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陆化杰  刘凯  欧玉哲  陈子越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21,45(12):2099-2111
随着微塑料在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中的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海洋微塑料的来源、类型、分布规律、毒性以及对不同食性、不同栖息地海洋鱼类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瞻望。结果表明,微塑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分布在海洋的各个角落,其毒性主要由自身毒性和联合毒性两部分组成。微塑料在海洋中垂直分布特点为底层沉积物含量较高,其次为底层、上层水域,中层水域较少;水平方向上分布特点为河口区含量较高,流场区次之,大洋区较少。不同栖息环境的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取数量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近岸底栖性>底层性>大洋性>大洋底栖性;摄取种类也不同,并主要受微塑料密度的影响,中上层鱼类主要摄取密度较小的微塑料,中下层鱼类主要摄取密度较大的微塑料。不同食性鱼类对微塑料摄取量也不相同,滤食性鱼类摄取量最高,植食性和掠食性鱼类摄取量略不相同。海洋鱼类的摄食特性对不同形状、大小、密度的微塑料摄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后续研究应结合渔业生物、生态学,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等  相似文献   

2.
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医疗等众多领域,由此产生的塑料垃圾,特别是粒径小于5 mm的微塑料在海洋中不断累积。微塑料因其粒径小、分布广等特点,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威胁;其还可沿食物链进行传递,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从海洋微塑料来源和污染现状入手,综述了微塑料对海洋浮游生物、甲壳类、贝类、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复合毒性效应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参考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海洋总体质量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岸海域和生态恶化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近海和内陆水域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由于污染使生态遭受破坏造成饵料生物减少、水生生物的亲体繁殖力和幼体存活力急剧下降,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得不到有效补充,水产养殖业也存在着病害和苗种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由于养殖业环境的变化,渔饲料等造成的水域污染也影响我国的水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海洋微塑料的来源及分布;介绍了海洋微塑料分析方法,包括海洋微塑料的提取方法和海洋微塑料的检测技术;分析了海洋微塑料的摄入和转移、生理毒性和复合毒性。提出,未来海洋微塑料相关研究重点,应对海域中微塑料来源、归宿和影响进行评估;研究建立海洋微塑料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评估微塑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毒性效应,有助于认识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和人类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海洋环境是海洋渔业资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对水产养殖等渔业生产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微塑料由于分布广、粒径小、难降解和持久性等特点已成为威胁海洋环境和渔业生产的新型污染物。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微塑料在海洋渔业方面的研究进展,理清了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阐明了微塑料对海洋环境和渔业生产影响的主要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控海洋环境及渔业生产过程中微塑料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一) 海洋经济生物的增殖,目前已成为提高专属经济水域水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问题。由于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海洋渔业无限制地发展,使很多国家沿海的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渔业调整与自然补充来恢复被破坏的资源,不但速度慢,而且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水域的生产力。因此,采用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7.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其污染特征及生态环境风险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城市近岸海域往往是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其海底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状况可能更为复杂。但至今为止,城市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仍不清楚,亟待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典型滨海旅游和海洋城市青岛市为例,对其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形状、颜色和聚合物类型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处于9.06~34.48 ind./kg之间,平均丰度为(21.97±8.32) ind./kg;微塑料主要形态为纤维状,占比53%,其余为颗粒状和薄层状;主要颜色为透明色,占比66%,其余为黑色、白色和其他颜色;粒径主要分布于0.5 mm以下,占比76%;聚合物类型主要为聚丙烯,占比45%,其余为聚苯乙烯、聚乙烯和纤维素。与国内外其他海域沉积物相比,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污染程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考虑到沿岸城市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其微塑料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需要长期关注。本研究结果将为城市近岸海域微塑料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产品安全性关键控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及水产品加工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消费者和政府主管部门对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水产品的安全与质量管理成为保障菜篮子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叙述和剖析,并对微生物方面的安全性进行着重分析和研究。一、我国水产品现状与主要危害因素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水产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入水的污染物扩散快、持续性强,使某些水域减弱甚至丧失自净能力,防碍水生生…  相似文献   

9.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水平是评估其生物效应的基础。本研究以象山湾为例,研究了10种常见海洋生物(贝类、头足类、甲壳类和鱼类)的消化道、鳃和肌肉等组织内微塑料污染状况。结果显示,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的消化道和鳃等组织内,在61.0%的生物个体内共检出131个微塑料,平均丰度为(1.3±1.5)个/个体;其化学成分包括人造丝(RY; 74.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4.5%)、聚丙烯(PP; 3.8%)和聚酰胺(PA; 3.1%)等9种类型。检出纤维状、碎片状和颗粒状3种形状的微塑料,分别占95.4%、3.1%和1.5%;所有检测物种中均出现人造丝和纤维状微塑料。微塑料粒径在110~4796 μm之间,平均为(1246±1119) μm,以≤1000 μm的微塑料占比最高(55.2%)。养殖设施产生的典型泡沫状微塑料或聚乙烯(PE)、聚丙烯和聚苯乙烯(PS)塑料类型在生物体内出现频率和丰度较少。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近海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渔业水域环境日趋恶化,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污染破坏渔业水体的良好状态,影响水产品的质量,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水域环境污染对渤海湾地区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目前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海湾地区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渔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渤海湾地区渔业水域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有专家警告:渤海的水域环境污染已达临界点,如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十年后这里将成为“死海”。分析造成…  相似文献   

11.
人工鱼礁建设是指在自然海区营造适宜于水产经济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从而吸引野生或人工放养的海洋生物定居,促进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海洋渔业资源的增殖与养护。青岛崂山湾公益性人工鱼礁区位于崂山湾南部海域,建设周期三年(2012年~2015年),工程建设采用了混凝土和废旧渔船两类鱼礁体,共建设三处人工鱼礁群,每处人工鱼礁群使用海域200 hm2。项目建设期间需要采取多项安全防治和环保治理措施,后期管理工作也要同步展开。该项目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将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4年5月在厦门白哈礁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及对照海域开展的本底调查所获的渔业资源资料,对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和对照区渔业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查共鉴定出渔业生物23种,其中笼壶作业12种,刺网作业20种,渔获种类均以蟹类为主。笼壶作业平均生物量为16.34g/(h·10笼),刺网作业平均生物量为37.00g/(h·片)。综合笼壶作业和刺网作业的调查结果,拟建礁区及周边海域春季渔业资源经济种类少、渔获比重小,生物种类多样性水平低,渔业资源结构总体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人造海鲜的研究。人造海鲜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从植物中提取优质蛋白、脂肪、色素等合成的植物基海鲜肉,另一种是通过获取海洋生物的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培养海鲜肉。通过研究发现,干细胞培养而来的海鲜肉在口感和风味上更接近真实肉。目前人造海鲜肉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口感上与真实肉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两种来源的人造海鲜肉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人造海鲜制作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关注了3D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我国人造肉在海鲜产品中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Nearly 40% of seafood is traded internationally and an even bigger proportion is affected by international trade, yet scholarship on marine fisheries has focused on global trends in stocks and catches, or on dynamics of individual fisheries, with limited attention to 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fisheries, global trade and distant consumer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sefulness of fish price as a feedback signal to consumers about the state of fisheries and marine ecosystems. We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nature of fisheries systems and global markets prevent transmission of such price signals from source fisheries to consumers. We propose several mechanisms that combine to weaken price signals, and present one example – the North Sea cod – to show how these mechanisms can be tested. The lack of a reliable price feedback to consumers represents a challenge for sustainable fisheries governance. We therefore propose three complimentary approaches to address the missing feedback: (i)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flow through improved traceability and visibility of individual fishers to consumers, (ii) capitalizing on the changing seafood trade structures and (iii) bypassing and complementing market mechanisms by directly targeting citizens and political actors regarding marine environmental issues through publicity and information campaigns. These strategies each have limitations and thus need to be pursued together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 in global marine fisheries.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渔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尼西亚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印尼的渔业资源状况、管理方式、产品加工和国际合作等。印度尼西亚主要渔业类型为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业,其中金枪鱼渔业是最主要的捕捞业。近年来,水产养殖(如虾类、海藻等)逐渐成为印尼渔业的主要支柱;印尼渔业管理的主要部门为海洋事务与渔业部,地方各级渔业行政机构和渔业协会组织共同参与管理;印尼政府鼓励国外投资渔业,并大力促进海外渔业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上岸渔获调查是调查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监测海南岛主要渔港渔情,统计分析渔获上岸量、渔获组成和作业类型,评估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低值幼鱼渔获比例超过40%,经济渔获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带鱼(Trichiurushaumela)、马鲛(Scomber-morus)、眼镜鱼(Menemaculata)、金线鱼(Nemipterus)和头足类(Cephalopoda)的总和不足25%;2)蓝圆骖和带鱼是海南岛上岸渔获的优势种;3)拖网是海南岛近海渔获量最高的作业类型;4)海南岛近海底层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远海中上层渔业资源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建议禁止海南岛近海拖网生产,允许南海休渔期间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生产,通过增加远海作业船只的柴油补贴等途径扶持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生产,构建“养护近海渔业、开发远海渔业”的新捕捞格局。  相似文献   

17.
China is the world’s biggest fishing nation and a major player in the global seafood trade. Its fisheries development can decisively influence the global seafood trade, food security and marine conservation. In recent years, 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fisheries management prioritie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evolving fisheries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hina to delineate changes in the management policies, methods and their performances from 1949 to 2019. We determined that the following issues impede the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isherie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namely the large size of the fishing fleet, large and poorly organized fisheries population, the “hidden” fishing capacity, uniform management approaches that sometimes fail to account for local conditions, lack of clearly defined and allocated fishing rights, limited data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insufficient fisheries monitoring programmes, absence of a robust scientific input framework and insufficient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Combining those problems with China’s current management initiatives, we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s future fisheries reforms. We hope this paper can inform China’s marine fisheries policies and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related to China’s sustainable fisherie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8.
海洋通过“溶解度泵”和“生物泵”完成碳汇过程,且具有碳固存容量大、储存时间长的显著优势,可有效缓解CO2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渔业是人类利用海洋的基础生产活动,对近海碳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洋牧场作为一种以水域栖息地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主旨的新型渔业模式,通过增殖水生生物资源量,提升生物固碳量,实现渔业对海洋碳汇的扩增。本文针对我国对海洋牧场的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对海洋牧场关键碳汇因子固碳机理及其过程和潜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浅析了海草床、牡蛎礁等典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在近海碳汇扩增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在海洋牧场固碳机理与碳循环过程、海洋牧场碳汇扩增技术和海洋牧场碳汇计量方法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以期为渔业绿色发展,扩增海洋碳汇和服务“双碳”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贝藻类碳汇功能及其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应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宝存  梁君 《福建水产》2012,34(4):339-343
资源管理型渔业是未来海洋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海洋牧场是资源管理型渔业的主要方式之一。海洋牧场建设与碳汇渔业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水生生物养护形式,以贝类养殖和藻类栽培为载体的海洋牧场建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形式,同时对贝藻类碳汇功能及其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结合浅海海域实际条件提出建设海洋牧场合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