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产气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健康、体况相近、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用于瘤胃液的采集。试验分为5组,对照组发酵底物不添加金银花提取物,试验组在发酵底物中分别添加0.5、1.0、2.0、4.0 mg/g金银花提取物,每组6个重复,试验共重复3个批次。分别于发酵1.5、3.0、6.0、12.0、24.0 h记录产气量,体外发酵24.0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添加1.0、2.0、4.0 mg/g金银花提取物可以使发酵液p H及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使发酵液乳酸、微生物蛋白(MCP)、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以及24.0 h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5 mg/g金银花提取物组发酵液p H及NH3-N、乳酸及TVFA浓度与对照组和其他3个试验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发酵液MCP浓度和24.0 h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在体外条件下,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瘤胃微生物发酵状态,综合经济效益考虑,添加1.0 mg/g金银花提取物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无机二价铁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发酵72 h研究添加不同水平亚铁(0、30、60、90、120和150 mg/kgDM,源于硫酸亚铁)对体外瘤胃液氨浓度、微生物氮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亚铁可使发酵液不同时间点氨浓度和总氨产量、有机物发酵率、总微生物氮产量显著提高(P<0.05);与不添加的对照组相比,添加亚铁可使发酵液的总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乙酸、丙酸、丁酸摩尔比例没有差异(P>0.05);添加亚铁明显促进瘤胃有机物的发酵,增加瘤胃VFA产生量,过多的亚铁对瘤胃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意在研究不同酵母菌发酵液对人工模拟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法进行,以奶山羊提供瘤胃液,对照组只含有底物,试验组在培养底物的基础上分别添加8种不同的酵母菌发酵液。通过对培养液p H值、氨态氮(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测定,比较分析8株酵母菌对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XR4、SC18和YJ2显著降低了NH3-N浓度(P0.05),SC18、YN7和YJ2使BCP浓度显著增加(P0.05),YJ2和YL5使TVFA浓度大幅增加,同时能够稳定培养液p H值。综合分析表明,酵母菌SC18、YJ2和YN7对体外发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葡萄籽精油对体外瘤胃发酵和甲烷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发酵底物精粗比7∶3条件下,添加100,150和250μL/L葡萄籽精油对瘤胃发酵和甲烷产量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甲烷产量,培养24 h后,测定挥发性脂肪酸、pH、氨态氮浓度和原虫数。结果发现,添加葡萄籽精油100μL/L和150μL/L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累计产气量、发酵液pH值(P<0.05)、乙酸摩尔比例,降低甲烷浓度(P<0.01)、丙酸、丁酸、戊酸和支链挥发性脂肪酸摩尔比例。葡萄籽精油添加量为150μL/L降低氨态氮浓度及瘤胃原虫数,添加100μL/L葡萄籽精油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试验表明,适宜添加量的葡萄籽精油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增加丙酸乙酸比例,抑制甲烷生成。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发酵玉米蛋白粉(fermented corn gluten meal,FCGM)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3头体重(600±25)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发酵底物为TMR,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各组分别在发酵液中添加0、0.3、0.6、0.9 g/L FCGM(干物质基础),每个处理3个重复。记录体外发酵12、24、36和48 h产气量,测定体外发酵12、24和48 h发酵液pH、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纤维素酶活性、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菌体蛋白浓度,并测定体外发酵24 h发酵液中瘤胃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结果显示:①添加不同水平FCGM组的体外产气量(除12 h外)、慢速产气部分、潜在产气部分和有效产气速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②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FCGM处理组的发酵液pH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素酶活性、菌体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含量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 < 0.05;P < 0.01),且0.9 g/L FCGM组达到最高。③添加0.6和0.9 g/L FCGM组发酵液中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牛链球菌、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嗜淀粉瘤胃杆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0.9 g/L FCGM组达到最高,而产甲烷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且0.9 g/L FCGM组达到最低。综上所述,TMR中添加FCGM可提高体外发酵产气量,增加发酵液内纤维素酶活性、VFA、NH3-N及菌体蛋白含量,提高瘤胃内某些纤维降解菌、蛋白降解菌、淀粉降解菌、真菌和原虫相对丰度,降低产甲烷菌相对丰度,调节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其中以添加0.9 g/L FCGM为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皂苷对山羊瘤胃细菌发酵功能的影响。选择4只22月龄、体况良好、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晨饲后3 h采集瘤胃液,分离出细菌后,采用批次培养法进行体外发酵。试验分0%(对照组)、1%、2%及3%4个组,每组3个发酵瓶,每个发酵瓶为1个重复,体外厌氧培养24 h后,分别测定各处理组pH值、氨态氮浓度、微生物蛋白浓度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添加1%~3%的苜蓿皂苷可以降低瘤胃细菌发酵液的pH值,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态氮的浓度,但未对微生物蛋白浓度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组成的二肽对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5个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2%的亮氨酸-色氨酸(LeuTrp)、缬氨酸-蛋氨酸(Val-Met)、酪氨酸-丙氨酸(Tyr-Ala)和苯丙氨酸-缬氨酸(Phe-Val).培养后2、4、8、12、24 h,测定培养液pH、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结果表明:各时间点Val-Met组培养液pH低于其他各组,除24 h外其他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和MCP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Val-Met 组TVFA浓度和MCP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NH3-N浓度在一定程度上(P>0.05)或显著(P<0.05)低于其他试验组,另外2、4和12 h时Val-Met组的乙酸/丙酸也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二肽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发酵,提高VFA含量和MCP产量,降低NH3-N浓度以及乙酸/丙酸,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2% Val-Met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葱精油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和底物干物质(DM)降解率的影响,以期为沙葱精油在肉羊体内试验提供参考。试验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发酵瓶(100 mL)中添加2 g底物,并分别添加0(对照组)、0.02(T1组)、0.04(T2组)、0.06(T3组)、0.08(T4组)、0.10(T5组)和0.12 mg(T6组)的沙葱精油。每个培养瓶中加入10 mL瘤胃液和20 mL瘤胃缓冲液,体外培养24 h,每组设3个重复。发酵完成后,测定发酵液pH和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及底物DM降解率。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24 h后,T2、T3、T4、T6组的发酵液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组的发酵液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T4组的发酵液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T4组的发酵液M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组的发酵液丁酸和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2、T3、T4、T5、T6组的发酵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底物DM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沙葱精油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有积极影响,添加0.08 mg沙葱精油显著减低了发酵液pH和NH3-N浓度,显著提高了发酵液MCP、丁酸、戊酸、TVFA浓度以及底物DM降解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HMBi)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其中,2个试验组的培养管中分别加入干物质量1%和2%的HMBi.分别在培养至3、6、9、12、24 h时测定产气量,培养12、24 h后测定发酵液pH以及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浓度.结果表明:12 h时2个试验组的乙酸、丁酸、异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4 h时各挥发性脂肪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试验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各组的pH在12、24 h时均处于正常范围,12 h时pH试验1组高于对照组(P>0.05)和试验2组(P<0.05);而24 h时pH试验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4 h时2个试验组的乳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但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6、12 h时2个试验组的产气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但2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在发酵底物中添加HMBi可改善瘤胃体外发酵.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采用体外产气法研究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按沙柳不同添加量(36.44%和67.08%)调制成2组混合发酵饲料,分别用FF1组和FF2组表示,在各组中添加等量的复合菌剂(活菌数≥5×107CFU/g),考察发酵饲料在发酵1、3、5、7、10、12、15、22、30、45和60 d时,体外培养96 h的产气量、产气动力学参数和24 h瘤胃发酵参数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沙柳混合发酵饲料96 h累积产气量、可消化有机物和代谢能均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2)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经过发酵处理显著提高了瘤胃微生物蛋白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显著降低了p H、氨态氮浓度、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P0.05)。结果提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按沙柳添加量36.44%和67.08%调制的2种发酵饲料可以有效地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提高瘤胃发酵的能量利用效率,增加了微生物蛋白在瘤胃内的合成,且添加量为36.44%时优于为67.08%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胍基乙酸对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3只身体健康、2岁左右、体重为(200~250)kg、安装瘤胃瘘管的锦江黄牛供采集瘤胃液。采取体外产气法对添加不同水平胍基乙酸(0.1%、0.2%、0.3%、0.4%)体外发酵培养,测定24 h培养液中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及干物质消化率等瘤胃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胍基乙酸添加量的增加,0.4%添加组产气量显著提高40.82%(P<0.05)。胍基乙酸添加组的pH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NH3-N浓度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0.1%、0.2%添加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降低了10.55%、15.29%。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随着胍基乙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0.4%添加组显著提高了1.41%(P<0.05)。干物质消化率(IVDMD)随着胍基乙酸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其中0.4%添加组显著提高了11.24%(P<0.05)。(2)胍基乙酸组挥发性脂肪酸总量、乙酸、丙酸、丁酸有上升趋势,并且0.4%添加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TVFA提高了6.58%,丙酸含量提高了9.08%。但是乙酸/丙酸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胍基乙酸添加可以促进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胆碱(RPC)对成年黔北麻羊瘤胃发酵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体况良好,年龄、体重[(35.0±1.2)kg]一致的成年黔北麻羊6只为试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采用交叉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RPC;试验组补饲10 g/d的RPC。试验持续30 d,分2期,每期15 d;每期最后1 d采集瘤胃液测定p H、氨态氮浓度、微生物蛋白产量、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活性,同时采血测定血浆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浓度。结果显示:1)RPC对山羊采食速度没有影响,对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RPC对瘤胃液p H、氨态氮浓度、微生物蛋白产量、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4种纤维素酶活性影响较小,2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RPC对血浆生化指标影响较小,2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补饲10 g/d的RPC对成年黔北麻羊的采食量、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甘草提取物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甘草提取物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选择3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卡拉库尔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通过体外产气法进行甘草提取物添加水平的筛选试验。以绵羊基础饲粮为底物,其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5%、1.0%、3.0%、5.0%、7.0%的甘草提取物,分别培养6、9、12、15、18、21、24 h,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参数(产气量、培养液pH、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氨态氮浓度及甲烷产量)的影响,并应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进行评定。结果表明:24 h发酵结束时,5.0%组、7.0%组的产气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草提取物对培养液pH和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乙酸、丙酸浓度(除0.5%组21 h)均低于对照组;发酵24 h结束时,7.0%组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项指标综合指数1.0%组>0.5%组>7.0%组>3.0%组>5.0%组。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0%甘草提取物最有利于体外发酵。  相似文献   

14.
利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法研究奶牛瘤胃中肽浓度的变化对瘤胃发酵的影响,并探讨瘤胃适宜肽浓度值。试验按0、10、15、16g/L和20g/L氨基氮的肽浓度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pH值、氨态氮值及微生物蛋白产量。结果表明:在各个时间点各组之间的pH均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8h后,15、16g/L和20g/L3组的NH3-N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于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MCP),在第4h和24h时,15g/L和16g/L组与0g/L和10g/L组分别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2h时,16g/L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条件下,人工瘤胃内适宜的肽浓度为16g/L。  相似文献   

15.
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12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各组分别灌服0(对照)、20、30、40 g/d茶皂素,茶皂素与水混匀灌服,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35 d的饲养试验。正试期期间每隔7 d,在晨饲前1 h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测定瘤胃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 H(30、40 g/d组)、氨态氮的浓度(20、30、40 g/d组)(P0.05),但均未超过正常范围值;茶皂素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蛋白(30、40 g/d组)、丙酸(20、30、40 g/d组)和丁酸浓度(20、30、40 g/d组)(P0.05),30 g/d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了20.20%;但茶皂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茶皂素各组的瘤胃液原虫、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烷菌、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补饲茶皂素改善了奶牛瘤胃发酵模式,并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30 g/d的剂量对奶牛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论文主要阐述了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对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原虫、真菌、细菌)的影响,进一步综述了其对瘤胃发酵参数(瘤胃液pH、氨态氮的浓度、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及甲烷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体外条件下,探究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了解猪结肠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利用规律。以成年猪结肠内容物为微生物接种物,在结肠微生物发酵液中分别添加0(C组)、0.10(L组)、0.25 g/L(H组)酪蛋白水解物,厌氧发酵不同时间点(3、6、9、12、18、24 h),分别测定累积产气量、p H及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结果显示:1)发酵3、6 h时,L组和H组p H显著低于C组(P0.05)。2)L组和H组累积产气量均高于C组。3)L组和H组各时间点微生物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6 h时H组又显著高于L组(P0.05)。3)L组和H组各时间点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4)短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浓度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同时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蛋白质底物的添加促进了肠道微生物菌体合成,但是过多的蛋白质底物水平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微生物蛋白浓度;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肠道微生物发酵特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的白菜尾菜与稻草秸秆混合青贮饲料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底物为4种不同处理的青贮饲料,青贮45 d:对照组(秸秆:尾菜为10:0;无添加剂),1组、2组、3组的秸秆∶尾菜均为4:6,但添加剂分别为植物乳杆菌0.030 g/kg和纤维素酶0.200 g/kg、植物乳杆菌0.035 g/kg和纤维素酶0.250 g/kg、植物乳杆菌0.040 g/kg和纤维素酶0.300 g/kg,进行体外瘤胃发酵36 h,测定pH、氨氮浓度、微生物蛋白浓度等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培养期间,各组的pH在6.77~6.94、氨氮浓度在20.09~44.39 mg/100mL;在12 h、36 h时,2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组;在36 h时,2组和3组的原虫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也较高。综上,2组和3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发酵性能,其中,以第2组采用秸秆:尾菜为4:6、植物乳杆菌0.035 g/kg和纤维素酶0.250 g/kg的组合处理青贮饲料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的体外研究来确定酶和甲醛处理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降解特性及同步降解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对瘤胃体外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未处理玉米和酶处理玉米与豆粕或酶处理或甲醛处理豆粕相结合,制备6种不同同步指数的试验饲料。结果:使用未经酶处理的玉米时,高同步指数日粮的干物质消化率最高(P<0.05)。但酶处理玉米与各种豆粕混合时,其同步降解对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所有孵育时间内,含甲醛处理豆粕的日粮氨氮浓度均低于含未处理豆粕日粮和酶处理豆粕日粮(P<0.05),而孵育12和24 h时,酶处理玉米日粮的氨氮浓度低于未处理的玉米日粮(P<0.05)。酶处理玉米组的挥发性脂肪酸总产量和单个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可快速发酵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源具有较高的干物质消化率、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氨氮利用率和嘌呤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