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力竭运动常出现于虾类养殖过程和野生环境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是中国沿海重要养殖和增殖放流品种,但尚无关于斑节对虾力竭运动后生理恢复过程报道。该研究以斑节对虾幼虾为实验对象,在室内水槽使用抄网追逐斑节对虾幼虾,模拟迫使其进行力竭运动实验,探究其力竭运动后抗氧化能力恢复过程。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后0 h,幼虾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12 h,SOD、CAT、POD活性、MDA含量和T-AOC持续下降,GSH-Px活性无显著变化;24 h,SOD、CAT和POD活性显著降低,GSH-Px活性、MDA含量和T-AOC显著升高;72 h,SOD和CAT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GSH-Px、POD活性和MDA含量恢复至对照组,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力竭运动过程中,幼虾的酶促抗氧化系统未被激活;幼虾的抗氧化能力在力竭运动后的24 h内较低,不宜再次受刺激;幼虾的抗氧化能力在力竭后24 h后显著上升,并保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红景天(Rhodiola rosea)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系统及抵抗低盐度胁迫的影响,该实验设计0 mg·kg~(-1)、300 mg·kg~(-1)、1 000 mg·kg~(-1)和3 000 mg·kg~(-1) 4个红景天提取物水平饵料添加量,饲喂凡纳滨对虾28 d。然后进行72 h低盐度(10)胁迫实验,测试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GSH-Px、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天然海水养殖条件下,GSH-Px、CAT活性和GSH-Px基因表达水平在某些时段被显著诱导(P0.05)。低盐度胁迫24 h,对照组抗氧化指标相比于其他各组的变化幅度最大。低盐度胁迫72 h,红景天组T-AOC、CAT活性和GSH-Px、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红景天提取物添加量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显著。结果表明,红景天提取物能够有效缓解胁迫初期凡纳滨对虾抗氧化指标的剧烈改变,明显提高胁迫后期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功能,具有成为抗应激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将维生素C添加到普安银鲫的孵化水体中,维生素C浓度设置为20、25、30和35 mg/L,记录孵化率及仔鱼存活率,测定各浓度组中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仔鱼发育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研究维生素C(Vc)对普安银鲫仔鱼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SOD和CAT的活性随着普安银鲫仔鱼发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GSH-Px活性则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0 mg/L的Vc溶液能显著(P0.05)提高普安银鲫仔鱼SOD、CAT和GSH-Px活性,且SOD的活性在出膜72 h后开始显著降低(P0.05),而CAT和GSH-Px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普安银鲫仔鱼中抗氧化作用以SOD和CAT为主;适宜浓度的Vc添加到普安银鲫的育苗水体中能提高仔鱼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27~29℃下,将平均体长7.01 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养在730 mm×530 mm×450 mm的水族箱中,每箱30只,盐度6、18和30,每个盐度组3个平行,饲养6周,探讨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与免疫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30和18组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高于盐度6组对虾(P0.05),盐度18组血细胞吞噬活性最高。30和18盐度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中Toll样受体(TLR)、免疫缺陷基因(immune deficiency,IMD)、酚氧化酶(PO)、过氧化氢酶(CAT)及溶菌酶(LZM)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盐度6组(P0.05);18盐度组凡纳滨对虾血细胞中TLR、IMD、PO、SOD及LZM基因表达显著高于6盐度组(P0.05);盐度30组对虾的TL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盐度18组(P0.05),而盐度30组对虾的PO和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盐度18组(P0.05);其他免疫因子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综上,环境中盐度的变化可能通过影响凡纳滨对虾各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溶菌活性、识别能力和血细胞吞噬活性等,调控凡纳滨对虾细胞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5.
高pH值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及虾青素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高pH对河蟹体色的潜在影响,探讨了高pH胁迫下河蟹虾青素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将河蟹饲养于6个规格为18 m2的水泥池中,养殖用水为沙滤河水(pH 7.5~8.0)。将其中三个水泥池的水用1 mol/L Na OH调pH至9.0~9.5。分别于pH调整后的2、24、48、96、192 h时采集河蟹血淋巴和头胸甲,分析头胸甲中虾青素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结果表明:pH胁迫后96 h内河蟹头胸甲中虾青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96 h后虾青素含量趋于稳定;血清SOD、CAT、T-AOC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和CAT均在胁迫48 h后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T-AOC在胁迫192 h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高pH胁迫会导致河蟹氧化应激,从而使河蟹体色变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亚硝态氮(NO2-N)对斑节对虾(非洲群体)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和渗透平衡的影响,实验选取体长(3.0±0.5) cm的斑节对虾,设置0 (对照组)、5、10和15 mg/L(3个胁迫组)的亚硝态氮浓度梯度,进行了为期72 h的急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肝胰腺氧化应激因子活性(或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发展而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先升高后下降,24 h,SOD和GSH-Px、NOS活性达到最大值,10 mg/L胁迫组的SOD、GSH-Px活性和15 mg/L胁迫组的NOS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相反,24 h胁迫组的MDA含量最小,其中10 mg/L胁迫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48 h,CAT活性达到最大值,10 mg/L胁迫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一氧化氮(NO)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72 h,NO含量最高,15 mg/L胁迫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血清能量代谢指标中脂肪酶(LPS)活性先上升后下降,48 h,LPS活性达到最大值,其中10 mg/L...  相似文献   

7.
向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诺氟沙星投喂中国对虾7d,分析不同时间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及鳃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kg诺氟沙星可以显著抑制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P<0.05),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该浓度组肌肉和鳃CAT及LSZ活力整体高于对照组,而AKP和ACP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SOD活力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而对鳃SOD活力则整体呈现抑制作用,该组肌肉和鳃CA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LSZ活力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鳃LSZ活力则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向饲料中添加60 mg/kg诺氟沙星对中国对虾肌肉、鳃SOD、CAT、LSZ活力整体呈现促进作用,而对AKP和ACP活性则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0.05).  相似文献   

8.
黄芩苷增强中国对虾组织免疫和解毒代谢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含不同浓度梯度(0、50、100、150 mg/kg)黄芩苷的饲料连续投喂健康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于给药第1、3、5、7、9、11天采集实验对虾的血淋巴、肝胰腺、肌肉组织,测定不同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INOS)、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研究黄芩苷对中国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指标和解毒代谢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高浓度处理组血淋巴、肝胰腺、肌肉组织的ACP、INOS、SOD在第3天后呈上升趋势,分别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状态,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低浓度黄芩苷处理组各种酶活性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低、中、高浓度处理组血淋巴LSZ酶活性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各种酶活亦存在组织差异性,其中ACP、CAT在肝胰腺中活性最高,肌肉和血淋巴次之;而INOS、LSZ、SOD活性,血淋巴中最高,肌肉和肝胰腺次之。同时攻毒试验表明,黄芩苷能有效地降低试验组中国对虾的死亡率,提高免疫保护率。其中,中浓度处理组的保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感染白斑综合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29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WSSV病毒所致)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WSSV)程度。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Ua)、溶菌活力(UL)、酚氧化酶(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POD)相对活性;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相对活性;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WSSV感染与对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相关性极显著,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呈负相关;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不同性别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免疫因子活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浓度的辛硫磷进行10d暴露试验,测定了辛硫磷对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慢性毒性条件下,鱼体内过氧化物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胆碱酯酶( TChE)的活性和一氧化氮酶(NOS)、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期初步分析辛硫磷对岩原鲤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辛硫磷对岩原鲤的96 h LC50为2.9 mg/L.CAT、TChE、NOS对辛硫磷非常敏感,在暴露初期就受到抑制或诱导,CAT和NOS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而TChE活性则总体上低于对照组.SOD、MDA、GSH-Px三者活性变化特征则各不相同;其中,SOD活性在辛硫磷污染下变化无显著规律;MDA含量则持续上升;辛硫磷浓度为0.5 mg/L时GSH-Px活性变化比较微弱,变化规律也不明显,浓度为1.0 mg/L和1.5 mg/L时GSH-Px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辛硫磷对岩原鲤抗氧化防御系统能产生影响,其变化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价暴露于有机磷农药的鱼类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1.
应用Biolog方法和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分析比较了施用芽孢杆菌制剂的虾池(B)和没有施用任何有益菌的虾池(A)在养殖后期凡纳滨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并用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分析了2种群落的代谢功能的差异。2个虾池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可培养细菌优势菌属都是革兰氏阴性菌;B虾池对虾肠道可培养细菌数量比A虾池的少;但B虾池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及其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均显著高于A虾池(P<0.05)。结果表明,虾池施用了芽孢杆菌制剂,可促进养殖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二甲苯对大弹涂鱼肝脏和白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定对照组和3个对二甲苯浓度组(0.16,0.80,4.00μmol/L),研究不同浓度对二甲苯对大弹涂鱼肝脏、白肌组织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抗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弹涂鱼肝脏、白肌在对二甲苯暴露下表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讨转vp28蓝藻(Anabaena sp.PCC7120)口服剂对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能力及其相应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将此口服剂免疫幼虾7 d,再分别通过投喂攻毒和浸泡攻毒,测定其存活率及相应的免疫指标。投喂攻毒和浸泡攻毒的实验组存活率分别为78.8%和83.19%,表明该口服剂能显著增强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的能力。蓝藻口服剂免疫对虾的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过氧化氢酶(C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免疫后2 h均有上升趋势,且在48或96 h达到最高值,这表明该口服剂能引起对虾体内酶活性变化。投喂攻毒的对虾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攻毒后的对虾肝胰腺SOD活性分别比阳性对照组、野生型组、空载体组显著提高42.10%、32.26%和16.04%,且攻毒后的肌肉SOD活性分别比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略微提高17.70%、11.50%、15.00%以及10.00%。实验组攻毒后的对虾肝胰腺PO、CAT和AKP活性比阳性对照组分别提高12.17%、88.80%和240.07%,比野生型组分别提高21.49%、30.90%和100%;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比阴性对照组略微提高,而在肌肉中各组AC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浸泡攻毒组结果与投喂攻毒组具有类似的趋势。浸泡攻毒的实验组CAT和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且CAT活性比投喂攻毒更为显著。浸泡攻毒的实验组肝胰腺PO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野生型组和空载体组,而各组肌肉AC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转vp28蓝藻口服剂能够增强凡纳滨对虾抗病能力并延缓对虾死亡。转vp28蓝藻PCC7120本身可作为幼虾饵料直接投喂,无需提取纯化,有望大规模应用于对虾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15.
The growth response, total hemocyte count (THC), respiratory burst (release of superoxide anion), phenoloxidase (PO) activity,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activity and resistance to the pathogen Vibrio alginolyticus were measured in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which had been fed diets supplemented with soybean isoflavones (SI) at 0, 5, 10, 20, 40 mg kg?1 feed for 8 weeks. Dietary SI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urvival rate of the shrimp. Significantly greater SGR was observed in treatments with 10, 20 and 40 mg kg?1 SI supplement than that in control (P < 0.05). Shrimp fed a diet with 20 mg kg?1 SI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C, PO activity, respiratory burst activity, SOD activity as well as NOS activity (P < 0.05). Increased THC, respiratory burst activity, SOD activity and NOS activity were also noticed in shrimp fed SI at 10 or 40 mg kg?1 (P < 0.05). Significant lower cumulative mortality after challenge was observed in shrimp fed diets with SI supplement (10.0–13.3%)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36.7%) (P < 0.05). It is therefore concluded that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I at 20 mg kg?1 for 8 weeks could enhance the immune ability of shrimp and improve production in shrimp farming.  相似文献   

16.
高位池养殖过程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情况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WSS)的暴发,探讨该病毒病的流行规律,笔者针对养殖过程中对虾的携带WSSV情况展开调查。调查于2010年7月-2010年11月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养殖场进行,从10口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中随机抽取6口进行跟踪采样。收集指标包括对虾生长状况、基本环境指标、浮游微藻种群结构和对虾病毒携带量等。本文重点报道利用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6口精养池塘对虾体内WSSV的携带量变化情况,检测结果显示:①1-3号虾池苗种携带WSSV,其波动范围在1.3×103~1.7×104copy/g之间;②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均带毒,鳃组织中的平均病毒携带量(2.3×109copy/g)多于肌肉组织中的平均病毒携带量(3.2×108copy/g),且变化趋势一致,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对虾WSSV携带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期间各池出现过数次高值。前期WSSV拷贝数的波动范围在1.3×103~3.0×107copy/g之间,后期上升到1.5×106~1.2×1011copy/g,使得某些池塘养殖对虾WSS暴发。调查结果说明:1)对虾携带WSSV可以进行养殖生长;2)WSSV在对虾体内的含量是变化的,且其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3)这种变化规律主要体现在带毒量随着养殖时间的进行及外界水环境中某些主要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如:养殖时间越长,带毒量越高;养殖环境中某些关键环境因子的改变,如:温差较大,不良藻相转换,天气骤变等均可引起对虾体内病毒含量较大的波动。鉴此,作者提出,构建并维持良好的浮游微藻的群落结构,注意有害藻相改变时保持养殖水体环境稳定,对环境突变前后都做好应对对虾应激的措施等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WSS暴发的可能。本研究通过对WSSV的密切跟踪,旨在更好的反映其在养殖环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受各种环境因子影响的情况,从而为预防对虾WSS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精养虾池主要生态因子变化特点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4月至7月,对海南省儋州市排浦对虾养殖场3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精养池塘水体中的叶绿素a(Chl-a)、浮游动物、异养细菌、弧菌、活性磷(PO34--P)等16项环境因子进行全程定期测定,分析养殖过程中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水体的溶解氧(DO)、pH和透明度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悬浮物(TSS)、化学耗氧量(COD)、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浮游动物、异养细菌和弧菌则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ρ(Chl-a)的变化特征表现为养殖前期低,中后期逐渐升高;Chl-a与硝酸盐氮(NO3--N)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PO34--P呈负相关。桡足类密度与T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异养细菌、弧菌、轮虫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Chl-a、COD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异养细菌与COD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TSS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弧菌与T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COD呈显著的正相关,与pH、DO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施振宁  柏张春 《水产科学》2011,30(9):568-571
在6口面积均为0.4 hm2的微咸水池中养殖凡纳滨对虾,密度为7.5×105尾/hm2,其中4口混养锦鲤,密度分别为1500、3000、60001、2 000尾/hm2,研究混养锦鲤对凡纳滨对虾池水质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混养池水质比较稳定,透明度、NH4+-N和NO2--N波动幅度较小且数值较低,混养池对虾平均产量为3345 kg/hm2,比单养池平均产量2268 kg/hm2高47.5%,其中混养锦鲤3000尾/hm2的池虾产量最高,达到3765 kg/h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十溴联苯醚(BDE-209)对鱼类的毒性影响,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离体肝脏组织为试验材料,在肝脏组织匀浆液中加入浓度为0.00、0.04、4.00、400.00μg/L的BDE-209,并将其分别置于低温(15℃)、常温(25℃)、高温(35℃)中水浴60 min,然后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低温时各浓度组BDE-209诱导下的SOD、CAT、GR活性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常温时BDE-209对SOD、CAT、GR活性具有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现象,高温时BDE-209对肝脏组织中CAT、SOD、GR活性造成明显的抑制效应,MD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含量都随BDE-209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BDE-209对鱼体肝脏组织造成的氧化损伤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