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介绍了思南黄牛品种特征特性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针对思南黄牛存在的缺点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采取建设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方式,保护思南黄牛遗传资源;通过开展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提高肉用生产性能,科学开发利用思南黄牛遗传资源,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微卫星标记对4个贵州地方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23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4个贵州地方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关岭牛和思南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小,黎平牛和思南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大;贵州4个地方黄牛品种两两间基因型一致的概率在关岭牛和思南牛之间的概率最大(2.892×10-23),在黎平牛和思南牛之间的概率最小(1.001×10~(-24));贵州地方黄牛品种71.3%的遗传分化发生在品种间,28.7%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贵州地方黄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开展品种选育的选择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思南黄牛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南黄牛作为思南县发展肉牛养殖业的优选地方品种,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风味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体格偏小、生长较慢、品种退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南黄牛的发展。为了推动思南黄牛产业发展,保护和开发思南黄牛品牌,贵州省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思南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大量工作。文章对思南黄牛遗传资源特点、品种保护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介绍,为推进思南黄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思南黄牛是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其特点是个体适中 ,躯短而粗 ,胸部宽大 ,四肢强健 ,蹄坚实 ,挽力性能良好 ,耐粗饲 ,是武陵山区主要的役作工具。同时 ,思南黄牛肉质鲜美 ,也不失为一种优良肉用品种。目前思南黄牛群主要集中分布在思南、德江、凤冈、沿河、秀山、印江、石阡、铜仁等县市。但近几年来由于忽视了品种的管理选育工作 ,造成体型大小不一 ,个体太小 ,公牛品质良莠不齐 ,利用率不高 ,造成品种资源浪费 ,同时由于近亲繁殖现象严重 ,致使思南黄牛目前仍然存在品种退化的严重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利用 3年时间 ,对引起思南黄…  相似文献   

5.
思南黄牛,素以短小精悍,体质结实,肢蹄强健,行动灵活善于登山;耐劳、耐旱、抗湿及耐粗饲等特性显著.是群众喜爱乐于饲养的地方牛种,思南牛是一个适宜山区耕作和放牧,有较好的挽力和产肉性能,数量多、商品率高的地方品种,但目前存在母牛繁殖率低,体重增长较慢等问题,只有今后加强品种选育,进行重点改良后,思南黄牛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思南黄牛是贵州省的优秀地方黄牛品种,思南县为思南黄牛的中心产区,1988年收录于《中国畜禽品种志》《贵州省畜禽品种志》,2006年以巫陵牛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该品种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生态条件和自然与社会因素长期的选择下,经过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南方  相似文献   

7.
思南黄牛是一个适合在山上进行耕作和放牧、可以产肉多、数量庞大、商品率高的地方品种,在贵州等地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业生产,为贵州本地人民带来了可观收益与极大便利,深受当地农民青睐。由于思南黄牛体型较小,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等不及国外肉牛品种,故多采用杂交育种。本研究综述了其品质特征、开发利用、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思南黄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讨论了该黄牛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开发利用思南黄牛和推动其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思南黄牛,素以短小精悍,体质结实,肢蹄强健,行动灵活善于登山;耐劳、耐旱、抗湿及耐粗饲等特性显著。是群众喜爱乐于饲养的地方牛种,恩南牛是一个适宜山区耕作和放牧,有较好的挽力和产肉性能,数量多、商品率高的地方品种,但目前存在母牛繁殖率低,体重增长较慢等问题,只有今后加强品种选育,进行重点改良后,思南黄牛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方黄牛种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优良黄牛种资源丰富,包括关岭黄牛、威宁黄牛、黎平黄牛、思南黄牛、务川黑牛5个优良地方品种。近年来黄牛种业发展较好,带领着当地人推进脱贫攻坚战。但在美好的景象之下我们也要看到它存在着品种退化、管理技术落后、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本文就贵州地方黄牛种业现状、存在问题展开论述,进一步探讨了贵州地方黄牛种业发展方向,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了详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黄牛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多达52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等优点,是全国各地肉牛生产的主体,但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相比还存在一些缺陷;加快黄牛肉用遗传改良,是发展我国现代肉牛产业的基础。针对国内许多地方在黄牛改良和肉牛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工作缺陷,本文在客观评价中国黄牛资源和肉牛引进品种的基础上,认为必须处理好保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的关系,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环节管理,加速肉牛遗传改良进程,并从明确改良计划和主攻目标、保护利用好本地牛种资源、做好选种选配和配合力测定工作、加强引进品种及其杂交后代选育等4个技术环节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11.
思南黄牛是经过长时间的优化培育,形成的优良黄牛品种。本文分析思南黄牛品种退化的原因,提出黄牛养殖品质优化复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贵州省思南黄牛的发展近况,分析了思南黄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旨在促进思南黄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国的四川平武地区,自古以来农户都有养殖耕牛的传统,平武黄牛是当地的特色养殖畜牧品种,养殖历史能够追溯到唐代,且由于生长环境等问题,平武黄牛具有独特的遗传性能,是一种特殊的畜牧品种。平武黄牛和当地其他品种的牛像秦川牛、宣汉牛等,在基因与基因型中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进一步的说明了平武黄牛具有独特的遗传功能,长期的自然交配和优胜劣汰,使平武黄牛的遗传特性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4.
湘西黄牛是湖南省一个优良地方黄牛品种资源,作者从湘西黄牛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当前湘西黄牛保种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湘西黄牛保种选育及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思南黄牛是优良的役肉兼用型地方品种。在介绍其品质特征和优良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思南黄牛繁殖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沿河县,都是山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主要靠牲畜来完成。贵州省思南黄牛数量多、分布广,是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尤其集中在思南、石阡、沿河、务川、德江、道真、正安等地。思南黄牛粗壮结实,结构匀称,肢蹄强健,善于爬山,特别适合在山区耕作和放牧,  相似文献   

17.
畜禽良种选育和繁殖技术在畜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畜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山东省是畜牧大省,解放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在畜禽选育和繁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乃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就山东省畜禽良种选育和繁殖技术作以简述,旨在找出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以供同行商榷。1 良种选育和繁殖技术现状1.1 畜禽品种资源丰富并具有一定特点解放后,山东省曾开展了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畜禽品种数量和生产性能。山东省品种资源较为丰富,现查明存在地方品种30个,其中鲁西黄牛、莱芜猪、小…  相似文献   

18.
旨在鉴定固原黄牛是相对独立的肉牛遗传资源,进一步描述其生长发育规律,为固原黄牛肉用种质资源的鉴定和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历史文献和调查研究分析固原黄牛的演变历史;使用GGP Bovine 100K基因芯片检测和公共数据库中下载包括固原黄牛在内共计13个品种、337个个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数据,通过多维标度分析和构建邻接法系统发育树,分析固原黄牛遗传背景;以红安格斯牛×固原黄牛杂交牛为对照群体,测定与收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固原黄牛的体重、体尺、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等表型数据,参照《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公开发表的秦川牛和蒙古牛的表型数据,从表型描述挖掘固原黄牛相关指标的群体规律。结果表明,固原黄牛是固原本土黄牛与周边蒙古牛和秦川牛相互影响,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体型外貌一致的独特类群;现存固原黄牛群体在遗传结构上与邻近的秦川牛和晋南牛遗传关系较近,是相对独立的资源群体;与固原黄牛青年母牛相比较,固原黄牛成年母牛体躯指数提升了9.57%;用红安格斯牛杂交改良后,固原黄牛杂交牛母牛胸围指数和体躯指数分别提升了11.59%、12.70%,固原黄牛杂交牛公牛体长指数、胸围指数分别提升了15....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黄牛资源丰富,地方品种多达5 2个,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细嫩等优点,是全国各地肉牛生产的主体,但与国外引进肉牛品种相比还存在一些缺陷。加快黄牛肉用遗传改良,是发展我国现代肉牛产业的基础。地方黄牛的改良方案应该依据牛品种类型、遗传改良现状和主产区气候条件情况,  相似文献   

20.
思南黄牛主产于思南县,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出来的,适于山地放牧饲养的优良地方品种.思南黄牛的结构匀称、肢蹄强健,并以其灵敏耐劳、耐粗、抗压力强,肉质好等优点著称省内外.实施种草养牛与思南黄牛综合配套技术,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思南县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目标之一,也是我县实施"富民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