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在曲周县辖区内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症状以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为特征,可使雏鸡死亡,成年鸡产蛋量明显减少。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重视程度,帮助养鸡户解决烦忧,本文总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治疗,供读者参考。1病原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病毒不耐高温,低温下能长期存活,常用消毒药可将病原  相似文献   

2.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是目前的一种流行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是唯一的发病群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该病毒没有较强的环境抵抗力,但较耐低温,遇普通消毒药会出现过敏。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以及肝、脾、肾中。鸡气管上皮细胞有较高可能性感染该病毒。空气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可同时通过饮食传播。如果饲养  相似文献   

3.
荣骏弓 《北方牧业》2003,(24):26-26
<正>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根据临床与组织嗜性通常可分为呼吸型、肾病变型和腺胃病变型三种类型。自1995年以来,腺胃病变型IB在我国部分省(市)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控制肾型、腺胃病变型IB的发生和流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D971P株),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该疫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科研究员荣骏弓等从国内发病鸡群中分离到的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D971株)并进行了系统鉴定,该成果"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于2003年1月20日通过了农业部成果鉴定,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2等奖。利用该病毒(IBV-D971株)在SPF鸡胚上连续传105代,培育出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外源病毒检验用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特异性血清,对300只3~4周龄的SPF鸡进行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最后一次免疫21 d后,采血并分离血清;对血清经混合、分装、冷冻、真空干燥后,进行无菌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剩余水分测定、中和效价测定和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抗IBV特异性血清的无菌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和剩余水分测定结果均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血清中和效价为1:800,与IBV H120种毒株的中和指数为106.3,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B87株、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痘病毒、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的中和指数均不大于10;通过AGP、ELISA、HI等试验,确定该血清中不含其他禽源外源病毒抗体。本研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或毒种的外源病毒检验提供了具有良好特异性和高效价的中和用血清。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不同的消化时间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行处理,用血凝试验测定其血凝价.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浓度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价的测定有较大影响,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消化时间的长短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价的测定无明显影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测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价时,用终浓度为2%的胰蛋白酶进行处理,既经济实用,效果又好.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可感染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鸡,尤其是雏鸡和蛋鸡。本研究用7种禽源性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对无菌采集的土杂肉鸡的45份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样本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3%,未检出其他6种禽源性病毒,初步证实该鸡场发生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通常出现在呼吸系统内,在小鸡群和防护较差的鸡群中能够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对免疫系统状态的评价,以及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血清学鉴定,需要有血清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的测量数据。常规的免疫系统状态的检测可以应用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FlockChek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为抗体的定量提供了一种灵敏而特异的方法。这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是专门设计用来确定商品禽群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抗体水平。该检测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可用于检测鸡传染性…  相似文献   

8.
为制备外源病毒检验用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的特异性血清,对300只3~4周龄的SPF鸡进行了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最后一次免疫后21d采血并分离血清,血清经混合、分装、冷冻真空干燥后,对其进行了无菌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剩余水分测定、中和效价测定和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抗IBDV特异性血清无菌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和剩余水分测定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三部(二〇一〇年版)规定;血清中和效价为1:5747,与IBDV B87株毒种中和指数为104.3,与鸡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52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痘病毒、禽呼肠孤病毒S1133株的中和指数均不大于10,通过AGP、ELISA、HI等试验确定血清中不含其他禽源外源病毒抗体。本研究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或毒种的外源病毒检验提供了具有良好特异性和高效价的中和用血清。  相似文献   

9.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省某鸡场发生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病变的病鸡群中分离获得了 1株具有冠状病毒特性的病毒。该分离毒株在电镜下可见到直径为 80~ 14 0 nm、有囊膜及纤突呈冠状排列的病毒粒子。感染鸡胚的尿囊液没有血凝活性 ,经1%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 ,其血凝活性可被传染性支气管炎部分毒株的阳性血清所抑制 ;经 SPF鸡胚传代时 ,可使胚胎发生规律性死亡 ,胚体卷缩 ,呈现明显的侏儒胚特征 ;接种于 10日龄 SPF雏鸡 ,从具有相似病变特征的病鸡腺胃组织中可再分离到该病毒。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部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阳性血清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据此 ,确定该分离株为可导致鸡腺胃肿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用具有腺胃肿大病变的病鸡脏器制备的组织灭活疫苗和用传代鸡胚尿囊液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 ,可使鸡获得较好的免疫力 ,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lnfec-tiousBronchitis,简称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 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c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罗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抚顺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情况,试验对该地区规模化养鸡场内的62只疑似发病病鸡进行了样品采集,经SPF鸡胚传代后提取基因组RNA,PCR扩增病毒S1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从62份疑似病料中共筛查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28株。其中27株分离株属于同一大的进化分支,且该地区分离株与疫苗株H120分布于不同的进化分支。说明该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概率较高,且H120株疫苗对其保护效果差。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首先在1931年报道于美国,1936年确定本病的病原为病毒,1937年病毒在鸡胚内传代成功,现在美、英、加、意、日、南、印、比利时及中国等许多国家均有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沈阳地区某鸡场发生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人变化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例,无菌采集肾脏、肺脏、气管等组织,接种SPF鸡胚,经病毒形态观察、血凝特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我们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经病毒中和试验及核甘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为一株变异株。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病毒病,主要侵袭鸡只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上发病鸡只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肾脏病变、输尿管病变、产蛋鸡的产蛋率下降及蛋的品质降低等情况。目前该病在各个地区的各品种鸡群中均有流行,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动态传染性支气管炎于1930年首先由Schalk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别测定每羽份疫苗成品和每0.1mL半成品胚液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方法探讨了中和温度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和温度对该二联活疫苗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EID50有显著的影响。测定病毒含量时,中和条件以中和温度控制在20℃、中和时间45~60min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传染性比较高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导致。虽然该病的死亡率较低,但患病后会导致蛋鸡或种鸡生长缓慢的同时产蛋率和蛋壳质量也会下降,从而使养鸡业的良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那么,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如何治疗呢,下面进行详细介绍。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其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有囊膜和球形,呈螺旋对称形状。该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不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e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哕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增加养殖成本,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H120株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0-1,10-2,10-3,10-4稀释,分别于33,36,48和60 h收获,测定H120株的效价。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经10-4稀释、36 h收获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弱毒株H120株的效价最高。  相似文献   

19.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气管锣音、咳嗽和喷嚏为特征,雏鸡常见流涕、产蛋鸡常有产蛋率下降,产软皮蛋和畸形蛋等。不同年龄的鸡均易感,但以雏鸡最易感。感染耐过鸡可长期带毒,成为主要的传染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0.
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徐日福(胜利油田胜大集团种鸡场东营257055)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除可引起鸡的支气管炎外,尚可引起雏鸡肾炎、肠炎和母鸡产蛋下降等。该病毒属冠状病毒科,经鸡胚尿囊腔繁殖的病毒,须经卵磷脂酶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