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鳖七群体稚鳖—成鳖阶段养殖性能评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蔡完其 《水产学报》2002,26(5):433-439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群体,在温室恒温(30℃)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主要结果:(1)7群体间个体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F>0.01),日均增重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鄱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崇明鳖>太湖鳖,黄河鳖极显著地优于其它群体(t>0.01)。(2)7群体间每平方米日均产量差异极显著(F>0.01),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台湾鳖>太湖鳖>崇明鳖,黄河鳖极显著地(t>0.01)或显著地(t>0.05)优于其它群体。(3)中华鳖个体生长差异,无论在同一群体内,或是7群体间,都很大。最大个体重/最小个体重比在黄河鳖最低,为5.6(♀)~8.3(♂),崇明鳖最高,为17.1(♀)~17.7(♂);从体重的变异系数看,也是黄河鳖最低。(4)7群体雌、雄性比总平均为:50.7%∶49.3%。雄性较雌性增重快8.4%(t>0.01)。  相似文献   

2.
分别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套养和温室养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雄体(分别简称为"套养鳖"和"温室鳖")各5只,解剖取四肢肌肉、裙边和肝脏,分析和比较两种鳖的生物学指数,可食组织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结果显示:(1)温室鳖裙边指数(SI)和肝体比(HSI)均显著高于套养鳖(P0.05)。(2)套养鳖肌肉灰分和裙边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温室鳖,而裙边蛋白含量则以温室鳖较高(P0.01),套养鳖和温室鳖其余常规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3)温室鳖肌肉和裙边中的大部分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E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套养鳖,半胱氨酸含量及EAA/TAA以套养鳖较高(P0.05);套养鳖和温室鳖肌肉和裙边中的必需氨基酸评分(EAAS)较为接近,而EAAS平均值以套养鳖较高。(4)温室鳖肌肉C18:1n9、C18:1n7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显著高于套养鳖,而C22:6n3、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PUFA、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及n-3/n-6以套养鳖较高(P0.05);就裙边而言,除温室鳖C17:0和C20:2n6含量显著高于套养鳖外(P0.05),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见,中华鳖在两种养殖模式下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青蛤家系的建立及早期生长发育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5个同一批苗种培育的亲贝(3个母本记为A、B、C,2个父本记为1、2)建立6个家系,并对各家系早期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2个父本的壳长差异显著(P<0.05),3个母本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母本产卵量不同,差异显著(P<0.05);3个母本的卵径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家系的受精率、孵化率与母本密切相关,以母本建立的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幼虫期(0-8日龄),D形幼虫的大小不同,家系A1(G♀1×G♂1)、A2(G♀1×G♂2)、B1(G♀2×G♂1) 与 B2(G♀2×G♂2)、C1(G♀3×G♂1) 、C2(G♀3×G♂2)差异显著(P<0.05),8日龄时,以A1家系幼虫壳长最小,与其他家系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母本建立的家系的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变态期(8-12日龄),幼虫生长缓慢,变态率不同,除C1 、C2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家系差异极显著(P<0.01),变态持续2.67 d.稚贝期(12-30日龄),12-15日龄,A2、B1、B2家系稚贝略大于A1、C1、C2,差异不显著(P>0.05);20日龄时,A2、C1家系稚贝大于其他家系,差异显著(P<0.05);25日龄时,B1家系稚贝最小,与其他家系差异显著(P<0.05);30日龄时,各家系稚贝生长速度、存活率依次为:C2 >C1 >A2>A1 >B2 >B1,其中,B1 家系稚贝生长慢、存活率低,与A2、B2 家系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家系差异极显著(P<0.01).各家系的面盘幼虫、变态规格、单水管稚贝规格几乎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家系子代的早期生长发育,受亲本及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以母本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套养与温室养殖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雌体(分别简称"套养鳖"和"温室鳖")的生物学指数,肌肉和裙边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套养鳖裙边指数略高于温室鳖,而套养鳖肝体指数显著低于温室鳖。(2)套养鳖肌肉和裙边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温室鳖,而两种组织中的粗蛋白含量均以温室鳖较高。(3)套养鳖肌肉和裙边中的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温室鳖;除色氨酸外,温室鳖肌肉中的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分(EAAS)高于套养鳖,而裙边中的所有EAAS均以套养鳖较高。(4)套养鳖肌肉中的C16∶0、C18∶2n6、C18∶3n6、C20∶2n6和C20∶3n3含量显著低于温室鳖,而其C16∶1、C18∶3n3、C20∶3n6和C20∶4n6含量较高;套养鳖裙边中的C18∶3n6、C20∶2n6、C20∶3n6、C20∶4n6含量显著高于温室鳖,而C18∶1n9、C18∶2n6、C18∶3n3、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之比均以温室鳖较高。结果表明,温室鳖肌肉和裙边的干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而套养鳖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更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团头鲂不同选育群体的育种潜力和用途,对团头鲂3个选育群体(A、B、C)进行了双列杂交,对其产生的9个配套组合在二龄阶段体质量、体长和体高的配合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3个选育群体均存在极显著的一般配合力(P0.01),选育群体A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选育群体C次之,选育群体B则为负向一般配合力,表明选育群体A和C有进一步直接选育潜力。(2)3个选育群体相互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特殊配合力(P0.01),表明通过杂交可获得较好的利用效果。(3)体质量、体长和体高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r0.899,P0.01),并存在极显著的加性和显性相关(r0.966,P0.01),有利于这些性状的共同选育。  相似文献   

6.
以电子标记和剪鳍标记方法分别对4个相同数量、不同群体的团头鲂鱼种进行标记,放入同一池塘进行养殖,并测定其初始及试验结束时的生长指标,以研究不同群体团头鲂生长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浦江1号"3个群体间生长速度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极显著大于普通鲂(P<0.01);生长速度的顺序为:09z2鲂>09z1鲂>自产鲂>普通鲂."浦江1号"3个群体间体长/体高的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普通鲂体长/体高的比值极显著大于09z2鲂(P<0.01),显著大于自产鲂和09z1鲂(P<0.05).体型性状对团头鲂鱼种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体型优良的团头鲂生长优势明显.采用电子标记法和剪鳍标记法的试验结果一致,且这两种标记方法均对团头鲂鱼种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稚鳖赖氨酸营养的需要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小秋 《水产学报》2001,25(5):454-459
选择体重为(22.62±0.52)g稚鳖90只,平均分成6组,分别饲喂含赖氨酸为1.42、1.87、2.22、2.57、2.92和3.32%的等能等氮半合成饵料,试验期45d.结果表明,赖氨酸缺乏会降低鳖的生活力,导致其食欲下降、生长受阻、体蛋白沉积下降、肝生长受阻和赖氨酸-α-酮戊二酸还原酶活力下降(P<0.01);赖氨酸对鳖的增重、饵料系数、体蛋白沉积量和净沉积率、体赖氨酸沉积量和净沉积率、肝重/体重和肝赖氨酸-α-酮戊二酸还原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并成极显著或显著二次回归关系(R2=0.7667-0.9594,P<0.005~0.02).根据这些指标确定的赖氨酸需要量差异不明显,稚鳖赖氨酸需要量为2.40%或5.32g@(100gCP)-1.尽管赖氨酸对摄饵量和肝重也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是不呈显著二次回归关系(R2=0.3766-0.5990,P>0.05).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选育群体不同世代的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 本研究利用了已建立的一套标准微卫星标记对草鱼长江选育群体 F0、F3、F4 进行了遗传变异的评估, 并与黑龙江选育群体和珠江选育群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长江选育群体的各世代均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PIC>0.05), 且长江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黑龙江和珠江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更高(P<0.05)。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选育群体 F0、F3、F4 之间遗传分化的水平较低(0  相似文献   

9.
在鲤(Cyprinus carpio)感染鲤疱疹病毒Ⅲ型(CyHV-3)不同时期,通过分析鲤疱疹病毒标志基因TK和ORF72与自噬标志基因Beclin-1、LC3、P62的差异表达情况,探讨在CyHV-3感染中自噬的发生情况。研究表明:(1)抗病选育组与未选育组鲤TK和ORF72基因以及自噬标志因子Beclin-1、LC3、P62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TK和ORF72基因相对表达量选育组均极显著低于未选育组(P<0.01)且在感染144 h达到最高;(2)选育组鲤Beclin-1、LC3、P62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感染48h达到最高,且Beclin-1、LC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未选育组(P<0.001),P62显著高于未选育组(P<0.05);(3)未选育组鲤Beclin-1、LC3、P62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感染96h达到最高且极显著高于选育组(P<0.001),而P62基因相对表达量持续在感染144h、192h极显著高于选育组(P<0.01),说明P62基因表达发生了聚集;(4) LC3蛋白表达趋势与基因相对表达量趋势一致。以上结果表明C...  相似文献   

10.
水温12.0~19.0 ℃,以玉米蛋白(8.2%)为蛋白源,在添加海泥、马尾藻、贝壳粉、复合矿物盐和维生素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0%(F0)、0.3%(F1)、0.7%(F2)、1.0%(F3)、1.4%(F4)、1.7%(F5)和2.1%(F6)的明胶包膜赖氨酸,以不同数量的贝壳粉平衡,饲喂平均体质量1.340 g的仿刺参.67 d的饲养表明,仿刺参摄食不同饲料时,成活率为96.25%~100.00%,差异不显著(P>0.05),但特殊生长率随饲料中包膜赖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呈"低-高-低"的变化.仿刺参摄食添加0.7%(F2)、1.0%(F3)和1.4%(F4)包膜氨基酸的饲料时,特殊生长率和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摄食添加0.0%(F0)、0.3%(F1)、1.7%(F5)和2.1%(F6)的幼参.当基础饲料中添加0.78%的包膜赖氨酸时,仿刺参幼参生长最快.这种促生长作用与F3组(添加1.0%赖氨酸)仿刺参幼参消化道中蛋白酶活力极显著(P<0.01)地高于其他各组有关.试验仿刺参体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以引进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SPF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群体建立自交系F1和F2,并与海南经过若干代养殖后选育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建立杂交系(SPF♀×海南种♂),获得杂交代。通过大规模养殖发现,F1生长最快,杂交代居中,F2最慢。但F1存活率显著低于F2和杂交代。主要是因为F1适应力差,甚至不断有发病个体出现。从虾苗下塘至100日龄,杂交代、F2和F1整个养殖周期存活率分别为60%、54.8%和14.6%,说明杂交代和F2适应力均好于F1。杂交代与F1100日龄生长相近,方差分析表明两者差异并不显著(P>0.05)。在养殖后期杂交代生长和存活率优势明显,不但保持了引进种较好的生长性状,而且表现出海南选育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高的优良性状,杂交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2.
4种遗传型罗非鱼的耐盐慢性驯化表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实验室小水体中,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新吉富)、萨罗罗非鱼(Sarothrodon melanotheron)以及它们的杂交F1和F2("吉丽"罗非鱼)进行盐度梯度实验,观察其耐盐能力。采用4(遗传型)×4(水平或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对照组全程维持淡水养殖;实验组起始盐度为0,盐度每天提高8直至实验鱼100%死亡。在水温保持(27.2±1.3)℃、正常投饵情况下,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杂交F1及F2的50%死亡盐度平均值(MLS)分别为125.78±1.66、54.22±2.51、77.33±1.89和73.73±1.32;萨罗罗非鱼的累计存活率(CS)和MLS值均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杂交F1和F2(P<0.05);杂交F1和F2的CS值及MLS值均显著高于尼罗(P<0.05);F2和F1之间CS值和MLS值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紫贻贝和厚壳贻贝杂交及F1代杂交优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2007年对紫贻贝(Mytilus gallo provincialis)和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种间进行了杂交生产性试验,通过亲贝强化培育、确认雌雄亲贝、改革育苗水体交换方法、投喂混合单细胞藻类、流水培养附着稚贝等技术,获得F1代.结果表明,正交F1代幼虫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反交F1代和厚壳贻贝,在幼虫培育前期与紫贻贝的成活率相当,但随着幼虫的发育有高于紫贻贝的趋势.正交F1代幼虫的壳长和壳高在培育阶段的前期生长与紫贻贝相当,低于厚壳贻贝,高于反交F1代;但后期的生长明显增快,并高于反交F1代和其他两种贻贝.各试验组贻贝海区养殖的成活率在90%以上,正交F1代最高,显著高于反交F1代.各试验组生长特性,正交F1代紫贻贝厚壳贻贝反交F1代.其中正交F1代获附着稚贝3.77×109 ind.正交F1除在孵化率上低于紫贻贝、厚壳贻贝外,在壳长、壳高、成活率等方面指标具有一定杂交优势,而反交F1代的杂交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面积养殖发现,F2代的成活率和适应力均好于F1代,F2代的成活率为67.2%,F1代成活率只有17.7%。造成F1代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其适应力较差造成发病死亡。F2代的成活率、饲料系数、养殖产量均高于F1代,但生长速度不如F1代。  相似文献   

15.
Rudd, Scardinus erythrophthalmus, a European minnow, has been hybridized with golden shiner, Notemigonus crysoleucas, in an attempt to produce sterile hybrids. If these hybrids are to be used as bait, easy means of differentiating the parental species and their hybrids is needed to ensure that no rudd are being sold. The scale pattern along the keel is the easiest and quickest way to distinguish the two species and their hybrids: the keel is raised and scaleless in the golden shiner, and it has 6-9 scales in the rudd; in hybrids, the keel is scaled, but the scales have different shapes and insertions than those in the rudd. No other phenotype can be used to positively identify these groups. No phenotype can be used to separate the reciprocal hybrids.  相似文献   

16.
利用封闭呼吸室对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的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红鳍东方鲀(♂)杂交F1代幼鱼进行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温14.8~15.6℃时,体质量(37.24±3.64)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3385±0.0161)mg/(g.h),体质量(14.45±1.08)g的菊黄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327±0.0241)mg/(g.h),体质量(27.96±1.38)g的杂交F1代东方鲀幼鱼耗氧率为(0.2282±0.0219)mg/(g.h);同一日龄不同规格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和杂交东方鲀幼鱼的耗氧量分别为(12.5243±0.6720)、(3.3544±0.2975)、(5.8469±0.9537)mg/(h.尾);3种东方鲀的耗氧率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平均耗氧率显著高于夜晚。水温为14.8~15.6℃时,红鳍东方鲀、菊黄东方鲀及杂交东方鲀幼鱼的临界窒息点分别为0.665、0.882mg/L和0.774mg/L。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石斑鱼杂种优势形成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MSAP)技术检测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及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1 3个群体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杂交F1与亲本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基因组DNA属于甲基化程度较高的类群;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1的DNA总甲基化率分别为60.62%、59.38%和55.78%,DNA全甲基化率分别为31.37%、30.67%和29.27%,DNA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9.25%、28.71%和26.51%;杂交F1的DNA总甲基化率、全甲基化率和半甲基化率均低于双亲,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群体的全甲基化率均大于半甲基化率。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1 DNA甲基化水平与杂种优势呈负相关,杂交F1 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形成快速生长等杂种优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乙酰基亚硝基脲(ENU)浸泡的方法诱变银鲫(Carassius autatus gibeblio Bloch)持续2周,后经清水反复漂洗,再进行人工催产得到诱变银鲫同源自交F1,利用AFLP技术对诱变银鲫F1(30尾)和对照银鲫(25尾)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发现了Ⅰ型(缺失型)特异位点和Ⅱ型(插入型)特异位点;同时对6尾诱变银鲫F1和2尾对照银鲫mtDNA进行全序列测序分析,发现诱变组突变位点几乎覆盖整个线粒体DNA,主要集中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2SrRNA基因、16SrRNA基因和D-Loop控制区;通过对诱变组(55尾)和对照组(17尾)mtDNA的NADH1与NADH2部分序列比对发现,诱变银鲫F1诱变率约为3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诱变银鲫F1核质遗传物质同时发生变异,且变异位点基本相同,银鲫雄性子代的突变率大于雌性子代。这为探索提高ENU诱导银鲫突变的效率和开发养殖鱼类新的育种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