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弄清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产物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分布特点,以及离子氨氮胁迫后这些指标在该对虾体内的变化情况,选择了南方有代表性的凡纳滨对虾(6.322±0.221g),分别测定了氨氮胁迫前后体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和GSH、MDA的分布特点,丰富和发展了对虾的自由基和抗氧化防御理论,为外源抗氧化剂在对虾饵料中应用打下了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肝胰腺和血清是凡纳滨对虾对氨氮造成胁迫的敏感组织,各项抗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组织GSH含量以及MDA含量可作为衡量凡纳滨对虾氧化应激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亚硝态氮(NO2–-N)慢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2.03±0.33) g]生长、摄食、体成分和糖代谢的影响,实验设置0 (对照组)、8 (N8组)、15 (N15组)和30 mg/L (N30组) NO2–-N浓度组,进行36 d的NO2–-N慢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随着NO2–-N浓度升高,对虾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日摄食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N8组和N15组对虾的血糖和肝胰腺中糖原含量在实验中期高于对照组,但最终均低于对照组,而肌肉中糖原含量在实验期间始终低于对照组。胁迫组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的己糖激酶活力低于对照组;而肝胰腺己糖激酶活力和丙酮酸激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肝胰腺乳酸含量与乳酸脱氢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终末体成分中,N30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NO2–-N慢性胁迫会降低对虾食欲,减缓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机体糖代谢调节可作为对虾应对NO2–-N慢性胁迫的短期响应,对虾对脂质的利用在应对NO2–-N慢性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静  李晓丽  王玲  鲁康乐  宋凯  张春晓 《水产学报》2022,46(10):1848-1859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低鱼粉饲料 中添加羟基蛋氨酸硒(HMS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抗亚硝酸盐胁迫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90±0.05)g的凡纳滨对虾,分别投喂HMSe添加水平为0.000、0.375、0.750、1.500和2.250 mg/kg的实验饲料,命名为HMSe0 、HMSe1、HMSe2、HMSe3和HMSe4,每组3个重复,养殖8周。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12 h 的亚硝酸盐胁迫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终末体质量(FBW)、增重率(WG R)和饲料效率(FE)随着饲料中HMSe水平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HMSe2组达到峰值。随着饲料中HMSe水平的提高,对虾全体和肌肉中的硒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全虾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分别在HMSe2组和HMSe1组达到最大值。HMSe4组中凡纳滨对虾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HMSe0组。亚硝酸盐胁迫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与胁迫前比较,胁迫后对虾肝胰腺中MDA含量升高,GST、CAT和T-SOD的活性降低,而补充适量的HMSe可减轻这些负面影响。根据凡纳滨对虾胁迫后成活率的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低鱼粉饲料中凡纳滨对虾的HMSe最适添加量为1.350 mg/kg。[结论]综上所述,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0.750~1.350 mg/kg HMSe,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抗亚硝酸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盐度为5条件下不同浓度亚硝酸盐亚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设置5个亚硝酸盐浓度组(0.50、0.90、1.70、3.20和6.00 mg/L)和对照组(0.05 mg/L),检测分析了亚硝酸盐胁迫40 d后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免疫和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死亡率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6.00 mg/L浓度组体质量增长率(WGR)和体长增长率(L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部分浓度组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血清中的免疫相关酶活性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当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50 mg/L时,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0、0.90和1.70 mg/L浓度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CAT和SOD活性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0.90 mg/L浓度组的肝胰腺和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此外,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升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除0.50 mg/L浓度组外,其他浓度组的mn-sod和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各浓度组的cat、trx、tgase、trypsin和chitinase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亚硝酸盐胁迫40 d后,各浓度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功能均受到明显的阻遏作用。在盐度为5条件下,为确保凡纳滨对虾的健康养殖,亚硝酸盐浓度应控制在0.50 mg/L以内。  相似文献   

5.
以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探讨在饲料中添加2 mg/kg的辣椒碱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饲料中添加2 mg/kg辣椒碱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指标显著改善,成活率、饲料系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免疫抗氧化指标(MDA、SOD、CAT)水平及健康状况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贾旭颖  国先涛  王芳  黄国强 《水产学报》2014,38(11):1837-1846
为了探讨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和海水两种养殖条件的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非离子氨胁迫(0.1 mg/L和0.5 mg/L)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的变化规律,并将两种养殖条件对虾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HK活力变化显著,而肌肉H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2)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PK活力先升高,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淡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则显著升高,而海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3)0.1 mg/L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LDH活力变化均不显著,而0.5 mg/L非离子氨对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的LDH活力均具有显著影响。(4)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对虾鳃和肌肉SDH活力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非离子氨胁迫后,凡纳滨对虾有氧代谢迅速减弱,而无氧代谢在胁迫初期略有升高,随后减弱,推测非离子氨胁迫可能使对虾机体主要供能物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Cd2+、Pb2+、Cr3+对凡纳滨对虾血清S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中等浓度的Cd2+、Pb2+、Cr3+均对凡纳滨对虾血清SOD活性表现为较强的诱导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和较高浓度下,Cd2+、Pb2+、Cr3+均对凡纳滨对虾血清SOD、CAT活性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在较低的Cd2+、Pb2+、Cr3+浓度下,SOD、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各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72 h),Cd2+、Pb2+、Cr3+对血清SOD、CAT活性表现出更加明显的抑制作用,即在低剂量、短时间内会导致酶活性提高;而在高剂量或长时间作用下,对虾SOD、CAT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且表现出2种金属离子对血清SOD、CAT活性的抑制作用比单一的金属离子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显示出Cd2+、Pb2+、Cr3+复合污染具有明显协同作用.金属离子的胁迫下使SOD、CAT的活性比例失调,使对虾的生理代谢紊乱,加速对虾的衰老和死亡.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是中国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之一,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差,低于18℃就会停止摄食。为了探究凡纳滨对虾耐低温性状相关基因,选用凡纳滨对虾低温胁迫组(18℃)和常温组(24℃)肝胰腺组织为实验材料,进行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对测序原始数据进行拼接、注释,以及筛选分析低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测序共获得50921条基因(unigene),平均长度为828 bp, N50为1589 bp,其中28.13%为已知基因。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得到243个低温胁迫相关基因,其中89个上调表达, 154个下调表达。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多富集在生物结合和催化过程、过氧化物酶、溶酶体、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以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中。进一步根据Q-值共筛选出10个差异表达最显著的基因,其中ATP结合盒B亚家族6转运蛋白基因(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6, ABCB6)、C型凝集素基因(C type lectin)、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utamine synthetase, GS)在低温胁迫下均呈下调表达,推测可能参与了凡纳滨对虾低温应答反应。利用Real time RT-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结果证明基于转录组测序筛选低温胁迫下的差异表达基因是可行的。本研究为揭示凡纳滨对虾耐低温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不同养殖盐度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活力及非特异性免疫状态,将平均体长为(10.6±1.7)cm的对虾分为高盐度组(20‰)和低盐度组(5‰),饲养2周后,测定肝胰腺和血清中的抗氧化酶及免疫相关酶活力。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在低盐度下肝胰腺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低于高盐度组,丙二醛(MDA)含量高于高盐度组;在低盐度下,血清中GPx活力、T-AOC显著低于高盐度组,MDA含量高于高盐度组;低盐度下,对虾肝胰腺谷丙转氨酶(GOT)和谷草转氨酶(GPT)活力显著下降,而血清GOT和GPT活力显著升高;低盐度下,血清和肝胰腺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均显著低于高盐度组。结果表明,低盐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血清和肝胰腺的抗氧化活力和免疫酶活力均受到抑制,脂质过氧化程度升高,肝胰腺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红景天(Rhodiola rosea)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系统及抵抗低盐度胁迫的影响,该实验设计0 mg·kg~(-1)、300 mg·kg~(-1)、1 000 mg·kg~(-1)和3 000 mg·kg~(-1) 4个红景天提取物水平饵料添加量,饲喂凡纳滨对虾28 d。然后进行72 h低盐度(10)胁迫实验,测试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GSH-Px、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天然海水养殖条件下,GSH-Px、CAT活性和GSH-Px基因表达水平在某些时段被显著诱导(P0.05)。低盐度胁迫24 h,对照组抗氧化指标相比于其他各组的变化幅度最大。低盐度胁迫72 h,红景天组T-AOC、CAT活性和GSH-Px、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红景天提取物添加量与时间的交互效应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显著。结果表明,红景天提取物能够有效缓解胁迫初期凡纳滨对虾抗氧化指标的剧烈改变,明显提高胁迫后期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功能,具有成为抗应激饲料添加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南方鲇幼鱼运动代谢的个体变异和重复性及其饥饿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考察温水性鱼类运动代谢的种内个体变异和重复性及其对饥饿的反应,本研究以南方鲇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0.5)℃条件下,在饥饿前(测定Ⅰ)后(测定Ⅱ)分别测定饥饿组[(12.15±0.14)g,n=29,饥饿2周]和对照组[(12.00±0.23)g,n=28,每隔一天投喂一次4% ~5%体质量黄鳝肉块]的静止代谢率(MO2rest)、临界游泳速度和活跃代谢率(MO2active),并计算有氧代谢空间(AMS=MO2active-MO2rest)、单位距离耗能(COT)和最适游泳速度(Uopt).结果显示:(1)饥饿之后,饥饿组的MO2rest,MO2active和AMS分别下降了8.6%,36.3%和44.1%,而对照组的MO2rest较其两周前的上升25.9%,其MO2active的无显著变化导致AMS下降了12.6%,但该降幅明显小于饥饿组.(2)饥饿组MO2rest的变异系数(CV)变小,其MO2active和AMS的CV却变大,而对照组相应指标的CV呈反向的变化趋势.饥饿组MO2rest,MO2active和AMS的重复比例均相应低于对照组.(3)饥饿组在两次测定中运动耗氧率与游泳速度的线性方程的斜率保持不变,但其截距明显下降,对照组的斜率和截距均无明显变化;饥饿导致南方鲇运动耗氧率的重复性下降.(4)饥饿组的最小COT(COTmin)和Uopt分别下降25%和11.3%,对照组的COTmin和Uopt也分别降低8%和4.8%,但均明显小于饥饿组.研究表明:在环境食物资源匮乏情况下,南方鲇表现出较高的运动代谢重复性,其降低最适游泳速度并提高游泳效率的策略是对饥饿环境的一种生态适应,可能有助于提高该种鱼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铜在虾夷扇贝鳃和肝胰腺中的累积规律及对抗氧化酶、脂代谢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铜分别对虾夷扇贝暴露0、1、3、6、10及14 d,检测铜在鳃、肝胰腺组织中的累积量及对抗氧化酶SOD、CAT及GPx活性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手段,分析72 h胁迫时,高浓度铜对肝胰腺组织脂代谢关键调控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0.025 mg/L胁迫组在鳃中的最高累积出现在第14天(347.55 μg/g),0.05和0.10 mg/L胁迫组最高累积均出现在第6天(340.72和 302.30 μg/g),整体随时间呈曲线变化关系,而肝胰腺组织中,高浓度(0.10 mg/L)组累积随时间呈线性关系,最高为第14天(60.88 μg/g),中低浓度(0.025和0.05 mg/L)组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均呈曲线变化关系;鳃组织各抗氧化酶在胁迫期内均被显著性抑制,肝胰腺组织中,除0.05 mg/L胁迫组对GPx酶活性24 h时显著抑制外,0.025和0.05 mg/L胁迫浓度在24 h内均可诱导抗氧化酶显著表达,但随胁迫期的延长逐渐降低,0.10 mg/L胁迫组各酶活性在胁迫期内被显著性抑制;高浓度组(0.10 mg/L)胁迫72 h后,虾夷扇贝肝胰腺脂代谢关键调控因子PPARs-γ2、6PGD、G6PD、FAS、LDH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上调,而ACC、CPT1与对照组相比,虽然存在差异表达,但不显著。实验表明,鳃是虾夷扇贝铜的主要蓄积部位,肝胰腺组织对铜的累积不存在浓度依赖性关系,对高铜胁迫累积反应较为敏感,同时与镉对虾夷扇贝的毒性相比,铜的毒性作用更强,对虾夷扇贝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破坏性更大,并且在高浓度急性胁迫条件下,铜可以促进肝胰腺的脂质合成代谢,诱发脂肪的累积。  相似文献   

13.
虾蟹类呼吸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林小涛 《水产学报》2000,24(6):575-580
动物耗氧率的大小及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代谢水平的高低及变化规律,因而常作为衡量动物能量消耗的一个指标。通过对动物呼吸代谢的研究可以了解动物的代谢特征、动物自身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以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而了解耗氧率与各种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可为人工育苗和成体养殖时确定最佳放养密度及环境条件,水质调控及其它生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查明虾蟹的窒息点及其影响因素可应用在苗种、亲体及商品虾蟹的活体运输上,提高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因此耗氧率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作为呼吸代谢研究最重要的内…  相似文献   

14.
不同溶氧变动模式对鲻生长、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溶氧变动模式对鲻生长、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实验设计5种溶氧变动模式,分别为一直维持正常溶氧N处理(7.0 mg/L)、正常溶氧-低氧变动N-L处理(7.0→1.5 mg/L)、超饱和溶氧-正常溶氧变动S-N处理(14.0→1.5 mg/L)、超饱和溶氧-正常溶氧-低氧变动S-N-L处理(14.0→7.0→1.5 mg/L)和一直维持超饱和溶氧S处理(14.0 mg/L).实验选择初始体质量为(16.07 ±0.11)g的鲻,在循环水装置中养殖56 d,然后测定其特定生长率、鲻血浆、肌肉、肝脏和鳃组织的乳酸(LD)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抗超氧阴离子活力(ASOR)、丙二醛(MDA)含量、总谷胱甘肽(T-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测定终末体质量为(31.47 ±1.44)g鲻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氧氮比.结果显示,5种溶氧变动模式对鲻生长影响显著,N、S和S-N处理的鲻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N-L和S-N-L处理.S处理的鲻排氨率和氧氮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种溶氧变动模式均对鲻氧化应激指标含量影响显著.研究表明,肝脏是主要氧化应激器官.经历低氧变动模式的鲻,代谢速率下降,同时需要消耗较多的物质和能量参与氧化应激,用于生长物质和能量需求减少从而导致生长速度下降.T-GSH含量与氧化压力呈负相关,在应对低氧和超饱和溶氧产生的氧化压力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双齿围沙蚕昼夜代谢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玲 《水产学报》2005,29(1):48-54
在20℃下测定了双齿围沙蚕的常规代谢和标准代谢的昼夜变化规律。按沙蚕体湿重分别设置S[0.50±0.05g]、M[0.90±0.05g]、L[1.50±0.05g]3个组,投喂人工合成的牙鲆饵料,结果表明:(1)常规代谢和标准代谢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符合幂函数方程R=aWb,b值分别为-0.5988、-0.4817;(2)在标准代谢的昼夜变化中,S、M、L各组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夜间代谢增强,白天相对低缓;(3)对双齿围沙蚕常规代谢和标准代谢昼夜变化的比较表明,S、M和L组特殊动力代谢的峰值分别为3.936、1.5222和1.2853mg·(g·h)-1,持续时间相近,S、M、L总耗能分别为:271.62、73.56和70.56J·g-1。  相似文献   

16.
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馨  王芳  路允良  董双林 《水产学报》2014,38(2):237-24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0,200,800,1 500,3 500 lx)对三疣梭子蟹耗氧率、排氨率、肌肉中乳酸含量、血淋巴能源物质及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4种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5种光照强度下,三疣梭子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差异,200~1 500 lx下,蟹的耗氧率显著高于0和3 500 lx处理组(P0.05);1 500 lx下,蟹的排氨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中的总蛋白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对氧氮比和血淋巴中的其他能源物质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光照强度对三疣梭子蟹的肌肉乳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1 500 lx下,蟹肌肉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说明该光照强度对蟹机体的胁迫小;1 500 lx光照下,蟹的HK和PK活力处在较高水平,表明机体糖酵解速率较高,产生更多的能量;SDH的活力处在较高水平,LDH处在较低水平,表明蟹的有氧代谢能力高,有利于蟹的持续运动。研究表明,1 500 lx光照下,三疣梭子蟹机体受到的胁迫小,整体代谢水平较高,是工厂化养殖较为理想的光照参数。  相似文献   

17.
双壳贝类呼吸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吸代谢是生物能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关于贝类呼吸代谢的研究方法,讨论了影响贝类耗氧率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展望了贝类呼吸代谢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草鱼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对饥饿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31.86±1.47) g的草鱼, 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 对照组(CG)和饥饿组(SG), 每组3个平行, 饥饿处理15、30、45和60 d, 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肌肉生化组成、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饥饿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显著低于对照组。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草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逐渐增加, 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呈现降低趋势, 脂肪含量在4个时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呈现差异性增加和降低的趋势。血清总蛋白在饥饿15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其后3个时期对照组显著高于饥饿组(P<0.05), 但饥饿组后3个时期趋于稳定。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在4个时期与对照组都有明显变化(P<0.05), 饥饿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波浪形变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在15、60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 在30 d时先降低, 45 d时显著升高(P<0.05)。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 与对照组相比RNA︰DNA在肌肉中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在肝胰脏中与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 随着时间的延长饥饿组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在肌肉中于饥饿15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 其后比对照组显著增加, 随着时间的延长饥饿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呈现上升的趋势; 在15、45 d时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 在30、45 d时显著升高(P<0.05)。肝胰脏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在4个时期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增加; 与肌肉相比, 肝胰脏和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是一种有效的反应蛋白质代谢的指标。草鱼对体内贮能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动用并不是简单地与饥饿时间呈线性相关, 而是出现周期性和阶段性起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代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谋胜 《水产学报》2002,26(1):42-46
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之一--二维电泳技术,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周期中各不同阶段的蛋白质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长阶段,其蛋白质组成均发生明显变化,发现了与细菌生长代谢各阶段生理活动有关的差异蛋白质,有助于浓入了解嗜水气单胞水气单胞菌生长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基因组表达情况,同时,还对二维电泳和普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维电泳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鱼类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类群,其在宿主生长发育、代谢及免疫调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量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宿主脂代谢关系密切,能够通过调节肠道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内毒素(lipopoly saccharide, LPS)、胆汁酸、氧化三甲胺等菌群代谢产物以及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影响宿主脂质代谢。本文对国内外鱼类肠道菌群及其与机体脂质代谢作用关系进行梳理,综合报道了鱼类肠道菌群的组成、脂类营养对鱼类肠道菌群的影响、鱼类肠道菌群与机体脂质代谢的关系及基于肠道菌群调控鱼类脂质代谢的策略。在鱼类肠道中,菌群种类及结构的变化或可作为鱼类脂代谢紊乱的早期诊断标志。在此基础上,基于肠道菌群稳态维持而采取调控手段,如合理应用益生菌、益生元等,或将为鱼类等水产动物脂质代谢紊乱防控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