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培养条件,设置了光照度、温度、盐度3个影响因素3个水平的正交实验,以及氮磷营养盐水平实验。研究表明,温度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最显著(P〈0.05),25℃时幼孢子体比生长速率(sGR)获得最大值,为10.78%,随着温度的降低sGR逐渐降低;盐度对幼孢子体的SGR影响显著(P〈0.05),盐度30时幼孢子体生长较快,盐度降低SGR也降低;光照度2000~8000lx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不显著,SOR极差接近误差水平。氮磷营养盐水平对鼠尾藻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较大,实验用自然海水中氮素基本可以满足幼孢子体的需求,而磷元素相对缺乏。氮素加富条件下,氮磷比大于15:1时不利于幼孢子体的生长,适宜的氮磷比为10:1~2:1。结果表明,温度25℃、盐度30、光照度20001x是鼠尾藻幼孢子体早期生长发育适宜的条件。培养液氮素含量保持在0.45~1mg/L,磷含量保持在0.3mg/L左右有利于幼孢子体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光照对纤细裸藻的生长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将纤细裸藻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度(0、1500、3000、4500、6000 lx)、光照周期(16L∶8D、14L∶10D、12L∶12D、10L∶14D、8L∶16D)、光质(绿光495~530 nm、蓝光450~480 nm、红光615~650 nm、白光450~465 nm、黄光580~595 nm)条件下于恒温光照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进行细胞密度以及色素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光照度、光照周期和光质对纤细裸藻生长及光合色素质量浓度有显著影响( P <0.05)。光照度1500、3000、4500 lx对纤细裸藻的生长均有积极作用,其中3000 lx光照度作用最为显著,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光合色素质量浓度也高于1500、4500 lx;光照周期16L∶8D、14L∶10D和12L∶12D对纤细裸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14L∶10D组生长状况和光合色素质量浓度均优于其他处理组,8L∶16D组使纤细裸藻的生长受到抑制,其色素质量浓度也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 P <0.05);蓝光与白光组对纤细裸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P <0.05),蓝光条件下色素质量浓度达到最高,更利于光合色素的积累。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纤细裸藻生长及光合色素积累的光照条件为:光照度3000 lx,光照周期14L∶10D,蓝光培养。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光照对塔胞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梯度法比较了温度、光照度、光照周期对一次性培养的塔胞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塔胞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10~30℃时塔胞藻均可生长,24~28℃为塔胞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度4000~10 000 lx时,塔胞藻生物量随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10 000 lx时达到最大;塔胞藻在光照周期为16L∶8D时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4.
鼠尾藻有性繁殖和幼孢子体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金华  张全胜  许博 《水产科学》2007,26(11):589-592
野外跟踪观测烟台芦洋湾地区鼠尾藻的成熟繁殖状况,采集临近成熟的鼠尾藻至实验室培养,跟踪观测其卵子的排放、卵子和受精卵的发育、假根的生长以及幼孢子体的前期发育。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鼠尾藻繁殖期集中在6—8月,鼠尾藻的卵子发育属8核1卵型,卵子受精后约20 h开始脱离生殖托,受精卵先连续进行2次的横分裂,而后再由一端的1个细胞发育成假根,另外2个发育成体细胞。幼孢子体在约2 mm时开始形成分枝突起。  相似文献   

5.
以鼠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幼孢子体为材料,研究了Cu2+对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不同生长时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对微量Cu2+都是敏感的。对于早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5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2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基本停止生长。对于后期的鼠尾藻幼孢子体,10μg/L以上浓度的Cu2+对其正常生长不利;1μg/L浓度的Cu2+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u2+浓度达到或超过50μg/L时,该时期幼孢子体增长缓慢或基本停止生长。鼠尾藻幼孢子体的假根由于结构和功能特性,对Cu2+的敏感程度不大,Cu2+处理初期依然表现出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1.15℃为长柄羽叶藻幼孢子体最佳生长温度,10~20℃为适宜生长温度。长时间把温度控制在23℃以上,对幼孢子体生长有抑制作用。幼孢子体在26℃水温中8~10天后停止生长。 2.长柄羽叶藻幼孢子体假根在10~20℃水温中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以15℃组最佳。高温组(23、26℃组)假根生长发育不良,常呈球状,无明显分枝。 3.长柄羽叶藻可以在青岛海区度夏。  相似文献   

7.
鼠尾藻有性繁育及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鼠尾藻有性繁育规律进行观察、研究。鼠尾藻雌、雄异株,在黄海北部其生殖季节是7月上中旬,高光照和升温可促进精卵成熟,鼠尾藻在海区和室内都可正常完成受精。干露1~2h能促进幼孢子体生长,幼孢子体在实验范围的光照强度(1000~4000lx)下,光照越强生长越快;在试验盐度(21~4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鼠尾藻人工苗种繁育技术,并对鼠尾藻有性繁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婧  严兴洪  章守宇 《水产学报》2012,36(11):1706-1716
通过室内培养, 观察了铜藻受精卵的发生与幼孢子体发育, 研究了幼孢子体的适宜培养条件, 为全人工育苗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 铜藻雌性生殖托的基部和中部首先集中排卵, 卵子粘附于生殖托表面完成受精和早期发生。刚释放的卵子具有8个核, 受精后, 8个核迅速融合成1个大核, 开始细胞分裂。前二次的细胞分裂均为横裂, 在萌发体的一端产生一个很小的“假根原细胞”, 后者最终发育成假根, 萌发体的其它细胞发育成苗体。受精后约48 h, 受精卵发育成具有假根芽的幼孢子体, 开始脱落附着; 培养15 d, 发育成具有2个叶片、体长超过3 mm的幼孢子体。在幼苗的早期培育阶段, 较高的温度和长光照时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叶片增加, 适宜培养条件为温度21~24 ℃, 光密度40 μmol photons/(m2?s), 光周期14 L∶10 D。  相似文献   

9.
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及其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宪栋  蒋霞敏  符方尧 《水产科学》2007,26(12):643-647
以COA为基础培养基,进行了光照、温度、盐度等理化因子对原绿球藻生长和色素含量影响的单因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绿球藻适宜生长的光照度为500~2500lx,最适光照度为500~1000lx: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5~30℃;适宜生长的盐度为0~44.9,最适盐度为13.7~33.4;适宜生长的pH5~11,最适pH8~10;最适氮源为NH4-N,其次为(NH2)2CO;适宜生长的氮(NH4Cl)质量浓度为5~25mg/L,最适质量浓度为15~25mg/L。理化因子对该藻色素含量的影响与其生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条件下,于鼠尾藻成熟时期,采集山东、大连地区的鼠尾藻种藻850kg,经过阴干刺激,共获取孢子体30.6亿粒。在水温20~23℃,光照在2500~8000lx条件下,培育水体300m^3,铺设鼠尾藻苗帘400帘,经室内培养20天后,每帘附着鼠尾藻幼苗约200万棵,共培育出平均体长1.5mm鼠尾藻幼苗约8亿棵,附苗率达到26.1%。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置不同的培养条件,检验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对裙带菜雌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第一步设置3个温度条件(12℃、16℃、20℃)和5个光照强度条件(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lx)进行全析因方差设计,得出最适温度条件和光照强度;第二步,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设置2个光照周期(24h持续光照和光暗周期D∶L=12∶12)和不同光照强度,检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和光照周期对配子体生长的影响。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最适温度条件和光照周期,设置不同光照强度检验其对配子体鲜重量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裙带菜雌配子体最适宜的在温度为16℃,光照强度为2 500lx,周期为24h持续光照。  相似文献   

12.
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是江蓠属一种经济海藻,可作为琼胶工业原料和鲍鱼饲料,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池塘进行试验栽培。为了探讨适合其栽培的生态条件,文章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8 ℃、23 ℃、28 ℃、33 ℃和38 ℃)、不同盐度(13、18、23、28、33和38)和不同光照强度(3 000 lx、6 000 lx、9 000 lx和12 000 lx)的培养条件下,芋根江蓠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和生化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芋根江蓠适宜生长温度为23~38 ℃,最适温度为28~33 ℃;适宜盐度为18~38,最适盐度为23~33;适宜光照强度为6 000~9 000 lx,最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9 000 lx。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藻体具有较高的日相对生长速率(RGR),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SP)的质量分数最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最低,受环境的胁迫最小。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芋根江蓠具有适应高温和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温度、光照强度对舌状蜈蚣藻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红藻。文章研究了不同的温度(15℃、20℃、25℃和30℃)和光照强度(500 lx、2500 lx、5 000 lx和10 000 lx)对舌状蜈蚣藻早期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适合果孢子发育为盘状体的条件为温度25℃、光照5 000 lx。果孢子在25~30℃条件下首先形成盘状体,15℃下形成最慢;盘状体在25℃首先长出直立枝,其次是20℃、15℃和30℃。果孢子在5 000~10 000 lx的光照强度下首先形成盘状体,2 500 lx次之;在盘状体发育过程中较高光强可以促进盘状体的生长发育,低光强培养条件显著抑制了盘状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鼠尾藻的有性繁殖过程和幼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重点研究了鼠尾藻的有性繁殖特性和规律,系统观察了鼠尾藻的成熟季节,雌、雄生殖托的成熟、排卵、排精、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假根的形成、幼孢子体的构建和生长特征。并在实验室进行采苗和苗种培育试验,获得理想结果,该培育技术可以应用到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海黍子新生枝条的室内培养及有性生殖同步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新生枝条生长与同步生殖的室内培养条件,以长度5 cm左右的海黍子新生枝为材料,在培养箱中采用不同的温度、光照度和营养盐配比(KNO3∶KH2PO4)等生长条件,通过跟踪测量生长情况,观察记录新生枝条形态变化、生殖器官形成及生殖特点,研究有利于新生枝条在室内生长和繁殖的优化组合条件,实现生殖托提前发育和受精作用的同步化。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海黍子新生枝条长度特定增长率的影响:光照度>营养盐配比>温度;对质量特定增长率的影响:温度>光照度>营养盐配比。温度14℃时无法形成生殖托,温度22℃时能形成生殖托,但未形成受精卵。室内培养的海黍子5 cm新生枝条最快40 d完成繁殖过程,平均每棵藻体可以采苗近400棵。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2010年7月对鼠尾藻池塘栽培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根据池塘水环境因子(水温、光照强度、盐度和pH)及鼠尾藻的生长特性,设置了自然苗、人工苗、帘子苗生长对比试验,不同水层、不同流速栽培试验及不同光照强度对鼠尾藻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相同试验条件下,自然苗生长最好,帘子苗其次,人工苗生长最慢;2)不同水层栽培结果显示,40~60cm水层鼠尾藻生长最好,其次是O~20cm水层,再次80~100cm水层,150~200cm水层生长最慢,并且于5月中旬即开始衰退脱落;3)流速1m/s条件下鼠尾藻生长最快,随着流速的逐渐降低,鼠尾藻生长也逐渐变慢;4)光照强度为4000~6000lX时鼠尾藻生长良好,高于10000lX或低于3000lX则鼠尾藻生长相对较缓慢。观察发现,池塘水温在12~18℃时鼠尾藻生长最快,在9~12℃和18~24℃时生长较缓慢,24℃以上停止生长并出现腐烂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