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不同颜色果袋对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测定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套袋成熟果实挥发性物质。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处理果实分别检测到43种、40种和36种发性物质,未套袋果实有36种。挥发性物质中酯类为最主要香气成分,红色、蓝色果袋套袋处理酯类均降低,红色、蓝色和绿色果袋果实酯类含量分别占总含量的84.91%、86.35%和88.74%,主要酯类有乙酸己酯、乙酸2-甲基丁酯、2-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丁酯、丁酸己酯;检测出的主要烯类和醇类物质分别是α-法尼烯和正己醇。红色果袋实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蓝色果袋果实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而绿色果袋果实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而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GC-MS技术对蜂蜜花粉汁、未加花粉的蜂蜜酒和蜂蜜花粉酒进行了香气成分分析。蜂蜜花粉汁鉴定出91种,蜂蜜酒87种,蜂蜜花粉酒105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分别是86.45%、82.80%和86.59%。这些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酯类、烷类、烯类、酸类、醛类、酮类、醚类和胺类等。在蜂蜜花粉汁中,醇类和烷类化合物居多;在发酵酒里,醇类和酯类化合物较多。蜂蜜花粉酒与蜂蜜花粉汁有27种共同香气物质,蜂蜜花粉酒与蜂蜜酒有38种共同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及其含量的差异,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最优条件进行分析,并测定油梨顶芽、果皮、果肉、种子、枝条和叶片的挥发物成分和含量。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优参数为:50/30 μm 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0 min。各组织中包括19种萜烯类、5种醇类、14种醛类、4种酯类、4种酸类、10种芳香烃类和1种其它化合物,共有57种挥发物成分被检测出。在顶芽、果皮、果肉、种子、枝条和叶片中分别检测到22、15、21、18、18和19种挥发物成分。顶芽挥发物成分主要以萜烯和芳香烃类为主,占总含量的72.23%和12.07%;果皮挥发物成分主要以萜烯和醇类为主,分别占总含量的59.38%和30.23%;果肉挥发物成分主要以萜烯、醇类和醛类,分别占总含量的63.45%、18.55%和14.12%;种子挥发物成分主要以萜烯和醛类为主,分别占总含量的60.57%和27.55%;枝条挥发物成分主要以萜烯和芳香烃类为主,分别占总含量的58.06%和20.84%;叶片挥发物成分主要以萜烯和芳香烃类为主,分别占总含量的64.30%和15.87%。α-荜澄茄油烯、1-石竹烯、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三碳三烯和橙花叔醇是油梨不同组织中主要的挥发物成分,但其对不同组织挥发性成分的贡献率亦不同。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及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巴氏杀菌和微波杀菌方式对锦橙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杀菌后的锦橙汁香气成分变化,并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杀菌后,共检测出5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34种,主要是烯烃类、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相比未杀菌橙汁,巴氏杀菌后产生了2种新的挥发性成分,同时消失了10种挥发性成分;微波杀菌后新产生了5种挥发性成分,同时有3种挥发性成分消失了。微波杀菌处理橙汁有利于橙汁中萜烯类和酯类香气物质的保留,而两种杀菌方式对橙汁中醇类、醛类和酮类物质的影响均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白花木瓜果实的香气成分,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木瓜果实中的香味物质,用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各成分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花木瓜果实中被鉴定出48种成分,包括17种醇类、13种酯类、7种酸类、5种烷烃类、3种杂环类、2种醛类和1种烯烃类。其中含量较高的依次为-松油醇(20.14%)、苯甲醛(10.43%)、芳樟醇(8.66%)、十六烷酸(6.30%)、癸酸(2.94%)、顺-呋喃型芳樟醇氧化物(2.56%)和4-癸烯酸甲酯(2.47%)。  相似文献   

6.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3个品种的百香果果汁挥发性物质。从3个品种的百香果果汁中共分离出9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25种,各品种均以酯类、醇类、醛类、烯类、酮类化合物为主,但各品种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异,黄金果果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特有挥发性物质最多,台农果汁中的挥发性物质和特有的挥发性成分最少。酯类是百香果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但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中的主要呈味物质不同,黄金果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丁酸乙酯、 正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台农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紫果1号果汁中主要的呈味物质为乙酸乙酯。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赋予不同的品种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7.
果实挥发性物质包括酯类、醇类、醛类、酸类等,是果实芳香气味的主要成分。于1997年进行试验,利用GC/MS/DC联用仪(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套袋与未套袋鸭梨果实内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样果于9月10日采自河北省泊头市林业局苗圃场17年生树树冠中部,在室温下贮放1周后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未套袋鸭梨果实含挥发性成分23种,其中酯类12种,烷类3种,酮类、醇类和膦类各1种,未知待定成份5种;其中以酯类含量最高,相对含量为68.79%,绝对含量14.9μl/100g;酯类中以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为主,两者相对含量之和为39.9%,绝对含量之和8.65μl/100g。套袋鸭梨果实内挥发性物质种类为24种,其中酯类8种,酮类、醇类和膦类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柑橘品种之间的精油成分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沃柑、红江橙、橘柚3种柑橘果皮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沃柑、红江橙、橘柚分别检测出74、85、74种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81.6%、87.03%、79.38%,主要为萜烯烃类、酯类、醛类、醇类、酮类和酚类成分,其中萜烯烃类、酯类、醛类含量最高。三种柑橘果皮共有35种相同成分,主要为1-辛醇、香茅醇、紫苏醇等。独有的香气成分中,沃柑有21种、红江橙29种、橘柚20种。不同柑橘品种精油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之间的差异是造成柑橘果皮不同香气及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主栽品种‘黄金’和‘紫香’西番莲果实为试材,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分析两种百香果果实挥发性风味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GC-IMS技术,在西番莲果实中共检测出4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已定性物质43种,主要包括酯、醇、萜烯、酮和醛类化合物,以酯、醇和萜烯类为主。‘黄金’西番莲果实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等酯类和柠檬烯、月桂烯等萜烯类物质含量较高,而‘紫香’西番莲果实中己酸异戊酯、辛酸乙酯、己酸甲酯、甲酸乙酯、2-甲基丁酸丁酯、丁酸甲酯、丁酸己酯等酯类和2-庚酮、丙酮等酮类物质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可以有效区分两种西番莲果实,前两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高达99%。同时,构建了两种西番莲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为西番莲品种识别、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桑叶为原料,通过自然发酵与直投式发酵方式生产桑叶酸菜。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比较分析了两种发酵方式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的桑叶酸菜共鉴定出75种风味物质,醇类的相对含量最高,为35.21%;其次是酯类,为25.53%。直投式发酵的桑叶酸菜共分离鉴定出71种风味物质,酯类的相对含量最高,为37.21%;其次是醇类,为22.98%。两种发酵方式的主要香气成分类似,但相对含量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1.
采用3种提取方法提取杨梅叶精油,将其添加入卷烟中评吸评价,评价最好的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的杨梅叶精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杨梅叶精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辩仪分析检测杨梅叶精油成分和主要香味物质。共检测出84种物质,烯烃类物质46种,醇类物质16种,酮类物质8种,醛类物质5种,酯类物质4种,酸类物质1种,酚类物质1种,烷烃物质1种和酰类物质1种,其中β-石竹烯(40.16%)和α-葎草烯(28.023%)含量最高。检测出46种香味成分,综合分析表明β-石竹烯、α-白菖考烯、氧化石竹烯和α-葎草烯是杨梅叶精油的关键特征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2.
藏羊是甘肃省甘南州的优势畜种之一,在各类家畜中所占比重居首位。试验对12月龄藏羔羊进行了3个月全舍饲育肥后与同一饲养条件下的成年藏羊进行屠宰,对其肉的风味化合物进行了测定,旨在分析研究年龄对藏羊肉风味物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藏羊肉质及其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藏羔羊肉和成年藏羊肉中分别有46种、4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藏羔羊和成年藏羊肉中烃类物质分别为24.92%、22.03%,醛类分别为20.13%、26.69%,醇类分别为27.57%、21.53%,酮类分别为11.21%、14.66%,酸类分别为6.58%、8.81%,酯类分别为2.14%、1.68%,芳香类分别为5.48%、3.53%,杂环类分别为1.94%、1.07%。藏羔羊肉特有的挥发性化合物有19种,其中烃类4种,醛类4种,醇类4种,酮类2种,芳香类2种,酸类、酯类、杂环类各1种,成年藏羊肉特有的挥发性化合物有14种,其中烃类3种,酮类3种,醇类、杂环类各1种,醛类、酯类、芳香类各2种。藏羔羊和成年藏羊肉中共检测出60种挥发性化合物,藏羔羊肉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丰富,膻味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低于成年藏羊肉,而且脂肪氧化程度较成年藏羊肉低。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测定了甘南去势牦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甘南去势牦牛为试验组、公牦牛为对照组,宰后均取背最长肌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甘南去势牦牛肉中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6种醇、10种烃、6种醛、4种酸、5种酯、4种酮、芳香族2种及杂环类1种,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约为38.02%,烃类物质为16.58%,醛类物质相对含量约为14.80%,酮类、酯类及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68%、6.72%和3.92%。公牦牛肉中共检测到5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6种醇、10种烃、6种醛、4种酸、5种酯、4种酮、芳香族3种及杂环类2种,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约为37.78%,烃类物质为16.99%,醛类物质相对含量约为14.63%,酮类、酯类及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81%、5.85%和3.95%。甘南去势牦牛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比公牦牛少两种,主要的呈味物质代表鲜香味的醛类物质、清香味的醇类及油香的酮类物质均高于普通公牦牛。  相似文献   

14.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沙田柚果肉中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沙田柚由于受当地土壤、气候、栽培管理等条件的影响,在果肉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三个不同产区沙田柚果肉中共检测到5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广西沙田柚32种,广东沙田柚34种,四川沙田柚40种,相同的挥发性物质有21种。四川沙田柚含有11种独特挥发性物质、广西沙田柚3种、广东只有1种。萜类和醛类的种类最多,酯类和醛类含量最高。广西和广东沙田柚果肉中的挥发性物质以酯类为主,分别占总量的91.69%和60.28%,四川沙田柚果汁中醛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总量的48.14%。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山刺玫鲜花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方法从山刺玫鲜花中鉴定出42种香气成分,以醇类(54.88%)和醛类(19.55%)化合物为主。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前5种成分分别为苯乙醇(12.69%)、香叶醇(9.85%)、香茅醇(8.80%)、橙花醇(7.84%)和2-正戊基呋喃(7.45%)。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海南特种野猪和屯昌黑猪的肌肉挥发性风味特性的差异,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吸附提取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组分,经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分析检测背最长肌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根据总离子流图,由计算机Nist和Willey库检索定性检出的化合物,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检出的化合物进行定量并用相对含量表示;采用SAS 9.0软件整理数据并对成分相同且相对含量大于1%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观测两种杂交猪肉品质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差异,结果用百分比和特征向量表示。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杂交猪的肌肉中,主要检测出醛类、醇类、酮类、烃类、酯类、酸类、杂环化合物等。脂质的氧化产物醛、醇以及酮类化合物是海南特种野猪肌肉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85.95%,其中醛类物质含量最多,占总体化合物的60%以上,而碳氢化合物、酸类、酯类、酚类、杂环化合物含量较低。肉品中重要的风味呈味物质是含硫、含氮及杂环化合物,在两种肉品中检出对猪肉香气有重要贡献的2-烷基呋喃,并且含量相对较高。与屯昌黑猪相比,海南特种野猪肉中碳氢化合物种数相对含量总数小于屯昌黑猪,主要以庚烷、β-蒎烯、1,3-二甲基-环戊烷为主。十一醛、十四醛、顺-2-壬烯-1-醇、2,4-己二烯-1-醇、1-苯基-1,2-丙二酮、β-蒎烯等多种化合物只存在于海南特种野猪中,因此推测脂质的氧化产物醛、醇以及酮类化合物是造成海南特种野猪和屯昌黑猪肉风味差异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采集2种槟榔盛花期雌花的气味指纹,比较2种槟榔雌花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差异,构建其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并对挥发性物质进行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结果表明:两种雌花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72种,两者挥发性物质含量差异主要集中在醇类和酯类,其中‘黄花’的醇类物质中乙醇、3-羟基-2-丁酮、异丁醇均数倍于‘白花’。而‘白花’中酯类物质总含量是‘黄花’的2.6倍,以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3-甲基丁酯为主,其他如乙酸叶醇酯、乳酸乙酯、乙酸己酯、丁酸甲酯在‘白花’中的含量也倍于‘黄花’。通过相似度和主成分分析,可以根据槟榔雌花挥发性风味物质来区分两种槟榔雌花,为槟榔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及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短毛黑水貂是我国人工饲养的主要水貂品种之一,为了解短毛黑水貂肌肉脂肪的组成成分、风味性成分,探讨其利用价值,分别利用气相色谱检测了水貂皮下脂肪中各种脂肪酸成分含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了背腰最长肌和股四头肌中各种氨基酸成分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检测了肌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结果显示短毛黑水貂皮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可达25.76%;背腰最长肌和股四头肌中16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1.0%和18.4%;必需氨基酸分别占8.5%和6.8%,除甲硫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的评分均接近或大于理想模式相应必需氨基酸的分值;肌肉中检测到2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醇类、醛类、酮类三类化合物分别占8.63%,69.77%和3.44%;而呋喃类和烃酯类含量不到10%,这些对水貂肌肉脂肪胴体的特殊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苹果种质资源具有不同的果实品质,本文以2012年从保加利亚引进的4个苹果主栽品种和烟台本地主栽品种‘红将军’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成熟期果实的常规品质、糖酸组分和香气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保加利亚品种与烟台本地品种在果实品质、口感和风味上存在明显差异,‘Martinike’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和总单宁含量均为最大,数值分别是9.8kg?cm-2,14.1%和9.43%、780.15mg?kg-1;在香气物质成分分析中,‘Martinike’检测出的香气物质种类最多为43种,且其醇类相对含量最高为27.79%,是典型的醇香型苹果,另外‘Martinike’的酯类含量最高,而与贮藏性呈正相关的ɑ-法尼烯的相对含量却是最低。综上认为,‘Martinike’的综合性状最为优良,可作为种质资源与本地品种杂交进行创新利用,并优先在烟威地区乃至全省及苹果适栽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e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5个肯尼亚红碎茶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5个肯尼亚红碎茶中共检测出113种主要香气成分,其中1号茶样60种.2号茶样61种,3号茶样48种,4号茶样47种,5号茶样50种。5个茶样共有的香气成分为18种。1号和5号茶样以蒋烯类衍生物为主,百分含量分别为44.19%和44.91%。2号和4号茶样以脂肪类衍生物为主。分别占53.25%和53.05%。3号茶样的萜烯类衍生物与脂肪类衍生物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