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9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了不同外源激素、剂量、注射针距以及环境因子对鳗鲡卵巢发育的影响的研究,在所试验的外源激素中,HCG和PT对鳗鲡卵巢催熟效果较好,LHRH-A和TOP则无明显效果。外源激素注射剂量越高,卵巢发育所需时间越短,但注射剂量过低,催熟率则急剧下降,采用注射剂量为0.5mgPT+150IU HCG/500g。在外源激素总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注射针距7-15d,除卵巢发育所需时间随针距而延长外,总催熟率不变。超过15d,则催熟率下降,研究认为,鳗鲡卵巢成熟所需外源激素最低总剂量为3.5-4.5mgTP 1050-1350TU HCG/500g。试验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盐度,钙镁比以及PH,除温度高于24℃对卵巢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外,其它因子在试验范围内对鳗鲡卵巢的发育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中华鲟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 国内外学者对多种鱼类的胚胎发育做过大量工作。苏联鱼类学家A·C·金兹堡和T·A·杰特拉费(1954,1958)对闪光鲟、俄罗斯鲟和欧洲鳇等鲟科鱼类胚胎发育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我国四川省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和长江水产研究所(1976)对中华鲟胚胎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西南师范学院苏良栋(1980)和四川省合川水产学校周仰璟(1981)对中华鲟胚胎发育做过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鱼类精液冷冻保存技术操作规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完成了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兴国红鲤、镜鲤、团头动,以及大口鲶、长吻既和中华鳄等十余种鱼类基础生物学的多项研究,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和批量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达到生产上实际应用水平。在长江水产研究所建成我国第一座淡水渔类冷冻精液库,冷冻精液的解冻复活率、解冻后冻精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达到(60-75%。80-95%和75-90%。为促进我国鱼类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淡水养殖鱼类精液冷冻保存规范化、标准化,并逐步在渔业生产上推广应用,特制订本规程。l亲鱼的选择和精…  相似文献   
4.
日本鳗鲡排卵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卵巢发育的时间与催产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卵母细胞在体内胚泡破裂(GVBD)的发生过程、以及用17α-OHP和17α,20β-DHP诱导日本鳗鲡排卵的方式、时机和催产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卵巢发育时间越长,催产率越低。造成催产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日本鳗鲡在卵母细胞成熟后期,雌鳗个体对催产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催产时机难以掌握。通过采用适合日本鳗鲡卵母细胞的透明液观察GVBD的发生过程,并根据每个个体GVBD的发生速度,制订适宜的催产方案基本解决了上述难题。本实验采用CP、HCG、17α-OHP或17α,20β-DHP混合催产,使其平均催产率由35 4%分别提高到91 9%和93 0%。17α-OHP和17α,20β-DHP的催产剂量为5mg/(500g)和10mg/(500g)。在(21±0 5)℃水温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分别为15~18h和13~16h。  相似文献   
5.
中华鲟精卵特征及精子入卵早期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华鲟精子的头部呈短棒状,前端具顶体,尾部扁平细长;精子密度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实验所获3尾雄鱼的精子密度分别为5.04×109个/mL、1.74×109个/mL、2.25×109个/mL;中华鲟卵的直径大,平均长径0.45 cm,短径0.42 cm;受精孔6~15个,排列在卵的极斑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华鲟精卵的受精过程,发现从受精5 s开始就有精子进入受精孔,10m in后受精孔完全封闭,其间卵膜未发现有任何变化。还对中华鲟受精方式的多精入卵、单精受精的机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草鱼卵球成熟细胞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鱼类卵球细胞学的研究,前人做了许多工作,主要是在卵球成熟细胞学和受精细胞学两方面。关于成熟细胞学,朱洗等(1962)以金鱼和鳊鱼为材料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刘元楷等(1966)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草鱼卵巢排卵和卵球成熟的作用研究中,也做了一些工作。关于受精细胞学,在金鱼、鳊  相似文献   
7.
日本鳗鲡人工催产后亲鱼恢复培养与再催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产后亲鱼的恢复培养全过程包括:产后亲鱼的海水淡化、诱导开口以及亲鱼培育。对2种不同淡化方式的结果比较发现,日本鳗鲡亲鱼的海水淡化方式以缓慢连续的方式较好,即每天换水1次,每次淡化量为总盐度的3%~4%,总淡化时间为1个月。淡化后的亲鱼存活率分别为:自然产卵的产后亲鱼达到100%,人工授精的产后亲鱼为86.3%,而难产的产后亲鱼则为81.5%。在各种开口驯养方式中,以水蚯蚓为开口饵料的驯养效果较好。诱导亲鱼开始摄食所需时间最短,为18d;摄食量也最大,达到平均体重的2.5%。从水蚯蚓逐步转为全人工饵料后,进行日常亲鱼培育。经18个月的恢复培养后,使产后亲鱼的平均体重雌鳗330g、雄鳗150g分别恢复到765g和470g。但2次繁殖的各项指标中,催熟率、成熟系数和性腺发育情况远远低于野生鳗,而催产率和幼苗存活率则略高于野生鳗,其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华鲟人工蓄养和催情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长江葛洲坝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所以采取综合措施救护中华鲟资源,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葛洲坝下鲟鱼人工繁殖试验是研究的项目之一。1981、1982年,在坝下江段进行了天然性成熟中华鲟的人工催产试验,均未获得成功。据调查,坝下性成熟亲鲟很少,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中华鲟精液的生物学特性和精浆的氨基酸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中华鲟精子的形态结构,用常规方法分析和测定1982—1984年采集的中华鲟精液生物学特性及游离氨基酸成分,获得一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抗冻剂组成的玻璃化液在室温和低温下对泥鳅胚胎的平衡处理,证实了抗冻剂在室温下对胚胎的渗透比在低温下迅速。不同组合的抗冻剂渗透速度不同,但对胚胎的作用均表现为使胚胎从一开始的透明状态逐步变成乳白色不透明状态,从乳白色不透明状态逐步变成透明状态,再从透明状态逐步变成乳白色不透明状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更换解冻液后,这种反应呈“可逆反应”,胚胎能够成活。证明了胚胎在抗冻剂中,当第一次变成不透明时并不是真正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胚胎达到完全透明以后,第二次变成乳白色不透明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