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防止雨水将油松落果和种子冲击至山下腹或沟谷,影响自然撒种更新数量,进行了横山叠梗的留存种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横山叠梗可大量提高油松的更新数量,试验区平均更新量为523.6万株hm^-2,是对照区更新量的5.29倍.油松林内横山叠梗天然更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经选择不同产区烟地轮作种植光叶紫花苕进行现场测定、调查访问,资料分析得出平均每667m2产鲜草2848.61kg,产值518.45元,每667m2干烟叶增产7%,投入产出比约为4:6,表明烟地冬闲期轮作光叶紫花苕种植模式可行,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德昌县畜牧业发展现状,针对其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共有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区12个,占辽宁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66.67%,其中辽西地区分布最多,占总数75%;白狼山保护区总面积最大,仙人洞保护区总面积最小;医巫闾山保护区植物资源的科数和种数均最多;大黑山保护区陆生动物资源种数最多,海棠山保护区种数最少。  相似文献   
5.
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部分地段植被属于植物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经过调查分析,该区地带性植被为油栎类、槭类和山杏等乔木树种组成的典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同时存在4种植被型和7种植被亚型10个群系20个群丛,体现出由温带草原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过渡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保护价值。在分析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4—2016年浙江省初级水产品风险监测与评估专项检测数据和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限量标准,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地市流通领域(包括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或其他零售终端)及养殖生产地中的鱼类、淡水贝、淡水螺、海水贝、海水螺、甲壳类、爬行类等7大类中的铬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主要水产品的铬污染状况整体处于正常水平,个别品种的样品处于受污染状态。其中,螺蛳中铬含量最高值为3.56 mg·kg-1,接近国标水产品中铬限量值的2倍,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可见,螺蛳中铬含量已经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麋鹿生长激素的变化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79只健康麋鹿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结果表明,年龄和性别不同的群体,血清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有所不同.麋鹿1岁时生长激素分泌最高,数值最大的个体也出现在1岁,值为1.52 μg/L,说明从整体上来看麋鹿1岁时生长最为旺盛.雄性生长激素分泌均值高于雌性,雄性生长激素平均值为0.6321 μg/L±0.06151 μg/L,雌性为0.6158μg/L±0.05743 μg/L,生长激素含量在1岁与2岁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年龄和性别是影响血清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中华鳖日本品系和清溪乌鳖作为父母本,杂交获得子1代,对亲本和杂交子1代遗传变异进行相关微卫星分析。结果显示,在9对筛选的微卫星引物位点中,3个群体90个个体观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41个,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13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14.56~20.22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9.51~11.58个,期望杂合度0.843 6~0.968 8,总平均值0.921 8,观测杂合度0.100 0~0.922 2,总平均值0.513 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58 2~0.895 3;检测的3个群体各项遗传多样性参数都表明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都还有很大的选育潜力;在遗传距离上,杂交子1代与日本品系更近,与乌鳖稍远,乌鳖与日本品系的遗传距离最远,这也印证了父母本与杂交子1代不同的遗传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放牧条件下白牦牛采食的季节性微调整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牦牛采食模式季节性微调整对摄入的干物质及胃肠道甲烷排放的效应,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进行了天祝白牦牛采食试验。结果表明:卷食模式的7?8月,蛋白质摄入最高(10.70%±0.38%)、粗纤维(18.68%±5.31%)和木质素摄入(1.89%±0.49%)最低、反刍间隔最短(1.1±0.3h)。啃食和卷食相结合的4月份半纤维素(15.68%±5.17%)和粗脂肪(1.08%±0.09%)摄入最低;5月份采食速度最快(1.15±0.16口/s);6月份粗灰分摄入最高(18.29%±2.39%)、胎儿出生质量最大;9月份单口采食(1.97±0.27 g)、脂肪摄入量(3.77%±0.08%)、日增质量(97.43±5.18 g/d)、瘤胃甲烷气体排放最高(315.70±21.24 g/d);10月份日采食总量(9749.40±2783.66g/d)、反刍速度最高(1.24±0.15团/min);11月份半纤维素摄入最高(19.46%±2.58%);12月反刍间隔最长(2.9±0.2h)。啃食模式的2月份单口采食量(0.95±0.14g)、采食速度(0.73±0.24口/s)、蛋白质(2.72%±0.49%)、粗灰分摄入(7.14%±3.25%)最低;3月份纤维素(39.25%±7.15%)、木质素(12.57%±0.46%)摄入量为最高,日采食量(4417.29±1114.56 g/d)、反刍速度(0.76±0.16团/min)、日增质量(?48.87±3.56 g/d)、瘤胃甲烷量排放(237.57±22.39 g/d)最低;该研究以解释牦牛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甲烷排放节律。  相似文献   
10.
奶牛盲肠扩张是临床上一种散发性肠道疾病,2006年笔者参与诊断治疗了一例奶牛盲肠扩张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1病史 山东莱芜某养牛户饲养一黑白花奶牛,怀孕8个月,已发病4天。病初食欲不振,排粪减少,食欲下降并导致泌乳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