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海区小黄鱼现存资源量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20  
林龙山 《海洋渔业》2004,26(1):18-23
本文以 2 0 0 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对小黄鱼的体长、体重和现存资源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 0 0 2年东海区小黄鱼种群的平均体长仅为 12 3.89mm ,优势体长组为 110~ 130mm ,占4 6 .15 % ;平均体重为 35 .2 7g ,优势体重组为 2 0~ 4 0g ,占 5 9.4 1% ;个体小型化相当突出。现存资源量评估结果为 2 .5 1× 10 4t,7.12× 10 8尾 ,资源发生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但种群处于严重补充型捕捞过度。建议采取更科学、更严格的管理措施 ,促使小黄鱼资源切实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南海北部海域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年12月至1999年6月利用“北斗”号调查船的SimradEK500回声探测-积分系统在南海北部海域获取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运用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方法对该海域的带鱼科(Trichiuridae)鱼类、蓝圆(Decapterusmaruadsi)、竹鱼(Trachurusjaponicus)、金线鱼科(Nemipterus)鱼类以及大眼鲷科(Priacanthidae)鱼类等5类23种经济鱼类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带鱼科、蓝圆、竹鱼、金线鱼科和大眼鲷科的资源量分别为50.4×104t、16.3×104t、10.4×104t、9.8×104t和9.2×104t,其中带鱼科的资源量密度以冬季和粤西海域最高,蓝圆和竹鱼的资源量密度都以秋季和粤东海域最高,但竹鱼的资源量密度秋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金线鱼科秋季在112°30′~116°E珠江口近海海域自西南到东北出现高度密集分布带,大眼鲷科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分布较广泛,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度密集区。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9~2001年课题组在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采集的海洋渔业资源生物资料和在岸上采集的生产技术资料,通过分析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和结构、测算初级生产力,检测浮游植物含碳率,鱼类、虾蟹类、头足类等主要种的营养级及其含碳量率、测算生态效率;利用Cushing模型和营养动态模型估算该海区的潜在渔业资源量,利用Cadima经验公式和Gulland经验公式估算渔业资源最大持续开发量。结果表明,该海区的潜在渔业资源量为250.34×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136.98×104t。2000年该海区的实际年捕捞量为217.2×104t,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剩余产量80.22×104t。因此,为了持续利用该海区的渔业资源,应减少投入捕捞力量和实行捕捞限额制度。  相似文献   

4.
东海区黄(鱼安)(鱼康)资源状况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龙山  郑元甲 《海洋渔业》2004,26(3):179-183
本文以 2 0 0 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研究分析了黄的洄游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和资源量状况。结果表明 ,东海区黄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海域 ,高资源密度主要分布在水深 4 0~ 10 0m海域 ,但各调查月份有差异 ;9月份黄个体平均体长为 2 15 .35mm ,优势体长组为 14 0~180mm ,占 5 3% ;平均体重为 397.83g ,优势体重组为 70~ 14 0g ,占 4 5 % ;现存资源量评估结果为 2 0 15t,但实际资源量估计约在 1× 10 4t以上 ,属于有潜在价值渔业。  相似文献   

5.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山东半岛南部海域重要的渔业种类之一。本研究根据 2016 年 10 月及 2017 年 1 月、5 月、8 月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35°N~37°N, 119.5°E~124°E)开展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和环境观测数据, 分析了该海域小黄鱼相对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 模型)探究了影响其时空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小黄鱼的相对资源量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相对资源量最高, 冬季最低。GAM 分析表明, 该海域小黄鱼相对资源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水深和底层水温。随着水深增加, 小黄鱼相对资源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在水深为 50 m 附近时其相对资源量最高; 在一定水温范围内, 小黄鱼相对资源量随底层水温升高而增加, 但不同季节最适底温有所差异。山东半岛南部海域水深和底层水温的季节变化对小黄鱼资源量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 这可能与小黄鱼的洄游习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小黄鱼伏季休渔效果及其资源合理利用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1991-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研究了伏季休渔制度对东海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Bleeker)资源的养护效果及其局限性,并根据Ricker繁殖模型解析现行资源状况下的最大持续产量,探讨巩固伏季休渔效果的相关管理措施。结果表明,伏季休渔措施对小黄鱼资源的养护作用十分明显,经3个月休渔期,海域中小黄鱼资源增重率达1.71倍,开捕时刻(9月)的相对资源密度为全年最高。但伏季休渔的效果在当年的秋冬汛后即被消耗殆尽,12月份时的资源残存量仅为伏季休渔结束时刻的11%;与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相比,目前东海区小黄鱼资源的群体结构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当龄鱼的渔获比例由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的43.14%上升至近年来的74.64%,剩余群体的渔获比例由56.86%下降至25.36%,资源结构的脆弱程度进一步加剧;伏季休渔制度对小黄鱼资源的长期恢复效果因捕捞力量的居高不下而难以持续体现。坚持产出控制,在现行资源状况下实行9.34×104t最大持续产量的管理目标,伏季休渔制度对东海区小黄鱼资源保护和恢复的长期效果才能得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东海区小黄鱼资源现状及管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汤建华  周瑾 《海洋渔业》1999,21(4):173-174
<正> 一、90年代以来东海区小黄鱼渔业概况 1990~1996年,东海区小黄鱼产量连年上升,从1990年9223t增至1996年94977t,增加9.3倍,增幅最高的年份为1994年,达94.34%,其次为1991年的83.90%。1997年产量首次下跌,跌幅8.29%,1998年产量又开始回升,达107800t,创下历史新高,与1997年相比增加23.75%(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应用资源密度面积法估算东海区头足类资源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1年、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海区站监测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东海区大陆架海域头足类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1)东海区头足类资源密度2001年、2002年都以夏季为最高,分别为463.70 kg/km2和237.43 kg/km2;2001年春季和2002年冬季最低,分别为98.24kg/km2和125.43 kg/km2。(2)两年中太平洋褶柔鱼的年平均资源密度在所有头足类种类中都为最高,分别为145.07 kg/km2和101.85 kg/km2;而蛸类的资源密度为最低,分别为4.69 kg/km2和2.53 kg/km2。(3)2001年、2002年东海区大陆架海域的头足类资源量分别为375384.90 t和172692.90 t,以年平均资源量算出的MSY分别为238 553.56 t和144277.31 t。  相似文献   

9.
东海鲐鱼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1970~2006年每年取样鲐鱼所得叉长体重组构成资料,重点分析了70、80、90年代的鲐鱼生物学表征;并结合我国围网捕捞的发展变化情况,应用体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LVPA)对各个年代的鲐鱼捕捞死亡系数(F)做了分析对比,研究显示,东海区日本鲭F由70年代的0.68上升为90年代的1.60,开发利用程度在不断地加大中。根据1990年以来的日本鲭渔获量资料,估算了1990~2001年东海区日本鲭资源量,结果表明,东海区日本鲭年平均资源量在(73.34~116.88)×104t之间波动。以LVPA法估算所得的90年代鲐鱼F值和最小开捕叉长的数据,利用B-H动态综合模型估算了不同渔业条件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R)的变化,结果显示,以目前的捕捞强度,日本鲭的开捕年龄从0.25龄提高为1.22龄,即最小开捕叉长由185 mm调整为247.61 mm,Y/R可提高15.1%,具有一定增产潜力。建议在实际渔业中,渔期适当推迟,禁止利用日本鲭幼鱼。  相似文献   

10.
东海黄海头足类资源量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1996年、1997年浙江温岭渔7515、754两艘单拖渔轮的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26°30′~30°00′N122°~126°30′E、20~150m水深海区的头足类的资源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调查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为29055.84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353.36t,剑尖枪乌贼为10734.10t,乌贼类为12384.9t,章鱼为5583.45t;1997年为35004.52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1176.04t,剑尖枪乌贼为20511.30t,乌贼类为9658.50t,章鱼为3658.69t。东海区头足类资源量1996年为131747.81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1602.24t,剑尖枪乌贼为48671.60t,乌贼类为56157.00t,章鱼为25317.02t;1997年为189441.07t,其中太平洋褶柔鱼为6364.61t,剑尖枪乌贼为111005.17t,乌贼类为52270.87t,章鱼为19800.48t。  相似文献   

11.
东海区拖网新伏季休渔渔业生态和资源增殖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好地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中国政府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的伏季休渔制度,其中从6月1日~9月15日在东海区禁止拖网作业,较原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提前增加半个月。本研究依据2006~2008年每年6月上半月拖网监测资料,从渔业生态和资源增殖的角度,着重分析研究拖网在6月上半月这一时段休渔的渔业生态效果和资源增殖效果。结果表明,6月上半月禁止拖网作业,主要养护了带鱼、小黄鱼和日本鲭等资源群体,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带鱼的产卵亲体繁殖,对带鱼资源数量的补充起到了增殖作用,同时在较大程度上养护了带鱼和日本鲭幼鱼的自然生长,起到了资源增重作用,但对分布在拖网渔场外的小黄鱼幼鱼保护作用甚微。应用R icher动态综合模型估算,以带鱼为代表种,提前增加半个月伏季休渔期其资源增殖效果较以往3个月伏季休渔期可使年平均资源量增加11.86%,渔获量增加8.06%,平均渔获体重增加9.33%。东海区以拖网占捕捞主导地位的伏季休渔时间的延长,可进一步改善繁殖群体栖息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东海绿鳍马面鲀群体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民权 《水产学报》1994,18(1):45-56
本文根据江苏省海洋渔业公司(1974-1989年)在东海的绿鳍马面渔获量(约18.2万吨),结合东海水温等资料分析绿鳍马面在东海的群体分布,并作初步探讨。经分析表明:(1)东海的绿鳍马面冬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2)在冬季东海的该鱼种存在着三个地方群体,即东海群体、黄海群体和日本海群体;(3)在捕捞东海群体的马面纯时从渔获物中反映出它的组成结构变化,70年代捕获的主要是剩余群体,80年代后期捕获的则是补充群体;(4)钓鱼岛水域是该鱼种的东海群体的产卵场,保护该产卵场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族小黄鱼地方支族群洄游途径与环境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成建  张晶 《海洋渔业》2005,27(2):109-112
利用“黄、东海海渔况速报”提供的海况环境信息,结合捕捞生产实际,对小黄鱼在不同海域环境条件下反映出的不同洄游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扼要地阐述了它们的洄游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中探讨了南黄海族小黄鱼可以细分地方支族群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南黄海族小黄鱼存在舟外、江外、大沙与沙外四个地方支族群的观点,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最终有利于小黄鱼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采集东海区黄鳍马面 (Thamnaconushypargyreus) 7批样本共 56 0尾 ,南海区 4批样本共 330尾 ,用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判别函数以及等级聚类分析等数值分析方法 ,对其第二背鳍、臀鳍、左右胸鳍等计数性状和头长 /体长、头长 /体高、体高 /体长等量度性状进行检验和分析 ,并结合生态系方法对两海区的种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东海与南海的黄鳍马面为 2个种群 ,称之为东海种群和南海种群 ,并提出了东海种群资源的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黄海海州湾小黄鱼幼鱼的食性及其随体长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根据2008年7月和8月在黄海海州湾海域进行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K-W非参数秩检验、卡平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幼鱼(体长20~110mm)的食物组成及其与体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幼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30余种,甲壳类(桡足类、糠虾类和虾类)是主要的饵料类群,在食物中所占的个数百分比为99.50%。优势饵料有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小黄鱼幼鱼的摄食强度和食物组成随体长的增长都有明显的变化,随着体长的增加,食物中虾类和鱼类的比例有所增加,而桡足类和糠虾类的比例则减少。饵料生境宽度在体长大于80mm后有明显的增加。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黄鱼幼鱼在体长达到80mm时,出现了明显的食物转换现象。可以认为,小黄鱼幼鱼食性的转变与其体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沿海小黄鱼渔场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渔业捕捞统计资料,描述了该时期小黄鱼渔场空间变化、不同渔场的产量的年间变化,并与近年来小黄鱼渔场的资料做了比较,对小黄鱼的空间分布、渔场变化和各渔场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小黄鱼渔场可分为3类,即春季产卵场渔场,主要位于长江口及江浙沿海;夏季索饵场渔场,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近海;冬季越冬场渔场,主要集中在黄海中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1974年后渤海区小黄鱼产量明显下降,自1979年后东海小黄鱼产量明显上升,并且超过了黄海区的产量。在本文所统计的水域范围内,不同渔场小黄鱼贡献率分布格局显示出两种模式:冬夏(12、1-2月和7-9月)季模式,渔场位置稳定,鱼群密集,产量集中,其中冬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夏季主要位于黄海南部近海和东海北部近海,这些水域往往是专门捕捞小黄鱼的优质渔场;另一种是春秋季(3-6月和10-11月)模式,以洄游过路鱼群为主要渔获对象,鱼群相对分散,在这些水域,小黄鱼往往是兼捕对象。1971-1982年小黄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  相似文献   

17.
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东海区历年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群体结构、生物学参数、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等渔业生物学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种群的个体小型化现象相当突出,渐近长度L∞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而生长参数K以及总死亡系数Z和捕捞死亡系数F却呈现逐渐增大趋势。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带鱼表现出极强的自食性,小黄鱼主要摄食种类与过去大不相同;性成熟提前,同年龄、同一体长组的带鱼和小黄鱼个体平均绝对繁殖力提高。产生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捕捞的影响和鱼类自身适应自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是衡量资源丰度的相对指标,其均值的估算是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2004年~2006年东海区底拖网大面定点调查渔获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例,利用算术平均值法、重抽样估值法、对数正态分布法、Δ-分布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法和Finney-Sichel估值法分别对小黄鱼资源密度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评估不同方法的相对优劣性和稳健性。结果表明,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3种方法的均值估值较大,尤以Δ-分布法最大,而算术平均值法和重抽样估值法估值较小,且均值较接近;两两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Δ-分布法的估值显著高于其他方法的结果(P〈0.05),而其余4种估值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Δ-分布法和重抽样估值法的变异系数较接近,均小于其他结果;结合小黄鱼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大面积调查自身特点,Δ-分布法被认为是5种估值方法中适用性和稳健性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