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杜洛克猪对梅山猪生长育肥性状的改良效果,选择杜×梅杂交一代猪48头(26公、22母),测定体重20~100 kg阶段的平均日增重、体长、体高、屠宰率、胴体瘦肉率、后腿比例、眼肌面积等。结果:阉公猪的全期日增重为(622.30±20.93)g/d,比阉母猪的低18.2 g/d,阉公猪的全期饲料转化率为2.92∶1,比阉母猪的多0.27;宰前体尺中,阉母猪体长、体高和腿臀围均高于阉公猪(P0.01),不同屠宰体重组所测定的体尺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体尺随宰前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阉母猪的胴体指标优于阉公猪,不同屠宰体重组大部分胴体指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杜×梅杂交一代商品猪宜公、母分栏饲养,其出栏体重控制在90~95 kg为宜。  相似文献   

2.
酸化剂对杜长大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伟力  朱建和  向砥 《养猪》2006,(1):29-32
为探索酸化剂对杜长大系列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将40头4周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或杜大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添加酸化剂BGIFEX001组、添加酸化剂BGIFEX002组、添加酸化剂BGIFEX003组),每组10头(母猪和阉公猪各半),测定4周龄至90kg体重时的生长性能,并测定达90kg屠宰体重时的胴体性能及肉质性能。结果显示,BGIFEX001和BGIFEX002组有改善日增重和料重比的趋势,4~10周龄阶段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9.88%和8.70%,全期料重比分别降低5.19%和4.81%;各处理组未对屠宰和胴体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肉质测定结果显示酸化剂有显著改善肉的红度(a)和拿破率的效应(P<0.05),各处理间肉质常规参数和风味前体物质(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总体数据提示酸化剂BGIFEX001和BGIFEX002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杜长大商品猪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取湘黄猪继代选育群三世代猪和以湘黄猪作父本 ,湘白、长白、大约克、杜洛克作母本的杂交一代各 32头断奶仔猪 (公、母各半 ) ,在相同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 ,肥育至 90kg屠宰 (每组随机屠宰 2阉公、2母 )。系统测定和统计各项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指标。结果表明 ,湘黄猪及湘黄杂交猪肌肉品质良好 ;肉质性状间及肉质性状与主要经济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的差异,选用体重30 kg左右的长×大、巴×长×大、杜×长×大3种杂交阉猪各15头,饲养至100 kg左右,每组选6头进行屠宰试验,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性状.试验结果显示,3个杂交组合的猪都符合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最好,其屠宰率、眼肌面积、瘦肉率显著高于长×大组(P<0.05);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最好,其肉色、大理石纹显著优于杜×长×大组和长×大组(P<0.05).结果表明,杜×长×大组的胴体性状较好,巴×长×大组的肉质性状较好,采用杜洛克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胴体性状,采用巴克夏做杂交父本可提高后代猪的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5.
高明琴  陈伟  方英 《养猪》2012,(3):49-50
为研究糖萜素对杜长大杂种猪生长性能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和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20 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30头,公母对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糖萜素组、益生素组,每组10头,试验期为120 d,肥育并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糖萜素,能明显减少疾病,提高猪生长速度,降低料重比;屠宰测定表明,糖萜素能提高肥育猪屠宰性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观察不同菌种来源的纤维素酶组合对杜×鲁烟白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首先通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消化法,对不同菌种来源的纤维素酶进行体外组合评定试验,筛选出最优纤维素酶组合比例。选择120头健康、初始体重(25±1.5)kg的杜×鲁烟白生长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在5.8%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水平的高纤维日粮中将纤维素组合酶添加水平分别设定为0%、0.05%、0.10%、0.15%、0.20%,饲养试验时间为30 d。结果表明,0.15%酶组能显著提高杜×鲁烟白生长猪的日增重(P<0.01);料重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P<0.05)。最优纤维素酶组合比例为3??3??2,其在杜×鲁烟白生长猪5.8%酸性洗涤纤维(ADF)水平的高纤维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5±2)kg的杜×长×大三元杂猪24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玉米-豆粕型),2个试验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乳酸菌干粉和0.3%乳酸菌菌液,这2种制剂中乳酸菌含量均为1.2×10~9 CFU/g。试验期57 d,在饲养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择2头(1公1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肉品质和风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干粉和乳酸菌菌液均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对肥育猪胴体直长、斜长、背膘厚、皮厚及眼肌面积也无显著影响(P0.05),对肌肉的肉色、大理石纹、pH、滴水损失率及剪切力无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酸菌菌液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次黄嘌呤含量(P0.05),但2个试验组肌苷酸、谷氨酸和肌内脂肪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喂乳酸菌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肌肉中次黄嘌呤含量,有利于改善猪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8.
为了验证NRC(1998)生长模型的参数对中国杜×长×大生长育肥猪的适用性并确定其氨基酸需要量,试验选用体重约20kg的杜×长×大公猪和母猪各27头,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了20~35、35~50、50~80、80~100kg阶段猪的生长性能、无脂瘦肉生长指数,并预测其氨基酸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的全期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分别为782、2147g/d和2.739;试验猪全期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为312.1g/d;体蛋白沉积动态模型为公猪Y(g/d)=74.588 1.5375BW-0.0104BW2(R2=0.9085);母猪Y(g/d)=77.753 1.4617BW-0.0119BW2(R2=0.8375);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为公猪Y(mg/d)=8951 184.5BW-1.25BW2 36BW0.75;母猪Y(mg/d)=9330 175.4BW-1.43BW2 36BW0.75。  相似文献   

9.
选用70 kg左右健康无病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2头,随机分到2个组中,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450 mg/kg复合肉质改良剂,研究复合肉质改良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肉质的影响。生长试验从70 kg左右开始,100 kg左右结束,测定猪只的生产性能;试验结束时从每个重复中选1头体重接近100 kg的猪只进行屠宰,测定猪只的胴体、肉质指标。试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猪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较对照组的饲料利用效率提高了5.50%;日粮中添加复合肉质改良剂显著降低猪肉滴水损失、失水率(P<0.05),分别较对照组低11.19和2.06个百分点,其余胴体品质和肉质指标也不同程度地提高。结果表明,肥育猪日粮添加由茶多酚、牛至油组成的复合肉质改良剂不仅具有提高肥育猪饲料利用效率的趋势,而且可改善猪肉胴体品质和肉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梅山猪、杜洛克×梅山猪(简称杜×梅猪)和巴克夏×梅山猪(简称巴×梅猪)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筛选出最优杂交组合,对梅山猪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试验选取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各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8头猪,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分别育肥饲养至适当体重进行屠宰,每组随机选取1头猪测定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肉背最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梅山猪、杜×梅猪和巴×梅猪肌肉中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综合考虑饲养周期及经济效益,杜×梅猪和巴×梅猪优于纯种梅山猪,在生产中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五莲黑猪与杜长大猪的胴体品质及营养成分差异,本实验随机选取25 kg左右、健康无病、发育整齐的五莲黑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三元杂交商品猪(杜长大猪)健康仔猪各20头,在同一个猪场中采取中等营养标准饲喂至约100 kg体重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和猪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胴体性能上,五莲黑猪的屠宰率(75.40%)与杜长大猪(75.90%)差异不显著,而五莲黑猪的胴体长、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例低于杜长大猪(P<0.01);五莲黑猪的瘦肉率低于杜长大猪(P<0.01);在肉质性状上,五莲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是杜长大猪的1.93倍(P<0.05),肌肉水分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1);五莲黑猪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杜长大猪(P<0.01),总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杜长大猪(P<0.01),游离脂肪酸高于杜长大猪(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杜长大猪(P<0.01)。由此可见,五莲黑猪的瘦肉率显著低于杜长大猪,但其在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优于杜长大猪。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洛克与鲁烟白(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对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首先,选取体重(35.00±1.25)kg的健康杜×鲁烟白杂交阉公猪6头,按照试验原料的不同配制成7种半纯合饲粮进行消化试验,获取饲料原料的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数据。然后,选择(35±2)日龄的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20头,公母各占1/2,平均体重(9.13±1.61)kg,按照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90%、1.00%、1.10%、1.20%)分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3个阉公猪圈、3个母猪圈),每个重复5头猪。结果表明:1)所有试验仔猪,0.90%、1.10%和1.20%组与1.00%组相比,料重比分别提高了13.24%(P<0.01)、4.24%(P>0.05)、11.32%(P<0.01);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15.82%(P<0.01)、4.55%(P>0.05)、9.74%(P<0.01)。2)阉公猪和母猪,1.00%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90%和1.20%组(P<0.05),1.00%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1.20%组(P<0.05);阉公猪,1.00%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90%和1.20%组(P<0.05);母猪,料重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母猪,1.00%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20%组(P<0.05);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阉公猪、母猪,血清总蛋白含量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0~20 kg)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1.00%,性别因素对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提供充分营养水平的条件下 ,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华南地区杜× (大×长 )生长肥育猪在 2 0~ 10 0kg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无脂瘦肉生长速度。结果 :①公、母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分别为 0 .74kg/d、1.88kg/d和 2 .5 6。② 10 0kg体重时的热胴体重、最后肋背脂厚度、第 10肋背脂厚度、第 10肋眼肌面积、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为 73.2kg、1.83cm、2 .13cm、4 1.4 0cm2 、74 .0 5 %、6 0 .39% ;③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 2 88g/d。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洛克与鲁烟白(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对可消化赖氨酸的需要量.首先,选取体重(35.00±1.25) kg的健康杜×鲁烟白杂交阉公猪6头,按照试验原料的不同配制成7种半纯合饲粮进行消化试验,获取饲料原料的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数据.然后,选择(35±2)日龄的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20头,公母各占1/2,平均体重(9.13±1.61) kg,按照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0.90%、1.00%、1.10%、1.20%)分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3个阉公猪圈、3个母猪圈),每个重复5头猪.结果表明:1)所有试验仔猪,0.90%、1.10%和1.20%组与1.00%组相比,料重比分别提高了13.24% (P<0.01)、4.24%(P>0.05)、11.32% (P <0.01);平均日增重分别降低了15.82% (P <0.01)、4.55%(P>0.05)、9.74% (P <0.01).2)阉公猪和母猪,1.00%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0.90%和1.20%组(P<0.05),1.00%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1.20%组(P<0.05);阉公猪,1.00%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90%和1.20%组(P<0.05);母猪,料重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母猪,1.00%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20%组(P<0.05);所有试验仔猪和其中阉公猪、母猪,血清总蛋白含量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杜×鲁烟白杂交断奶仔猪(10 ~20 kg)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1.00%,性别因素对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4种基因型猪在相同营养水平和环境条件下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差异,选择来源相同、日龄相近、体重约8kg的健康去势荣昌猪、长×荣、渝荣Ⅰ号猪配套系(CRP)及杜长大(DLY)公猪各24头。每个基因型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体重达10kg起进行饲养试验,体重达80kg饲养试验结束。每个重复选择1头接近目标体重的猪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①荣昌猪及长×荣肉质优良,表现出肌肉pH较高、失水率较低、粗脂肪含量及肌苷酸含量较高等优点,但胴体性状差;渝荣Ⅰ号及杜长大胴体性状优良,但肉质性状稍差。②在较低营养水平条件下,渝荣Ⅰ号及杜长大既能表现出优良的胴体性状,又能表现出较好的肉质。③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6,(4)
为研究无抗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肥育猪胴体性状、体组分比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60头60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随机分成2个饲粮处理组,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微生态制剂600 mg/kg,每组3栏,每栏10头(公母各半),饲喂42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栏选取1头体重相近的阉公猪进行屠宰。结果显示,胴体性状,试验组皮厚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3.33%(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体组分比率,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板油率显著降低10.00%(P0.05),脾重率和胰重率分别显著提高13.63%(P0.05)和10.53%(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肉品质,与对照组相比,宰后45 min,试验组猪肉红度(a*)、黄度(b*)分别提高42.05%(P0.05)、24.48%(P0.05);宰后24 h,试验组猪肉b*显著增加15.17%(P0.05)、贮存损失显著减少7.46%(P0.05);其它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肥育猪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600 mg/kg对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杜长大、湘沙猪配套系各30头,按品种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公母比例一致,2个组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饲粮,试验期127 d。结果表明:杜长大、湘沙猪配套系全期日增重分别为676.37 g、623.52 g,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料重比分别为2.82、3.01;瘦肉率分别为69.16%、63.8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杜长大、湘沙猪配套系的脂率分别为12.02%、14.80%,皮率分别为5.89%、8.05%,脂率和皮率两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眼肌面积、后腿比率、骨率等其他胴体品质性状,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一头增重75 kg的湘沙猪配套系比杜长大多收入108.75元,经济效益显著。综上所述,选育的湘沙猪配套系综合了沙子岭猪和引进品种的优点,具有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适中、肉质优良、市场售价高、饲养经济效益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皮×杜公猪、杜×皮公猪、皮特兰公猪以及杜洛克公猪与配申农1号母猪进行杂交试验,并开展肥育试验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申农1号猪与皮×杜公猪的后代在生长速度方面要优于和皮特兰及杜洛克的。与皮×杜公猪和杜×皮公猪的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胴体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与杜×皮公猪的杂交后代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选取胎次、日龄、体重相近"杜×长×大"和"皮×杜×长×大"生长肥育猪各24头,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条件下,开展生猪"育肥性能、胴体性能、猪肉品质"三项试验测定。结果表明,2个杂交组合的日增重、料重比平均达到100 kg的天数差异不显著(P0.05),"皮×杜×长×大"的眼肌面积、瘦肉率、后腿比例均高于"杜×长×大",三点膘厚低于"杜×长×大",组合间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贵州香猪资源的开发利用,试验采用贵州白香猪作为母本,分别以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组合试验,以纯种贵州白香猪为对照组,对3种杂交猪及贵州白香猪8月龄个体进行屠宰,分别对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肌肉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后代的胴体长及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贵州白香猪(P0.01),而贵州白香猪在大理石纹、肌内脂肪、蛋白质指标上显著高于各杂交组合猪(P0.05)。此外,杜×香杂交组肉色评分、滴水损失、剪切力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而失水率、水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长×香组在胴体长、熟肉率指标上是各组中最高的(P0.05),且其皮厚最低(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较适中。综合胴体品质及肉质等因素,3个杂交组合中以长×香杂交组合效果较优,而以杜×香杂交组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