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竹苇制浆造纸废水为实验液,开展了其对不同水生生物(鱼类3种、虾类1种、蟹类2种和贝类1种)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当实验液的特征指标CODcr为707mg/L,BOD5为776mg/L,AOX为17.87mg/L时,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us)幼体、黑鲷(Sparus macrocephaius)幼鱼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96 h-LC50稀释浓度比分别为1∶33.2、1∶24.55和1∶13.0;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96 h-LC50稀释浓度比为1∶6.0,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仔蟹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大眼幼体96 h-LC50稀释浓度比分别为1∶4.5和1∶1.25,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96 h-LC50稀释浓度比为1∶0.59.实验结果表明,制浆造纸废水对不同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制浆造纸废水对鱼类的毒性效应最大,其次是虾类,第三是蟹类,对贝类的毒性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造纸废水造成的斑马鱼基因纽DNA损伤进行检测.首先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确定造纸废水96h-LC50浓度为11.328%.从5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20条对正常斑马鱼能稳定扩增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用来检测.利用造纸废水(原浓度的3.8%)对斑马鱼染毒96h,随机提取染毒后6尾斑马鱼基因组DNA,用筛选的20条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用同样的引物对未染毒对照组的另外10尾斑马鱼基因组DNA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鱼的RAPD图谱,从而分析造纸废水对斑马鱼的致突变作用.20个引物中引物S112可以检测出造纸废水染毒前后斑马鱼基因组DNA的差异.用引物S112,选取的对照组每个斑马鱼DNA的RAPD谱带均为8条亮带,随机抽取的染毒组20尾鱼中,每尾斑马鱼基因组DNA的RAPD谱带为5~7条,其中有20尾出现了71 3bp稳定条带的缺失,14尾出现了480bp稳定条带的缺失,7尾出现了1 332bp稳定条带的缺失.这20尾鱼的RAPD图谱中的条带总数为120条,低于20尾对照组的条带总数(160条).本文得出的结果显示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的基因组DNA损伤作用,同时验证了RAPD技术在检测造纸废水对水生动物基因组申的致突变作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关瑞章  陈家友 《福建水产》1992,(4):23-29,58
本试验于1987年每月或隔月从福建莆田获芦溪采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共256尾进行该种的食性研究。结果显示鳗鲡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其主要食物为蟹类、虾类和鱼类,次要食物为摇蚊科、蜉蝣目和蜻蜓目等的幼虫。鳗鲡的摄食强度随体长增长而增强,在6—7月份最强,年平均空肠率为24.8%。鳗鲡的食物组成随季节不同和个体大小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
郑建平 《淡水渔业》1995,25(5):35-37
鳗鲡人工饲养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中心)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为名贵鱼类。1993年我们在广东肇庆市进行了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的养殖试验。以后又在广东新兴县推广鳗鲡的养殖,效益良好。现将...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蝇蛆抗菌肽对日本鳗鲡生长性能及其成活率的影响,本文以日本鳗鲡幼鳗为研究对象,以鳗鲡基础日粮的普通粉料为对照组,对日本鳗鲡幼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相对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期内实验组和对照组饲料系数分别为1.24和1.57,相对增重率分别为(193.6±8.74)%和(238.05±9.42)%。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成活率提高了9.13%,生长速度提高了22.9%以上,饵料系数降低了21%。试验结果表明:蝇蛆抗菌肽可显著提高日本鳗鲡的生长性能(P<0.05),降低养殖成本,不失为日本鳗鲡饲料的一种优质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盐度对黑鲷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影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鲷 Sparus macrocephalus Basilewsky 肉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是很受欢迎的高档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我国沿海正在开展黑鲷的人工繁殖与养殖的试验。关于盐度对硬骨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国内、国外均有报道。但盐度对鲷科鱼类发育的影响至今尚无系统资料。本实验是用人工配制的不同盐度海水培养黑鲷受精卵,对其胚胎发育、仔鱼孵化和卵黄囊消失等方面进行了观察研究,为鲷科鱼类的人工育苗积累了一些参数。  相似文献   

7.
<正>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Basilew-sky)]为我国近海广泛分布的经济鱼类,肉味鲜美,属广温、广盐及杂食性的鱼类。较易繁殖,是海水鱼类养殖中的优良品种。当前,国内外都已把黑鲷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日本1960年已进行生产黑鲷苗种的研究,我国1959年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对黑鲷进行过人工授精、孵化  相似文献   

8.
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anguilla)、美洲鳗鲡(A.rostrata)、印尼鳗鲡(A.bicolor pacifica)和菲律宾鳗鲡(A.mormorata)5种鳗鲡的幼鳗为试验对象,探讨其对极限高、低温的耐受性及种间差异。以自然水温为试验起始温度(日本鳗鲡、欧洲鳗鲡、印尼鳗鲡为27℃;美洲鳗鲡、菲律宾鳗鲡为24℃),高温试验过程中每4h升1℃,低温试验每4h降1℃,直至全部受试个体死亡。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的幼鳗对环境温度的耐受范围具有种间差异。日本鳗鲡、美洲鳗鲡、欧洲鳗鲡、印尼鳗鲡和菲律宾鳗鲡高温"死亡高峰温度"分别为39、38、37.5、39和38℃,日本鳗鲡对高温的耐受性最强,欧洲鳗鲡最弱,但种间差异不显著;日本鳗鲡、美洲鳗鲡对低温的耐受性最强,能在冰和水混合液中生存,欧洲鳗鲡、菲律宾鳗鲡和印尼鳗鲡对低温耐受性依次减弱,低温"死亡高峰温度"分别为2、5和10℃。  相似文献   

9.
鳗鲡属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yes)、鳗鲡目(Anguilliformes)、鳗鲡科(Anguillidae)。鳗鲡目鱼类大多数生于海洋,但鳗鲡科鱼类大部分属降河繁殖洄游鱼类,它们在海洋中产卵繁殖,幼鳗孵化后漂游到沿岸,然后进入淡水河流中成长。鳗鲡属共有17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有12种是属热带和亚热带种类。一、人工繁殖鳗鲡的研究早在30年代人们就开始鳗鲡人工催熟的试验。1973年春日本北海道大学山本教授等首次获得受精卵。同年年底和次年初孵出了第一批人工繁殖的仔鳗,仔鳗存活了120小时,我…  相似文献   

10.
一、鳗鲡的分布与经济意义鳗鲡(Rivereel),又名日本鳗鲡、河鳗、鳗鱼、白鳝、青鳝等,是我国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有脂肪、蛋白质,肉和肝的维生素A含量特别高。鳗鲡在世界上仅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其中日本的人工养殖最为发达,在我国沿海各省均有出产,鳗鲡为降河性洄游鱼类,以长江口一带的江河为主要产区。二、试验条件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水质好、无污染、水源充足、进排水便捷的养殖场所———塘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号池、4号池净塘面积分别为4.2亩、4.3亩,水深1.2~1.5米。分…  相似文献   

11.
兴化湾野生水产苗种资源开发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在兴化湾开展水产苗种资源调查的数据资料,着重分析研究了湾内野生水产苗种资源的开发程度、致危因素、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结果表明:在兴化湾现有生产性开发利用的8种水产苗种中,过度开发利用已造成日本鳗鲡、黄鳍鲷、灰鳍鲷、花鲈等4种鱼类苗种资源出现严重衰退;大弹涂鱼、锯缘青蟹和三疣梭子蟹等3种苗种资源已得到较为充分利用;湾内水产苗种的捕捞方式有多种多样,但以张网作业对经济幼鱼幼体苗种的损害最为严重;缢蛏苗种场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苗种适宜的生存空间已大为缩小。文中最后提出削减捕捞强度、改进捕捞方式、继续实施亲贝增养殖补贴政策、治理海域环境污染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疏浚、吹填过程中产生的底泥悬浮物对南海区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毒性影响,根据《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致死毒性的测定》方法,对南海区凡纳滨对虾仔虾的生物毒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疏浚区海水中底泥悬浮物浓度超过10mg/L,持续12h,对凡纳滨对虾仔虾产生一定的致死效应。底泥悬浮物浓度超高80mg/L,且持续48h以上,将对仔虾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全部仔虾的死亡。根据仔虾的死亡概率和底泥悬浮物浓度对数,分别计算出12h、24h、36h、48h的半致死量(LC50)为54.56、40.29、25.89、19.18mg/L。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ISO推荐使用的标准化鱼类毒性实验动物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材料,选取10种典型氯代苯和烷基酚类化合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毒性试验。将斑马鱼毒性数据(-lgLC50)与受试物参数(2X^v、lgP)在SPSS13.0中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可认为氯代苯毒性与2XV、烷基酚毒性与lgP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简要分析了其存在的不同致毒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国际标准组织(ISO)规定的淡水污染指示生物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乍得湖区优势种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实验对象,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以96h半致死效应浓度(96h LC50)和毒性单位(TUa)为指标,对乍得油区石油勘探开发所用钻井液进行水生环境生态毒性评价及分级.实验结果表明,1号钻井液样品对斑马鱼和泥鳅基本无毒害作用,2号钻井液对斑马鱼和泥鳅均具有低水平毒性效应.2号钻井液对斑马鱼和泥鳅的96h LC50分别为42 362 mg/L、50 861 mg/L,TUa分别为2.36、1.97.对比发现,由于2号钻井液比1号钻井液多了一种添加剂——低荧光白沥青(JHBA-2),生态毒性即由无毒激变为低毒性,因此该添加剂具有明显的环境生物毒性,可在今后的研究开发中弃用或寻求低毒及无毒替代品.  相似文献   

15.
几种深水网箱养殖鱼类行为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常文 《水产学报》2006,30(4):481-488
运用鱼类生态学、鱼类行为学以及水产养殖学研究方法,对几种深水网箱养殖鱼类的行为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对干露的耐受力强弱依次为黑鲷、真鲷、鲈鱼、美国红鱼和大黄鱼;大黄鱼分布于中下层网箱边缘、集群、不争斗,美国红鱼均匀分布于中下层、集群、争斗激烈,鲈鱼均匀分布于中下层、较少集群、争斗激烈,真鲷分布于下、底层网箱边缘、较少集群、争斗,黑鲷分布于下、底层网箱边缘、较少集群、争斗;摄食节律明显,与潮水涨落有关,在接近早晨、傍晚的平潮或停潮时间内形成两个摄食高峰;对饵料具有选择性,对饥饿的耐受能力较强,不同投饵方式对鱼类摄食强度有影响,对饥饿的耐受力随着水温的降低而增强;7-8月份日平均摄食率最高,2月份最低,鱼类的摄食率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昼夜活动习性不明显,流急时分布于网箱底部或下游网箱边缘,流缓时活动分布范围明显扩大;抗风、浪、流能力强弱依次为美国红鱼、鲈鱼、大黄鱼、黑鲷、真鲷。  相似文献   

16.
Enrofloxacin, a new drug for ornamental fis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ompatibility and efficacy of enrofloxacin (Baytril) a newly developed antibiotic belonging to the quinolones, were tested for five ornamental fish species (Herotilapia multispinosa, Pterophyllum scalare, Symphysodon discus, Brachydanio rerio and Melanochromis johanni). The results prove that enrofloxacin has a high tolerance level for ornamental fishes and high efficacy against important bacterial diseases. 30 micrograms/l water over 5 hours are recomm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ornamental fishes.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riploidy was induced in the zebrafish, Brachydanio rerio (Hamilton), by varying all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the time after fertilization (AF) (1-3min after insemination), temperature (36-42°C) and shock duration (1-7min). A thermal shock of 41°C for 4min, 2.5min AF ensured 100% triploidy and maximum (51%) survival. Induction of triploidy was confirmed by measurement of erythrocyte nuclear volume and chromosome counting.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owth rate of triploid and diploid fishes. All surviving triploids developed into males, and produced a few spermatozoa unable to fertilize normal eggs. A study on thermal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required to ensure 100% triploidy rate in fish indicates th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species specific.  相似文献   

18.
氨氮对中华鳑鲏的急性毒性及2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法模拟养殖水体中氨氮胁迫,研究氨氮对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的急性毒性效应;测定血清中2种代谢酶类(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5℃,pH 7.4时,氨氮24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263.28 mg/L,高于斑马鱼(Barchydanio rerio var)、鳜(Siniperca chuatsi);氨氮暴露试验表明氨氮浓度和暴露时间均会对2种酶活性造成显著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中华鳑鲏在短时间内对高浓度氨氮刺激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氨氮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鱼类肠道小肽转运载体PepT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万里  李英文 《河北渔业》2009,(12):50-54,62
从生理特性,cDNA序列和蛋白质分子结构,组织分布与表达这三个方面叙述了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rockfish(Sebastes caurinus),银鱼(Chionodraco hama-tus),斑马鱼(Danio rerio),亚洲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和欧洲黑鲈(Dicentrarchus labrax)中有关肠道Ⅰ型肽转运载体(PepT1)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仿刺参EGF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多种细胞因子的受体,在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RACE法首次从仿刺参体腔细胞中克隆出EGF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3 826 bp,包括821 bp的5’-UTR,281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2 724 bp,编码907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55-184aa和365-487aa符合EGFR基因所具有的L1和L2受体结构域,在203-344aa和503-823aa含有EGFR家族特征区域CR1和CR2半胱氨酸富集区,并同为跨膜糖蛋白,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经BlastP与GenBank已知物种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仿刺参EGFR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果蝇EGFR相似性为49%,同源性为34%,与斑马鱼EGFR相似性为47%,同源性为34%,与淡水椎实螺EGFR相似性为49%,同源性为31%。据此推断,仿刺参EGFR基因属于EGFR家族成员。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仿刺参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肠、呼吸树、表皮、体腔细胞、纵肌中EGFR均有表达,且体腔细胞和表皮表达量较高。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在仿刺参组织发育和再生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