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坦洋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发展的趋势为:萎凋偏重,发酵趋轻,烘焙加强.就坦洋工夫红茶加工的创新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加工优质坦洋工夫红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花果香型坦洋工夫红茶的香气与滋味的形成与加工萎凋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晒青、摇青方法密切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萎凋过程采用轻晒重摇或重晒轻摇处理,有利于毛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提高,而采用轻晒重摇效果好于重晒轻摇。  相似文献   

3.
浅谈金观音工夫红茶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观音新品种系从铁观音与黄旦的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良种,综合性状优良,抗性与适应性广,多茶类兼制。近几年,广大茶区应用金观音鲜叶原料制作高香型红茶,品质优异。系统介绍了金观音茶树品种的特性,并结合目前红茶市场现状,提出重萎凋、轻发酵、适度烘焙的金观音红茶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几个不同茶树品种与坦洋工夫红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个不同茶树品种所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内含生化成分测定,探讨坦洋工夫红茶品质与茶树品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与不同茶树品种的水浸出物、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茶树新品系红袍11是从大红袍(母本)自然杂交F1代中,通过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对红袍11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绿茶、白茶的茶类适制性做进一步鉴定。黄旦、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闽北乌龙茶,感官审评总分最高的是红袍11,加工成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的审评结果与闽北乌龙茶一致,红袍11总分最高的原因是其香气和滋味的得分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福鼎大白茶、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绿茶的感官审评总分最高的是福鼎大白茶,其次是红袍11,最低为大红袍,加工成白茶的结果与绿茶一致。红袍11加工绿茶和白茶总分低于福鼎大白茶的主要原因是其外形、汤色、叶底方面明显逊色于福鼎大白茶。结果表明,红袍11适合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及坦洋工夫红茶,且制茶品质优异,为多茶类兼制品种,适合在乌龙茶区及红茶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利用贵州安顺本地原生群体小叶种茶作为原料进行红茶不同加工技术指标研究,对红茶关键工序萎凋和渥红的温度、时间设计了8种组合的小叶红茶加工技术指标,对加工制作的小叶红茶进行了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评定。结果表明:技术指标为自然温度、较长时间萎凋和自然温度、较长时间渥红的茶叶品质较好,能形成安顺小叶红茶特有的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鲜爽的口感风格。  相似文献   

7.
萎凋温度对宁红茶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萎凋是影响红茶风味的关键工艺,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比较了3种不同的萎凋温度(23℃、28℃、33℃)对宁红茶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宁红茶萎凋工艺温度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萎凋温度对干茶外形、汤色及叶底无显著影响,但对香气和滋味影响较大.香气和滋味随着萎凋温度的升高而提升;低温萎凋(23℃)不利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积累,对咖啡碱积累有利.随着萎凋温度的升高,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降低,茶褐素差异不显著.结合感官和理化分析结果,宁红茶萎凋温度应不低于28℃,以28 ~ 33℃为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萎凋过程中添加外源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木瓜蛋白酶,探讨了不同外源酶对夏季金观音红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这三种外源酶能显著提高红茶水浸出物、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其中以添加纤维素酶的效果最好,其中水浸出物含量达到34.53%,茶黄素的含量达到0.57%,茶红素的含量达到10.93%。  相似文献   

9.
普洱晒红茶是近年从滇红茶叶演变出来的一个茶叶加工产品,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普洱晒红茶是以普洱茶区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日光晒干工艺而成晒红毛茶,经过加工包装成的普洱晒红产品。普洱晒红茶具有地域性(普洱茶区)和普洱茶后期陈化的属性,是普洱茶区加工的一款创新型红茶茶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当今市场上畅销的金毛猴等松溪名优红茶主要特征简述,结合当前红茶市场现状,提出名优红茶加工赶程的茶青贮放、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各个工序的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操作方法、控制程度等,为进一步开发优质红茶提供一定的制作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谈红茶加工中香气的形成与调控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浅谈红茶加工中香气的形成与调控措施夏涛,童启庆(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310029)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享有茶叶“命根子”之誉。不同茶类因加工方法不同,形成了风格通异的香气特征。红茶属发酵茶类,加工时因经历萎凋和发酵工序.使其香气的形成与转化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陕茶1号白茶的萎凋技术,选取陕茶1号秋季茶树鲜叶为原料,以福鼎大白茶、龙井43为对照,分别采用复式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方式制成白茶,并对加工后的茶样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方式制成的陕茶1号白茶,感官审评总评得分、水浸出物含量和茶多酚含量高于复式萎凋,游离氨基酸含量相较于复式萎凋增加了0.96%,咖啡碱含量降低了0.11%。因此,室内自然萎凋可作为陕茶1号白茶的萎凋工艺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红茶市场比较火红,产量增加,价格上扬.但在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工夫红茶加工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紫阳工夫红茶加工的试验研究,初步探索了一些工艺指标,总结出一些规律,为今后的工夫红茶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红茶市场的兴起,福云6号鲜叶原料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加工生产工夫红茶。尤溪应用单芽福云6号生产工夫红茶,金毫显、亮丽,卖相好;所制工夫红茶滋味甜醇,适宜大众化口味,尤其适合刚开始喝茶者。  相似文献   

15.
以传统工夫红茶为对照,对高香红茶的新工艺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了新工艺和传统工艺加工的春茶和夏茶的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高香红茶新工艺加工的红茶品质优于传统红茶,且解决了夏秋茶香气低和滋味苦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采用不同萎凋时间、不同杀青方式和不同干燥方式三种工艺加工茶树花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萎凋时间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氨基酸、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杀青方式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干燥方式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差异较大,而生化成分差异不很明显。对三工艺交互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萎凋22h、蒸汽杀青、微波初干、低温干燥、高温提香工艺加工的茶树花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针对茶鲜叶色泽的计算机量化测定方法,并对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线监测茶鲜叶萎凋程度变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R、G色泽参数能够较好地反映茶鲜叶萎凋程度的变化,其中色泽参数G与萎凋叶含水量变化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717,R色泽参数为0.9516,但色泽参数R在鲜叶萎凋过程中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色泽参数G,综合考虑宜选用色泽参数R作为监测茶鲜叶萎凋程度变化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叶位桑叶及发酵温度对桑红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升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桑红茶的品质和保健功能,以桑红茶中总黄酮、芦丁、异槲皮苷、总多糖、多酚、1-脱氧野尻霉素(DNJ)、氨基酸等活性成分的含量为考核指标,分析不同叶位桑叶原料及加工制作发酵温度2个重要因素对成品桑红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第1叶位的桑叶作原料,制备桑红茶的总黄酮、芦丁、异槲皮苷、总多糖、多酚、DNJ和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含量最高,质量比分别为38.497、1.215、1.127、21.510、1.522、1.043、37.660 mg/g;在32℃下发酵,有利于桑红茶中各种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和定向积累。依据试验结果并综合其他工艺因素认为,以第1叶位的桑叶为原料,25℃下萎凋4 h,在32℃及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发酵8 h,可以得到富含各种活性成分的桑红茶。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茶叶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好茶产业,更好地为茶农、茶企服务,多年来景德镇市茶科所、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深入各茶区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指导。尤其是2014年入春以来,景德镇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先后奔赴浮梁县福安茶叶有限公司、鹅湖镇、勒功乡、臧湾乡、瑶里镇罗源、江村乡等茶场开办名优茶培训班,讲解有机绿茶与有机红茶的加工工艺、名优茶相关知识和有机茶园的管理。在培训班上重点讲解了整合“浮梁茶”品牌,推进“浮梁茶”整体升级的重要意义。浮梁茶品牌以“崖玉,浮瑶仙芝”等五大产品商标为基础,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模式。围绕“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与“江西浮梁、千年茶都”进行深层讲解。茶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茶园,手把手地给学员们传授名优茶的采摘以及茶树科学施肥、防病灭虫技术。并在桃源公司有机茶制茶车间给学员们现场演示了浮瑶仙芝的手工制作和机器加工名优茶的工艺流程。精心指导学员掌握摊晾、萎凋、发酵、烘制等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术。近一个月来,市茶科所开办的名优茶培训班学员共计8300人次,共发技术资料3.5万份。  相似文献   

20.
莲都茶叶主栽品种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乌牛早、安吉白茶、鸠坑、龙井43、金观音5个品种开展红茶试制,通过对主栽品种生物性状、产品感官及理化性状分析,综合评价了莲都茶叶主栽品种红茶适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