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为了研制一种高效、安全及无污染的生防菌剂,本文以核桃内生生防菌解淀粉芽胞杆菌Ht-q6为材料,通过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确定了生防菌Ht-q6可湿性粉剂的最佳助剂配方及对番茄叶霉病和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为载体硅藻土(85%)、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6%)、稳定剂KH2PO4(1.0%)、紫外保护剂抗坏血酸(1.0%)。该粉剂芽胞含量2.28×1010 cfu/g、杂菌率0.5%、pH 5.8、细度93.5%、干燥减量2.5%、润湿时间45 s、悬浮率85.6%,符合国家标准值,质量合格。同时采用喷雾法测定了不同浓度菌剂对大棚中番茄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稀释200×(制剂用量225 g/667m2)的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7.1%和74.3%,与对照药剂75%百菌清的防效相比,叶霉病防效差异不显著而灰霉病防效差异显著。该菌剂的研制在生产实践中为番茄病害提供一条生防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1亿CFU/g哈茨木霉菌水分散粒剂、2亿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4%井冈霉素水剂、0.3%苦参碱水剂4种生物农药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开展田间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4种生物药剂中,2亿孢子/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最好,第2次施药7 d后防效为73.38%,显著高于1亿CFU/g哈茨木霉菌水分...  相似文献   

3.
木霉菌转化体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保护地的特殊条件使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同时由于生产上仍缺少抗病品种,且灰霉病菌已对多种化学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制约了番茄的安全生产。因此筛选或构建具有高效生防活性的新型生物农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木霉菌防治番茄灰霉病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Elad等、Eden等和Dik等利用339或Trichoderma harzianum成功防治了灰霉病。然而多数生防木霉菌的防效仍难超过化学农药,因此通过生物技术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具有高效生防活性的木霉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用3亿CFU/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以3种常规化学药剂做为对照,在河南商丘开展了大棚草莓灰霉病防治试验,比较不同药剂的防效高低;并采用喷雾、灌根、喷雾+灌根3种方式施用木霉菌,比较同种药剂不同施用方式取得的防效高低。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药次数增多和药后时间延长,木霉菌对草莓灰霉病的总体防效高于3种对照药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雾+灌根综合施用木霉菌对该病的防效最高,3次药后防效达到90.83%,草莓品质、产量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木霉Trichoderma spp.厚垣孢子可湿性粉剂的储存性能及应用效果,采用稀释涂平板法测定了保存过程中木霉Tr-92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可湿性粉剂的存活率以及在黄瓜叶片上的定殖能力,并采用盆栽试验法比较了2种木霉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木霉厚垣孢子制剂贮存180 d时孢子存活率达到72.8%,显著高于分生孢子制剂的42.2%;喷施后7 d,木霉厚垣孢子制剂和分生孢子制剂在黄瓜叶片上的定殖数量分别为1 580个/cm~2和1 490个/cm~2,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厚垣孢子制剂定殖时间大于分生孢子制剂;1 000倍稀释的木霉厚垣孢子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达99.20%,与嘧菌酯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在喷施后7 d和12 d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分生孢子制剂。研究表明,木霉厚垣孢子制剂的储存性能和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效均显著优于木霉分生孢子制剂。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小麦重大病虫科学有效防治,促进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实现小麦稳产提质增效,选用480 g/L丙硫菌唑SC在松滋市开展小麦赤霉病试验示范。结果显示,经过防治2次后,防效最好的依次是单剂480 g/L丙硫菌唑SC 30 g/667m2,防效高达95.4%、组合用药480 g/L丙硫菌唑SC20 g/667m2+30%肟菌酯·戊唑醇SC 20 g/667m2,防效达94.8%、单剂480 g/L丙硫菌唑SC 20 g/667m2,防效为90.8%;效益方面,单位纯增收益依次是159.8元/667m2、128.6元/667m2、133.8元/667m2。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大力推进减量增效,开展了甲维盐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制剂5%甲维盐6 g/667m2,有20.8%的幼虫从玉米芯叶爬出且死亡;单独施用制剂5%甲维盐分别4 g/667m2、3 g/667m2、2.4 g/667m2时,从芯叶爬出且死亡的幼虫比率均≦6.3%,而加入助剂后,幼虫从芯叶爬出并死亡比率均超过20.8%,且防效与单独施用高剂量的5%甲维盐6 g/667m2差异不显著,均超过91.7%;推荐在对草地贪夜蛾虫害防治中添加增效助剂,可以提质增效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REMI转化体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不同木霉菌转化体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及机理,为木霉菌生物防治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基因整合技术(restriction enzyme-mediated integration,REMI),通过插入线性化质粒DNA获得了生物防治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效果优于出发菌T21菌株(出发菌)的3个木霉菌转化体Ttrm31、Ttrm34和Ttrm55,对侵染花器和叶片的灰霉病防效分别比原生物防治木霉菌株提高了16.9%和8%。木霉菌转化体的产孢能力、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对碳氮源的利用能力及对高温的抵抗能力都有所提高;木霉菌转化体本身产生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比出发菌高,因此通过REMI技术可以获得新的有益木霉菌转化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物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水平。说明REMI技术可以用于改良生防木霉菌株的功能,提高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于2021年在浙江省桐庐县施用不同药剂组合在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若虫(幼虫)高峰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喷施1次10%三氟苯嘧啶SC 16 mL/667m2 +6%阿维·氯苯酰SC 50 mL/667m2和喷施1次60%吡蚜·呋虫胺WG 18 g/667m2 +30%茚虫威WG 10 g/667m2,对五(3)代稻飞虱的速效、控效均较好,药后3 d校正防效分别达90%和88%,药后7 d~14 d校正防效均达97%以上;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幼虫、保叶效果也均较好,药后6 d对幼虫校正防效分别达75%和83%,对虫苞校正防效分别达82%和73%,药后13 d对虫苞校正防效仍分别达80%和81%;且均对稻飞虱主要天敌蜘蛛较安全。以上说明杀虫剂混施对单季稻五(3)代稻飞虱和稻纵稻纵卷叶螟主害代适期防治一次,具有较好的综合防控效果,可因地制宜在单季稻区轮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选择25%咪鲜胺EC 50 mL/667m2、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50 mL/667m2、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25%咪鲜胺EC 40+50 mL/667m2共3种药剂配方来研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50 mL/667m2在油菜盛花期一次施药,病株率为0.67%、病情指数0.38,发病最轻,防效达到88.74%,防效最好;且施药后无药害,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木霉菌是广泛应用并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植物病害生防真菌。市场上木霉菌制剂多是分生孢子为主要成分的可湿性粉剂,存在着货架期短,生产和使用时有粉尘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木霉菌应用上的这一瓶颈问题,提高木霉菌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针对木霉菌T4在高产厚垣孢子发酵培养基及工艺优化的基础上,对其水分散粒剂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以硅藻土为载体,3%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0.4% UV保护剂抗坏血酸,4%崩解剂可溶性淀粉,3.2%粘结剂淀粉,利用摇摆湿法进行造粒,得到1×108cfu/g的木霉菌T4水分散粒剂。在田间防治番茄灰霉病,花期或者发病初期首次用药,施药浓度为300~500倍稀释液,施药间隔期为7 d,总共用药3次。结果显示,最佳使用浓度为300倍稀释,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1.85%,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相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麦麸、玉米粉、稻壳、秸秆、甘蔗渣等固体基质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棘孢木霉DQ-1分生孢子固体发酵基质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发酵产物对黄瓜、辣椒、番茄和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单一麦麸为发酵基质时,棘孢木霉DQ-1产孢量最大,发酵5 d产孢量为1.51×109 CFU/g;以麦麸:玉米粉:稻壳:硅藻土复配比例为5.8:0.5:1.7:1.0时产孢量最大,发酵5 d棘孢木霉DQ-1产孢量可达2.63×109 CFU/g。固体发酵条件以液体接种量为2%时,发酵第12 d棘孢木霉DQ-1的产孢量最高,可达7.18×109 CFU/g。盆栽试验表明,棘孢木霉菌DQ-1分生孢子粉对黄瓜、辣椒、番茄和西瓜幼苗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效果。本研究结果为棘孢木霉菌DQ-1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定植时期最易造成死苗的真菌病害。本文研究了生物刺激素(木霉菌、海藻酸、聚谷氨酸)协同灌根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以及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木霉菌、海藻酸、聚谷氨酸单剂灌根和木霉菌+海藻酸、木霉菌+聚谷氨酸的协同灌根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炭疽病造成的死苗率,其中木霉菌+海藻酸的防效最高,可达78.26%。相比对照,所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和加氧酶活性等光合指标,以及土壤脲酶活性。协同灌根处理显著提高草莓株高、根茎粗、叶柄长、叶面积等生长指标达15.62%~47.00%。其中木霉菌+海藻酸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土壤脲酶活性最高。综合而言,木霉菌与海藻酸协同灌根在促进生长、促进光合、提高土壤供氮水平以及防控草莓炭疽病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可作为生物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确不同杀虫剂对单季稻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兼治三代二化螟主害代的防控效果.[方法]对4种杀虫剂防治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兼治三代二化螟的田间试验.[结果]每667 m 236%抑食肼·茚虫威SC 70 mL、6%阿维·氯苯酰SC 40 mL、5%甲氨基阿维菌素WG10 g 3种处理对单季稻四(2)代稻纵卷叶螟以36%抑食肼·茚虫威SC 70 mL较佳,药后4 d对幼虫校正防效达80.0%,其次为6%阿维·氯苯酰SC 40 mL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WG 10 g防效分别为66.7%和64.7%,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持效性以6%阿维·氯苯酰SC较好.每667 m 236%抑食肼·茚虫威SC 70 mL、6%阿维·氯苯酰SC 40 mL、12%甲维·氟酰胺ME 20 mL对五(3)代稻纵卷叶螟防效均较好,药后7 d对幼虫校正防效分别为76.9%、51.1%、60.0%,药后17 d保叶效果分别达49.3%、38.9%、59.8%,对六(4)代稻纵卷叶螟持效性以12%甲维·氟酰胺ME较好;对三代二化螟主害代兼治防效均较好,株防效分别达78.9%、100%、78.9%,但以6%阿维·氯苯酰SC为最佳.[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浙西北单季稻区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和三代二化螟主害代科学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可造成草莓烂果,严重影响草莓产量和采后保存。为了探明日光温室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在2013—2014年生长季和2014—2015年生长季,对北京地区草莓日光温室空气中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数量、草莓花瓣带菌率和灰霉病病果数进行了动态监测和调查,同时对日光温室中气象因子进行了系统监测和记录。结果表明,在草莓日光温室中,利用孢子捕捉器捕获的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数量在一天中主要集中在5:00-18:00,以11:00-14:00数量最大。在一天中每小时捕获的分生孢子数量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新增草莓灰霉病病果数与7 d前当天捕获的分生孢子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2,P≤0.01),与7 d前当天的新鲜花瓣带菌率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7,P≤0.01),这为利用捕获的分生孢子数量和新鲜花瓣的带菌率预测7 d后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日光温室中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为该病害的防控和预测测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常用新型除草剂防除直播晚稻抗药性稗草的效果.[方法]选择常用新型茎叶除草剂及组合用药,在播后苗前实施了封闭控草的直播晚稻田间稻苗3叶期,进行茎叶喷施防除抗药性稗草示范试验.[结果]参试药剂对稗草具有很高的株防效、鲜重防效,但药后田间残存稗草仍能对水稻造成危害:10%口恶唑酰草胺EC 100~130 mL/667m 2、10%口恶唑·氰氟EC 200 mL/667m 2、(13%氰氟·吡啶酯EC80 mL+10%氰氟草酯EC 120~150 mL)/667m 2、(3%氯氟吡啶酯EC 100 mL或13%氰氟·吡啶酯EC 80 mL+6.9%精口恶唑禾草灵EW 20 mL)/667m 2、10%氰氟草酯EW 160 mL/667m 2,残存稗草造成轻度至中等偏轻危害;10%口恶唑·氰氟EC 160 mL/667m 2、(13%氰氟·吡啶酯EC 80 mL+10%氰氟草酯EC 100 mL)/667m 2,残存稗草造成中等危害;10%双草醚SC 50 mL/667m 2、34%敌稗EC或70%敌稗·丁草胺EC 180 mL/667m 2,残存稗草造成严重危害或草荒;只有10%口恶唑酰草胺EC 160 mL/667m 2、(3%氯氟吡啶酯EC 100 mL+10%氰氟草酯EC 100 mL)/667m 2、10%氰氟草酯EW 200 mL/667m 2处理,药后残存稗草对水稻基本无草害.[结论]为直播晚稻抗药性稗草防除提供技术指导,提出了直播晚稻抗药性稗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自稻茬分离获得1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细菌hzq1601。经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菌株hzq1601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hzq1601与多菌灵相容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可在1000 mg/L的多菌灵药液中正常存活。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8 cfu/mL的hzq1601菌液分别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667m2和70 g/667m2联合施用的防治效果为87.1%和81.0%,与单独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处理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单独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g/667m2和70 g/667m2处理的防治效果,说明上述hzq1601菌液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2种组合对赤霉病的防治具有减药增效作用。对菌株hzq1601基因组的分析表明其基因组中存在13种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显示其具有多方面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18.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期间和采后主要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通过离体试验对比了水杨酸、哈茨木霉、尖孢镰刀菌菌株F-1和F-2防治草莓果实灰霉病发生的效果,发现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菌株F-1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测定结果显示,F-1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70.06%,与400 g/L嘧霉胺悬浮剂的1000倍稀释液的防效相当。进而探讨了该菌防控草莓灰霉病发生的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发酵液能降低灰霉病菌丝的粘附性,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9.8%,且能诱导提高草莓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F-1的孢子能有效提高草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同时接种F-1孢子和发酵液则能最高限度地提高草莓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最高值分别达到13.6、158.9和269 U/g。  相似文献   

19.
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木霉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应用和研究非常广泛的一类生防真菌。本文阐述了木霉在多种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及防治效果,并概括了木霉在生防过程中对植物病原物的生防机制,包括竞争、重寄生、抗生作用等,以及木霉与植物互作中对植物促生和诱导植物抗性的机制。目前,世界上含木霉的商品化制剂已超过250种,在不同国家地区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更多的优秀生防木霉菌株也在通过野生菌株筛选或遗传改良等方式开发。木霉生物防治及机制研究对推广生物防治和减少化学农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应用技术,本文初步研究生防菌Jt84定殖规律以及不同喷施时期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结果显示:生防菌Jt84在水稻叶表能够有效定殖,7~16 d时,叶表定殖菌量维持在104cfu/cm2,30 d仍可在水稻叶表检测到生防菌Jt84;生防菌Jt84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水稻叶枕平时期(旗叶与倒二叶的叶枕在同一处),田间试验表明在此时期防治,当解淀粉芽胞杆菌Jt84使用量为200~400 mL/667 m2时,对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为77.8%~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