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乳酸诺氟沙星对草鱼肝脏CAT、AKP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乳酸诺氟沙星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草鱼肝脏CAT、AKP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酶活性在注射后的第5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AK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10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随着注射剂量的不断加大,CAT、AKP酶活性值也出现先升后降的过程,注射浓度为150 mg/kg时酶活性值最大。GOT酶活性随注射浓度增大呈降低趋势,注射后第5天,浓度为100 mg/kg时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随时间延长差异不显著(P>0.05)。GPT活性随注射浓度增大以及时间延长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给药浓度为50~100 mg/kg时,既能使药效最好而又不会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硫辛酸对大口黑鲈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硫辛酸评估其对大口黑鲈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该试验挑选60尾健康大口黑鲈随机分成3组,根据鱼体质量分别注射含有不同剂量的硫辛酸,设定对照组(0 mg/kg)、T20组(20 mg/kg)和T40组(40 mg/kg),注射6 h、12 h、24 h后分离其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T20组和T40组中血清CAT酶活性在6 h和12 h均显著提高(P<0.05);T20组肝脏CAT酶活性与对照组没有差异(P>0.05),T40组肝脏CAT酶活性在处理12 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0组;与对照组相比,T20组肝脏T-SOD酶活性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提高(P<0.05),而T40组肝脏T-SOD活性在6 h和12 h显著提高(P<0.05),且T20组T-SOD酶活性高于T40组。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硫辛酸可以促进大口黑鲈血清与肝脏中CAT和T-SOD酶活性,且该促进作用与硫辛酸使用剂量及处理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ECOD、APND和GS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诺氟沙星药饵每天2次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给药剂量分别为0 mg/kg(对照组)、15mg/kg(LD组)、30 mg/kg(MD组)和60 mg/kg(HD组),连续投喂7 d后,分析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GST活性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GST活性随着取样时间推移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MD组鳃GST活性在4 h时达到最低,是对照组的8.87%;LD组血清GST活性在24 h达到最低值12.01 U/mL,仅为对照组的25.02%。与对照组相比较,给药组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APND和ECOD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随着浓度升高,APND和ECOD活性逐渐降低;而随着时间推移,APND和EC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通过探讨诺氟沙星对上述酶类的影响,为诺氟沙星的合理使用及与其他药物的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初始体重为(214.5±1.0)g的鲈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0、0.48、0.97、1.45、1.93、2.42 mg/kg配成不同水平硒(0.12、0.36、0.42、0.60、0.78、1.1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在海水浮式网箱进行为期70 d的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硒对鲈鱼生长、饲料利用、抗氧化酶活力和鱼体硒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饲料中硒水平为0.60 mg/kg时,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硒对鲈鱼存活率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和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着饲料硒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饲料硒含量为0.60 mg/kg时达到最大值;血清和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随着硒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在饲料中硒含量为0.78 mg/kg时,血清G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随着硒含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在饲料中硒含量为0.78 mg/kg时,血清GR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饲料中硒含量为0.60 mg/kg时达到最大值,硒含量为1.10 mg/kg时,血清中SOD活性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饲料(P<0.05);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血清中丙二醛含量呈现出先降低而后升高的趋势,其中在饲料中硒含量为0.60 mg/kg时最低;全鱼和肝脏中硒含量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综合生长和抗氧化能力,建议214 g规格的鲈鱼饲料中适宜的硒含量为0.63-0.75 mg/kg。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幼鱼生长、体成分、肝脏酶活和转氨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确定其对维生素B6的需求量。配制6组维生素B6实际含量分别为2.08(对照组)、3.25、4.16、6.32、10.17和31.14 mg/kg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36.35± 0.06) g的许氏平鲉幼鱼63 d。结果显示,随着维生素B6含量的增加,实验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16 mg/kg组达到最高。4.16 mg/kg组脏体比(V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5?10.17 mg/kg组的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5?31.14 mg/kg组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先升高后降低,4.16?10.17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含量(MDA)先降低后升高,3.25?31.14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维生素B6含量先升高后平稳;3.25?31.14 mg/kg组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草转氨酶(GOT1和GOT2)基因相对表达量先升后降,3.25?31.14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GPT1和GPT2)基因相对表达量先升后降,均在6.32 mg/kg组达到最大值;酪氨酸转氨酶(TAT)基因相对表达量先升后降,4.16?10.17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丝氨酸转氨酶(SerC)基因相对表达量呈下降趋势,4.16?31.14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3.25 mg/kg组(P<0.05)。以WGR、肝脏维生素B6含量和GPT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表明,体重36 g的许氏平鲉幼鱼维生素B6的需求量为3.53?6.32 mg/kg饲料。  相似文献   

6.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养殖中期对饲料硒的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始体重为(214.5±1.0)g的鲈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0、0.48、0.97、1.45、1.93、2.42 mg/kg配成不同水平硒(0.12、0.36、0.42、0.60、0.78、1.1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在海水浮式网箱进行为期70 d的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硒对鲈鱼生长、饲料利用、抗氧化酶活力和鱼体硒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饲料中硒水平为0.60 mg/kg时,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硒对鲈鱼存活率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和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着饲料硒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饲料硒含量为0.60 mg/kg时达到最大值;血清和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随着硒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在饲料中硒含量为0.78 mg/kg时,血清G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随着硒含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在饲料中硒含量为0.78 mg/kg时,血清GR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饲料中硒含量为0.60 mg/kg时达到最大值,硒含量为1.10 mg/kg时,血清中SOD活性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饲料(P0.05);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血清中丙二醛含量呈现出先降低而后升高的趋势,其中在饲料中硒含量为0.60 mg/kg时最低;全鱼和肝脏中硒含量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综合生长和抗氧化能力,建议214 g规格的鲈鱼饲料中适宜的硒含量为0.63-0.75 mg/kg。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 mg·L-1、0.015 mg·L-1、0.03 mg·L-1、0.06 mg·L-1)0#柴油水溶性成分(WSF)对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肝脏、鳃和肌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显示:(1)肝脏、鳃、肌肉和组织中GST活性与0#柴油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肝脏组织中GST活性较肌肉和鳃组织中的更为灵敏;(2)各组织中SOD活性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整体无明显规律;(3)肝脏组织中CAT活性先诱导后抑制,肌肉中始终被诱导,鳃中始终被抑制。CAT活性变化幅度不如GST明显。实验表明,黑鲷肝脏组织中GST更适合作为0#柴油污染响应的生物标志物,用作早期海洋石油污染的预警和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和对鱼灌服方法分别研究了黄芩素对鲤(Cyprinus carpio)肝细胞以及肝胰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芩素处理2h后,鲤肝细胞G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h时细胞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灌服黄芩素后,32h时,鲤肝胰脏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黄芩素可以有效地提高鲤抗氧化酶GST和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达氟沙星对施氏鲟肝脏抗氧化功能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20、50、100mg/(kg体重)3个剂量的达氟沙星(Danofloxacin)水溶液连续口灌施氏鲟(Acipenserscherensckii)20d,并于给药后第5、10、15、20天用试剂盒测定肝脏SOD、CAT、GOT和GPT的活性及MDA和NO的含量。施氏鲟体重75~95g。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给药后(5天),100mg/(kg体重)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显著(P<0 01)。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第10、15天),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SOD酶活性均保持在较高活性(P<0 01)。至第20天,各实验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5天时,各实验组CAT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至第10、15天时,50、100mg/(kg体重)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后第20天,仅100mg/(kg体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第5、10、15、20天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GPT和GOT活性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仅在相同实验组内随着时间的改变有些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剂量组MDA含量均无显著的变化。20、50mg/(kg体重)组在第5、10、15天时有所降低,但至第20天时均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100mg/(kg体重)组至第15天降至最低,但实验结束时反而明显高于对照及其他实验组。从实验结果看,在实验第5、10、15、20天,各实验组施氏鲟肝脏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达氟沙  相似文献   

10.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400、600 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3.08±0.09) g的大菱鲆,8周后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为200 mg/kg时,大菱鲆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还原型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大菱鲆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对照组最高,200 mg/kg试验组最低;大菱鲆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0 mg/kg试验组最高。200 mg/kg试验组和4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kg试验组大菱鲆肝脏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力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回归分析,确定大菱鲆饲料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最适添加量为189.70 mg/kg。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2×5双因子试验设计,即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0.15 mg/kg的Se,每一Se水平下分别添加0、30、60、90、120 mg/kg的维生素E(VE),共制成10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初始体质量为(0.37±0.01)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70 d,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50尾吉富罗非鱼,其中饲喂未添加Se和VE的基础饲料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VE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饲料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就生长性能而言,单独添加VE的适宜范围是63.86–70.58 mg/kg。Se对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在VE添加量为0 mg/kg的试验组中,硒的添加使吉富罗非鱼增重率高于对照组。VE和Se对吉富罗非鱼生长的交互作用没有显著影响(P0.05)。(2)VE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CAT活性随VE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Se可显著影响T-SOD和GSH-PX的活性(P0.05),在VE添加量范围60–90 mg/kg时,加Se试验组的T-SOD、GSH-PX和CAT活性较不加Se组有所上升。VE和Se对GSH-PX活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VE和Se对吉富罗非鱼的生长及抗氧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二者联合使用,没有协同促生长作用,但抗氧化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幼虫暴露于不同质量浓度的17β-雌二醇(0.1μg·L^-1、1μg·L^-1、10μg·L^-1、100μg·L^-1和1 000μg·L^-1)中,于第2、第4、第6和第8天取样,分别测定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结果表明,第2天时10μg·L^-1浓度组显著诱导双齿围沙蚕CAT、SOD和GST活性,1 000μg·L^-1浓度组显著抑制其SOD和GST活性。第4天时各浓度组SOD和GST活性均被不同程度诱导。第6天时低浓度组(0.1μg·L^-1和1μg·L^-1)显著抑制双齿围沙蚕CAT活性,高浓度组(100μg·L^-1和1 000μg·L^-1)则抑制其SOD活性。第8天时,除1 000μg·L^-1浓度组外,其余各组CAT活性均被不同程度诱导(P〉0.05),而SOD活性则受到抑制,10μg·L^-1浓度组显著抑制其GST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外源性17β-雌二醇对双齿围沙蚕幼虫产生氧化胁迫,沙蚕幼虫SOD、CAT、GST对17β-雌二醇的响应与其暴露浓度及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23℃、pH值6.5、溶氧10mg/L、氨氮含量小于0.1mg/L和亚硝酸盐含量小于0.001mg/L的条件下,将恩诺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mg/kg浓度,连续口服给平均体重50.0±5.0g的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及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5d,停药2d后测定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以期掌握不同恩诺沙星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趋势,探讨分析该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种鲟两种组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SOD酶,且在对照组及所有给药组肝脏中酶活力均高于血浆中。不同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均先受诱导升高,而后被抑制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40mg/kg浓度组达到最大值。血浆中SOD活力受给药浓度影响较小,起伏较平稳,而小体鲟SOD活力始终高于史氏鲟。肝脏中SOD活力变化较剧烈,在低浓度组(〈40mg/kg)史氏鲟肝脏中SOD活力明显高于小体鲟,而在高给药浓度组(〉40mg/kg)则小体鲟略高于史氏鲟。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the acute toxicity of the pesticide methomyl on the topmouth gudgeon (Pseudorasbora parva) was evaluated using mortality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enzymes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OT) and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PT) as endpoints. LC50 values were 1.228, 0.782, 0.538, and 0.425 mg/l at 24, 48, 72, and 96 h of exposure, respectively. Methomyl caused a sharp decrease in specific activity of brain AChE around 48% at concentrations between 0.043 and 0.213 mg/l. A reduction higher than 40% in liver GST activity at concentrations between 0.085 and 0.213 mg/l was found, whereas no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intestinal GST. A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dependent decrease of GOT activity was found after 24 h of exposure to the pesticide but not after 96 h.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GPT activity were observ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 the concentrations tested, methomyl is acutely toxic to the species P. parva, causing mortality, neurotoxic effects, and changes in some hepatic enzymes.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及其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温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呼吸代谢的影响,以三疣梭子蟹幼蟹(1.17±0.03)g和成蟹(57.57±1.16)g为实验材料,设5个实验温度水平(15、18、21、24、27℃),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以及成蟹肝胰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实验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蟹耗氧率在各个温度水平下差异显著(P0.05),成蟹耗氧率仅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排氨率在15-18℃与21-27℃之间差异显著(P0.05)。幼蟹和成蟹的氧氮比随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其氧氮比范围为1.38-3.02,表明三疣梭子蟹以蛋白质为主要代谢能源物质。随实验温度升高,成蟹肝胰脏中的PK活力呈上升趋势,而成蟹肌肉组织中的PK和HK的活力则随温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温度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脏组织中SDH的活力影响显著(P0.05),SDH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27℃时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无氧代谢方面,随实验温度的升高,三疣梭子蟹成蟹肝胰脏组织的糖酵解速率增大,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有氧代谢方面,成蟹肝胰脏SDH活力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三疣梭子蟹在高温环境下有氧代谢加强。  相似文献   

16.
镁对草鱼生长、形体、肝功能和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的纯化日粮(镁含量76.9 mg/kg)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镁(0、150、300、600、1200和2400 mg/kg),研究镁对体重为(10.68±0.14)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形体、肝功能和糖代谢的影响,时间为10周.结果显示:日粮中适当添加镁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VC)质量分数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血清溶菌酶活性及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粉、虾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VC质量分数分别为104.21 mg·kg^-1、455.33 mg·kg^-1和800.54 mg·kg^-1的3组饲料,依次编号为C1(对照组)、C2、C3.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投喂平均体质量为(6.18±0.15)g的银鲳幼鱼9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VC质量分数的增加,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C3组较C1、C2组溶菌酶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增加VC质量分数可显著提高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 <0.05),但VC对不同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随着饲料中VC质量分数的增加,肝脏与肌肉中VC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同时,高水平VC也显著降低了组织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分析表明,增加饲料中VC质量分数(大于455.33 mg·kg^-1)可提高银鲳血清溶菌酶活性与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