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鲌亚科鱼类中的翘嘴鲌、黑尾近红鲌、团头鲂等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对象,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项目组以经选育的翘嘴鲌为母本、经选育的黑尾近红鲌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2012年培育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杂交鲌"先锋1号"。鉴于黑尾近红鲌优良养殖性状和良好的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黑尾近红鲌发表的46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的11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析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及其杂交后选育的F4代,即鲌鲂“先锋2号”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群体之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82、4.273、4.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82、2.803和3.080;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12、0.380和0.507;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79、0.474和0.65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08、0.414和0.572。鲌鲂“先锋2号”与母本团头鲂的遗传距离为0.2709,小于与父本黑尾近红鲌的遗传距离(0.5381),在亲缘关系树状图上先与母本聚为一支。鲌鲂“先锋2号”从母本中获得较多的遗传物质,较双亲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更高的基因杂合度。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团头鲂和黑尾近红鲌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探索鲌亚科鱼类属间杂交育种后亲本与子代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给体质量22~88 g的杂交鲌"先锋1号"[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杂交子一代(F_1)]幼鱼胸鳍基部注射6μg/g的植物血球凝集素,12~14 h后再注射8μg/g秋水仙素,2 h后尾静脉采血,经常规空气干燥、Giemsa染色、显微拍照及Photoshop CS 6软件分析等步骤研究"先锋1号"F_1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等;用公鸡血细胞DNA绝对含量(2.50 pg/2C)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先锋1号"F_1血细胞DNA含量,以丰富其细胞遗传学特征。试验结果显示,杂交鲌"先锋1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8m+18sm+2st,染色体臂数NF=94,未发现次缢痕和随体,也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性染色体;杂交鲌"先锋1号"的DNA含量为(3.16±0.04) pg/2C。杂交鲌"先锋1号"的染色体数目与父母本相同,核型与父本黑尾近红鲌更接近,DNA含量与父母本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不同水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对长江上游、长江下游、黑龙江和淮河等4个水系翘嘴鲌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营养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出的18种氨基酸中,4个水系翘嘴鲌的甘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黑龙江水系均为最高,而其他16种氨基酸含量在4个水系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黑龙江水系翘嘴鲌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EAA)亦为最高,但与另外3个水系的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进行营养评价的结果表明,4个水系翘嘴鲌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在81.27~82.43。淮河水系翘嘴鲌肌肉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而黑龙江水系翘嘴鲌肌肉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长江上游和下游水系(P<0.05)。综合来看,4个水系翘嘴鲌肌肉的营养成分基本一致,都具有均衡的营养价值,可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均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其中黑龙江水系翘嘴鲌在氨基酸和脂肪酸层面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兴凯湖定点同日随机采集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肝胰脏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比较2龄鱼和≥3龄鱼两实验组样本的特点和差异。结果表明:四种鲌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肝胰脏;蒙古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高于肠道,其他三种鲌类肠道脂肪酶活性高于肝胰脏(P0.05)。2龄和≥3龄鱼蒙古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最高,翘嘴鲌和兴凯鲌分别次之(P0.05);2龄鱼兴凯鲌、蒙古鲌、翘嘴鲌肠道蛋白酶活性较高,≥3龄鱼蒙古鲌和红鳍原鲌显著高于兴凯鲌、翘嘴鲌(P0.05)。2龄组和≥3龄鱼翘嘴鲌肠道脂肪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均较高,≥3龄蒙古鲌和兴凯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翘嘴鲌和红鳍原鲌(P0.05)。本研究结果对科学保护与利用相关鱼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龄野生和养殖兴凯湖翘嘴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蛋白质含量较高,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野生群体肌肉营养价值和肉味鲜美程度明显优于养殖群体,且随年龄增长差异更鲌加明显。在配制兴凯湖翘嘴鲌人工饲料时,应适当添加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以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当添加甘氨酸和谷氨酸,以提高养殖鱼体风味。  相似文献   

7.
牛山湖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2年4月~2003年3月研究了牛山湖翘嘴鲌(C luter alburnus)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年龄组成与生长。研究结果表明,翘嘴鲌由5个年龄组组成,以2~4龄鱼为主;红鳍原鲌由3个年龄组组成,以2龄鱼为主。翘嘴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367 mm和551 g;红鳍原鲌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41 mm和42 g。翘嘴鲌和红鳍原鲌的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为W=0.00001L2.9902与W=0.000005L3.1941。牛山湖鱼类主要由适应静水生活的湖泊定居性鱼类组成,红鳍原鲌较多,而翘嘴鲌较少。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研究三角鲂、翘嘴红鲌及其杂交F1代的肌肉营养价值的差异,并对杂交种进行营养价值评价,本试验对三种鱼类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含量及氨基酸评价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种的粗蛋白含量高于亲本,但粗脂肪含量低于亲本;杂交种的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高于亲本;氨基酸指数介于两个亲本之间,且在45%以上;杂交种的氨基酸评分(AAS)大于1.0,化学评分(CS)评级大于0.5。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鲂(♀)×翘嘴红鲌(♂)F1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与翘嘴红鲌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野生和养殖翘嘴鲌(Culter albunus)之间肉质指标的差异,对野生和人工养殖翘嘴鲌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质地特性、体色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翘嘴鲌肌肉蛋白质含量(19.84%)及灰分含量(0.27%)均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13.29%和0.21%),但是脂肪含量(4.34%)和水分含量(71.84%)均显著低于养殖翘嘴鲌(5.51%和78.61%);野生翘嘴鲌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较养殖翘嘴鲌高出11.36%和11.16%;野生和养殖翘嘴鲌的氨基酸评价指数(EAAI)分别为100.51和98.13;养殖翘嘴鲌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及n-3/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显著高于野生翘嘴鲌,但是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翘嘴鲌。此外,野生翘嘴鲌背部和腹部红色值、黄色值及侧线部红色值均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野生翘嘴鲌的肌肉硬度和内聚性显著高于养殖翘嘴鲌;养殖翘嘴鲌的肌肉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及pH值显著高于野生翘嘴鲌。结果表明,野生翘嘴鲌的营养价值更高、鲜味更好,而养殖翘嘴鲌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池塘养殖杂交鲌“先锋1号”为对象,采用短期微流水处理,研究处理时间(0、4、8和12 d)对杂交鲌“先锋1号”色度、肌纤维直径、肌肉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评价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杂交鲌“先锋1号”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条件下,8 d和12 d皮的黄度值(b*)显著升高,各实验组肌肉的红度值(a*)显著降低(P<0.05, 下同)。处理8 d时,肌纤维密度、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显著提升,分别较对照组提升了70.96%、92.04%、198.99%和35.71%。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在处理过程中无显著差异 (P>0.05, 下同);杂交鲌“先锋1号”在处理4 d时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高于8 d和12 d;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变化不显著,各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7.33%、74.91%、76.56%和76.75%。第8天时,肌肉中顺-15-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花生三烯酸(C20:3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分别为6.85、41.05和53.84 mg/100 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α-亚麻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s)总量分别为48.05、1 336.43和524.43 mg/100 g显著高于4 d和12 d。研究表明,短期微流水处理8 d时,在保证肌肉营养品质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其体色和肌肉颜色,增加肌肉口感,为池塘养殖淡水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子一代间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RAPD技术研究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子一代(F1)间的遗传关系。筛选得到25个随机引物均在亲本和杂交子一代间呈现多态,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显示,正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090)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5948);反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301)也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089)。说明正反交子代在遗传关系上均偏向各自的母本,对扩增带和聚类图的分析均得到这一结果,表明F1所接受的双亲遗传物质并非完全对等的,所获得的遗传信息可能更多来自母本。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在滨海型盐碱水域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采用常规生化成分测定法测定了该杂交青虾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与野生青虾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杂交青虾肌肉(鲜重)中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6.774%、0.927%、1.173%、81.367%;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总量为85.680%,干重),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31.024%;肌肉中含12种脂肪酸,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高,两者含量之和为1.247%,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1.753%;矿物元素种类丰富,常量元素中,钾含量最高(12.420 mg/g),微量元素中,锌含量最高(59.673μg/g)。研究发现,杂交青虾"太湖1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青虾(P0.05),脂肪、EPA+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青虾(P0.01),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与野生青虾无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野生青虾(P0.05),但两者氨基酸结构均符合FAO/WHO的标准要求。研究表明:滨海型盐碱水域养殖条件下的杂交青虾"太湖1号"氨基酸组成平衡,微量元素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和车轮虫(Trichodina spp.)对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及其杂交F1代分别进行了两次人工感染实验。18月龄的杂交F1代、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和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感染小瓜虫后平均死亡率分别为(50.00±11)%、(56.70±23)%、(80.0±18)%。经方差检验杂交F1代死亡率显著低于父本西畴金线鲃。6月龄杂交F1代、滇池金线鲃、西畴金线鲃感染车轮虫后的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0.56±13)%、(56.11±5)%、(42.78±13)%。经方差检验杂交F1代死亡率显著低于母本滇池金线鲃。在感染小瓜虫和车轮虫后,三种鱼的死亡量均呈现激增后又显著回落的趋势,死亡高峰在第4天至第7天。本次感染实验的小瓜虫和车轮虫主要分布于病鱼体表:躯干分布最多57%~79%,其次为鳍12%~28%,头部分布较少4%~15%。与本研究中车轮虫几乎于鳃丝无分布(0%~3%)不同,有大约10%~20%的小瓜虫分布于鳃丝上。  相似文献   

14.
雌核发育彭泽鲫后代理论上应为全雌群体,前期研究发现实验室养殖彭泽鲫F1代(相比池塘养殖)和实验室高密度养殖F2代(1.28尾/L,相比低密度0.64尾/L)组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之前研究认为Vtg B和ZP2基因是雌性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本试验对F1、F2代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雌鱼(P0.01,P0.05);池塘养殖F1代雄鱼性腺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低密度养殖组中雄鱼性腺中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实验室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池塘养殖F1代雄鱼肝胰脏Vtg B和ZP2的表达均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肝胰脏中Vtg B和ZP2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F1代实验室养殖雄鱼全鱼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低于雌鱼(P0.01);F1代池塘养殖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雌鱼(P0.01);F2代雄鱼性腺、肝胰脏中卵黄蛋白原含量极显著高于雌鱼(P0.01)。本研究表明,彭泽鲫Vtg B和ZP2基因并非雌性特异性表达,且不同的养殖方式、密度影响雌雄鱼Vtg B和ZP2表达及卵黄蛋白原含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从20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的12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分析1龄、体质量(14.20±1.20)g黄颡鱼(♀)和长吻[鱼危](♂)及其杂交F1代[黄颡鱼(♀)×野生长吻[鱼危](♂)]的遗传多样性。试验结果显示,这3个群体之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583、3.667、5.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382、2.221和2.535;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419、0.367和0.604;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77、0.383和0.597;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20、0.365和0.509。杂交F1代与父本长吻[鱼危]的遗传距离为0.8551,小于与母本黄颡鱼的遗传距离(1.7271),在亲缘关系树状图上先与父本聚为一支。杂交F1代从父本中获得较多的遗传物质,较双亲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更高的基因杂合度。该试验结果将为研究黄颡鱼和长吻[鱼危]杂交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探索鲿科鱼类属间杂交育种后亲本与子代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实验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初始体质量为1.8 g左右。饲料A添加6%鳕鱼肝油和4%大豆卵鳞脂(饲料含4.53%磷脂和1.08%HUFA), 饲料B添加10%的猪油(饲料含0.39%磷脂和0.18%HUFA); 实验蟹单个体饲养(可防止蜕壳期间蟹相互残杀而获得饲料外的营养源), 雌蟹(F)、雄蟹(M)60, 实验周期120 d。结果表明: 两组饲料条件下, 幼蟹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平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时间及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 A组幼蟹肝胰腺和肌肉的总脂含量显著低于B(P<0.05), 并且A组蟹肝胰腺和肌肉中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B(P<0.05)。这表明, 在中华绒螯蟹幼蟹饲料中添加4.53%磷脂和1.08%HUFA对其存活、生长、蜕壳无显著影响, 但可使其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总脂含量降低, 而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升高。本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营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也为生产上幼蟹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水温23~26℃的条件下,分别对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幼鱼进行不同时间(0、5、10、15、20和25 d)的饥饿处理和饥饿后恢复投喂(25 d)试验。结果显示:在饥饿过程中,幼鱼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体重和RNA/DNA比值不断减小。脂肪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下降缓慢;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明显,表明幼鱼是优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其次再利用蛋白质。饥饿5、10 d组幼鱼的消化酶活性下降显著(P<0.05)。肝脏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饥饿至15 d下降显著,之后随着饥饿时间延长,下降趋于平缓;消化道的脂肪酶、淀粉酶活性饥饿至15 d显著下降,之后下降趋于平缓。恢复投喂后,饥饿5、10、15、20 d组幼鱼的消化酶、生化组成及RNA/DNA比值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饥饿25 d组幼鱼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RNA/DNA比值、消化酶均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饥饿5、10 d组幼鱼体重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饥饿15、20、25 d组幼鱼体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黑尾近红鲌幼鱼的补偿生长随饥饿时间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8.
雌雄红鳍鲌可食部分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雌雄红鳍鲌(Culter erythropterus)可食部分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雌、雄红鳍鲌肌肉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雌性性腺和鳔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28.24%和19.22%)极显著高于雄性(24.89%和17.72%;P〈0.05),雌、雄性红鳍鲌各组织的水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红鳍鲌各样品中均测出18种氨基酸,其中雌性性腺和鳔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风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雌、雄性红鳍鲌肌肉氨基酸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红鳍鲌肌肉、性腺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均符合FAO/WHO对于膳食蛋白质营养评价理想模式,但鳔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不符合。研究表明,红鳍鲌肌肉和性腺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高,而鳔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壳金选育群体的繁殖周期及营养价值,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对山东省刘公岛海区长牡蛎第三代壳金选育群体的性腺发育、营养成分(总蛋白、总脂肪、糖原)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与普通养殖群体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长牡蛎壳金选育群体雌雄比例接近1︰1,性腺同步发育;配子发生开始于2月,全年只有1个产卵季节(6―8月),7月为两性配子排放高峰期。配子成熟及排放期间,水温处于较高水平,食物充足,可为性腺发育提供能量,也有利于幼体的存活和生长。卵母细胞直径从配子发生开始逐渐增大,并在产卵前达到最大值(36.88μm),产卵后则降低。营养成分分析表明,脂肪含量在性腺–内脏团中随配子发育积累储存,产卵后显著降低;糖原在性腺发育到4月时开始下降,为配子的发育提供能量;蛋白质在配子发育过程中大量合成,与繁殖活动存在密切联系。长牡蛎壳金选育群体外套膜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养殖群体(P0.05),糖原和总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养殖群体(P0.05),其他组织的一般营养成分未出现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长牡蛎在壳金群体选育过程中营养成分已表现出分化,这为长牡蛎壳色选育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含肉率都在65%以上;池塘组的贮存损失和失水率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而冷冻渗出率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水库网箱养殖组的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两组中矿物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水库网箱养殖组肌肉中钾、磷、钙、镁、锌、铁六种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池塘组肌肉的凝聚性和回复性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而肌肉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研究表明,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肌肉具有较好的系水力,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更丰富、肉质硬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