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徐乐宗 《齐鲁渔业》2003,20(10):46-49
1 鲟的营养需求 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五大类。不同鲟种或同一种类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质和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只有研究鲟的具体营养生理特性,掌握其需求,才能提供和配制出营养全面、转换效率高的饲料。  相似文献   

2.
鲟鱼的营养需求和饲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鲟类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并介绍了鲟鱼的一些饲料配方及饲料投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四、红螯螯虾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研究1.对维生素的需求维生素非生物体组成部分,但却担负着特殊的代谢功能。动物需要从外界(通常是饲料)摄入微量的维生素,以维持机体生长。目前有关红螯螯虾对维生素需求的研究仅见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_1(视黄醇)需求量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大杂交鲟A.schrencki i(♂)×Huso dauricus(♀)及西伯利亚鲟A.baeri成熟卵子及体腔液的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施氏鲟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西伯利亚鲟(P<0.05)。吸水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大杂交鲟卵中谷草转氨酶(GOT,2.83U·g-1)、酸性磷酸酶(ACP,0.69 U·g-1)和碱性磷酸酶(AKP,0.81 U·mg-1)含量最高,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西伯利亚鲟卵内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显著升高(P<0.05)。3种鲟鱼卵与体腔液中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组成差异显著。大杂交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显著高于施氏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P<0.05)。西伯利亚鲟(0.51±0.16μmol·g-1)卵内的Fe含量显著高于施氏鲟(0.35μmol·g-1)和大杂交鲟(0.42±0.12μmol·g-1),而体腔液内均未检测到Fe和Zn,但体腔液中Vc(4.00±2.44μg·L-1)含量显著低于大杂交鲟(5.58±1.53μg·L-1)和施氏鲟(5.47±2.32μg·L-1)(P<0.05)。3种鲟鱼卵及体腔液内的酶、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组成相同,但SDH和ACP活力、Fe和Vc含量存在组织和种间差异,在亲鱼培育时应区别培育。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鲟学名史氏鲟,地方名七粒浮子,鲟鱼。黑龙江鳇学名达氏鳇,地方名鳇鱼。在分类学上,鲟鳇鱼同属鲟形目,鲟科、鲟亚科,为软骨硬磷类,距今已有1.5亿年的历史,是鱼类中较古老的种群,素有活化石之称。这两种鱼由于形体相似,游如梭、静如艇,体侧有纵向菱形骨板似盔甲。观之有一种幽深、古仆、别致的感觉。生活习性基本相近,都生活在江河的底层,幼鱼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成鱼多以鱼和底栖动物为食。其鱼籽营养价值基本相同,都是含高蛋白、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黑褐色透明、园粒状体。在餐桌上属上等佳肴,堪称食品中的珍品。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把这两种鱼统称  相似文献   

6.
李万贺 《齐鲁渔业》2007,24(8):24-25
西伯利亚鲟(A.baeri)隶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是一种古老的珍稀名贵鱼类。其外形独树一帜,典雅古朴,无肌间刺,肉质鲜美细嫩,品位上乘。其游姿优美,极具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目前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五、碳水化合物(一)饲料最佳碳水化合物Fynn-Aikins et al.(1992)用6种含不同D-葡萄糖水平(0~35%,梯度为7%,配方来自Hung et al.(1987)的报道)的饲料,以初重45g的高首鲟为实验动物,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养殖试验,他们发现不含D-葡萄糖的饲料处理组BWI和ER显著低于含21%或更高D-葡萄糖的饲料处理组,不含D-葡萄糖的饲料效率显著低于含21%和27%D-葡萄糖的饲料。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8.
鲟鱼是大中型的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水域中。全世界现存鲟鱼有28种,它隶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鲟亚科,它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素有“活化石”之称。鲟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丰富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鱼卵可制作鱼籽酱,有“黑色黄金”和“绿色珍珠”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培育及选择生产鱼子酱的亲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子酱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无机盐、维生素A、B和D,以及钙、铜、镁和硒等微量元素,素有"黑色黄金"之称,是国际上经久不衰的名贵高档食品。研究探讨鲟鱼子酱亲鱼养殖环境条件以及亲鱼的选择和鱼籽的鉴别,对于提高鱼子酱的品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鲫为我国大宗淡水鱼主要养殖种类之一,本文综述了鲫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配制鲫鱼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国外在对虾营养需求量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在对虾的人工饵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达40~50%,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10%和20%,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应视不同情况适量添加。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淡水经济型养殖鱼类,其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前景良好,经济价值较高。文章综述了黄颡鱼对蛋白质、氨基酸、能量、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需求量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黄颡鱼配合饲料配方的开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红宇 《畜禽业》2012,(12):22-24
根据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特点,结合国内外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与繁殖性能关系,探讨了奶牛日粮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不足或过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旨在奶牛养殖场(户)在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配制日粮,确定奶牛日粮中适宜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水平,使奶牛得到全价合理的营养供应,提高奶牛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4.
前言 50多年以来,许多营养学家对人们食物的需求量研究得比较多,特别是通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的研究,对营养的需求量更清楚了。以往营养学家对陆地动物的营养学也研究比较多,对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痕量元素、矿物质以及脂肪的需求量阐明较多,报道的文献也较多。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们需要的蛋白质的质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积极发展鱼类养殖业已成为共同关心的课题。鱼类养殖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鱼类的营养状态。直至最近,国际上对鱼类营养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鲟和杂交鲟鱼种的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俄罗斯鲟和杂交鲟鱼种在水族箱养殖后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在每个水族箱中都有1~2尾鲟鱼生长最快;利用F=Si2/S02检验两种鲟鱼体长或体重的方差齐性,证明两种鲟鱼的体长增长没有优势(P>0 05),而杂交鲟的体重增加比俄罗斯鲟更具有明显的优势(P<0 05);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鲟和杂交鲟的体长和体重函数关系分别为:W=0 0163L2.4948,W=0.0002L4.0101,体长和体重都显非常紧密的正相关关系(P<0 001)。  相似文献   

16.
中华鲟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 国内外学者对多种鱼类的胚胎发育做过大量工作。苏联鱼类学家A·C·金兹堡和T·A·杰特拉费(1954,1958)对闪光鲟、俄罗斯鲟和欧洲鳇等鲟科鱼类胚胎发育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我国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和长江水产研究所(1976)对中华鲟胚胎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西南师范学院苏良栋(1980)和四川省合川水产学校周仰璟(1981)对中华鲟胚胎发育做过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鲟科(Acipenseriformes)鱼类是比较古老的鱼类,世界现存的鲟科鱼类有28种,并有许多亚种和杂交种。鲟科鱼类是淡水鱼类中寿命最长,个体最大的鱼类之一。黑龙江的鲟科鱼类有两种,分别为鲟属的施氏鲟和鳇属的达氏鳇。我国鲟科鱼类主要是长江水系的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新疆区域内的裸腹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黑龙江水域内的施氏鲟和达氏鳇[1]。世界上鳇属鱼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栖息于欧洲的欧洲鳇(最大  相似文献   

18.
邹继红 《畜禽业》2008,(7):18-19
<正>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一组化学结构近似的酚类化合物。维生素E易被饲粮中的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破坏,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性抗氧化剂。维生素E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所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  相似文献   

19.
杂交鲟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达氏鳇和史氏鲟为黑龙江特产大型经济鱼类 ,近几年捕捞过度 ,资源枯竭。为挽救和开发这一日渐衰弱的品种 ,我们连续进行了杂交鲟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的研究。由于父本和母本不同 ,鲟杂交可分为鳇鲟杂交和鲟鳇杂交。鳇鲟杂交为鳇 (♀ )×鲟 (♂ ) ,鲟鳇杂交为鲟 (♀ )×鳇 (♂ )。鳇鲟杂交繁养成功 ,在我国尚属首次 ;鲟鳇杂交以前曾有过人工繁殖成功先例 ,但驯养失败。杂交鲟生长速度和抗病力要高于史氏鲟。1 材料和方法1 999年 5月 2 5日捕鳇 (♀ ) 1尾、5 0kg ,鲟 (♂ ) 1 0kg ;5月 30日捕鲟 (♀ ) 35kg ,鳇 (♂ ) 4 0kg。采…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水温(18±1)℃条件下,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的胚胎发育特征。结果显示:成熟小体鲟卵圆球形、黑色、不透明,为粘性卵,卵径2.2~2.8 mm。水温(18±1)℃条件下,小体鲟受精卵历时110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2023~2308℃·h。小体鲟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三分之二;心跳期,心脏呈C型;尾端接近心脏时,眼囊内已经有色素沉着。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小体鲟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连续阶段,34个时期。另外,本研究还将小体鲟胚胎发育和鲟形目其他鱼类胚胎发育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