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LED光色对肉杂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将72只20日龄健康817雌性肉杂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采用LED白光、蓝光、红光和黄光,各组光照强度为3.5~5.0 lx,光周期为23L∶1D,其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结果表明:蓝光组和黄光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白光组和红光组(P0.05);蓝光组、红光组和黄光组的肝脏重显著高于白光组(P0.05);黄光组的心脏重显著高于白光组、蓝光组和红光组(P0.05);蓝光组和红光组的甘油三酯显著高于白光组(P0.05);各组间屠体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肌胃重、胸肌和腿肌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及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蛋白和白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LED蓝光和黄光可改善肉杂鸡屠宰性能,LED蓝光和红光增加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不同LED光色未显著影响肉杂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单色光对肉鸡视网膜和松果体黑素视蛋白基因(OPN4-1和OPN4-2)、视网膜绿敏感锥体视蛋白基因(CHK-1)和蓝敏感锥体视蛋白基因(CHK-2)mRNA转录的影响,笔者选用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40羽,分别饲养在白光(400~700 nm)、红光(660 nm)、绿光(540 nm)和监光(480 nm)下2周,单色光源采用冷LED灯,光照度为15 lx.于第14天分别取视网膜和松果体,提取总RNA,RT-PCR反转录后用上述4种肉鸡相关视蛋白基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1)视网膜和松果体蓝光组OPN4-1 mRNA的表达均显著较白光组高13.44%和16.77%(P<0.05),但视网膜中红光组和绿光组均分别显著较白光组低16.62%和10.94%(P<0.05),而松果体中绿光组与白光组差异不显著(P>0.05);(2)视网膜和松果体OPN4-2 mRNA表达均是红光组最高,其次是蓝光组,而绿光组均最低(P<0.05);(3)视网膜中4个光组CHK-1 mRNA表达均大于CHK-2 mR-NA表达(P(0.05),其中绿光组CHK-1 mRNA表达分别显著较红光和蓝光组高24.37%和9.94%(P<0.05),但与白光组差异不显著;蓝光组CHK-2 mRNA表达分别显著较红光和绿光组高40.90%和8.94(P<0.05),但与白光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不同视蛋白具有不同的光色敏感性.与红光和绿光相比,蓝光促进视网膜和松果体OPN4-1的转录.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5,(12):62-65
为揭示不同光色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280只产蛋高峰期的朝鲜鹌鹑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鹌鹑分别采用白、黄、红、蓝、绿5种光色进行人工照明,光照强度10 Lx,每天光照时间为16 h,试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黄光组鹌鹑5周内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光色组(P0.05),产蛋性能总体上呈现了"黄光组红光组白光组蓝光组绿光组"的变化规律;而不同光色组的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产实际中,采用黄光照射可显著提高鹌鹑的日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但却不会增加单位产蛋量的饲料消耗,可有效提高鹌鹑的产蛋性能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色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取脱温海布罗(hybro)商品肉用仔鸡75只,分别在不同光色和间歇光照下饲养4周,初探不同光照制度对鸡的增重、采食量和饲料报酬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养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光色对肉用仔鸡的增重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其中以红光组的效果最好,白炽光组最差。经济效益的顺序为:红光组>绿光组>黄光组>白炽光组>自然光组。  相似文献   

5.
通过16周的生长试验,比较研究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和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Brandt)生长和肉质的影响。2种试验鱼的对照组饲料均以低温蒸汽干燥鱼粉(白鱼粉)作为唯一蛋白质源,花鲈对照组饲料含56.9%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40%,命名为LJ-FM;西伯利亚鲟对照组饲料含51.0%的白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36%,命名为AB-FM。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谷元粉为1.00∶1.67,粗蛋白质含量为64.84%)在等氮等能的基础上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5%、50%、75%、100%的鱼粉,并相应命名为LJ-PPB25、LJ-PPB50、LJ-PPB75、LJ-PPB100和AB-PPB25、AB-PPB50、AB-PPB75、AB-PPB100。花鲈的初始体重为(7.34±0.01)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西伯利亚鲟的初始体重为(49.48±1.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2尾。结果表明: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花鲈的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末均重以LJ-PPB25组最高,显著高于LJ-PPB75和LJ-PPB100组(P<0.05);LJ-PPB100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花鲈全鱼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质含量和总能无显著变化(P>0.05)。各组西伯利亚鲟的摄食率、末均重、饲料系数及体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替代水平下,西伯利亚鲟肌肉中各个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远高于花鲈。一定水平(≤75%)的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能显著提高花鲈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以及西伯利亚鲟肌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P<0.05)。对于花鲈,摄食含混合植物蛋白质饲料后肌肉中游离组氨酸(生物胺的前体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西伯利亚鲟肌肉中游离组氨酸含量却随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AB-PPB100组最低,显著低于除AB-PPB75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花鲈肌肉游离氨基酸中牛磺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以对照组最低,显著低于除LJ-PPB100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但对西伯利亚鲟没有显著影响(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的质构特性差异较大,但熟鱼片差异较小。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对2种试验鱼鲜鱼片和熟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的剪切力差异较大,西伯利亚鲟要远高于花鲈,但二者均未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而发生显著变化(P>0.05)。2种试验鱼鲜鱼片中胶原蛋白含量差异较小,且随着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水平的上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均在替代水平为25%时达到最高值。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对花鲈鲜鱼片的滴水损失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降低了西伯利亚鲟鲜鱼片的滴水损失,且在替代水平为50%和100%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LJ-PPB25组花鲈的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LJ-PPB100组(P<0.05),但AB-PPB25组与AB-PPB100组间西伯利亚鲟的肌纤维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生长及肉质结果,花鲈饲料中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的水平不宜高于50%。混合植物蛋白质完全替代鱼粉不影响西伯利亚鲟的生长,但考虑肉质指标建议最高替代水平为75%。  相似文献   

6.
不同养殖模式翘嘴鲌肌肉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池塘与大湖不同养殖模式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肌肉营养品质差异,试验分析了商品翘嘴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含量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大湖翘嘴鲌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翘嘴鲌(P<0.05),粗蛋白质含量高于池塘翘嘴鲌,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除了赖氨酸和组氨酸以外(P<0.05),绝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湖翘嘴鲌肌肉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较池塘翘嘴鲌高出2.72%、2.87%和2.50%。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相对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8.81和69.62。池塘翘嘴鲌的棕榈油酸(C16:1)含量显著高于大湖翘嘴鲌(P<0.05),而大湖翘嘴鲌肌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必需脂肪酸(EFA)、EPA+DHA含量则高于池塘翘嘴鲌(P>0.05)。试验检测了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11种矿物元素,其中镁有显著差异(P<0.05),重金属元素(铬、镉、铅)含量均在限量范围以内。综上所述,大湖养殖翘嘴鲌营养品质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7.
虫纹鳕鲈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虫纹鳕鲈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虫纹鳕鲈肌肉中水分含量为80.75%,蛋白质为15.96%,粗脂肪为1.68%,灰分含量为0.94%。肌肉中测出氨基酸17种(未测色氨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占氨基酸总量的39.93%),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符合FAO/WHO标准。虫纹鳕鲈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95.43,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59%。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3.44%,其中EPA与DHA的总含量为14.68%。试验结果表明,虫纹鳕鲈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综合评价投喂膨化饲料主养鳙(Aristichthys nobilis)模式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取太湖区捕捞野生鳙(野生组)、膨化饲料池塘主养鳙(池塘组)、网箱生态养殖混养鳙(网箱组)各12尾,对它们的形态学指标及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重金属含量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池塘组鳙的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均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野生组和网箱组鳙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池塘组(P0.05),而各组间鳙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组和网箱组鳙肌肉的硬度和回复性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而各组间肌肉弹性、凝聚性和胶黏性差异不显著(P0.05);野生组和网箱组的鳙肌肉中重金属镉含量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而鳙肌肉中铜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P0.05);网箱组和野生组鳙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池塘组(P 0.05),且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网箱组和野生组鳙肌肉脂肪酸中的油酸、花生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P0.05),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述所述,池塘膨化饲料主养鳙的肌肉具有高脂肪及EPA和DHA含量更丰富的特点,但肌肉硬度、回复性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胴体率、肥满度以及全鱼、肌肉、皮肤、肝脏、肠道、性腺等部位的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肥满度、皮肤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背肌、腹肌、皮肤、肠道、头部等部位以及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大于泥鳅,腹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泥鳅(P<0.05)。两种鳅的肌肉、皮肤、性腺、肠道和肝脏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和26种脂肪酸。氨基酸含量中谷氨酸含量最高,8种必需氨基酸(EAA)中,色氨酸含量最低,赖氨酸含量最高(性腺中亮氨酸含量最高)。结合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得出大鳞副泥鳅肌肉和皮肤部位的氨基酸评分均小于泥鳅,各部位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低于泥鳅。两种泥鳅的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大鳞副泥鳅肝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泥鳅(P<0.05)。除亚油酸外,大鳞副泥鳅背肌、性腺和皮肤中∑PUFA的含量以及各部位的花生四烯酸含量均低于泥鳅。综上,大鳞副泥鳅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泥鳅,从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来分析,大鳞副泥鳅的蛋白质质量略低于泥鳅。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对大口黑鲈消化能力、血清代谢指标、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配制成维生素K3含量分别为0.78(K0组)、5.80(K5组)、10.82(K10组)、15.84(K15组)和20.85 mg/kg(K20组)的5种试验饲料,对初均重为(12.96±0.07)g健康大口黑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K3的各组胃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K0组(P<0.05)。K10组、K15组和K20组的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K0组(P<0.05)。K20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随着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的增加,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呈增加的趋势。K15组的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中C16∶1n7和C18∶1n5含量均较其他组显著升高(P<0.05)。肌肉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可以改善大口黑鲈肌肉氨基酸组成,但当饲料中维生素K3含量≥5.80 mg/kg时会使大口黑鲈的消化能力下降,并且高剂量的维生素K3会改变大口黑鲈的蛋白质和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蛋白质源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及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组成及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设计草鱼和花鲈饲料各3种,分别等氮等能。3种草鱼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CI-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80%鱼粉的CI-PPB80组及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CI-PPB100组。3种花鲈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LJ-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棉籽浓缩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50%鱼粉的LJ-PPB50组和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LJ-PPB100组。草鱼初始体重为(153.40±0.30)g,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花鲈初始体重为(12.97±0.03)g,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饲喂8周后,检测2种试验鱼的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及鱼片质构特性、剪切力、滴水损失及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CI-FM组相比,CI-PPB100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花鲈肌肉粗脂肪含量则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LJ-PPB50组显著高于LJ-PPB100组(P0.05)。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生物胺前体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花鲈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生物胺前体含量显著升高(P0.05)。2种试验鱼肌肉中存在各自的特异性成分。2种试验鱼生、熟鱼片的质构特性差异较大。草鱼的CI-FM组和花鲈的LJ-FM组生鱼片的硬度、黏性、咀嚼力、回弹力及剪切力均分别显著高于同鱼种的其他2组(P0.05)。对于熟鱼片,草鱼的CI-PPB80组内聚力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花鲈的LJ-PPB100组硬度及黏附性显著高于LJ-FM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结果,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降低了草鱼和花鲈鱼体脂肪的蓄积,对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造成影响,使花鲈肌肉呈味氨基酸含量下降,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生物胺前体含量升高,货架期缩短;高植物蛋白质源饲料使得草鱼和花鲈的肉质均出现明显下降,而高鱼粉饲料可以保证2种试验鱼有较高的肉质。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取10尾贵州都匀养殖场的虹鳟(1562±32)g和10尾市场出售的挪威大西洋鲑(1856±45 g),采集其背部肌肉,分别进行质构特性及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质构特性上,虹鳟肌肉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大西洋鲑(P<0.05),剪切力显著高于大西洋鲑(P<0.05);常规成分中,虹鳟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大西洋鲑(P<0.05),二者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酸组成上,虹鳟肌肉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大西洋鲑(P<0.05),但基于脂肪酸组成获得的饱和度(S/P)、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凝血指数(TI)和降胆固醇/致高血脂比率(HH)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组成方面,虹鳟肌肉内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显著低于大西洋鲑(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大西洋鲑(P<0.05)。结果表明,养殖虹鳟在肉质质构上相比大西洋鲑较“干硬”,且虹鳟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大西洋鲑。  相似文献   

13.
选用260只刚出壳AA肉鸡公雏,随机分为红(660 nm)、绿(560 nm)、蓝(480 nm)和白(400-700 nm)4个光色处理组,分别用4种发光二级管作为光源进行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人工光照光强度均为15 lx,光照时间为23 h,试验期为7周。49日龄测定肉鸡脾脏的质量,21和49日龄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皮质醇水平,14、28、42和49日龄测定新城疫(NDV)抗体滴度。结果表明:与红光组比较,蓝光组49日龄肉鸡脾脏的质量提高42.2%(P〈0.05),而白光、绿光和蓝光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白光组相比,蓝光组21和49日龄皮质醇水平分别降低25.2%和26.2%(P〈0.05)。与红光组比较,28日龄时绿光组的新城疫抗体水平显著高32.9%(P〈0.05),而白光、红光和蓝光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9日龄时蓝光组NDV的抗体水平显著高62.8%(P〈0.05),但蓝光、绿光和白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红光组比较,21日龄时白光和绿光组肉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107.1%和80.8%,P〈0.05),49日龄时白光和蓝光组分别显著提高41.5%和26.9%(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15 lx光强度下,肉鸡生长前期选用绿光照明,后期改为蓝光照明,可以提高肉鸡免疫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蓝光还有缓解免疫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猪血球粉与鱼粉组合对鲫鱼器官组织蛋白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为鲫鱼组织器官的氨基酸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将初始体质量为(18.4±1.07)g的270尾鲫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以不添加血球粉的饲料为对照组,其他饲料组猪血球粉含量分别为2.5%、5%、7.5%、10%和11.5%;对应的鱼粉用量分别为13.8%、10.7%、7.8%、4.8%、1.8%和0。试验期83d,结果表明:各饲料组全鱼氨基酸、肌肉氨基酸与饲料氨基酸的相关系数分别超过0.89和0.91;肝氨基酸与饲料氨基酸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9;各试验组鲫鱼全鱼和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各单种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各饲料组鲫鱼肝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相比,血球粉11.5%组的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血球粉添加组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条件下鲫鱼全鱼、肌肉氨基酸组成与饲料氨基酸组成有较强的相关性。试验饲料对鲫鱼全鱼和肌肉的氨基酸组成无显著影响。肝的氨基酸组成各组间的变动要大于全鱼和肌肉,其中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氨基酸总量变化稍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不同LED光质及配比对红桔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水培红桔幼苗为试验材料,LED白光(W)为对照,设置LED红光(R)、蓝光(B)、红蓝复合光(RB11、RB41)、红绿蓝复合光(RGB411)等5个处理。统计、测定幼苗的表型、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较,红蓝单色光和复合光显著抑制红桔幼苗根茎叶的生长,而在高比例红蓝复合光中添加绿光(RGB411)能显著促进幼苗的根伸长、茎增高、茎增粗和植株叶面积扩增,其主根长、株高、茎粗和株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大4.0%(P>0.05)、18.8%(P<0.05)、11.1%(P>0.05)和28.7%(P<0.05),更有利于地上部分(茎、叶)的形态建成和光吸收;红蓝单色光和复合光均导致幼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呈降低趋势,仅添加绿光的RGB411组在株鲜质量、株干质量、叶干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上均呈增长趋势,分别比对照重4.0%(P>0.05)、18.8%(P<0.05)、11.1%(P>0.05)和28.7%(P<0.05);在红蓝复合光中仅RB11组的光合色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其chla、chlb、chl和car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高5.3%(P>0.05)、8.1%(P>0.05)、5.8%(P>0.05)和7.2%(P>0.05),而添加绿光的RGB411组的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红光导致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显著降低,蓝光则呈相反趋势,而红蓝复合光和红绿蓝复合光的光合作用能力处于红、蓝单色光之间。经主成分分析,LED红绿蓝复合光(RGB411)更有利于红桔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物质积累,为建立优质红桔类苗木快速繁育的LED补光技术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发酵杂交构树饲料对青脚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25日龄青脚麻公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3%、6%、9%的发酵杂交构树饲料,试验期45 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肌肉中赖氨酸、组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Ⅲ组肌肉中甘氨酸、门冬氨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的比值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不影响青脚麻鸡生长性能的前提下,日粮中添加6%的发酵杂交构树饲料可以提高鸡肉风味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牛磺酸含量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及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质源配制低牛磺酸含量的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4%、0.8%、1.2%、1.6%的牛磺酸,配制成5种试验饲料。将300尾平均体重为(19.14±0.06)g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每组投喂1种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牛磺酸添加组试验鱼的增重率、摄食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增加(P0.05),内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肥满度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牛磺酸添加组试验鱼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鱼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各牛磺酸添加组试验鱼肝脏和肌肉中总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游离丝氨酸含量以及肝脏游离蛋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鱼血清、肝脏、肌肉和全鱼中牛磺酸含量随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且与饲料中牛磺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07,P0.05)。随饲料中牛磺酸含量的增加,肝脏牛磺酸保留率呈上升趋势,而肌肉中牛磺酸保留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此外,各组试验鱼肌肉牛磺酸保留率均高于肝脏。由此得出,饲料中一定含量的牛磺酸能促进斜带石斑鱼生长和摄食,降低全鱼脂肪沉积,增加全鱼蛋白质沉积,降低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增重率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斜带石斑鱼饲料中牛磺酸的适宜含量为1.04%。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比较了单色光对肉鸡SCN和视顶盖SGC层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以LED灯为单色光源,选用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40羽,分别饲养在白光(400~700nm)、红光(660nm)、绿光(540nm)和蓝光(480nm)下14d,光照度为15lx。光照制度20h∶4h(L∶D)。结果显示,在SCN中,蓝光组c-Fos表达分别显著低于白光、红光和绿光组29.76%、17.88%和22.23%(P0.05),白光组与红、绿光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样,在视顶盖SGC层中,蓝光组c-Fos表达也显著低于白光、红光和绿光组17.78%、21.75%和23.63%(P0.05),白光组与红、绿光组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与红光和绿光相比,蓝光抑制视顶盖SGC层和SCN神经元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选取中卫山羊6月龄羯羔羊(A组)与16月龄羯羊(B组)作为研究对象,在舍饲条件下经过2个月的饲养后,对试羊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与风味前体物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对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肌内脂肪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明显(P<0.05),随年龄的增大,粗蛋白、肌内脂和粗脂肪含量升高,水分含量降低;肌肉中检出10种必需氨基酸和7种非必需氨基酸,除精氨酸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16种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除月桂酸未检出外,肌肉中豆蔻酸、豆蔻二烯酸、棕榈酸、棕榈二烯酸、油酸、亚油酸含量两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努比亚山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将36只2月龄左右、健康且体重[(17.06±0.65) kg]相近的努比亚山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组(饲喂基础日粮+0.5‰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C组(饲喂基础日粮+1.0‰复合益生菌制剂),每组12只。各组山羊每天在07:00和18:00各饲喂1次,试验期为7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当天09:00,每组随机选取4只体重相近的羊只称重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检测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试验C组山羊背最长肌中水分含量显著低于试验A组(P<0.05);试验B、C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低于试验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山羊背最长肌中检测到7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中试验B、C组组氨酸含量高于试验A组,其余氨基酸(除赖氨酸、天冬氨酸外)含量均低于试验A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山羊背最长肌中检测到14种脂肪酸,其中除试验B组的二十碳三烯酸(C20∶3n6)含量显著低于试验A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脂肪酸含量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