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光照对“星杂579”产蛋鸡甲状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0日龄“星杂579”母鸡,以10lx的照度和14L:10D的光照周期补加光照,至270日龄时,摘取甲状腺制做光镜、电镜样品进行观察。结果:补加光照的实验组与自然光照的对照组鸡的开产率、产蛋量和甲状腺滤泡上皮的厚度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体重和甲状腺腺体的重量、大小及滤泡腔内径没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不论柱状或扁平上皮细胞)及滤泡腔内胶质均呈现功能活动旺盛的结构相。  相似文献   

2.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2月龄非洲雏鸵鸟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非洲雏鸵鸟甲状腺实质由甲状腺滤泡和滤泡旁细胞组成;甲状腺滤泡大小不一,直径20.0~280.0μm,平均69.9μm;滤泡主要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上皮细胞高5.0~15.0μm,平均9.4μm。电镜下,滤泡上皮细胞分为A、B两型,A型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胞核较大,常染色质丰富;胞质内RER、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丰富;B型细胞呈扁平或低立方形,胞核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多;胞质内各种细胞器不发达。滤泡旁细胞卵圆形或多边形,数量较少,胞体较大,位于滤泡间或滤泡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RER、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分泌颗粒较多。研究结果提示2月龄非洲雏鸵鸟的甲状腺功能比较活跃,能够合成、分泌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和一定量的降钙素。  相似文献   

3.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3~6月龄比格犬甲状腺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比格犬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22~220.00μm,平均90.80μm;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高度3.04~7.11μm,平均5.18μm,电镜下可见功能状态不同的两型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很多,直径4.40~8.82μm,平均6.23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也可聚集在一起形成滤泡样结构,胞质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电镜下也可见两种类型的滤泡旁细胞。  相似文献   

4.
休产期和产蛋期太湖鹅甲状腺的组织细胞结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光镜和电镜水平对太湖鹅甲状腺休产期和产蛋期的组织和细胞结构作对比观察。鹅甲状腺组织是滤泡状结构 ,滤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产蛋鹅甲状腺滤泡腔内富含胶质。休产期鹅甲状腺滤泡腔内胶质较少 ,空泡化程度高 ,呈现功能旺盛状态 ,上皮细胞顶端具有许多微绒毛 ,以摄取滤泡腔内的胶体 ;胞质内线粒体、胶质滴、溶酶体数量较多 ,内质网丰富 ,高尔基体发达。  相似文献   

5.
恒河猴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探讨了2~15岁恒河猴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甲状腺实质由滤泡和滤泡旁细胞构成。滤泡大小不等,平均直径173μm,由单层低立方上皮细胞围成,细胞平均高度4.93μm,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胶质小泡等。滤泡旁细胞较少,平均直径13.20μm,位于滤泡之间或镶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胞质内含少量的分泌颗粒。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内,其实质由暗主细胞、淡主细胞、暗嗜酸性细胞、淡嗜酸性细胞组成,并可见腺泡样结构和脂肪细胞。主细胞平均直径6.96μm,嗜酸性细胞11.69μm。  相似文献   

6.
绍兴鸭、康贝尔鸭产蛋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绍兴鸭和康贝尔鸭开产至 69周龄的群体产蛋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绍兴鸭和康贝尔鸭分别于 1 1 7和 1 1 9日龄开产 ,开产后产蛋率增加较快 ,都仅用 6周 ,其产蛋率就超过 80 %,维持较高产蛋水平分别达 4 2和 4 0周 ,产蛋后期迅速下降。开产时平均蛋重分别为 4 0和 4 5g左右 ,然后逐渐增加 ,3 5周龄后蛋重相对稳定 ,康贝尔鸭蛋重始终高于绍兴鸭。平均日产蛋量绍兴鸭和康贝尔鸭具有类似的变化规律 :随着产蛋率和平均蛋重的增加而增加 ,开产时低于 5g左右 ,6周后超过 4 5g,3 0周龄时超过 55g。开产至 69周 ,康贝尔鸭平均日产蛋量 ( 51 .1 6± 0 .68vs4 9.2 8± 0 .61g)和蛋重 ( 64 .64± 0 .3 5vs60 .69± 0 .3 6g)显著高于绍兴鸭  相似文献   

7.
利用组织学方法检测甲状腺滤泡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甲状腺滤泡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滤泡上皮细胞的高度在30日龄时明显高于其他日龄;对1、10、30日龄滤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上皮细胞的功能处于旺盛阶段,而60~90日龄时细胞功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8.
白羽瘤头鸭不同生长阶段的甲状腺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7例不同日龄的白羽瘤头鸭(Cairinamoshata)外用血清中T4的含量和用组织学方法检查甲状腺滤泡的发育作为甲状腺活动的指标,研究不同日龄的生长速度与甲状腺活动的关系。57例白羽瘤头鸭的血清T4含量平均为1.36±0.37μg/100ml,其中1—40日龄甲状腺的分泌活动除20日龄外,其他的均随着日龄增长而升高,分泌的高峰出现在40日龄,以后随日龄增长而下降。40日龄组血清T4的含量与1、10、20、60、和90日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T4的波动与相对生长率之间有统计学强的正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组织切片检查,刚出壳的雏鸭甲状腺滤泡小。10—40日龄甲状腺滤泡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大,滤泡腔被甲状腺球蛋白所组成的蛋白质凝胶的均质液所充满、着色深而均匀。60—90日龄鸭甲状腺滤泡虽然增大,但其内部凝胶的均质液充满不完全或空虚,着色浅而不均匀。各日龄组甲状腺滤泡的变化和甲状腺分泌的含量变化与T4的波动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舍饲条件下 ,同一营养水平 (1.2倍维持需要 )、不同光照处理对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 12只 1.5岁体重和产绒性能相近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4个重复 ,分别为自然光照组(NL)、长光照组 (LL ,16h)和短光照组 (SL ,8h)。结果表明 :NL、LL和SL的产绒量分别为 5 17± 4 6 .32 (g)、4 92± 6 5 .4 8(g)和 6 0 7± 2 3.34(g) ;绒纤维长度分别为 7.5 2± 0 .4 8(cm)、7.2 9± 0 .33(cm)和 8.95± 0 .2 3(cm) ;绒纤维直径分别为13.38± 0 .5 6 (μm)、14 .5 0± 0 .2 0 (μm)和 15 .70± 0 .2 4 (μm)。短光照可以显著提高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和直径增加 (P<0 .0 5 ) ;绒毛强度、伸度和粗毛长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自然光照组与短光照组绒山羊体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长光照组体重明显低于自然光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10.
莆田黑鸭为我省优良蛋鸭品种,全身羽毛纯黑,嘴黑、脚黑。经系统选育,产蛋性能有大的提高。本试验系在放牧情况下,观察其性能,结果如下: 1.开产期:开产日龄、体重及蛋重在平原分别为137天,1570±220克,50.4±2.14克;在山区分别为138天,1500±187克,46.3±4.4克。  相似文献   

11.
选用健康成年来航鸡9只,以20~30%HRP溶液作标记物,观察了视顶盖后背侧部的神经纤维联系。结果:在光镜下明视野视察,标记细胞出现在古纹状体后腹部、外侧螺旋核、视上交叉腹侧核、顶盖前核、峡核大细胞部和深中脑外侧核,在内侧螺旋核和视顶盖中央灰层偶见标记细胞;在腹外侧膝状体核、圆核、顶盖前顶盖下间置核、背外侧膝状体核、前顶盖下核、丘脑背外侧核、视顶盖室周纤维层以及中脑和延髓的网状结构等部位观察到标记终枝;同时观察到顶盖丘脑束中有标记纤维的横断像以及视上腹侧交叉和顶盖连合中有标记纤维。结果表明,视顶盖的纤维比较广泛,与端脑、间脑、中脑以及延髓都有联系,视上腹交叉是两眼间视觉信息交流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择陕北白绒山羊繁育中心羊场的成年健康母羊(怀孕前期)16只,育成母羊13只,育成公羊13只,空腹称重。测定每只羊1d的采食量,计算其摄入的营养成分含量,并与原苏联绒用山羊饲养标准比较,进行饲养水平评价。结果显示,与饲养标准比较,陕北白绒山羊繁育中心羊场的育成母羊代谢能高2.68MJ,粗蛋白低59.29g,钙低3.00g,磷低1.52g;育成公羊代谢能高3.47MJ,粗蛋白低81.92g,钙低4.42g,磷低2.62g;成年母羊代谢能高2.51MJ,粗蛋白低91.33g,钙低3.09g,磷低1.93g。结合羊的体况综合评价饲养水平基本合理,但尚需要按饲养标准增加粗蛋白、钙、磷等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3.
Infection of the cartilages of the foot is an uncommon condition, occurring usually secondary to wounds just above the coronary band. Effective treatment relies on surgical debridement of necrotic cartilage, but following this the prognosis for complete recovery is good.  相似文献   

14.
15.
《African Zoology》2013,48(2):348-350
Frugivores feed on fruits and nectars that contain different types of sugars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which provide these animals with energy. Wahlberg’s epauletted fruit bat (Epomophorus wahlbergi) has a high glucose intake irrespective of sugar concentration of nectar. It is not known how these bats regulate their blood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 order to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hyperglycemia. Fruit bats have a high amount of sugar intak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hich could cause a glucose challenge and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bats are able to regulate their blood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within normal concentra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el variations in blood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of E. wahlbergi. Epomophorus wahlbergi‘s blood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 was lower (5.24 ± 0.38 mmol/l) at 18:00 before feeding and increased during/after feeding (8.19 ± 1.24 mmol/l) but bats appeared to regulate it within limits. Their range in concentrations wa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mammalian blood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range. Consequently these bats appear to regulate their blood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 although at a range higher than normal mammalian levels, and thus reduce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hyperglycemia.  相似文献   

16.
17.
犊牛腹泻与肠道菌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检测腹泻犊牛的直肠内8种主要正常菌群的变化,并与健康犊牛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犊牛腹泻时,大肠杆菌、双岐杆菌和乳杆菌变化较大,而其它菌群变化较小。腹泻或将腹泻时,大肠杆菌数增加,双岐杆菌和乳杆菌数下降。腹泻康复或即将康复时,大肠杆菌减少,双岐杆菌、乳杆菌数增加。  相似文献   

18.
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场改良过程中植被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王天河 《草业科学》2005,22(8):14-16
结合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场生态治理工程,在自由放牧、围栏封育和人工补播条件下,对退化草场的植物种类、植被盖度、生产力水平等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随自由放牧时间的延长,草场植被盖度、生产力逐渐下降,植物种类逐渐减少;2)随围栏封育时间的延长,放牧压力减轻,草场植被盖度、生产力逐渐提高,物种丰富度增加;3)人工补播种草加快了草场的恢复演替速度。围栏封育和人工补播使草场植物群落优势种得到加强,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ra,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大量生长,草场植被盖度和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是恢复和改良退化草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用关键年法分析家蚕原种微粒子病发病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 195 7~ 1997年原种微粒子病的发病率和相应年份的年均气温 ,利用统计假设检验法初步分析了原种微粒子病发生的关键年 (峰谷年 )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结果发现年平均气温对原种微粒子病发生有显著的影响 ;峰年前年的年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而低谷年前年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微粒子病发病率偏高 ,平均气温亦显著偏高 ,可见气温是造成 10多年来原种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之一。关键年法分析微粒子病发生的结果与生产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