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山羊卵巢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的表达,本试验应用高灵敏度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的分布。结果显示,ERα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存在于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发情期和妊娠期生长卵泡的部分颗粒细胞、原始卵泡卵母细胞胞质、粒黄体细胞胞质及膜黄体细胞胞核、卵泡膜细胞和类固醇细胞胞质;间情期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中的ERα免疫反应产物较少,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卵母细胞中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初级卵泡阶段含量较少,从次级卵泡开始其含量很丰富。以上结果提示,ERα以激活不同信号途径的方式参与了对卵泡生长、排卵及妊娠维持的调控,这为研究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在卵巢中的作用及其生殖调控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旨在揭示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分布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采集泌乳中期(分娩后3~4个月)和静止期(断乳后1个月)各5头健康牦牛的乳腺组织,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Image 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检测ERα和ERβ在牦牛泌乳中期和静止期的分布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对乳腺组织内的ERα和ERβ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多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少部分分布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脂肪细胞的细胞核、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静止期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大量分布于结缔组织中脂肪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少数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泌乳中期ERβ大多分布于乳腺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偶见于血管内皮细胞及脂肪细胞的细胞核中,但着色较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浅。静止期ERβ广泛分布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小叶间结缔组织内间质细胞的细胞核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中,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也有表达,但较泌乳中期阳性细胞数少。牦牛乳腺组织内ER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静止期显著高于泌乳中期(P<0.05);静止期与泌乳中期乳腺组织内ER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不同发育期牦牛乳腺组织内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雌激素受体不同亚型在牦牛乳腺发育及泌乳生物学中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ER免疫反应产物在幼龄公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时雌激素受体(ER)免疫反应产物在幼龄公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中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下丘脑中ER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室旁核、室周核等9个核团,在视前区、下丘脑外侧区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细胞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不等,阳性物质大多位于细胞质和胞核,阳性纤维散布于各阳性核团中;在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室管膜可见大量小而密集排列的深染的阳性神经元。神经垂体中可见大小不等、排列较均匀且染色较深的纤维,腺垂体中腺细胞呈强阳性着色。睾丸曲细精管中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支持细胞以及睾丸间质细胞中的ER阳性产物均为微弱表达。由此表明,幼龄公山羊雌激素除作用于性腺外,还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推测其参与了脑中生殖、内分泌、认知等多种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雌性山羊颈动脉体(CB)是否具有接受雌激素作用的条件,本试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性山羊CB中ERα、ERβ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雌性山羊CB中ERα与ERβ的免疫阳性产物分布广泛,在球细胞、支持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结缔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产物分布,但主要分布于球细胞。以上结果表明CB的球细胞是雌激素作用的主要靶点,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作用于分布在CB球细胞上的ER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产生神经途径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对大鼠垂体雌激素受体(ER)、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运用超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青年雌性SD大鼠垂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补充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观察其对ER、NGF在垂体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ER、NGF免疫阳性反应物在垂体中广泛分布。ER主要分布于中间垂体、腺垂体和神经垂体;NGF主要分布于中间垂体和腺垂体。ER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核膜,NGF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但在部分区域可见胞膜和胞浆中有阳性产物表达。去卵巢大鼠垂体中ER、NGF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的总趋势是显著降低,而补充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6周后,两种阳性产物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随着补充剂量的增加而有较显著回升。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促进ER和NGF的表达,在维持和保护垂体的功能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另外ER、NGF表达变化的相似性提示二者在大豆异黄酮对垂体的作用中是相互调节和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妊娠期垂体中催乳素(PRL)、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的分布和三者之间协调关系.本试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PRL、FSH,LH三种激素在妊娠各期山羊的腺垂体细胞中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在山羊妊娠过程中,腺垂体中PRL阳性细胞多存在于远侧部,数量逐渐增多,胞质呈强阳性;FSH和LH阳性细胞分布在远侧部和结节部,FSH胞质内颗粒着色深浅不一,LH多核膜着色;相对表达量都逐渐升高,而升高程度不同,表现为妊娠后期LH表达量急剧升高,FSH则变化较小,除了FSH的相对表达量在妊娠前期和中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3种激素的相对表达量在妊娠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时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妊娠前、中期FSH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PRL和LH,妊娠后期LH的表达量最高.FSH次之,PRL最低.提示PRL,FSH和LH三种激素相互协同以促进胚胎着床并维持妊娠,而且在妊娠早期PRL起主要作用,之后协同FSH和LH维持妊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营养应激对大鼠胃和小肠内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本试验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标准营养、高营养和低营养条件下健康雄性SD大鼠胃和小肠内ERα阳性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ERα阳性细胞在大鼠的胃和小肠内均有分布,以胃的黏膜固有层胃底腺区和小肠的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分布为主.低营养组ERα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低营养恢复标准营养后,胃中ERα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小肠中ERα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高营养组恢复到标准营养后,胃中ERα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中ERα表达量极显著减少(P<0.01),回肠无明显变化.表明ERα参与食物应激反应中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和免疫调节活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小脑内雌激素受体(ER)、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建立去卵巢SD大鼠模型,以小脑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通过补充17β-雌二醇对ER、NGF和ChAT在小脑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R、NGF和ChAT免疫阳性反应物在小脑皮质主要分布于蒲肯野氏细胞,而在小脑核中主要定位于小脑顶核、间位核和齿状核;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突起中,也存在于胞膜和胞核中。去卵巢大鼠小脑中3种阳性物质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总体呈显著降低趋势,在补充17β-雌二醇后,3种阳性物质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回升。本试验证实雌激素可促进小脑中NGF和ChAT的表达;另外ER、NGF和ChAT表达变化的相似性提示三者在雌激素对小脑的作用中是相互调节和影响的,同时表明雌激素可能既通过基因组机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在小脑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雌激素是否通过交感神经调节雌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状态,试验选取雌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α,β在肠系膜后神经节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α,β阳性产物在雌性山羊肠系膜后神经节广泛存在,强阳性产物存在于神经元胞膜和核中,阳性产物存在于整个神经元胞体以及核仁中。在神经节其他组成结构中也出现了阳性产物。表明在雌山羊肠系膜后神经元中存在雌激素受体,说明神经元对雌激素具有反应性;在神经节其他组成结构中出现阳性产物,说明雌激素可以经交感神经通路影响雌性生殖系统的生理机能,为研究雌性生殖系统的免疫神经调节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受体和雌性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ER)在雌性生殖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雌激素受体是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目前认为存在2种亚型:即经典的ERα和新发现的ERβ。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表明,ERα和ERβ对于卵巢的发育不是必需的,但ERα可通过负反馈回路调节排卵,而ERβ通过卵巢内和卵巢外2条途径调节卵泡的发育和排卵,两者共同作用以维持雌性性征、卵泡发育和排卵等生理活动;在子宫中,ERα占主导作用,在子宫成熟和胚胎附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Rβ则能以反应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调节ER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是在呼伦贝尔地区饲养的三河牛中分别选取泌乳初期、盛期、中期和后期各10头,并年分4次采集乳样,每个泌乳期的重复数为40头。探讨日粮与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内在关系,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三河牛乳中脂肪酸组成的泌乳期变化。结果表明:①三河牛乳中SFA组成中SCFA组成有明显的泌乳期变化,即盛期和中期乳中SCFA组成明显高于后期和初期乳(P〈0.05),而盛期与中期、初期与后期乳没有明显变化(P〉0.05)。另外,乳中MCFA和LCFA组成没有明显的泌乳期变化(P〉0.05)。从乳中SFA的营养价值看,没有显示明显的泌乳期变化(P〉0.05);②乳中USFA组成中除了C16:1、r-C18:3和α—C18:3组成外,其他USFA组成不受泌乳期变化的影响(P〉0.05)。以上四种USFA组成均在泌乳后期和泌乳初期中最高(P〈0.05);③乳中CLA组成具有显著的泌乳期变化,在泌乳后期和泌乳初期乳中最高(P〈0.05);④乳中ω-6PUFA/ω-3PUFA比值由低到高依次为后期〈初期〈中期〈盛期。因此,泌乳后期和初期乳USFA的营养价值明显要高于盛期和中期乳USFA的营养价值(P〈0.05):⑤乳中由脂肪酸而产生的乳风味也是在后期和初期乳中最浓(P〈0.05);⑥对日粮USFA的摄入量和生物氢化率的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泌乳盛期〉中期〉初期〉后期(P〈0.05)。  相似文献   

12.
IFN-γR和ER在大鼠下丘脑中的共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生物活性物质间相互调节和平衡的关系,本试验应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对成年SD雌性大鼠下丘脑中IFN-γ受体(IFN-γR)和雌激素受体(ER)的共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IFN-γR和ER广泛存在于大鼠下丘脑中,其中在视前交叉上核、视前内侧核、室周核、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乳头体前背侧核、乳头体前腹侧核等13个核团中存在大量的IFN-γR和ER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约占全部阳性标记细胞的60.9%;双标记细胞胞质呈黑褐色、胞核呈棕黄色;ER单标着色细胞以神经胶质细胞居多。研究结果表明,IFN-γ和雌激素可以分别以其各自受体为介质进行信号传递和信息整合,同时也通过在同一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而参与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子宫是一个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分子作用靶器官,类固醇激素对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试验通过RT-PCR、Western bloting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怀孕猪整个妊娠期(交配后10、18、32、50、71、90 d)的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mRNA和蛋白质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首次发现,猪的整个妊娠周期中都有雌激素受体蛋白存在。ERα存在于怀孕猪子宫的腔上皮(LE)、腺上皮(GE)细胞和子宫肌层的肌细胞中,而且在妊娠的不同阶段染色的强度并不相同;在怀孕猪妊娠周期内LE和GE细胞中均可检测到ERβ,但子宫肌层上仅只有少许细胞中存在ERβ,并且染色结果显示弱免疫反应。Western bloting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期内都能检测到ERα和ERβ蛋白。RT-PCR结果显示,在妊娠期的每一阶段都有ERα和ERβ的mRNA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相对ERβ而言,妊娠猪子宫中ERα含量更丰富,且占主导地位;怀孕猪整个妊娠周期内都能发现ERα和ERβ,并且可能对雌激素细胞的增值和分化起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20峰泌乳双峰驼不同泌乳阶段乳样的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驼乳中除水分外以脂肪含量最高,其次为乳糖和蛋白质;乳脂率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逐渐增高,泌乳后期达到最高;乳蛋白率泌乳初期最高,其它3个阶段相差不大;乳糖含量泌乳初期和盛期相同,高于泌乳中期和后期,随着泌乳期延长逐渐降低;非脂乳固体随着泌乳期延长逐渐降低,泌乳后期又上升到最高。冰点泌乳后期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3个阶段(P0.05);体细胞数泌乳后期和泌乳初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阶段(P0.0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济宁青山羊出生后发育过程中乳腺组织内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平均光密度和mRNA分子水平的表达规律.应用SP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ERα和PR在济宁青山羊乳腺内的分布;以GAPDH为内参基因,qRT-PCR方法检测ERα和PR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ERα和PR阳性染色主要见于乳腺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细胞、基质细胞和腺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中,偶见胞浆阳性着色,180日龄在腺泡上皮细胞亦可见PR阳性表达;ERα和PR平均光密度自出生~性成熟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性成熟期显著高于出生当天和初情期(P<0.05),但与180日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qRT-PCR结果显示,ERα mRNA的表达量自出生~性成熟期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性成熟期最高,极显著高于出生当天和初情期(P<0.01),180日龄略有下降.PR mRNA表达量自出生当天~性成熟期较低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80日龄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的3组(P<0.01).济宁青山羊出生后发育过程中,ERα对腺管伸长和上皮分化以及PR对腺管分支和腺泡发育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克隆济宁青山羊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免疫组化分析方法,检测济宁青山羊卵巢和子宫内ERβ分布。根据GenBank发布的绵羊ERβ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RT-PCR方法从济宁青山羊卵巢组织中扩增ERβ部分基因。经双酶切和测序分析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ERβ,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经Ni-NTA纯化融合蛋白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检测抗体效价及特异性;使用该抗体检测济宁青山羊卵巢和子宫组织细胞中的ERβ分布。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ERβ部分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ku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证明该融合蛋白能与兔抗人的ERβ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反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检测效价达到1∶213,以此抗体代替购置的标准兔抗人ERβ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反应,特异性良好;使用该抗体建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表明济宁青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存在ERβ的分布。本研究获得特异性兔抗山羊ERβ多克隆抗体,使用该抗体建立免疫组化方法首次报道了济宁青山羊卵巢和子宫ERβ的分布表达,为进一步研究β雌激素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方法学和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对胎儿性腺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是通过位于性腺的特异性受体,即雌激素受体(ER)来实现的。ER包括α(ERα)和β(ERβ)两种亚型。本文总结了此前关于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在胎儿性腺分布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物种,胎儿性腺雌激素受体的分布明显不同,而且即使是在同种动物,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部位其受体的表达强度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性成熟前与性成熟波尔山羊和沂蒙黑山羊卵巢内α、β雌激素受体(α/β-ER)表达的差异规律,根据已发表波尔山羊α/β-ER基因序列,设计不同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稳定检测2种山羊卵巢雌激素受体mRNA含量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对性成熟前后2种山羊卵巢组织中α/β-ER mRNA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性成熟前2种山羊卵巢α-ER和β-ER mRNA表达含量较性成熟山羊低;而且这2种山羊无论性成熟前还是性成熟后,α雌激素受体表达均显著低于β雌激素受体.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雌激素能否影响初级感觉神经元调控活动以及Ca~(2+)在此影响机制中的作用。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仔兔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原代培养体系中雌激素受体(ER)的分布特点;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监测17β-E_2(1、10、100、1 000nmol·L~(-1))对体外培养72h仔兔DRG神经元细胞质内游离Ca~(2+)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Rα、ERβ、GPR30在原代培养DRG神经元中分别有45.61%、32.39%、39.82%的阳性或强阳性神经元,且不同ER阳性或强阳性神经元中不同大小类型神经元所占比例不同;ERα、ERβ在DRG神经元细胞核为强阳性,细胞质为中等阳性,可见极少量弱阳性神经突起;GPR30在DRG神经元细胞核中为弱阳性或阴性,细胞质为中等阳性或强阳性,神经突起呈弱阳性。三种ER均在阳性反应神经元数量、大小类型、反应程度及分布部位上表现一定程度的"异质性";依据17β-E_2诱导神经元内Ca~(2+)荧光强度的变化特征,可将DRG培养体系中的神经元分为3种类型:兴奋型(19.28±0.70)%、抑制型(3.54±0.02)%和不敏感型(77.17±1.48)%;兴奋型神经元又可根据Ca~(2+)荧光变化强弱分为强兴奋型(0.195±0.118)和弱兴奋型(0.032±0.003)两种,随着17β-E_2浓度增大,强兴奋型神经元比例减少,但总兴奋型神经元比例各浓度组无显著性差异,体现出随17β-E_2浓度增大,对强兴奋型神经元[Ca~(2+)]_i增加幅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又非完全抑制。结果提示,(1)仔兔DRG神经元培养体系中神经元三种ER阳性反应的"异质性",表明雌激素可能对不同感觉神经元发挥影响效果不同;(2)Ca~(2+)通路是雌激素影响部分初级感觉神经元活动的作用机制之一。其次,雌激素可通过两种方式对DRG神经元胞内Ca~(2+)通路的效应发挥抑制性作用,一是可直接抑制少量神经元胞内Ca~(2+)信号通路效应;二是随浓度增大对强兴奋型神经元胞内[Ca~(2+)]_i增加所激活效应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超敏 SP法对山羊胎儿脊髓发育中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 Tr KA的表达及其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结果显示 ,山羊胎儿脊髓灰质中存在 NGF及其受体 Tr KA,于 6周龄胚就可检测到 ,随胚龄增加 ,其表达范围及免疫反应着色程度逐渐增强。 NGF主要分布于腹角和背角的神经细胞 ,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胞质和突起 ;Tr KA的分布主要以腹角及胶状质为主 ,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胞核 ,后期胞质及突起也可见到阳性反应。在山羊胎儿脊髓白质中也可观察到 NGF及 Tr KA免疫阳性反应 ,其发育后期更为显著 ,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神经胶质细胞核、神经纤维的轴索及雪旺氏细胞。结果提示 ,NGF不仅对交感和感觉神经元的发育起作用 ,而且还与腹角运动神经元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