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2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性状是水产养殖鱼类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以不同的养殖鱼类为对象,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鱼类生长主要受环境、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具体为:(1)环境是生长性状调控的外因,其对生长的影响一般呈现出剂量效应的规律。温度、光照、营养等主要环境因子的过量和不足均可能对鱼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求最优条件是制定最佳养殖环境的终极目标,人为调控多种环境因子在现代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2)基因是生长性状调控的内因,其对生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因果效应的关系。某些基因的单碱基核苷酸多样性、基因结构变异、染色体倍性变化,以及转基因等都表现出对鱼类生长产生统计显著性的影响。鉴于生长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寻找主效基因并在选育中加以利用是改良生长性状的重要基础。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长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以及辅助分子育种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3)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来自基因型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具有特异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目前对其量化研究非常有限。但在制定大规模商业育种计划之前,考虑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充分理解环境、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水产养殖鱼类生长的影响能更好地对其生长性状加以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养殖成本和发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洱海大理弓鱼资源量剧减,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在洱海流域已采不到活体标本,大理弓鱼基本处于灭绝状态。有鉴于此,本文作者介绍了大理弓鱼自然种群的发现过程及保护现状,并从合法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大理弓鱼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又从重构洱海鱼类种群的角度为加大大理弓鱼保护力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云南境内南盘江水系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南盘江鱼类资源现状,保护和恢复南盘江鱼类多样性,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对云南省境内南盘江鱼类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馆藏标本和历年相关记录,分析南盘江鱼类种质资源现状。结果表明,云南境内南盘江及其附属湖泊共有鱼类8目、20科、71属、160种;其中,土著种137种,特有种93种,外来种23种。鲤科鱼类最多,有94种,占鱼类总数的58.8%,其次为条鳅科32种,占总数的20.0%,爬鳅科7种,占总数的4.4%。南盘江鱼类种类众多,但由于人为影响,河流污染比较严重,目前已有24种鱼类被列为濒危种类。分析南盘江近两年的鱼类种质资源现状,发现土著种类的数量大幅下降,这与南盘江河流环境恶化和水电开发力度增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e)的花葶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为了探究人为刺激对其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同时为了保护和恢复高原湖泊特有雌雄异株的珍稀沉水植物,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采用海菜花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的不同部位形态特征作为对比,选取植株的整体叶面积、叶柄、叶片数、花葶总数、长度、佛焰苞内花朵数目、佛焰苞基座大小指标,在种植密度和摘叶留葶处理的人为干扰作用下,比较这些指标在雌雄植株间的差异情况,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检测其差异的显著性,为人工高效种植、生产优质海菜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营养生长方面来说,在2种人为因素影响下,雄株无论整体还是单片叶面积水平均与雌株有显著相关关系,而叶片数量、叶柄与植株性别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从生殖生长的角度上来说,佛焰苞内花朵数目与性别有显著相关关系,雌株佛焰苞内花朵数小于等于7朵,雄株则大于等于10朵;雄株能够在花期内保持最大花葶数以保证同花期内的雌株受粉,雌株的花葶虽然数量较少,但质量更好,经人为摘叶后质量更佳,佛焰苞更大,随性别分化明显,而花葶长度可以在种植密度不同时,成为对比鉴定其性别特征的辅助手段。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首选种植雌株且一定程度上合理的密植,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四大高原湖泊软体动物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0年对滇西北洱海、程海、泸沽湖和碧塔海的软体动物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讨论4个湖泊间软体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软体动物种群结构的改变.在泸沽湖采集到的软体动物标本种类最多,共计23种、1亚种;其次为洱海采集到14种,碧塔海和程海分别采集到6种和5种.将洱海记录的软体动物种类与此次采集到的种类对比,洱海的软体动物种群结构由底栖型向漂浮型转变,这可能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理裂腹鱼(Schizothorax taliensis Regan),俗称弓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远近闻名,是洱海的特有鱼种和经济鱼类。据文献记载,上世纪70年代其捕捞产量占洱海渔获物总量的30%。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致使洱海大理裂腹鱼资源量剧减,从常见种变成濒危种,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43年间,在洱海流域已采不到活体标本,处于灭绝状态。对大理弓鱼自然种群的发现、保护现状及未来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出对策与建议,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离我们远去的鱼类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2008年4月,对李仙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7195号。结合历史记录,李仙江共记录鱼类64种(亚种),分属于6目14科43属,其中6种为外来种。李仙江鱼类区系中种类最多的是鲤形目的鲤科,共24属31种;其次为鲤形目爬鳅科和鲇形目鮡科,各为4属7种。近年考察数据显示,李仙江土著鱼类资源呈下降趋势。为保护李仙江土著鱼类资源,应建立鱼类自然保护区和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站,加强李仙江流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和渔业管理。  相似文献   
9.
根据传统形态度量学和框架结构形态学法测量了15月龄的杂交F1代(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以及滇池金线鲃(S.grahami)和西畴金线鲃(S.xichouensis)的10项传统可量性状数据和24项框架结构数据以及鳍条、侧线鳞和脊椎骨等可数性状数据。并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三者的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者的可数性状差别不大,杂交F1代体表花纹与双亲相比发生一定变化。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代的形态与母本滇池金线鲃形态较为相似。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3种鱼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较高(90%,90%,100%)。主成分分析结果及主成分散点图显示:三者均有重叠区域不容易从形态上清楚分开,但杂交F1代明显更接近母本滇池金线鲃。结合方差分析和主成份分析发现杂交F1代与双亲不同的性状主要集中在头部和尾部。  相似文献   
10.
白鱼是云南特有的名贵经济鱼类 ,正面临濒危。白鱼的人工采卵孵化和苗种培育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的重要环节 ,而且是对其进行人工驯养繁殖研究的基础。杂食性鱼类在稚鱼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都存在着食性转化现象 ,白鱼亦不例外。为此 ,我们在苗种培育中进行了白鱼饵料的人工培育、人工替代饵料的筛选 ;在人工孵化中进行了白鱼的人工受精孵化 ;上述尝试均取得了初步成功 ,现小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鱼卵采集抚仙湖白鱼繁殖期为每年的 4~ 10月 ,卵为强粘性卵。现在产卵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