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密度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养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养殖病害频繁发生,亚硝态氮含量过高是主要危害之一。一、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形成1.亚硝酸盐的形成机理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从氨态氮转化成硝态氮的过程分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养殖库区水域氮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在福建省水口水库范围内主要养殖库区选取15个采样点进行每月的监测和动态研究,全面分析了不同养殖库区、不同时期水体各形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养殖库区水体总氮、氨氮、亚硝态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38~2.15、0.24~0.53,0.03~0.06 mg/L。不同养殖库区水体各形态氮含量因季节更替而变化较大,总体趋势是总氮浓度冬季较高;除太平养殖库区外,其他养殖库区水体的氨氮浓度春季较高,浓度范围为0.466~0.596 mg/L;亚硝态氮浓度变化幅度不大,范围为0.009~0.031 mg/L。不同养殖区域水体中各态氮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雄江和太平养殖库区中总氮和氨态氮、亚硝态氮之间相关性不显著,黄田库区和湾口库区养殖区水体中总氮和氨态氮、亚硝态氮呈现负相关;尤溪口养殖库区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该文采用生态学试验方法,对鳜池塘和大棚养殖模式的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采用不同微生态制剂商品(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鳜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整个鳜养殖周期(苗种至商品鱼),大棚养殖模式水体温度、溶氧、pH值与池塘养殖模式无明显区别;大棚养殖模式三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变化规律与池塘养殖模式大致相同,但大部分时间前者水体含量较高;大棚养殖模式水体总磷含量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且总磷最高值出现时间较池塘养殖模式推迟了近1个月。光合细菌对鳜养殖水体氨氮、亚硝态氮以及总氮整体调控效果最佳;枯草芽孢杆菌对降低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有良好的效果;乳酸菌对养殖后期降低水体pH值有一定的作用。结论:相对于鳜池塘养殖模式,大棚养殖模式氮磷物质循环转化效率较低,合理搭配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养殖效果更佳,同时需注意不良天气对微生态制剂使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在养殖水体环境中,氮元素以-3至+5多种不同价态存在,在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无机氮和有机氮之间相互转化。无机氮形式主要有溶解分子态氮(N_2)、氨氮(NH_3-N)、硝态氮(NO_3~--N)、亚硝态氮(NO_2~--N)以及一些中间产物等;有机氮形式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腐植酸等。亚硝态氮即常说的亚硝酸盐,可以被水体中的藻类作为氮肥吸收同  相似文献   

5.
淡水养殖水体氨氮积累危害及生物控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淡水养殖集约化规模的扩大,水体氨态氮及亚硝态氮的控制成为水质控制的关键。本文由水体的氮循环过程浅析了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成因及危害,综述了淡水养殖中利用生物方法降低水体氨氮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随着淡水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体氨氮和亚硝态氮等有毒物质浓度随之升高,严重危害了养殖对象的生长。因此,水体氨态氮及亚硝态氮的控制成为水质控制的关键。本文针对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的养殖水处理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进行了生物膜法和生态浮床净化法处理池塘养殖用水的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法和生态浮床净化法都能有效去除池塘水体氨态氮及亚硝态氮,如果不使用水生植物,则每生产1t鱼需设置6.76m2的生物包。  相似文献   

7.
亚硝态氮对于水产养殖动物具有毒性,对于其含量的及时监控非常重要。基于光谱法和电极法设计的亚硝态氮传感器价格昂贵,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急需研发一种能快速预测养殖水体亚硝态氮的模型。实验通过实验室构建的水质在线检测系统测定水体中温度、pH、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4个参数,同时用α-萘胺比色法测定水体中亚硝态氮的浓度,从4种参数中选取与亚硝态氮浓度相关的参数作为预测模型的关联变量。水质参数数据及亚硝态氮浓度数据分别经预处理后作为原始数据用于SAE神经网络的训练,训练方法采用无监督逐层贪婪训练法,用学习到的特征监督训练SAE-BP神经网络,利用反向传播算法(BP)优化模型。训练得到结构为4-5-4-3-1的SAE-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实验数据预测的拟合优度R2为0.95,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99 71。研究表明,亚硝态氮预测模型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水体中亚硝态氮的浓度。本模型将为开发在线快速监测养殖水体亚硝态氮浓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有机物。水体中的有机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界向水体中排放有机物;二是生长在水体中的生物群体产生的有机物以及水体底泥释放的有机物。在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氮、碳、磷、硫4种,氮的分子氨态及亚硝酸氮态存在形式对水生动物产生很强的神经性毒害。高密度养殖模式加大了水体有机氮物质分解转化的负荷,微生物分解环节严重受阻,从而制约了水体系统循环  相似文献   

9.
正本试验以花鳗鲡和罗非鱼为养殖对象,对不同模式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测定。在12个室内水泥池(5米×3米×1.2米)中,设置4组试验,分别为花鳗鲡单养、花鳗鲡+罗非鱼、花鳗鲡+蕹菜、花鳗鲡+罗非鱼+蕹菜。试验持续6周,期间对水温、溶氧、p H、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叶绿素a、化学需氧量水质理化因子进行定期检测与分析,试图通过水质指标的变化,探讨花鳗鲡养殖池  相似文献   

10.
<正>微电解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的应用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其核心是微电池,微电池是由铁、碳、二氧化硅、二氧化锰、锌等材料复合改性而成,利用原电池的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得水体中低价位的氨态氮、亚硝态氮氧化为高价位的硝酸态氮,为浮游植物所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大幅度降低,碳、氮达到一定平衡,从而加快养殖水体物质循环,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累积,促使水体成为有益于微生物、鱼类生长和繁殖的"活  相似文献   

11.
4种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及青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定养殖水体pH值、溶解氧、氨态氮、亚硝态氮等水质指标和养殖青虾肥满度、平均规格、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全池泼洒复合芽孢杆菌、EM菌、类球红细菌、超浓缩光合细菌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的改善情况及提高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长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改善水质;其中,芽孢杆菌与EM菌具有较强的降亚硝态氮功能,类球红细菌和EM菌具有较强的降氨态氮作用。4种试验菌剂的调水效果排序为:类球红细菌>EM菌>复合芽孢杆菌>超浓缩光合细菌。4种菌剂不同程度提高了青虾的生长性能;其中,类球红细菌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EM菌、复合芽孢杆菌,而光合细菌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淡水养殖集约化规模的扩大,水体氨氮的控制成为水质控制的关键。本文由水体的氮循环过程阐述r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成因及危害,简单介绍了利用生物控制水体氨氮方法,并提出了菌藻联合调控新技术。1水体的氮素循环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自然水体中的氮来自水生动植物尸体及排泄物的积累及腐败,含氮有机化合物通过营腐生细菌分解成氨氮、硫化氧等小分子无机物,然后由各种自养型微生物主要为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3种氮素一方面被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另一方面硝酸盐在缺氧条件下被反硝化细菌通过脱氮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逸出水体,大气中的氮被固氮菌利用重新回到水体。  相似文献   

13.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连载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复合微生物制剂:是一类多菌种的微生物制剂。在光合细菌研究的基础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又开发出许多优于光合细菌的产品应用于水产养殖业。(1)益生素:是一种全面改善水质的微生物制剂,其主要成分有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它能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改善池底的厌氧环境,抑制水体中藻类过量繁殖,保持养殖水体微生态平衡。益生素中的硝化细菌能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细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模拟工厂化养殖模式建立养殖水体净化装置,研究硝化毛球和底沙对硝化细菌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装载硝化毛球、铺设底沙和只投加硝化细菌制剂的三个实验组对养殖水体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氨氮、亚硝氮等指标均低于空白组。其中装载硝化毛球的实验组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可在短时间大量生长繁殖,形成优势,使养殖池氨氮、亚硝酸盐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铺设底沙的实验组对硝化细菌净化水质效果影响不大。装载硝化毛球的实验组,水质最清澈,无异味,养殖池底部无残渣碎屑,青虾生长状况良好,增重最多。  相似文献   

15.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氨氮及亚硝态氮去除功能的菌株Y2,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进一步通过生长实验进行温度、酸碱度、盐度的培养条件优化,利用抗生素药敏实验筛选菌株特定抗性;通过卤虫浸泡感染的方法检测麦氏交替单胞菌Y2的安全性,并测定海水培养液OD_(600)及含氮无机污染物的浓度,探究菌株Y2生长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28d对虾养殖试验,监测水质、生物絮团形成量、致病菌数量及对虾成活率生长速率,进一步阐明菌株在实际养殖中的功效。结果表明,该菌株Y2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抗性;对卤虫的48 h半致死浓度高于1.9×10~8 cfu/mL,显著高于哈氏弧菌(10~2 cfu/mL)。此外,该菌具有持续去除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功能。在养殖实验中能抑制潜在病原菌弧菌生长、提高对虾存活率及生长率,并且能在水体中稳定存活较长时间。综上所述,菌株Y2是养殖用益生菌制剂的优良备选菌株,可作为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调节水质的关键菌株。  相似文献   

16.
“三氮”在水产养殖中的意义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简称“三氮”。氮是含氮有机物质分解的产物,在水产养殖学上“三氮”的主要来源是鱼虾的粪便和残饵,它们在细菌的作用下经氧化—还原作用分解,在不同的条件下分解成不同形式的无机氮。“三氮”的含量及转化规律直接关系到养殖效果,在养殖用水的管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河蟹育苗生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蟹蚤状幼体为研究对象,观测复合型活菌净水剂对河蟹育苗过程的影响。在育苗池中加入复合型活菌净水剂,测定河蟹幼体生长过程中水体的氨态氮、亚硝态氮、硫化氢、溶氧、化学耗氧量、pH值、异养菌总数及各期幼体变态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复合型活菌净水剂能明显降低对河蟹蚤状幼体生长影响较大的氨态氮、亚硝态氮等水质因子,并能抑制异养菌的增长,提高各期幼体变态率。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对南美白对虾立体高效混养模式与南美白对虾单养模式的池塘水质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模式下水体溶解氧、pH、硝态氮、活性磷、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过混养条件下的水质指标波动相对单养较大。总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变化趋势在养殖中后期存在差异,混养池塘这三个指标上升明显,增加了养殖的潜在风险,今后混养管理中需加强对氮元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养殖水体中水质净化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和淤泥中筛选出4株优良的水质净化菌.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flavescen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它们对模拟养殖水体中高达5mg/L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均能达到80%和90%以上,其中假单胞菌属还具有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的高密度趋势日益上升,但同时养殖病害也频繁发生,亚硝态氮含量过高就是主要危害之一。一、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的形成原因1.亚硝酸盐的形成机理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引起亚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影响因子如下。(1)池塘中缺少氧气时,会影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造成氨氮以及亚硝酸盐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