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种氨态氮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硝化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鲜干润均腐土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在同一肥土比条件下,分析不同氮源对硝化作用过程中pH和Nmin的影响,并分别建立了NH4 -N和NO3--N的硝化动力方程.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均表明,① NH -N消耗速率和NO3--N增加速均呈抛物线状变化.NH -N消耗速率高于NO3--N的增加速率.NH -N消耗起始速率高于NO3--N的增加起始速率.② NH4Cl的起始NH -N消耗和NO3--N增加速率在较长时间内(一周)维持在一个低水平,随后升至与(NH4)2SO4相当.Cl-能够抑制NH -N的转化.③钙积干润均腐土NO3--N增加最大速率[5.8~8.8 mg/(kg·d)]接近于一固定值与肥料种类无关.NH4 -N的消耗最大速率[7.8~23.5 mg/(kg·d)]变幅较大与肥料的性质和土壤生物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无机盐和有机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在室内利用沙柱法和染色法测定了二者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迁移能力及侵入番茄根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盐处理浓度的增加,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迁移能力和侵入能力显著降低。在4μg/m L KSCN、C6H8O7、KCl、KH2PO4、KHCO3和Mn SO4·H2O沙柱中,15 d后2龄幼虫的平均迁移距离最小,分别为0、0.33、0.52、0.53、0.55和0.58 cm,而对照为0.94 cm。2龄幼虫在Ba NO3、K2HPO4、KHCO3、Cs Cl和KSCN各浓度沙柱中的平均迁移距离均小于0.94 cm。2μg/m L NH4NO3、KH2PO4、(NH4)2CO3、Cs Cl、(NH4)2SO4、Na SCN和NH4SCN处理15 d后,2龄幼虫对番茄根部的侵入率最低,分别为1%、2.33%、1.33%、2%、2%、1%和1.67%。表明对2龄幼虫侵入番茄根部抑制效果最明显的盐为NH4NO3、KH2PO4、(NH4)2CO3、Cs Cl、(NH4)2SO4、Na SCN和NH4SCN。  相似文献   

3.
以22年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长期施用氮磷化肥(NP)下不同种植体系土壤交换性钙在剖面上分布与累积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为石灰性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较高;不同种植体系交换性钙在土壤剖面上发生淋溶累积现象,在140~180 cm土层产生累积峰,累积峰值:玉米-小麦(2a)+糜子轮作为13 180mg/kg、豌豆-小麦(2a)+糜子轮作为12597mg/kg、红豆草-小麦(2a)轮作为11 960mg/kg、豌豆-小麦(2a)+玉米轮为11 778mg/kg、小麦连作为11 590mg/kg、小麦(2a)+糜子-玉米轮作为11 290mg/kg;不同种植体系0~200cm土壤交换性钙的总累积量以玉米-小麦(2a)+糜子轮作最高,为269.67 t/hm2,小麦连作最低,为218.78 t/hm2。不同种植体系交换性钙在土壤剖面上分布不同主要是由作物和种植方式不同引起,不同种植体系0~200 cm土壤交换性钙的总累积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对不同类型盐离子的趋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类型盐离子的趋化性,在琼脂糖平板培养基上测试了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对37种无机盐和11种有机盐的趋化反应。结果表明,Cl-和SCN-盐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排斥作用;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排斥作用的NO-3盐为Ba(NO3)2、NH4NO3、Mn(NO3)2;H2PO-4或HPO2-4盐为KH2PO4、K2HPO4;CO2-3或HCO-3盐为 Na2CO3、K2CO3、(NH4)2CO3 和KHCO3;OH-盐为KOH和 NaOH;有机酸为C2H4O2、C3H6O3和C4H6O6。含有相同阳离子的不同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吸引或排斥作用不受影响。阴离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排斥作用大小为SCN->NO-3>Cl->OH->CO2-3> H2PO-4>有机酸>SO2-4。只有KCl、Ba(NO3)2、NH4NO3、Mn(NO3)2、(NH4)2CO3、C2H4O2和 C4H6O6对线虫的趋化性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他被测试的41种盐浓度对线虫的趋化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铵类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寄主体外测定了铵类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J2)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南方根结线虫J2有不同程度的致死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致死效果均显著增加。其中NH4HCO3对J2作用最为敏感,浓度为0.025 mol/L(25 ℃,pH 7.95)时校正死亡率达53.5%,浓度达到0.05 mol/L(25 ℃,pH 8.20)时校正死亡率可达100%,而其他化合物只有在高浓度时致死效果才显现出来。致死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NH4HCO3<(NH4)2SO4<NH4CNS<NH4NO3 <NH4H2PO4<NH4Cl<(NH4)3PO4•3H2O<(NH4)2HPO4。同时测定了南方根结线虫J2的酸度适应范围是pH4.1~11.0。  相似文献   

6.
目前,石灰性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和交换量的连续测定方法还很不成熟。前几年,我们在引用和改进澳大利亚Tucker法的基础上,对我国东北以苏打、氯化物为主的盐碱土,内蒙、北京、西藏等以CaCO_3为主的石灰性土,以及横断山地区(川西、滇北)和四川的紫色砂页岩上发育的石灰性紫色土,进行交换性能分析所得的结果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而对西北地区(如新疆)以石灰(CaCO_3)和石膏(CaSO_4)为主,并含碳酸镁(MgCO_3)、硫酸镁、硫酸钠(MaSO_4、Na_2SO_4)等其它盐类的土壤还未进行过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浓度NH4HCO3、Cu SO4·5H2O和Fe Cl3·6H2O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将化合物处理后的2龄幼虫接种番茄,通过根染色和根系冰冻切片法观察2龄幼虫的发育状况和根系内巨细胞的形成,并测定了番茄根系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50mmol/L NH4HCO3、1.4mmol/L Cu SO4·5H2O和1.4 mmol/L Fe Cl3·6H2O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后,番茄根系内2龄、3龄及4龄幼虫数量均显著小于对照;根系内丙二醛、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根系活力显著增强;经NH4HCO3处理后,根系内巨细胞形成缓慢,14 d时出现巨型细胞空洞现象。3种化合物处理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显著,处理后的线虫对番茄植株致病力减弱,表现为NH4HCO3抑制作用最强,Cu SO4·5H2O次之,Fe Cl3·6H2O最弱。  相似文献   

8.
不同还原剂对土壤碱解氮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FeSO4是否抑制NH3的扩散吸收,FeSO4、FeSO4、Zn-FeSO4对NO3^-还原效率及加还原剂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SO4对NH3的扩散吸收无抑制作用,FeSO4及Zn-FeSO4对NO3^--N的回收率分别为33.2%,用Zn-FeSO4作还原剂测定旱地土壤碱解氮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新疆天山北坡中段森林生态系统氮素干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几十年,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强引起了大气活性氮污染的加剧,从而导致氮沉降量的增加.为了定量评估新疆天山中段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针叶林大气氮素干沉降状况,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选择在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森林生态系统,利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和被动采样器,距离地表2 m处分别采集PM10(可吸人颗粒物)和NH3、NO2样品,基于推算法定量评价氮素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研究区NH3、NO2、颗粒态NH4+ (pNH4+)、颗粒态NO3-(pNO3-)和PM10年平均浓度分别为(5.86±1.31)、(2.85±0.30)、(0.45±0.07)、(0.45±0.06) μg·m-3和(55.8 ±6.52) μg·m-3;气态NH3-N、NO2-N和颗粒态N03--N、NH4+-N的沉降通量分别为3.42、0.79、0.61、0.62 kg·hm-2 ·a-1,干沉降总量为5.44 kg·hm-2 ·a-1.其中,气态NH3沉降占干沉降总量的62.9%,表明放牧引起的氨排放可能是该地区大气氮沉降的主要来源.鉴于该地区可观的氮干湿沉降总量(9.9 kg·hm-2·a-1,其中湿沉降为4.45 kg·hm-2·a-1),对研究区植被、土壤以及自然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夏播郑单958(9株/m^2)生长季,研究了不施氮、基施氮 10叶展氮、基施氮 吐丝氮和基施氮 乳熟氮共4个处理下2m土体的无机氮变化和净矿化量。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季土壤NO3^- -N在含量、时空交化和受氮肥影响方面均与NH4^ -N不同,20cm以上土层NO3^--N以大口期为界、20cm以下以吐丝期为界前降后升;2m土层NH4^ -N在吐丝前均下降、吐丝后除20cm以上土层乳熟前上升而乳熟后略下降外其它土层无明显规律;NO3^--N的波幅明显大于NH4^ -N,NO3^--N在全生育期垂直分布明显,施氮后20cm以上和80cm以下土层其含量显著增加且受施氮期影响明显,如,推迟施氮能显著增加乳熟一成熟80cm以下NO3^- -N含量;NH4^ -N在吐丝前垂直分布近均匀、吐丝后明显,施氮仅增加0~20cm NH4^ -N含量、对20cm以下无明显影响。另外,土壤氮素净矿化发生在吐丝前且主要在大口期前,吐丝后发生净固定且乳熟前后各近一半,施氮后土壤氮变化平缓且施氮期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与植物中钙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对作物的生长及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论述植物与钙的营养机理的整体研究现状及植物对钙的吸收、运转和分布,讨论了钙与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阐述了肥料中的钙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并分析了钙与其他营养元素之间的互相作用机理,最后对钙营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旨在为钙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calcium ion antagonizes glyphosate, but it was not clear whether the stoichiometry of their interaction is 1:1 or 1:2. Two independ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which stoichiometry was the most probable. First, dose–response curves of barley ( Hordeum vulgare L.) plants treated with glyphosate were determined in the presence of 0, 1.25, 2.5, 5 and 10 mM CaCl2. The doses of 'free' glyphosate (=not inactivated by calcium ion) were computed using the assumptions of 1:1 and 1:2 stoechiometries. The response curves were redrawn as a function of 'free' glyphos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1:2 hypothesis could be rejected, whereas the 1:1 hypothesis was highly probable. Second, kinetics of glyphosate penetration into barley leave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presence of 0, 2.5 and 10 mM CaCl2. The concentrations of 'free' glyphosate were computed as above. The kinetics of glyphosate penetration a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established and were compared to the kinetics of glyphosate penetr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aCl2. Again, the 1:2 hypothesis was rejected, whereas the 1:1 hypothesis was more probable. These results strongly suggest that the stoichiometry of the Ca2+:glyphosate association is 1:1 in deposit residuals on the leaf surface.  相似文献   

13.
喷施不同钙肥对苹果贮藏期间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富一号”苹果为试材,探讨了钙肥对贮藏期间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贮藏条件下红富士果肉SOD、CAT高峰出现的时间一致,表明SOD、CAT是协同作用的,它们是果实贮藏前期的主要作用酶,共同防御活性氧或其过氧化物自由基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贮藏60 d后POD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在贮藏后期也逐渐增加,表明POD是贮藏后期的主要作用酶.喷施不同钙肥均能显著提高SOD、CAT的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其中功能性叶面肥作用效果优于营养型叶面肥,螯合氨基酸钙处理下SOD、CAT含量最高,其次为早地龙腐殖酸,因此可选择螯合氨基酸作为延长苹果贮藏期的最佳钙肥,旱地龙腐殖酸因其具有抗旱能力可适用于干旱地区果园.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使用ZORBAX SB-C18不锈钢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75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调环酸钙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调环酸钙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标准偏差为0.07;变异系数为1.40%;平均回收率为100.0%。  相似文献   

15.
钙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CaCl2(0、5、10、15、20 mmol·L-1)处理低温胁迫下的玉米幼苗,研究了钙对玉米幼苗抗冷性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明显抑制了玉米幼苗的生长,减缓了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脯氨酸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适宜浓度的钙(5~10 mmol·L-1)能减缓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促进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中10 mmol·L-1 Ca2+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乙草胺的持效性,将乙草胺与氯化钙-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混合后与碳酸钠反应制得乙草胺碳酸钙微球。通过扫描电镜、粒径分布仪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对该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工艺、载药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碳酸钙载体晶型主要为方解石结构;常温条件下,当n(CaCl2):n (Na2CO3):n(SDS)=1:2:2、搅拌速率为500 r/min、搅拌时间为10 min时,损耗率为0.2%,载药率接近20%;所得碳酸钙微球呈球形,粒径分布窄,且呈正态分布;微球中乙草胺的释放速率随温度和pH值的升高而增加。该微球制备工艺的优化及缓释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田间定时、定量的释药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调环酸钙5%泡腾片调控水稻生长、预防水稻倒伏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5%泡腾片在北方寒地移栽水稻上应用的可行性,2009年通过田间试验对该药剂的调控水稻生长、预防水稻倒伏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拔节前7~10d)施用调环酸钙5%泡腾片180~450 g/hm2(9~22g a.i/hm2),一方面对水稻植株具有降低节间长度、矮化植株高度,增加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另一方面具有降低瘪粒率,增加实粒数,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作用,是实现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化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治理温室根结线虫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北方大棚蔬菜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利用“麦秆+石灰氮”及“麦秆+鸡粪+碳酸氢铵”两种方法进行生物熏蒸,结合夏季高温闷棚进行阳光消毒,探讨了对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措施处理后2个月,根结线虫数量减少40.8%~49.6%、防治效果达60.3%~68.1%;采摘期增产率达18.5%~22.1%,显著高于生防制剂Sr18的控制效果,但低于熏蒸性杀线虫剂棉隆的控制效果。生物熏蒸结合阳光消毒治理蔬菜根结线虫,具有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投入产出比高等优点,适宜夏季在北方温室蔬菜上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求果园养鸡立体农业生产模式的科学性及可持续性,以渭北旱塬养鸡苹果园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同一地区普通果园作为对照,研究了两种果园土壤pH值、土壤碳酸钙及水溶性钠、钙含量及苹果果实密度、果形、硬度、可 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等果品质量指标。结果表明,果园养鸡降低了表层0~10 cm土壤的pH值,增大了亚表层土壤pH值;增大了0~50 cm土层土壤碳酸钙的递减速度,仅5年时间果园养鸡使0~50 cm土层土壤钙密度比对照果园减少了CaCO3 17.75 kg·m-2,平均年递减速率比普通果园高CaCO3 0.259 kg·m-2·a-1。果园土壤剖面0~50 cm水溶性钙显著增大,在现阶段促使提高了果品的质量指标。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从目前目标出发果园养鸡在促进果品生产方面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效果,但从土壤钙素流失及退化的速度看,对地区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隐患,值得给予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0.
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了旋耕(RT)、深松(ST)、免耕(NT)、深翻(DP)和深翻秸秆还田(DPS)等5种耕作方式,分析了玉米不同生长时期0~60 cm土层土壤容重、水稳性团聚体等物理指标,氮、钾、有机质等化学指标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与RT处理相比,NT和ST处理土壤容重平均增加4.7%和3.8%,DP和DPS处理分别降低3.4%和2.6%;NT处理的田间持水量比RT降低2.7%,ST与RT相近,而DP和DPS处理分别比RT增加8.6%和7.0%,二者都显著高于RT(P0.05);土壤大团粒结构(0.25 mm)含量表现为苗期DP处理最高,抽雄期DPS最高、DP次之,整体来看,平均含量以DPS最高;除抽雄期NT含量较高外,DPS和DP是有机质含量整体较高的处理,说明翻耕的过程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从土壤全氮的比较来看,不同处理下差别不大,但碱解氮含量以RT最高,其他处理降低了6.8%~12.9%;与RT处理相比,ST和DPS处理玉米产量降低了7.4%和3.3%,NT、DP分别增加2.3%和7.8%。综合来看,虽然NT处理有一定的提升土壤结构和有机质的潜力,但改变效果不大,DP和DPS处理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特征,其中DP是兼具土壤肥力和增产效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