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细角滨对虾的人工繁育试验,总结其人工繁殖和幼体培育技术;阐述了亲虾培育、暂养促熟,育苗水质管理及生产中的操作方法;讨论了细角滨对虾的繁殖特点,水环境与亲虾繁殖的关系,实行生态育苗的必要性等。  相似文献   

2.
《渔业现代化》2016,(2):10-10
正本研究旨在确定生物絮团对细角滨对虾亲虾的抗氧化能力和脂质营养的贡献,以及生物絮团与对虾的繁殖能力和产出的幼虾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的关系。与清水(CW)养殖相比,采用生物絮团技术(BFT)养殖的细角滨对虾亲虾展现出了更佳的健康状况:在繁殖期内BFT(79.8%)养殖的亲虾最终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养殖的对虾有10多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中国对虾)。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草虾、虎虾),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日本对虾、竹节虾、车虾)。墨吉明对虾^*F.merguiensis(墨吉对虾),长毛明对虾^*F.penicillatus(长毛对虾),细角滨对虾^*L.stylirostris(蓝对虾),  相似文献   

4.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也是亚洲和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性海洋产业。我国的对虾养殖产量和养殖规模曾在19881992年居于世界首位,年产量达20多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1993年养殖对虾病害的暴发性流行,导致了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严重滑坡,不仅对虾养殖业本身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相关的对虾加工和出口等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由对虾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近几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虾病害防治和养殖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也积极引进凡纳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和细角对虾(俗称蓝对虾)等新的虾种进行养殖,特别是我国华南地区采用高位池和过滤海水防病养虾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凡纳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促进了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迅速回升,对虾养殖业又开始出现增产增收的良好局面。2000年华南地区养殖对虾产量增长迅速,达到12万多吨,其中约5万吨是凡纳对虾;仅广东省就达到7.5万多吨.超过全国产量的1/3。采用新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凡纳对虾单造产量普遍达到510吨,公顷,高的年产量已达到20吨,公顷,在江苏、山东等地进行小规模养殖也取得了成功,其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优于我国原有的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华南地区现已成为我国养殖对虾的主产区。2000年我国华南地区引进细角对虾进行试养取得成功,个别地区单造产量达到610吨,公顷,成为我国南方对虾养殖中又一个新的种类。但是,国内对于细角对虾的研究刚刚开始,缺乏专门介绍该虾的资料,广大虾农对此虾也了解不多。作者在此对细角对虾的养殖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并与凡纳对虾等其他滨对虾属种类进行比较,提供给有关科研人员和养虾业者参考,希望对我国细角对虾养殖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病原对虾桃拉综合征,俗称"红尾病",是由桃拉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对虾疾病。症状急性期以虾体变红、软壳,过渡期以角质上皮不规则黑化为特征。流行情况此病毒主要分布在美洲和东南亚地区,主要宿主为凡纳滨对虾和细角对虾。凡纳滨对虾从仔虾、幼虾到成虾各期均易感病,  相似文献   

6.
对虾科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基因差异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PCR扩增获得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的线粒体DNA,进而采用步移测序、序列拼接获得2个对虾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结合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细角滨对虾和加州美对虾的线粒体基因组,初步揭示了对虾科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6个对虾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与泛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原始排列完全一致.对虾类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主编码基因中,变异程度最高的是nad2和nad6基因.因此,nad2和nad6基因可以作为coxl基因辅助的分子标记,为对虾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对虾类生物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等诸多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1,(5):54-55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是由IHHN病毒引起的对虾疾病,主要感染细角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和凡纳对虾(L.vannamei),可引起凡纳对虾慢性"矮小残缺综合症(RDS)"和细角对虾较高的死亡率。OIE列为必须通报疾病。一、病原学病原是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为提高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质量关键技术,建立了凡纳滨对虾规模化令人工繁育、连续传代和无特定病原繁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中美洲。由于凡纳滨对虾对盐度有广泛的适应性,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迅速成为当前养殖总产量最高的内陆养殖甲壳类品种。近年来,内陆养殖凡纳滨对虾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病害的危害,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摸清内陆养殖凡纳滨对虾的主要发病情况,建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我们在2005-2006年期间对浙江省平湖市内陆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了病害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对虾科、滨对虾属动物。又名南美白对虾(White Shrimp)、白肢虾、凡纳对虾、白对虾等,是公认的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虾类优良品种之一。凡纳滨对虾肉质鲜嫩,加工后出肉比例高,效益显著,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养殖虾类的主导品种之一。滨州市养殖对虾历史悠久,近年来养殖总产量占全省的60%以上,稳居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1.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中草药(0%、1.0%、2.0%),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草药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增长率,显著地降低对虾的饵料系数,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有极显著提高.能极显著提高对虾血清中溶菌酶和SOD活性,能显著提高ACP活性,极显著提高对虾对溶藻弧菌的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12.
正1凡纳滨对虾苗种挑选的重要性苗种是养殖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关键,也是其养殖中防病技术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广东省开始引进并推广养殖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1998年开始,随着凡纳滨对虾在我国粤西地区,特别是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广泛养殖,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但是逐渐的也出现了凡纳滨对虾种群种质退化,单位产量不断提高对养殖水体的压力增加,病害趋于严重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凡纳滨对虾难养的原因,笔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弄清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产物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分布特点,以及离子氨氮胁迫后这些指标在该对虾体内的变化情况,选择了南方有代表性的凡纳滨对虾(6.322±0.221g),分别测定了氨氮胁迫前后体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和GSH、MDA的分布特点,丰富和发展了对虾的自由基和抗氧化防御理论,为外源抗氧化剂在对虾饵料中应用打下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肝胰腺和血清是凡纳滨对虾对氨氮造成胁迫的敏感组织,各项抗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组织GSH含量以及MDA含量可作为衡量凡纳滨对虾氧化应激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对饲喂同一种配合饲料分别在海水及低盐水体中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及肝胰脏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1)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含量低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 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PA)总含量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 二者的饱和脂肪酸总量(SAFA)无显著差异(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ω3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而ω6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ω3/ω6比率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显著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2)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饱和脂肪酸(SAFA)总含量均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 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ω3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而ω6系列脂肪酸显著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 ω3/ω6比率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  相似文献   

15.
前言: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上世纪70年代初厄瓜多尔正式养殖。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苗种市场很不规范,已经进入低价位的恶性竞争状态。大量使用药物提高出苗率,其中幼体出苗率可达80%,单位水体出苗率可达30万尾/m^3。这一现状在解决我国凡纳滨对虾苗种不足的同时,也导致苗种质量的严重下降。为了提高我国凡纳滨对虾的种质和苗种质量,我们对提高人工育苗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凡纳滨对虾规模化全人工繁育、连续传代和无特定病原(SPF)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之虾苗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纳滨对虾是我国对虾养殖的主导品种,对虾养殖业是海水养殖中的支柱性产业。近几年,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问题越来越多,出现了发病率与死亡率上升、生长速度下降、规格参差不齐、形态畸形等异常现象。据业内人士分析,上述现象与优质种苗培育技术不够成熟密切相关。种苗质量问题成为制约凡纳滨对虾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探索优质种苗培育技术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7.
正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分布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是世界上养殖最多、产量最大的三大虾种之一。凡纳滨对虾机体中的脂肪在凡纳滨对虾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凡纳滨对虾机体中的脂肪酸不仅是构成生物体重要的物质,也是生物生长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一、凡纳滨对虾饲料行业的现状营养饲料是对虾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随着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虾饲料  相似文献   

18.
以霍氏肠杆菌(E3)和乳酸菌(R3)2株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4周的养殖饲喂实验,饲喂后期利用Biolog-ECO方法对实验组及空白组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霍氏肠杆菌(E3)或乳酸菌(R3)的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显著上升,表明益生菌增强了肠道微生物活性;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利用各类碳源的整体能力显著增强,表明益生菌可以促进水产动物的代谢功能;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有明显差异,表明饲喂2株益生菌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其中,停喂霍氏肠杆菌后第1天和第5天取样结果表明,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显著升高;停喂乳酸菌后的第1天和第5天取样结果表明,Shannon指数无显著差异,Simpson和McIntosh指数显著升高;二者在第10天取样的结果中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改变凡纳滨对虾肠道内原有菌群的数量和结构,促进对虾肠道内微生物群落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在维持或者促进对虾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明此两株益生菌在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停留时间最少为5 d。  相似文献   

19.
测定和分析了海水和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而水分的含量显著低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达68.48%和69.80%,但海水虾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淡水虾(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淡水虾(P0.01);海水虾肌肉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亦显著低于淡水虾(P0.05),表明在海水环境中凡纳滨对虾合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较差。综合分析表明,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稍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  相似文献   

20.
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又名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白脚虾,自然分布于东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88年和1991年先后2次引进凡纳滨对虾,并于1992年完成了实验室条件下幼体培育工作(张伟权等,1993)。1998年以后,随着凡纳滨对虾育苗技术的成熟,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如今全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已达到50万t以上。虽然我国是世界养虾大国,但是我国目前凡纳滨对虾还没有一个品牌虾苗。现有的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模式,基本上都是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水环境很难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