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江下游苏通江段地处河口段,紧邻长江入海口,是长江洄游性刀鲚的必经洄游通道,近年来研究显示刀鲚成鱼资源仍呈现波动下滑的趋势,而刀鲚早期资源作为成鱼资源的补充群体,对此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揭示苏通江段刀鲚(Coilia nasus)早期资源的时空分布概况,本研究于2018~2020年每年5~8月对该江段累计进行84天的早期资源调查,调查期间共采集到刀鲚受精卵646枚,其中2019年采集到328枚,占总数的50.77%;其中在4月没有采集到刀鲚受精卵,5和6月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平均丰度均显著高于其它采集月份(P<0.05),各年份采集到刀鲚受精卵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15日(4.96 ind/100m3),6月16日(26.48 ind/100m3),5月24日(26.11 ind/100m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采样断面空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丰度分布江右岸(1.42 ind/100m3)>江左岸(0.87 ind/100m3)>江心(0.69 ind/100m3);苏通江段下游S1(崇明岛绿华镇水域)和S2(海门市新通海沙水域)、中游S5(南通港闸区水域)和上游S8(如皋长青沙典园水域)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平均丰度和频次均显著高于其它采集断面(P<0.05);环境因子分析显示,刀鲚受精卵丰度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水温21.1~25.3 ℃、溶氧6.80~7.41 mg/L范围内采集到刀鲚受精卵的丰度较高。结果表明,5和6月为长江苏通江段刀鲚产卵高峰期,在水温21.1~25.3 ℃、溶氧6.80~7.41 mg/L范围内适宜刀鲚产卵,推测崇明岛绿华镇、海门市新通海沙、南通港闸区和如皋长青沙典园附近水域为刀鲚的潜在产卵场。  相似文献   

2.
西江肇庆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6年5~7月对西江肇庆江段鱼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17日及6月1日前后该江段有苗汛发生,鱼苗密度平均值为0.83尾/m3,最大值为7.9尾/m3;鱼苗密度昼夜分布有显著性差异(n=26,P<0.01),夜间的密度比白天的高;鱼苗的种类在昼夜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四大家鱼鱼苗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夜间;鱼苗的分布具空间差异性,近岸的鱼苗密度高于江中央的。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卵及仔稚鱼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5-7月对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卵和仔稚鱼的时空分布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鱼卵样品9494粒,仔稚鱼样品328422尾,分属8目15科43属51种.结果显示:5-7月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3.3 ind./100m3,最大密度值87.8 ind./100 m3,主要集中在5月;5-7月仔稚鱼平均密度为61.8 ind./...  相似文献   

4.
分别进行水温和密度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的生长影响实验,旨在探索大鳞鲃适宜的放养密度和生长温度。水温实验设计为6个梯度值15℃、18℃、21℃、24℃、27℃、30℃,幼鱼初始体重为9~12 g,投喂75 d后,结果得出:在水温15~2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末体重会逐渐增加,27℃时最大值为(44.47±9.54)g,水温达到30℃时,终末体重开始下降。24℃、27℃和30℃组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但温度达到30℃时,体重变异系数最大,为(29.82±11.36)%。密度实验设计为4个梯度值20 ind/m3、15 ind/m3、10 ind/m3、5 ind/m3,幼鱼初始体重为0.6~0.7 g,投喂60 d后,结果得出:随着放养密度的下降,体重增长的速度越快。体重、特定增长率、日增重变化在密度为5 ind/m3时最高,密度10 ind/m3与15 ind/m3没有显著差异,达到20 ind/m3时会显著下降。综合考虑,大鳞鲃适宜的养殖温度在24~27℃,静水池塘的放养密度建议在15 ind/m3左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网箱养殖的方法,通过室内28 d的养殖实验,在4个养殖密度G1(100尾/ m3)、G2(200尾/m3)、G3(300尾/m3)、G4(400尾/m3)组中,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能量代谢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G2组的增重率(WGR)、相对增长率(A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最高,与G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3和G4组的体重差异系数(CVW)显著升高(P<0.05),其他生长指标和成活率(SR)均显著低于G1组(P<0.05);G4与G1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G3和G4组显著提高了血淋巴葡萄糖(Glc)、乳酸(LA)、丙酮酸(PA)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5);G2组4种指标含量与G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氨基酸含量在不同养殖密度之间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在密度胁迫下,高密度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中国明对虾倾向性利用糖类脂类作为能源。另外,G3和G4组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6-磷酸果糖激酶(6-PE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机体氧化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分解代谢增强。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表明三羧酸循环活性的降低,进一步表明密度胁迫抑制了组织的有氧代谢。研究表明,G3和G4组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了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增加了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利用,抑制了组织的有氧代谢。当中国明对虾为4.5 g时,其养殖密度100~200尾/m3为宜。  相似文献   

6.
养殖密度对毛蚶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幼虫养殖的最佳密度,本研究设定了5个不同的放养密度(2、5、8、14、20 ind/m L),养殖实验从D型幼虫阶段一直持续到幼虫完成附着变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水体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显著升高(P0.05);幼虫密度为20 ind/m L时,分别达到最大值0.089 mg/L和0.008 mg/L。溶解氧浓度则随幼虫密度的增大呈现下降的趋势,幼虫密度达到14、20 ind/m L时,显著低于其他密度组(P0.05)。幼虫的生长速率随放养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5~8 ind/m L为幼虫最佳生长密度。幼虫的存活率也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当幼虫的放养密度为20 ind/m L时,存活率仅为35%。放养密度为8 ind/m L时,幼虫的附着密度最大,且在附着基下层的附着密度显著高于中层和上层(P0.05)。同时,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幼虫附着变态的时间被延长,附着变态规格也显著减小(P0.05)。因此,综合考虑各种要素,规模化苗种生产中幼虫的培育密度控制在5~8 ind/m 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在金沙江梯级水电站运行的影响下,长江上游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早期资源分布及补充机制,选取2017—2019年5—7月长江上游早期资源调查数据,并运用基于Tweedie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影响其时空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2017—2019年鱼卵密度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距离大坝最远,流量、水温最高,透明度较低的江津江段鲢鱼卵密度最高,宜宾江段未调查到鲢鱼卵;时间上, 6月的鱼卵密度显著高于5月和7月,推测6月为长江上游鲢的繁殖盛期。广义相加模型结果显示,显著影响鲢鱼卵密度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流量、离坝距离、透明度和水温(P<0.05)。在水温21~23℃,流量6000~14000m3/s,透明度小于50 cm的范围内,鲢鱼卵密度分布较为集中。综合上述结果表明,金沙江梯级水电站运行下泄的低温、低流量和高透明度水严重影响了大坝附近江段的鲢自然繁殖,而随着与大坝距离的增加和沿江支流的汇入,大坝对鱼类繁殖的影响程度逐渐削弱,从而形成纵向恢复梯度。产卵量与水文指标相关分析表明,产卵量与涨水持续时间和流量涨幅呈...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混合养殖体系,利用围隔法研究了泥蚶与凡纳滨对虾的适宜混养比例及泥蚶的适宜养殖密度。比例优化试验中,设置泥蚶密度分别为750、1 150和2 250 kg/hm2,虾苗密度均为1.7×105ind/hm2,泥蚶与对虾的个数比分别为1.84(A组)、2.75(B组)和5.50(C组)。在泥蚶和对虾的优化比例(4:1)下,设计泥蚶密度梯度,分别为50 ind/m2(L组)、75 ind/m2(M组)和100 ind/m2(H组)。结果显示,B组水体氨氮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而A组硝酸盐氮浓度显著低于B组(P0.05),其它水化学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B组对虾产量显著高于A组(P0.05),各处理组的收益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依次为B组A组C组。泥蚶密度试验中,M组泥蚶的规格、存活率和日均生长速率均高于L和H组,水化学指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混合收益最佳的条件是:泥蚶和凡纳滨对虾的个数比为4∶1,泥蚶的养殖密度为75 ind/m2。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牡蛎在潮间带的生态特性及资源分布情况,调查了浙江三门健跳港上游湾区牡蛎潮间带分带格局,并检验附苗器类型和地点对牡蛎资源补充的影响。结果显示:潮间带定量调查共记录到3种牡蛎,即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ariakensis)和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首次在浙江海域记录到香港牡蛎的自然分布。熊本牡蛎在调查的5个潮区(1.4 m、2.2 m、3.0 m、3.8m、4.6 m)均有分布,其平均密度沿增加的高程梯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4.6 m潮区熊本牡蛎密度显著高于1.4 m和2.2 m潮区(P<0.05)。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仅分布于最底层的1.4 m和2.2 m潮区。牡蛎资源补充实验结果表明,该湾区具有很高的熊本牡蛎资源补充量,采苗地点(P<0.05)和附苗器类型(P<0.05)均显著影响牡蛎苗的密度和壳高,总体上水泥片的附苗效果要好于塑胶轮胎,上游S1点附苗效果优于下游S2点,推荐上游S1点作为熊本牡蛎附苗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湘江下游长沙段仔稚鱼资源现状,2020年5-6月,在湘江下游长沙香炉洲江段(28°20′17″N ,112°53′5″E)进行为期57天的仔稚鱼资源调查。结果显示:(1)采集点共出现鱼苗汛7次,第一次为5月22日,最后一次为6月29日,7次鱼汛平均水温为26.5±0.57 ℃,网口平均流速为0.237±0.095m/s;(2)共采集仔稚鱼54.8万尾,分别隶属5目、8科、41种,其中,鲤科鱼类30种、占比73.2%,分析鱼卵类型和生态习性发现,主要以产沉性卵鱼类(23种)和广适性鱼类(24种)为主,分别占56.1%、58.5%,分析相对重要性指数发现,优势种为9种:子陵吻鰕鯱(Rhinogobius giurinus,2416.9)、飘(Pseudolaubuca sinensis,1507.0)、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451.5)、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321.9)、鲤(Cyprinus carpio,314.6)、?(Hemiculter leucisculus,219.1)、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206.2)、鲫(Carassius auratus,179.9)和麦穗(Pseudorabora parva,158.7);(3)白天时段鱼苗总密度(0.093 ind/m3)远低于夜间,约为夜间(0.567 ind/m3)1/6,鲴类的昼夜差异更加明显,夜晚占比为白天的25倍,经Spearman检验,优势种及家鱼种类中,大鳍鱊、子陵吻鰕鯱、银鲴及草鱼(Ctenopharyngodon diellus)昼夜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4)分析发现,表层鱼苗密度(0.548 ind/m3)为中下层(1.048 ind/m3)的1/2,且子陵吻鰕鯱、银鲴、鲤鱼(Cyprinus carpio)及草鱼垂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5)冗余分析(RDA)发现,流速对方差的贡献率为90.8%,与鱼苗总密度变化呈显著性相关(P=0.042),但与优势种及家鱼种类未表现出显著关系性,水温为9.2%,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综上,湘江长沙段仔稚鱼资源丰富,且存在一定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应进一步完善湘江长沙段仔稚鱼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水文环境的响应的调查研究,为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6年4—5月在东海中南部海域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鱼卵仔鱼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产卵场的划分展开讨论及提出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结果显示:4月,日本鲭鱼卵仔鱼主要出现在台湾海峡和东海南部海域,出现率均大于25%,但仔鱼在东海南部外海的出现率和丰度均较低,分别为5.00%和0.01个·100m-3。5月,日本鲭鱼卵仔鱼在台湾海峡的出现率和丰度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至5.88%和0.22个·100m^-3;东海南部外海日本鲭鱼卵仔鱼的出现率和丰度则均显著升高,分别升至50%和36.48个·100m^-3,其中鱼卵集中出现在南部外海,出现率和丰度分别达到了40%和36.46个·100m^-3;东海中部外海从5月开始出现日本鲭鱼卵和仔鱼。结合历史资料,可以判断东海中南部日本鲭产卵场主要有台湾海峡、东海中南部近海、东海南部外海、东海中部外海等4个。日本鲭鱼卵丰度与表层水温呈显著相关关系(R=0.37,P<0.05),与表层盐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仔鱼丰度与表层水温及表层盐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果表明,水温对日本鲭的产卵活动影响较大,随着水温的逐步升高,性腺发育速度加快,开始产卵的亲体数量也大量增加,这从鱼卵仔鱼的数量大量增加得以体现;而盐度变化对日本鲭的产卵活动影响相对较小。针对日本鲭不同的产卵场,建议制定差异化的繁殖亲体和幼鱼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洪湖段仔鱼昼夜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江中游洪湖段仔鱼漂流的昼夜变化特征,于2015年6-7月,在该江段进行了3次昼夜连续采样调查,共采集仔鱼101 349尾,分属于6目8科22种,数量以贝■氏最多(占93.6%),其次是鳊(占4.3%)。仔鱼种类数和平均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20∶00-22∶00,分别为18种和(15.73±2.03)ind./m~3。以时间段为因素对部分仔鱼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贝■氏(Hemiculter bleeker)、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仔鱼的漂流密度在不同时间段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鳜(Siniperca chuatsi)、鲤(Cyprinus carpio)在不同时间段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n MDS)结果显示,仔鱼出现时间段可分为昼和夜两组。光照强度和种间差异可能是引起仔鱼漂流特征昼夜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将仔鱼漂流过程分时间段研究,对提高资源量精度评估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13年4月在厦门南部海域的调查资料,对其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点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域春季共出现鱼卵和仔稚鱼21种,其中鱼卵14种,仔稚鱼9种.21个种类隶属于16科.鱼卵、仔稚鱼数量主要以黄姑鱼(Nibea albifora)、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鰕虎鱼科(Gobiidae sp.)为主;春季水平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107.7 ind/网和1.0ind/网,垂直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0.69 ind/m3和0.47 ind/m3;春季鱼卵数量分布以浯屿岛东侧的11站位和小金门岛北侧的9站位较为集中,仔稚鱼以下鸡屿北侧的4站位和大担岛东南侧的12站位较为集中.比较以往的研究成果,随着厦门南部海域的高度开发利用,海域生态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导致鱼卵、仔稚鱼种类数明显减少,主要优势种也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探究三峡库区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评估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对鱼类早期资源的影响,可为三峡库区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018年5-7月,在三峡库区丰都江段利用圆锥网在左岸、江心和右岸进行鱼卵、鱼苗逐日取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7426粒、鱼苗15461尾,隶属于5目、10科、40种(鱼卵16种,仔鱼36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19种。估算通过丰都断面的卵苗径流量为290.55×108粒(尾),其中鱼卵89.84×108粒,鱼苗200.71×108尾;四大家的卵苗总径流量为2.24×108粒(尾),其中鱼卵0.95×108粒,鱼苗1.29×108尾。调查期间出现3次产卵高峰,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各类仔鱼数量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动态,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吻鰕虎鱼属(Rhinogobius sp.)、鲤(Cyprinus carpio)主要出现在5月,四大家鱼以及宜昌鳅鮀(Gobiobotia filifer)主要出现在6月。研究表明,三峡库区靠近库尾段的鱼类早期资源丰富,库尾江段仍存在四大家鱼产卵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岱衢洋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团队分别在2010年5月—2012年2月春、夏、秋和冬季,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在此海域开展了8个航次调查。共采集到鱼卵1 042粒,仔稚鱼2 055尾,隶属于10目19科37种。鱼卵优势种为扁舵鲣和小带鱼等;仔稚鱼的优势种为鰉、鳀和中华小公鱼等。调查海域鱼卵的平均密度是8.40粒/100 m3,仔稚鱼的平均密度是14.85尾/100 m3。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1年春、夏季4个季节之间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鱼卵、仔稚鱼资源密度分布不均匀,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大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Pearson相关性结果分析得出,与鱼卵、仔稚鱼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因子为温度、盐度和海水悬浮物。研究表明,春、夏季是岱衢洋海域鱼类产卵的重要时期,该海域是鳀、扁舵鲣、中华小公鱼等中上层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育幼场。  相似文献   

16.
刘勇  沈长春 《福建水产》2012,34(4):309-315
分析研究了2009年7月福建罗源湾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共鉴定19种鱼类的鱼卵和仔稚鱼,隶属于13科。其中,鱼卵10种、仔稚鱼14种。夏季,罗源湾水平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1.80 ind/m3和0.54 ind/m3;垂直拖网鱼卵和仔稚鱼平均密度分别为4.11 ind/m3和2.63 ind/m3。鱼卵、仔稚鱼以鳀科数量最多,优势种类为中颌棱鳀(Thrissa mystax)和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commersonli)。与历史资料相比,不但种类数减少,且优势种由多科鱼类并存向鳀科鱼类为主转变。夏季鱼卵、仔稚鱼主要分布在罗源湾中北部海域及湾口附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三峡水库开展试验性生态调度后长江中游监利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本研究于2018年、2019年的5—7月对该江段卵苗种类组成、资源量、产卵场及生态水文指标开展了调查,共鉴定出鱼类7目14科54种(属),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26种。仔鱼组成以贝氏䱗()(占15.2%)、沙鳅属(粒、324.2×108尾;2019年分别为35.9×108粒、1140.7×108尾。监利江段成为鳊()等鱼类的重要产卵场。生态调度对监利江段贝氏䱗、鳊、银鮈等鱼类的自然繁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产卵量与涨水持续时间、流量累积涨幅呈正相关。监利江段涨水持续时间4 d及以上,流量累积涨幅3500 m3/s及以上时,产卵量可占当年调查期间鱼卵总规模的8.4%以上。建议继续开展并优化生态调度,加强对监利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吕四渔场鱼卵种类组成和生物密度分布,2008年4月至7月在吕四渔场(32°~34°N)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布设了31个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鱼卵调查。调查共发现鱼卵12种,4月鱼卵优势种为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5月为鳓(Ilisha elongata),6月和7月均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垂直网采样鱼卵平均生物密度为1.71 ind·m-3,5月生物密度最高为2.77 ind·m-3,6月最低为0.566ind·m-3,4月和7月居中,分别为2.06ind·m-3和1.35ind·m-3;水平网采样鱼卵平均生物密度为6.675ind·min-1,4月生物密度最高为12.484ind·min-1,其次为5月(6.916ind·min-1)和7月(5.323ind·min-1),6月最低(1.977ind·min-1)。吕四渔场鱼卵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北部海区多于南部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