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丝鲈学名:osphronemas goramyJ,属丝足鱼科(Osphronemidae)长丝鲈鱼属(Osphronemas)。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后来被广泛引进到东南亚一带,俗称固拉密、淡水巨鲷,当地华人也称其为舢舨鱼或三板鱼,又叫巨型丝足鱼,在越南俗称“财神鱼”。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鱼类,兼具食用和观赏价值。我国引进长丝鲈已有8年时间,长丝鲈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极具食用价值,还有很高的观赏性。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长丝鲈作为观赏鱼类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和优点。  相似文献   

2.
丝足鲈属鲈形目(Perciformes)、长丝鲈科(Osphronemidae)、长丝鲈鱼属(Dsphronemus),是一种中大型食用鱼类,有2个人工品种,即红尾丝足鲈和白化丝足鲈.丝足鲈的自然种群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并具有优良的养殖生物学特性,是当地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也是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3.
长丝鲈(Osphronemus gouramy Lacepede)为印度尼西亚特产淡水鱼类,隶属迷器目、攀鲈亚目、攀鲈科、丝足鱼属.当地人俗称为固拉密、淡水巨鲷,当地华人称舢舨鱼或三板鱼,又叫巨型丝足鱼,该鱼蛋白质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近几年已先后被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等地引进养殖.  相似文献   

4.
长丝鲈(OsphronemusgouramyLacepede)为印度尼西亚特产淡水鱼类,隶属迷器目、攀鲈亚目、攀鲈科、丝足鱼属。当地人俗称为固拉密、淡水巨鲷,当地华人称舢舨鱼或三板鱼,又叫巨型丝足鱼,该鱼蛋白质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近几年已先后被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等地引进养殖。由于长丝鲈的生活习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我国南方的气候相吻合,饲料面广且易取得,目前在国内仅有少数公园或水族馆作为观赏鱼类引进,价格昂贵,极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厦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5月14日委托进口供应商引进长丝鲈苗种…  相似文献   

5.
美洲条纹狼鲈Morone saxatilis(Walbaum)又称条纹石(鱼旨),它是美国主要的游钓鱼类之一。现今又发展成为主要的海、淡水增养殖对象而享誉全美。近年来,其杂交种引入东南亚和我国的台湾等地,养殖效果甚佳。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给我国广阔的海淡水水域增添适应性强的增养殖良种,作者对条纹狼鲈生物学、苗种培育、养殖及引进可行性作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养殖日本真鲈和大口黑鲈原料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养殖海水鲈鱼日本真鲈(Lateolabrax iaponcas)和淡水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料特性及加工可适性,测定了养殖日本真鲈和大口黑鲈的形态参数、基本成分、蛋白质组成、p H值、采肉率、熟肉率、系水力、滴水损失、鱼肉色泽和质构参数,并对养殖日本真鲈和大口黑鲈原料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真鲈和大口黑鲈的形体参数和色泽差异显著(P0.05),两者的鱼头、鱼骨和内脏所占比例均较高;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P0.05),大口黑鲈粗脂肪含量是日本真鲈的2.70倍;粗蛋白总含量差异不大,但各种蛋白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日本真鲈的总基质蛋白含量高于大口黑鲈;大口黑鲈鱼肉较日本真鲈p H略低,熟肉率低,滴水损失率和失水率分别为日本真鲈的2.20倍和2.06倍;大口黑鲈和日本真鲈的质构参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大口黑鲈质构特性优于日本真鲈,口感较好。综合分析表明日本真鲈适合加工鱼糜等产品,而大口黑鲈适合生鱼片、鱼片等加工。两种鱼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较多,应合理利用下脚料提高其附加值。  相似文献   

7.
长丝鲈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丝鲈(Osphronemusgoramy)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性广泛、生长快速、群体产量高等优点,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热带优良养殖鱼类。我国近年来少量引进试养,有关长丝鲈的养殖技术尚处于研究摸索中。泉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0  相似文献   

8.
加州鲈鱼又称大嘴鲈,原产美国加州,其肉质鲜美,是一种名贵鱼类。我们于1983年初引进,1985年繁殖成功,经过几年的养殖,证实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是适宜淡水养殖的珍品。  相似文献   

9.
大眼狮鲈 (Stizostedionvitreum)又称黄狮鲈或白眼鲈 ,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 ,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东部 ,是北美优质的游钓和养殖鱼类 ,其产量居第二位。该鱼具有适温范围较广 (0—30℃ ) ,冬季可摄食 ,生长速度快 ,肉味好等特点 ,适合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放养。 1993年 ,哈尔滨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由加拿大引进 ,并进行了池塘驯养大眼狮鲈的技术研究。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也于 1996年开始引进试养。 1996年 6月 ,长春市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大眼狮鲈鱼的引进及池塘养殖技术研究》课题 ,通过三年的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0.
杂交条纹鲈胚胎发育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条纹鲈是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作者从2000年开始对杂交条纹鲈受精卵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连续观察,本文报道杂交条纹鲈受精卵在水温16.0~17.2℃条件下,于实验室进行孵化,活体连续跟踪观察早期胚胎发育形态特征并拍照。  相似文献   

11.
观察和分析了红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red crucian carp))♀×乌龙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WuLong crucian carp))F2(4n)♂回交F1的倍性和黑体色个体的比例。结果显示:回交F1红细胞的长径为红鲫的1.28倍,红细胞核的长径为红鲫的1.41倍。回交F1为三倍体,回交F1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核型公式为3n=51m+45sm+36st+18t,NF为246。回交F1体色全部为黑色。  相似文献   

12.
大网目底中层拖网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22.82比例的2张网具模型,在拖曳水槽中进行底中层拖网的网具性能测试,得出网具阻力公式为:F=0.121(d/a)LCV~(1.62),网口高度的公式为:H=0.225CV~(-1.316),2张网具的作业性能良好,GM_2的垂直张开性能优良,拖速3节时的垂直扩张系数已接近7%,能耗系数在拖速3节时为0.2kw.h/10~4m~3,在同类渔具中较优;GM_1网的能耗系数比GM_2网低,在拖速3节时低于9%左右,作为中层拖网时的总体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3.
驼背鲈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区又君  谢菁 《南方水产》2007,3(5):49-53
研究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空气干燥方法制备了驼背鲈染色体,并对其组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驼背鲈的染色体组型公式是2n=48=48t,NF=48。结果显示,驼背鲈在鱼类系统演化上应属于高位类群,但在鲈形目中,其在进化上仍属相对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褐点石斑鱼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胸腔活体注射PHA和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G iem sa染色来研究褐点石斑鱼的核型。试验结果表明,禢点石斑鱼的核型为2n=48,2 sm 46 t,NF=50;其核型特点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体腔注射PHA-空气干燥法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染色体数量、形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未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对和异型染色体。两种罗非鱼的染色体组型形态基本相似,它们的核型公式为2n=44,6sm+24st+14t,NF=50,用常规染色体染色的方法难以区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罗非鱼的常规核型差异不显著,在分类地位上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斑尾复鰕虎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帼英  陈建国 《水产学报》1993,17(2):146-153
斑尾复鰕虎鱼系沿海及河口的习见种类,矛尾复鰕虎鱼为它的同物异名。该鱼属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和小虾蟹为食。在繁殖期间产两次卵,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后不久死亡,寿命为壹年。斑尾复鰕虎鱼为鰕虎鱼科中的大型种类,其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式为:W=0.01739~(2.827?),生长方程为:L_t=41.24[1-e~(-0.0?(t+0.0?45?)],W_t=606.15[1?e~(-0.0?(t+0.0645?)]~(2.8?),体重生长拐点 t_r=11.5(月龄)离拐点处体重为 176.5克。本文分析了斑尾复鰕虎鱼在养虾业中的危害情况,并探讨其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池养大海马的摄食_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军仪 《水产学报》2002,26(1):61-66
对大海马 (平均体长 92 .82± 2 .0 5 2 6mm ,平均体重 6 .6 9± 0 .4 5 70g)在养殖条件下 (放养密度为 2 0 0ind·m-3 ,溶解氧保持在 5 .5mg·L-1以上 ,生物耗氧量低于 3mg·L-1,pH值 7.5~ 8.2 ,透明度 5 0~ 85cm ,盐度 15 .2~ 2 6 .5 )的摄食、生长和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系统取样 ,测量海马的全长、体重和消化道内食物重量 ,计算其增长速度、摄食率、消化道排空率、生态转换效率等数值 ,发现大海马的摄食每天有两个摄食高峰 ,即 12 :0 0和 18:0 0 ,晚上不摄食或很少摄食。大海马的日摄食量为 16 .6 342± 0 .782 0g·(10 0g) -1,日摄食率为 1177.2 5cal·ind-1,排空率 0 .14 4 4g·(10 0g) -1·h-1,食物转换效率 2 0 .0 4 % ,能量转换效率 31.4 2 %。体长日平均增长速度和日均增长率分别为 1.176 6mm和 1.2 7% ;体重日平均增重速度和日均增重率分别为0 .182 0g和 2 .2 7%。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摄食率与体重及温度的相关关系 ,得出下列关系式 :C =6 .75 4 4+0 .30 14T +0 .2 190W (F =83.5 96 3,F0 .0 1=18.0 0 ,F >F0 .0 1)。  相似文献   

18.
大阪鲫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大阪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习性、食性和胚胎发育的研究;(2)生长速度、起捕率、疾病的试验;(3)丰满度、肌肉的营养成份和氨基酸的测定;(4)染色体、血清蛋白电泳的分析等。同时还将上述各项同东北鲫、本地鲫进行了比较。大阪鲫的性比为1:1,与东北鲫、本地鲫不同。大阪鲫的鳃耙个数多(最多可达120个),且长而密,其侧突而长分枝,鳃耙与鳃丝等长。成鱼的肠管长度为体长的5.6倍,管细、壁薄、迂回盘曲。大阪鲫的食性广阔,是属于兼食浮游植物的杂食性鱼类。大阪鲫的染色体与本地鲫相同,都是2n=100。大阪鲫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比本地鲫生长快12—46.2%。它的起捕率很高,可达90%以上,比东北鲫(50%)、本地鲫(5%)高得多。大阪鲫的丰满度为3.07—3.24,空体壳占体重的百分比为85—86%,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肌肉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与本地鲫、东北鲫相近,而水份含量略高于东北鲫,本地鲫。丝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的含量均比东北鲫、本地鲫略高。大阪鲫的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食谱广,经济性状良好,是一种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黑蝶贝养殖现状与前景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蝶贝是目前唯一能批量生产黑珍珠的珍珠贝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进行黑蝶贝的研究和培育,在人工育苗、苗种中间培育、插核术前处理、关键插核技术及术后休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目前还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程度。在养殖及珍珠培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苗种培育阶段暴发的外套膜流行病;海洋环境恶化导致的高死亡率;插核后死亡率、脱核率高,造成存珠率不高等。针对黑蝶贝繁育、培育、插核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养殖现状与问题进行述评,为黑蝶贝健康养殖的进一步研究及黑珍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珠江广东鲂的年龄、生长及其最大持续渔获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金潮  黄毅文 《水产学报》1990,14(4):313-320
本文对珠江广东鲂的年龄、生长及其种群最大持续渔获量进行了渔业生物学分析。用鳞片鉴定年龄,年轮形成时间为 3~6月,随着年龄增加而略有推迟。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适用于广东鲂的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通过渔获物样本统计资料,在目前捕捞作业情况下,3 龄完全进入渔具选择,年总死亡率 φ=0.58,捕捞死亡率 E=0.27,自然死亡率 D=0.31。若能把首次捕捞年龄从 3 龄提高到 4 龄,捕捞强度控制在 F=0.35,渔获量可以比原来提高 16%左右,且产量也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