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2005~2009年),日本的海水养殖产量一直稳定在120万t前后(占渔业总产量中的22%),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鱼类(主要为真鲷、五条鰤,其次为高体鰤和黄条鰤);贝类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我国养殖黄条鰤(Seriola lalandi)、高体鰤(S. dumerili)、五条鰤(S. quinqueradiata)肌肉的质构特性、基本营养组成和食用价值, 采用质构分析法(TPA)和常规生化方法检测了 3 种鰤属鱼类肌肉的质构特性、粗蛋白、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成分, 并评价了营养价值。结果显示: 同等养殖条件下, 黄条鰤肌肉的硬度、胶着度、咀嚼度和回复力均显著高于高体鰤和五条鰤。黄条鰤肌肉蛋白含量(24.3%)最高, 高体鰤水分含量(70.6%)最高, 五条鰤脂肪含量(7.2%)最高, 3 种鰤属鱼类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优于 FAO/WHO 标准。根据 AAS 和 CS 分值, 3 种鰤属鱼类肌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皆为蛋氨酸, 第二限制氨基酸皆为缬氨酸, 且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在总氨基酸中的占比均较高, 这与其味道鲜美密切相关。3 种鰤属鱼类肌肉中可检测到 20 种脂肪酸, 其中亚麻酸甲酯(C18 3n6) ∶ 只在五条鰤中检测出, 二十二碳二烯酸甲酯(C22 2) ∶ 只在高体鰤中检测出。肌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5.44%~67.51%)均相对较高,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 EPA+DHA 的含量(32.50%~35.79%)优势明显。另外, 高体鰤中的常量元素含量 (5.27×103 mg/kg)最高, 五条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15.931 mg/kg)最高。本研究表明, 3 种鰤属鱼类肌肉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是极具市场开发潜力的大洋性养殖经济鱼种, 研究结果将为我国鰤属鱼类养殖潜力评价和专用高效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鰤鱼是大宗食用鱼类,人工养殖比较普遍,养殖年产量达到15万吨,目前养殖产量已超过捕捞产量。鰤鱼大都采用网箱养殖,苗种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采捕海里的自然鱼苗;二是人工繁育。每年养殖所需鰤鱼鱼种约7,500万尾。六十年代末,用捕获的亲鱼催产采  相似文献   

4.
鳗弧菌为鲑科鱼类和油香鱼的病原体,这是人们所熟知的。现在我们知道它还能感染各种海产鱼类。在日本曾经有过鰤,红鰤,鲻和真鲷等海产鱼类感染鳗弧菌的报道。作者这次报道的是观察发生在虎纹圆纯稚鱼的鳗鱼弧菌感染症。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鰤鱼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并比较分析了3种鰤鱼[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黄条鰤(Seriola lalandi)、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消化系统(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中5种消化相关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组织分布特点。结果显示,3种鰤鱼中5种消化相关酶主要分布在幽门盲囊、肝脏和肠道中。3种鰤鱼胃组织中胃蛋白酶活性无差异。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黄条鰤>高体鰤>五条鰤(P<0.05),高体鰤肝脏组织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种鰤鱼(P<0.05);胃、中肠、后肠组织中α-淀粉酶活性:五条鰤>黄条鰤>高体鰤(P<0.05),幽门盲囊、前肠组织中α-淀粉酶活性:黄条鰤>五条鰤>高体鰤(P<0.05);胃、幽门盲囊组织中脂肪酶活性:黄条鰤>五条鰤>高体鰤(P<0.05),前肠、后肠、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五条鰤>黄条鰤>高体鰤(P<0.05);3种鰤鱼的酸、碱性磷酸酶活性组织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其中,黄条鰤幽门盲囊组织中酸、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P<0.05)。研究表明,3种鰤鱼消化相关酶活性的组织分布特点基本一致,幽门盲囊是5种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除胰蛋白酶外,高体鰤其他4种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鰤鱼,黄条鰤幽门盲囊和肠道的5种酶活性显著偏高。结果可为揭示鰤属鱼类的消化生理特性、研制适宜鰤属鱼类消化特点和种特异性生长的高效专用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COⅠ、COⅡ)和16SrRNA基因在鰤属鱼类物种鉴定和群体划分中的适用性,在黄条鰤(Seriola lalandi)、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等鰤属鱼类中克隆了 3种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黄海北部沿海捕获的野生黄条鰤(Seriolaaureovittata)为实验材料,经过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液染色后,观察黄条鰤的染色体核型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1条黄条鰤的80个中期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黄条鰤核型有48条染色体,2n=48占所观察分裂相的比例是81.25%;第1对染色体有次缢痕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n=48=6sm+4st+38t,其染色体臂的数量为54,单倍体染色体总长度约为51.97μm。黄条鰤染色体核型比较独特,具有3对亚中部染色体和2对亚端部染色体;不同于以往报道的其他鰤属鱼类的染色体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黄条蛳为进化上的高位类群中的特化类群。本研究为鰤属鱼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黄条鰤种质资源保护及未来人工养殖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产科技情报》1973,(12):29-29
美国《商业水产评论》1972年1~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蛳鱼是日本重要的养殖鱼类》的报道:1971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期间出席巴黎学术座谈会的山本声称,鰤鱼是日本重要的养殖鱼类。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日本的鰤鱼养殖已成为产值达数百万美元的渔业。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我国鰤属(Seriola)鱼类快速有效的分子鉴别技术,从DNA条形码角度出发,分析了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NADH脱氢酶(ND1和ND2)基因在黄条鰤(Seriola lalandi)、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和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等鰤属鱼类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以及地理区域鉴别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Cyt b基因表现出明显的A+T偏倚性,ND2基因序列突变速率较高,变异率为20.52%,ND2基因(Hd=0.900, Pi=0.082)的遗传多样性高于ND1 (Hd=0.874, Pi=0.077)和Cyt b (Hd=0.814,Pi=0.061)。比较了鰤属鱼类3种基因序列的结构特征,基于ND1和ND2基因计算的鰤属鱼类种间遗传距离都为种内遗传距离的10倍以上,但Cyt b基因对高体鰤和几内亚鰤(Seriola carpenteri)辨识力不足。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每个物种都形成单系分支,3个基因均能对我国3种鰤属鱼类进行鉴别,且都可有效区别来自全球3个不同水域的黄条鰤种群。因此,Cyt b、ND1和ND2基因不仅可作为鰤属鱼类物种鉴定的有效DNA条形码,还可作为不同地理种群划分和种质资源科学保护的依据,为我国鰤鱼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生长激素GH(Growth Hormon)是由脊推动物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蛋百质激素。它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增长,促进DNA、R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糖异生作用等。在家禽与养殖鱼类中注射生长激素有明显的促进成长的效果。 占日本黄尾鰤鱼养殖产量第一的爱媛县,在黄尾鰤鱼加工时,通常把头,内脏作为废弃物丢掉。该具中予水产试验场西川智研究员从黄尾鰤鱼头中取出脑下垂体并精制提炼生长激素,用它再来喂养养殖鱼,取得好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鰤鱼(Seriola Purpurascens Temmimket Schagel)的养殖,在日本已有近几十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日本海水鱼类养殖最主要的品种。1990年,其养殖年产量达16.1万吨,占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日本在鰤鱼的网箱养殖、人工育苗、天然鱼苗的选择培育、初期鱼苗的饵料开发等方面已做过许多研究,但在鰤鱼苗种的人工繁殖技术上还尚未完善,其产苗量远不能满足养殖需要量,现鰤鱼养殖所需的鱼苗绝大部分仍依赖于本国以及国外进口的天然  相似文献   

12.
高体鰤鱼属鰤科鰤鱼属。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性鱼类,它的渔捕量比同属的五条鰤和拉氏鰤少,虽然有养殖,但不如其它两种普及。此外高体鰤是鰤鱼属中生长最快的种类,市场价格高,天然种苗的采捕量少,几乎没有作为单独的养殖对象。国内鰤鱼人工繁殖已获得实验性成功,但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技术在国内外都尚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育苗工作还处于研究阶段,育苗的成活率还只有百分之几。日本对鰤鱼的人工繁殖及其受精卵胚胎发育已有研究报导,国内尚未见有关于鰤鱼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报导。本文采用人工催产鰤鱼亲鱼自然受精,取得受精…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养殖鱼类,海水鱼中主要是鰤鱼、鰤鱼,淡水鱼中主要是鳗、鲤、香、虹鳟、鲫鱼等。七十年代初,鰤鱼占海水养殖产量的98%以上,其后因养鲷业发展,至1977年的比例降为92.4%,但其养殖产量仍比1968年增加2.62倍,达115,098吨。淡水鱼中鳗鱼养殖产量居首位,  相似文献   

14.
黄尾鰤Seriola guingueradiata Temminck et Schlegel是今天世界上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在日本、美国等地,饲养这种鱼的幼鱼(体长10厘米以下)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养殖网点的设置也十分普遍。最近,人工孵化的方法又在日本获得成功,这对今后鰤鱼养殖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推动作用。由于该鱼具有个体大、肉味美、生长快、饲养简便和商品价值高等优点,目前,日本的鰤鱼养殖产量,已远远超出本种来自海洋的捕获量,成为受欢迎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二代测序、软件拼接获得中国黄海海域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序列全长为16609 bp,碱基组成分别为A(26.68%)、G(17.84%)、C(30.12%)和T(25.36%);共有13条蛋白编码基因, 22个tRNA基因, 2个rRNA基因,除NAD6、trnQ、trnA、trnN、trnC、trnY、trnS、trnE、trnP外,其余基因均在H链上编码。黄条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蛋白编码基因的A+T含量分别为52.05%和51.085%,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线粒体基因中存在2个散在重复序列,分别位于NAD1基因序列正义链的中游和COX2基因序列反义链的上游。在其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Gly外,均具有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黄条鰤线粒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基因起止位点与密码子除COX1、NAD5外,均与日本海域出产的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完全吻合,且COX1、NAD5基因皆短于日本黄条鰤;两者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基于18种隶属于13属的鲹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可知小甘鲹(Seriolina nigrofasciata)、黄条鰤、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长鳍鰤(Seriola rivoliana)同属一近支,且黄条鰤与五条鰤亲缘关系最近,与小甘鲹进化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6.
<正>攻克了黄条鰤野生鱼驯化、亲鱼"海陆接力培育"、人工综合调控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等技术难关……终于,国内首次获得黄条鰤人工繁育的成功。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大连富谷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黄条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也称黄尾鰤,为大洋性大型经济鱼类,营养价值高,是食用"生鱼片"、"鱼排"的上佳  相似文献   

17.
大眼鰤鲈(StizostedionVitreum)属鲈形目、鲈科,原产于北美东部,目前几乎遍及北美洲的各地,是北美重要的游钓鱼类和经济鱼类,居北美游钓业的第1位。大眼鰤鲈为偏冷水性鱼类,生存水温在0~30℃。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转为肉食性,仍兼食水生昆虫、虾类。该鱼类肉味鲜美、刺少,可与鳜鱼相媲美。为了探讨大眼鰤鲈鱼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们对大眼鰤鲈鱼的含肉率、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灰份,氨基酸的含量等进行了测定,并与鳜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其它鱼类进行了比较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测试所用大眼鰤鲈鱼采自吉林省…  相似文献   

18.
<正> 1986年9月笔者在日本和歌山县水产增殖试验场研修期间,该场主任研究员小川健先生专题介绍了日本海淡水养殖鱼类疫苗防疫试验的情况(当时该场也在进行鰤鱼的疫苗防疫试验).以后又查阅  相似文献   

19.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价值高,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市场消费需求的影响,黄颡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品种之一。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1-2],全雄黄颡鱼的养殖正逐步得到大面积推广。目前对许多鱼类人工繁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即使是一些一次产卵类型的鱼类,通过人工调控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20.
真鲷(Pagrus maior)是日本人工养殖和放流增殖的主要鱼类品种,其养殖产量仅次于鰤鱼居第二位。真鲷的主要养殖地是长崎、熊本、三重、爱媛、和歌山、高知、大分、鹿儿岛等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