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3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海洋鱼类种群划分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小黄鱼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标记重捕法、渔获量分析法、寄生虫标记法、形态表型量度特征法、分子生物学法、钙质结构元素指纹法等6种方法在海洋鱼类种群划分上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各自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并以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例,归纳了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应用上述方法开展小黄鱼种群研究的脉络,剖析了我国近海小黄鱼种群(特别是黄海南部种群)划分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通过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研究效果,指出基于钙质组织中元素指纹的方法在鱼类种群判别研究中将具有更大优势。最后,展望了海洋鱼类种群研究方向,以及在今后小黄鱼种群划分研究中上述方法的应用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种类繁多,大多为r选择型或由K选择型演变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较快、可持续利用的前景较为广阔,在中国海洋捕捞业产量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本文综述了中国海洋一般中上层经济鱼类的渔业发展概况,着重介绍了鳓(Ilisha elongata)、灰鲳(Pampus cinereus)、竹鱼(Trachurus japonicus)、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黄海鲱(Clupea harengus pallasi)和黄鲫(Setipinna taty)等6种主要种类资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概述了这些种类的种群鉴别和划分、洄游分布、越冬场、产卵场及其产卵期、年龄和生长、摄食习性、生殖力和群体结构变动,以及其资源量和可捕量的评估,同时展望了其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并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执行《渔业法》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管理,使各项渔业资源的管理措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经农牧渔业部批准。东海区渔业资源管理咨询委员会于1987年12月下旬在浙江省舟山市第二海洋渔业公司召开成立会议。  相似文献   
4.
采集东海区黄鳍马面Tun(Thamnaconus hypargyreus)7批样本共560尾,南海区4批样本共330尾,用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差别函数以及等级聚类分析等数值分析方法,对其第二背鳍、臀鳍、左右胸鳍等计数性状和头长/体长、头长/体高、体高/体长等量度性状进行检验和分析,并结合生态方法对两海区的种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海与地海的黄鳍马面Tun为2个种群,称之为东海种群和南海种群,并提出了东海种群资源的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5.
根据70至80年代东海外海绿鳍马面资源和产卵场调查等资料以及1974年以来马面渔汛生产情况,分析研究了东海区马面资源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东海区黄鳍马面的分布范围和主要渔场正在逐渐扩大,渔期延长,年产量在波动中增长,资源量趋于上升,但渔获物以补充群体为主,过度捕捞和产卵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是东海区绿鳍马面资源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提出绿鳍马面资源量的变化具有长周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7.
钓鱼岛近海的涡旋及其与马面鲀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瑞生  郑元甲 《水产学报》1986,10(2):161-176
本文根据1981—1984年各年春季(4月),绿鳍马面鲀产卵场的调查资料及产量统计资料,通过水温、盐度、密度σ_t比容偏差10~((?)δ)和地转流等海况要素,对钓鱼岛近海的涡旋特征、强度、位置变化及结合渔况进行分析研究。初步认为钓鱼岛东北海区即黑潮及其分支处附近,存在一气旋型涡旋,涡旋边缘的北侧和西侧流速较小,是马面鲀的过路渔场和产卵场。春季马面鲀的产卵场基本集中在钓鱼岛近海(26°N断面)的涡旋区及其西侧边缘的近底层,水温为17—18℃,盐度为34.6—34.8‰,比容偏差10~((?)δ)为270一290。若以涡旋底部的比容偏差10~((?)δ)作为衡量外洋水强弱的指标,则它与上海、舟山渔业公司4—5月份的马面鲀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3;与马面鲀年总产量的相关为0.812。故认为该水文要素可提供渔获量预报的一项指标。马面鲀仔鱼基本沿涡旋周围的海流逐步向东北方向漂移。  相似文献   
8.
根据70至80年代东海外海绿鳍马面豚资源和产卵场调查等资料以及1974年以来马面豚渔汛生产情况,分析研究了东海区马面豚资源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东海区黄鳍马面豚的分布范围和主要渔场正在逐渐扩大,渔期延长,年产量在波动中增长,资源量趋于上升,但渔获物以补充群体为主;过度捕捞和产卵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是东海区绿鳍马面豚资源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提出绿鳍马面豚资源量的变化具有长周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洪亮  郑元甲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3,25(3):126-129,135
本文利用1996~2001年间对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测试资料,分西部(160°E以西)、中部(160°E~170°E)和东部(170°E以东)三个海区对柔鱼生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海区胴长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中部海区的群体组成与其相邻的西部和东部海区相接近。2.性腺成熟度组成,雌性以Ⅱ期为主,雄性以Ⅱ期和Ⅲ期为主,雄性性腺成熟度普遍较雌性的早,并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性腺成熟度越高。3.所有年份柔鱼的摄食等级均以1级和2级为主,渔汛后期,摄食等级有所下降。4.通过对摄食等级较高的柔鱼饵料成份的分析,出现机率头足类最高,为90.3%;鱼类次之,为64.5%;甲壳类最少,为51.6%。  相似文献   
10.
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家骅  郑元甲 《海洋渔业》2003,25(2):51-57,65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的分布范围很广,在太平洋分布于10°~50°N和20°~40°S之间、在大西洋分布的纬度范围与太平洋相似、在印度洋分布于该洋西部10°N~30°S之间,以北太平洋的数量最多,栖息海域的水温为10~24°C。柔鱼栖息于表层至1500m的水层,它具有季节性洄游和垂直洄游习性,在摄食季节,往往在夜里游至表层摄食,并具有较强的趋光习性,有利于灯光诱钓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