲养1周再放入鸭棚饲养和种鸭接种灭活三种程序,有效地控制了DVH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1日龄雏鸭肌肉接种强毒株鸭肝炎病毒(DHV)后,经Dot-ELISA检测,在显现临床症状和死亡鸭的肝脏及直肠粪便中可测到DHV,无症状或未死雏鸭体内测到DHV的顺序为:心→肾→肺→胸肌→脑;DHV强毒进入成年鸭体内后44h可在直肠粪便中测到DHV,其体内测到DHV的顺序为:心→肾→肺→肝→肠,而胸肌和脑均未测到DHV;同居感染成年鸭体内测到DHV的顺序是:肺→脾→肝→心→肾→肠。此外,还讨论了鸭病毒性肝炎(DVH)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3.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雏鸭病毒性肝炎在我省流行普遍,为了解详情,我们对上虞市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禽卵黄抗体对鸭病毒性肝炎及鸡IBD的疗效郭加丰漳州市农业学校张珊珊龙海市畜牧兽医站鸭病毒性肝炎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仅次于鸭瘟、鸡新城疫的两种危害性较大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都具有传染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鸭病毒性肝炎主要侵袭5—20日...  相似文献   

15.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用提纯的鸭肝炎病毒(DHV)免疫家兔制备高免血清,常规方法提取IgG,与1%葡萄球菌A蛋白(SPA)阳性菌悬液混合,以PH7.20.2mol/LPBS作缓冲液,制成鸭病毒性肝炎(DVH)SPA协同凝集试验(SPA-CoA)诊断试剂,同时制备阴性对照试剂。用SPA-CoA检测人工感染致死的雏鸭肝脏、含DHV强毒的鸭胚液、适应鸡胚的疫苗毒鸡胚尿囊毒的检出率均为100%。用SPA-CoA检测强毒时,样品  相似文献   

17.
用EDS76病毒标准AV127株和分离株(B96株)感染鸭胚,提取病毒核酸,分别经EcoRl和Pstl双酶切,获得图形和大小相似的酶切片段。分别进行EcoRl和Pstl单酶切,也得到相似结果。病毒DNA经EcoRl和Pstl双酶切后,与PUC19质粒载体重组,并转化到EcoliJM101中,筛选出一个插入片段(G片段)约为27kb的重组质粒。用Digoxigemin标记EDS76DNAG片段(EcoRl和Pstl双酶切片段)及含该片段的重组质粒分别制备探针,对EDS76病毒DNA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探针均为阳性,而对照组NDV、IBV、ILTV、IBDV正常鸭胚尿囊液的核酸为阴性。且后一种探针的敏感性高于前者,它的DNA检出限量为4pg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探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MDVCVI988株是由Rispens等人(1972)采用原代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健康白色来航鸡中分离得到的,其第35代细胞培养毒是目前荷兰使用最为广泛的MD疫苗。1983年荷兰约有4760多万只蛋鸡接种过该疫苗;约有970万只蛋鸡接种了火鸡疤疹病毒(HVT)Fc126疫苗。这段时间因MD造成的损失相对较低,死亡率不超过2.5%。在特定条件下(通常是环境卫生较好的农场),MDVCVI988疫苗第35代细胞培养物传代病毒能表现出令人满意的保护效力,对生产鸡只也很安全。关于MD疫苗,特别是CVI…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将鸭肝炎病毒(DHV)弱毒株接种鸭(成年鸭和雏鸭)后,用Dot-ELISA检测不同时间病毒在鸭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由粪便排出的情况,以及同群饲养但不接种DHV的雏鸭和成年鸭感染DHV弱毒后在体内分布及排泄情况,结果表明DHV弱毒接种1日龄争论鸭后20小时,接各成年鸭后48小时即可在直肠中检出DHV;雏鸭接种弱毒后年鸭后48小时即可在直肠中检出DHV;雏鸭接种弱毒后用Dot-ELISA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液的试制及应用范文明,罗函禄,张菊英,刘建萍(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210014)鸭病毒性肝炎(D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在我国养鸭地区普遍发生和流行,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对本病的治疗,可用高免血清或康复血清,但其来源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